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露臉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好好!”,
被太史慈弄得有些無語的諸葛亮接連道了三聲好字,
“我說你們怎麽輪著番的往東城跑,本來還以為是東城的守備壓力太大,結果鬧了半天,是去跑去歇息的?”,
“勞逸結合嘛......”,
太史慈小聲這麽嘀咕了一句,
“這也確實不能怪子義將軍!”,
許攸擺了擺手,揭過了這一茬,
“貴霜攻城這麽頻繁,要是不這麽弄,就是鐵人也頂不住,守城士氣的關鍵就在於將軍要站在城頭,與士卒一同抗擊敵軍攻勢,說到底,也是無奈之舉啊!”,
“自然如此!”
諸葛亮點了點頭,看向許攸說道,
“隻是......便是確定了那郭公則駐紮在城東,剩下的三個方向,咱們還是得盡快定出一個主攻方向才是!”,
“那便是隻能猜了!”,
太史慈抿了下嘴,遲疑說道,
“剩餘三麵城牆,城西的攻勢是最激烈的,也是最棘手的,如果一定要猜的話,我推測,城西才是貴霜軍伍主力所在!”,
“現如今我軍的情況,簡直和當初文遠將軍在合淝逍遙津時一模一樣,想要破敵,須趁夜從西路破敵才是!”,
“這......”,
許攸猶豫半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不管是咱們大漢還是他們貴霜,主帥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按理來說,理應將帥帳放在更穩妥的地方才是,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那孫仲謀的!”,
“以目前的地形來看,位於喀布爾南側的敵軍才是最容易撤退的,我怎麽總覺得,貴霜的主力,會在南方呢?”,
這話一出,
諸葛亮立刻陷入了沉思,
畢竟不管貴霜的主帥是誰,現在喀布爾城漢軍的主帥就是他諸葛孔明,現在他手底下的人既然出現了分歧,那麽負責拍板定論的人,除了他這個主帥,便也再無別的人選了!
這是主帥的權力,自然也是主帥的責任,畢竟若是真的出現了什麽決策失誤,總也不能怪到太史慈和許攸,歸根結底,還是要他諸葛亮一力承擔,
而且,
就算不考慮個人得失,這一決策,也關乎喀布爾城中所有漢軍將士的性命,謹慎一些,終歸是沒錯的,畢竟這兩個人所說也都不是妄語,
這一點,
從他們思考問題的來源就能看出,
許攸的想法,一看就是典型的理論派,是基於他多年來所學的兵法學識進行的猜測!
而太史慈的想法,一看就是典型的經驗派,是基於他鎮守城池時對地方攻勢的判斷做出的猜測!
這兩種想法,本質上都沒有問題,或者也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道理,畢竟不管在任何時候,理論和經驗都是缺一不可的,更側重哪一方麵,都不能草率的判定其中一方是錯誤的!
那麽如果從身份上看,
許攸從跟隨袁紹之時,便是天下間少有的謀士,當年劉備能夠大勝袁紹,怎麽看都少不了這許子遠的功勞,就算之後跟隨劉備,由於其帳下人才濟濟,許攸出謀劃策的機會少了一些,但也無法否認其智謀和能力!
那麽反觀太史慈,他是什麽身份呢?
他是祥瑞!
哦,
那沒事了!
想到這裏,諸葛亮的心中頓時有了決斷,隻見他輕咳兩聲,定聲說道,
“依我之見,今夜奇襲,還是聽子義將軍所言,向城西進攻,更為妥當!”,
“哦?”,
聽了這話,許攸頓時有些狐疑,他雖說是那種有些自負的性子,但也不是聽不得任何與他相反的意見,隻是諸葛亮光說了結論,卻絲毫沒有提及理由,這便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了,
“元帥之命,我自然是要遵從的,隻是.......不知孔明為何會得出如此結論?”,
“這......”,
諸葛亮抿了抿嘴,扭頭看了一眼太史慈,隨後定下心來,對著許攸招了招手,示意其側耳過來,而許攸見狀,也隻是愣了一瞬,隨即便低下頭,附耳過去,
“你有病啊?”,
諸葛亮開門見山的說道,
“子遠先生,他可是祥瑞,你知不知道什麽叫祥瑞啊?”,
“上天認可的才叫祥瑞!”,
“你和他唱反調,就是和老天唱反調,好端端的,沒這個必要啊!”,
聽完這話,
許攸立刻幡然醒悟,
說到底,
那的結論,那不也是靠猜出來的,想要讓猜測成立,相比他的理論,運氣的成分必然更加重要,
而拚運氣這種事,
在劉備帳下,
好像還真沒有人是不怵太史慈的!
“呃......”,
許攸隻是抿了抿嘴,便立刻果斷說道,
“子義將軍,我突然改主意了,就按照你說的,咱們還是向西奇襲吧!”,
“這......”,
太史慈一頭霧水的抓了抓頭,但也沒有太過糾結,
“好吧,既然兩位先生都同意,那我現在就將軍令傳達下去?”,
“不急!”,
諸葛亮擺手打斷說道,
“這次奇襲,雖然看上去和文遠將軍在逍遙津那場大戰情況一致,但其實還是有細微的差別,還請子義將軍轉告其餘將領,若是遇見敵方主將,隻可追擊,切莫傷了對方性命!”,
“這是何故?”,
太史慈愣了一瞬,甚是不解,
“兩軍作戰,生死各安天命,怎的還有下令饒過敵方主將的說法?”,
“這不是特事特辦嗎!”,
諸葛亮短歎一聲,無奈說道,
“現如今,喀布爾城外貴霜軍中的將領基本上都是刹帝利!”,
“這場大戰,不管是從婆羅門幾乎死絕的結果來看,還是從其之前的行軍布置來看,郭圖在這刹帝利的話語權都不算低,”,
“由此可見,那群刹帝利人,將郭圖視為主心骨,反過來說,郭圖很有可能也將他們視作左膀右臂,保全一下,才能讓郭圖內鬥的更加輕鬆些,但這種事,心裏有數便可,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情況,該殺就殺,不用留手!”,
“諾!”,
太史慈應允一聲,隨後便出帳傳令去了!
“唉!”,
望著太史慈的背影,
諸葛亮長歎一聲,從懷中掏出一枚兵符來,
“並州狼騎!”,
“也該露露臉了!”,
......
被太史慈弄得有些無語的諸葛亮接連道了三聲好字,
“我說你們怎麽輪著番的往東城跑,本來還以為是東城的守備壓力太大,結果鬧了半天,是去跑去歇息的?”,
“勞逸結合嘛......”,
太史慈小聲這麽嘀咕了一句,
“這也確實不能怪子義將軍!”,
許攸擺了擺手,揭過了這一茬,
“貴霜攻城這麽頻繁,要是不這麽弄,就是鐵人也頂不住,守城士氣的關鍵就在於將軍要站在城頭,與士卒一同抗擊敵軍攻勢,說到底,也是無奈之舉啊!”,
“自然如此!”
諸葛亮點了點頭,看向許攸說道,
“隻是......便是確定了那郭公則駐紮在城東,剩下的三個方向,咱們還是得盡快定出一個主攻方向才是!”,
“那便是隻能猜了!”,
太史慈抿了下嘴,遲疑說道,
“剩餘三麵城牆,城西的攻勢是最激烈的,也是最棘手的,如果一定要猜的話,我推測,城西才是貴霜軍伍主力所在!”,
“現如今我軍的情況,簡直和當初文遠將軍在合淝逍遙津時一模一樣,想要破敵,須趁夜從西路破敵才是!”,
“這......”,
許攸猶豫半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不管是咱們大漢還是他們貴霜,主帥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按理來說,理應將帥帳放在更穩妥的地方才是,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那孫仲謀的!”,
“以目前的地形來看,位於喀布爾南側的敵軍才是最容易撤退的,我怎麽總覺得,貴霜的主力,會在南方呢?”,
這話一出,
諸葛亮立刻陷入了沉思,
畢竟不管貴霜的主帥是誰,現在喀布爾城漢軍的主帥就是他諸葛孔明,現在他手底下的人既然出現了分歧,那麽負責拍板定論的人,除了他這個主帥,便也再無別的人選了!
這是主帥的權力,自然也是主帥的責任,畢竟若是真的出現了什麽決策失誤,總也不能怪到太史慈和許攸,歸根結底,還是要他諸葛亮一力承擔,
而且,
就算不考慮個人得失,這一決策,也關乎喀布爾城中所有漢軍將士的性命,謹慎一些,終歸是沒錯的,畢竟這兩個人所說也都不是妄語,
這一點,
從他們思考問題的來源就能看出,
許攸的想法,一看就是典型的理論派,是基於他多年來所學的兵法學識進行的猜測!
而太史慈的想法,一看就是典型的經驗派,是基於他鎮守城池時對地方攻勢的判斷做出的猜測!
這兩種想法,本質上都沒有問題,或者也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道理,畢竟不管在任何時候,理論和經驗都是缺一不可的,更側重哪一方麵,都不能草率的判定其中一方是錯誤的!
那麽如果從身份上看,
許攸從跟隨袁紹之時,便是天下間少有的謀士,當年劉備能夠大勝袁紹,怎麽看都少不了這許子遠的功勞,就算之後跟隨劉備,由於其帳下人才濟濟,許攸出謀劃策的機會少了一些,但也無法否認其智謀和能力!
那麽反觀太史慈,他是什麽身份呢?
他是祥瑞!
哦,
那沒事了!
想到這裏,諸葛亮的心中頓時有了決斷,隻見他輕咳兩聲,定聲說道,
“依我之見,今夜奇襲,還是聽子義將軍所言,向城西進攻,更為妥當!”,
“哦?”,
聽了這話,許攸頓時有些狐疑,他雖說是那種有些自負的性子,但也不是聽不得任何與他相反的意見,隻是諸葛亮光說了結論,卻絲毫沒有提及理由,這便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了,
“元帥之命,我自然是要遵從的,隻是.......不知孔明為何會得出如此結論?”,
“這......”,
諸葛亮抿了抿嘴,扭頭看了一眼太史慈,隨後定下心來,對著許攸招了招手,示意其側耳過來,而許攸見狀,也隻是愣了一瞬,隨即便低下頭,附耳過去,
“你有病啊?”,
諸葛亮開門見山的說道,
“子遠先生,他可是祥瑞,你知不知道什麽叫祥瑞啊?”,
“上天認可的才叫祥瑞!”,
“你和他唱反調,就是和老天唱反調,好端端的,沒這個必要啊!”,
聽完這話,
許攸立刻幡然醒悟,
說到底,
那的結論,那不也是靠猜出來的,想要讓猜測成立,相比他的理論,運氣的成分必然更加重要,
而拚運氣這種事,
在劉備帳下,
好像還真沒有人是不怵太史慈的!
“呃......”,
許攸隻是抿了抿嘴,便立刻果斷說道,
“子義將軍,我突然改主意了,就按照你說的,咱們還是向西奇襲吧!”,
“這......”,
太史慈一頭霧水的抓了抓頭,但也沒有太過糾結,
“好吧,既然兩位先生都同意,那我現在就將軍令傳達下去?”,
“不急!”,
諸葛亮擺手打斷說道,
“這次奇襲,雖然看上去和文遠將軍在逍遙津那場大戰情況一致,但其實還是有細微的差別,還請子義將軍轉告其餘將領,若是遇見敵方主將,隻可追擊,切莫傷了對方性命!”,
“這是何故?”,
太史慈愣了一瞬,甚是不解,
“兩軍作戰,生死各安天命,怎的還有下令饒過敵方主將的說法?”,
“這不是特事特辦嗎!”,
諸葛亮短歎一聲,無奈說道,
“現如今,喀布爾城外貴霜軍中的將領基本上都是刹帝利!”,
“這場大戰,不管是從婆羅門幾乎死絕的結果來看,還是從其之前的行軍布置來看,郭圖在這刹帝利的話語權都不算低,”,
“由此可見,那群刹帝利人,將郭圖視為主心骨,反過來說,郭圖很有可能也將他們視作左膀右臂,保全一下,才能讓郭圖內鬥的更加輕鬆些,但這種事,心裏有數便可,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情況,該殺就殺,不用留手!”,
“諾!”,
太史慈應允一聲,隨後便出帳傳令去了!
“唉!”,
望著太史慈的背影,
諸葛亮長歎一聲,從懷中掏出一枚兵符來,
“並州狼騎!”,
“也該露露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