第79章 他是想讓靖南侯倒黴,可沒想跟他一起倒黴。
陳姨娘從修真界迴來了 作者:芽芽學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
第二天上午,鄭元乃便裝作什麽也不知道,熱情地接待了靖南侯。
兩人先前沒見過麵,隻是裴驍與鄭總兵有過幾麵之緣。
鄭元乃暗自打量著裴驍。
據說這裴守備也是三十多歲的年紀了,沒想到竟是一點都不顯老態,反而儀表堂堂威儀不凡,真可謂是得天獨厚的相貌。
隻可惜,沒管好家眷,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就活該倒黴。
裴驍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鄭元乃。
看著瘦的皮包骨頭一副病秧子的模樣,但不知道為何,精神竟是不差,一點也不像傳聞中久病不愈的將死之人。
賓主各自落座,寒暄一番,裴驍這才問道:
“賢侄,實不相瞞,裴某這次前來是有一事想請教。”
“裴世叔請說。”
“聽聞世侄經常造訪慈航觀,還送了價值不菲的供品,不知道是在拜哪個大人物的山頭?”
鄭元乃頓時心下跟明鏡似的,這位靖南侯是真的對觀主的本事一無所知啊。
竟然以為那些信眾日常供奉,是因為慈航觀背後有個了不得的大人物,大家隻是在拜山頭。
不過,這樣的誤會,似乎也挺不錯。
靖南侯到底手握南都大營的兵權,萬一不管不顧對付慈航觀,而他又站在慈航觀一邊,很容易在兩方的衝突中遭遇危險。
倒不如先與他虛與委蛇,等找到破綻,再將其一擊即潰。
“世叔在南都城手眼通天,竟也打聽不到麽?”
靖南侯沒說自己不想打草驚蛇的話,隻道:
“你也知道,本侯來南都任官沒幾年,當地的官員商戶並未把本侯當自己人。想著當初與鄭總兵親厚,賢侄想必不會誆騙本侯,這才來問句實話。”
鄭元乃聞言便知道,他在其他地方打探不到消息。
如此,他也就能放心編瞎話了。
“世叔既然猜到是大人物,小侄又豈敢隨意透露其身份。”
見裴驍皺眉,又拿話穩他道:
“不過,世叔若想見那位大人物,等他再臨南都,小侄可代為引薦。”
這個答案裴驍不算完全滿意。
但隻有這樣一個還算可靠的突破口,他並不想放棄。
於是便道:
“賢侄果然與本侯親厚。既來了南都,以後你我兩家便多來往。”
鄭元乃含笑答應下來。
心中卻想著,且先假裝與其友好往來,然後再慢慢找到靖南侯府的破綻。
就算沒有破綻,也能想辦法給他製造個破綻。
假以時日,必讓毫無防備的靖南侯栽個大跟頭。
到時候,再拿到觀主麵前邀功,總該叫她明白,他這個信眾與普通信眾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
不過,他怎麽也沒想到,打臉竟來得如此神速。
為表與靖南侯府的親厚之意,第二天他便向靖南侯府遞了拜帖,約好三日後去侯府探望世叔。
做戲做全套,他還真準備了不少禮品,叫人提著這才登了侯府的門。
為了不露餡,他沒帶藏不住事的妻子。
裴驍也很給他麵子,特意從軍營迴來招待他。
叔侄二人正觥籌交錯之際,便聽一個家丁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稟告道:
“侯爺!大……大事不好了!”
這般不穩重,讓裴驍在貴客麵前很沒麵子,皺眉嗬斥道:
“什麽事不能慢慢說,非要這般咋唿?”
家丁努力壓抑著顫抖,強忍著恐懼終於說出了一句完整話:
“侯爺,欽差蒞臨,帶……帶兵將侯府圍了!說是陛下有令,讓全府上下,所有人都去接旨!”
啪嗒——
兩聲杯盞落地的聲音同時響起。
一聲來自於裴驍。
向來內斂持重的靖南侯,直接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連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都絲毫不覺。
不怪他此時毫無風度可言。
實在是這樣的陣仗太過恐怖。
欽差突然駕臨南都城,他事先竟是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更可怕的是,宣旨之前還將他整個府邸都給圍了。
除了抄家滅族,再沒有別的什麽事會弄出如此肅殺的陣仗了!
可他究竟犯了什麽事,或者被扯進了什麽了不得的漩渦裏,才會突然遭此大禍?事前竟是一點風聲也沒有。
一瞬間,他就不自由自主聯想了許多。
從被誣陷叛國造反,到宮中的淑妃娘娘惹了大禍,到張家牽扯進什麽事被滅九族。
越想越手腳發軟。
官場上遭禍,最可怕的便是如今這樣的情形。
來得突然,一無所知,毫無反抗之力便被直接處置。
但如此恐怖的風暴,除了麵對,他沒有絲毫辦法。
隻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向府邸外院正堂外的中庭,準備接旨。
屋裏的另一聲杯盞落地聲,則來自鄭元乃。
他是想讓靖南侯倒黴,可卻沒想過要跟靖南侯一起倒黴啊!
外頭的欽差說了,陛下有令,靖南侯府全府上下所有人都要一起去接旨……
那他到底去還是不去?
若是不去,算不算抗旨不遵?
可若去了,這陣仗如此可怕,萬一是什麽抄家滅族的大罪,把他當做同黨,直接就地正法了怎麽辦!
正心中發慌舉棋不定,便見一隊差役直奔宴客廳而來,一見他就衝上來揪住他的衣領,把人往外拖:
“陛下有令,靖南侯府全體上下一起出來接旨!你還在這杵著做什麽,還不快去!”
“我不是靖南侯府的人……”鄭元乃連忙辯解。
差役卻完全不聽:
“我管你是不是,你隻要人在靖南侯府,就要去接旨!”
於是,本就瘦得跟雞崽兒似的鄭元乃,也被兩個差役強行拎到了靖南侯府外院的中庭。
此時,整個靖南侯府主仆數百口人,跪了滿滿一地。
鄭元乃被強行按在地上跪好,那差役便去向欽差複命:
“稟大人,所有地方都搜遍了,靖南侯府全府上下四百五十一人全部帶到!”
穿著緋色官袍的欽差這才展開聖旨,肅穆地朗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第二天上午,鄭元乃便裝作什麽也不知道,熱情地接待了靖南侯。
兩人先前沒見過麵,隻是裴驍與鄭總兵有過幾麵之緣。
鄭元乃暗自打量著裴驍。
據說這裴守備也是三十多歲的年紀了,沒想到竟是一點都不顯老態,反而儀表堂堂威儀不凡,真可謂是得天獨厚的相貌。
隻可惜,沒管好家眷,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就活該倒黴。
裴驍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鄭元乃。
看著瘦的皮包骨頭一副病秧子的模樣,但不知道為何,精神竟是不差,一點也不像傳聞中久病不愈的將死之人。
賓主各自落座,寒暄一番,裴驍這才問道:
“賢侄,實不相瞞,裴某這次前來是有一事想請教。”
“裴世叔請說。”
“聽聞世侄經常造訪慈航觀,還送了價值不菲的供品,不知道是在拜哪個大人物的山頭?”
鄭元乃頓時心下跟明鏡似的,這位靖南侯是真的對觀主的本事一無所知啊。
竟然以為那些信眾日常供奉,是因為慈航觀背後有個了不得的大人物,大家隻是在拜山頭。
不過,這樣的誤會,似乎也挺不錯。
靖南侯到底手握南都大營的兵權,萬一不管不顧對付慈航觀,而他又站在慈航觀一邊,很容易在兩方的衝突中遭遇危險。
倒不如先與他虛與委蛇,等找到破綻,再將其一擊即潰。
“世叔在南都城手眼通天,竟也打聽不到麽?”
靖南侯沒說自己不想打草驚蛇的話,隻道:
“你也知道,本侯來南都任官沒幾年,當地的官員商戶並未把本侯當自己人。想著當初與鄭總兵親厚,賢侄想必不會誆騙本侯,這才來問句實話。”
鄭元乃聞言便知道,他在其他地方打探不到消息。
如此,他也就能放心編瞎話了。
“世叔既然猜到是大人物,小侄又豈敢隨意透露其身份。”
見裴驍皺眉,又拿話穩他道:
“不過,世叔若想見那位大人物,等他再臨南都,小侄可代為引薦。”
這個答案裴驍不算完全滿意。
但隻有這樣一個還算可靠的突破口,他並不想放棄。
於是便道:
“賢侄果然與本侯親厚。既來了南都,以後你我兩家便多來往。”
鄭元乃含笑答應下來。
心中卻想著,且先假裝與其友好往來,然後再慢慢找到靖南侯府的破綻。
就算沒有破綻,也能想辦法給他製造個破綻。
假以時日,必讓毫無防備的靖南侯栽個大跟頭。
到時候,再拿到觀主麵前邀功,總該叫她明白,他這個信眾與普通信眾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
不過,他怎麽也沒想到,打臉竟來得如此神速。
為表與靖南侯府的親厚之意,第二天他便向靖南侯府遞了拜帖,約好三日後去侯府探望世叔。
做戲做全套,他還真準備了不少禮品,叫人提著這才登了侯府的門。
為了不露餡,他沒帶藏不住事的妻子。
裴驍也很給他麵子,特意從軍營迴來招待他。
叔侄二人正觥籌交錯之際,便聽一個家丁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稟告道:
“侯爺!大……大事不好了!”
這般不穩重,讓裴驍在貴客麵前很沒麵子,皺眉嗬斥道:
“什麽事不能慢慢說,非要這般咋唿?”
家丁努力壓抑著顫抖,強忍著恐懼終於說出了一句完整話:
“侯爺,欽差蒞臨,帶……帶兵將侯府圍了!說是陛下有令,讓全府上下,所有人都去接旨!”
啪嗒——
兩聲杯盞落地的聲音同時響起。
一聲來自於裴驍。
向來內斂持重的靖南侯,直接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連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都絲毫不覺。
不怪他此時毫無風度可言。
實在是這樣的陣仗太過恐怖。
欽差突然駕臨南都城,他事先竟是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更可怕的是,宣旨之前還將他整個府邸都給圍了。
除了抄家滅族,再沒有別的什麽事會弄出如此肅殺的陣仗了!
可他究竟犯了什麽事,或者被扯進了什麽了不得的漩渦裏,才會突然遭此大禍?事前竟是一點風聲也沒有。
一瞬間,他就不自由自主聯想了許多。
從被誣陷叛國造反,到宮中的淑妃娘娘惹了大禍,到張家牽扯進什麽事被滅九族。
越想越手腳發軟。
官場上遭禍,最可怕的便是如今這樣的情形。
來得突然,一無所知,毫無反抗之力便被直接處置。
但如此恐怖的風暴,除了麵對,他沒有絲毫辦法。
隻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向府邸外院正堂外的中庭,準備接旨。
屋裏的另一聲杯盞落地聲,則來自鄭元乃。
他是想讓靖南侯倒黴,可卻沒想過要跟靖南侯一起倒黴啊!
外頭的欽差說了,陛下有令,靖南侯府全府上下所有人都要一起去接旨……
那他到底去還是不去?
若是不去,算不算抗旨不遵?
可若去了,這陣仗如此可怕,萬一是什麽抄家滅族的大罪,把他當做同黨,直接就地正法了怎麽辦!
正心中發慌舉棋不定,便見一隊差役直奔宴客廳而來,一見他就衝上來揪住他的衣領,把人往外拖:
“陛下有令,靖南侯府全體上下一起出來接旨!你還在這杵著做什麽,還不快去!”
“我不是靖南侯府的人……”鄭元乃連忙辯解。
差役卻完全不聽:
“我管你是不是,你隻要人在靖南侯府,就要去接旨!”
於是,本就瘦得跟雞崽兒似的鄭元乃,也被兩個差役強行拎到了靖南侯府外院的中庭。
此時,整個靖南侯府主仆數百口人,跪了滿滿一地。
鄭元乃被強行按在地上跪好,那差役便去向欽差複命:
“稟大人,所有地方都搜遍了,靖南侯府全府上下四百五十一人全部帶到!”
穿著緋色官袍的欽差這才展開聖旨,肅穆地朗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