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夠不夠響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搞我啊!”,
李憂翻了個白眼,
在看到這群王八蛋的眼神時,他就已經知道這群人多半是衝他來的!
“雖說這個利用太平道打敗印度教的法子確實是我提出來的,但整個過程中,我已經在竭力隱去我的影子,從始至終,在前麵坑蒙......不是,是在前麵宣傳教義的,都是元儉等人,就算要立生祠,也該從他們身上著手不是?”,
“別開玩笑了!”,
荀攸直接擺了擺手,否決了李憂的提議,
“這個祠堂,和尋常的生祠可不同,說句最實際的,生祠建立後,所有信奉太平道的百姓,都會以生祠主人為榜樣!”,
“元儉將軍等人雖說也沒什麽太大的問題,但在德行上,恐怕還得修上幾年!”,
“我德行也不怎麽樣吧......”,
李憂咽了下口水,強自狡辯道,
“我這人沒事就愛偷懶,動不動就偷跑不幹活,整天就琢磨些稀奇古怪的,立生祠什麽的......還是另尋別人吧!”,
“這不正好!”,
郭嘉抬起眼瞼,輕聲說道,
“太平道和那印度教根本對立的觀點,就是在人是否應該享樂這一點上,而伯川正好是在大事上錙銖必較,小事上得過且過,豈不是正合那太平道的道義?”,
“而且就算不說德行的問題,現在太平道的影響力可不算小,這生祠,若是不立個玄德公絕對相信的人,到時候萬一有個不妥,沒準又是一個“黃巾之亂”,與其如此,還不如立個伯川的放在那,別的不說,自己看著也能放心不是?”,
“那玄德公能放心的人也不止我一個啊!”,
李憂搖了搖頭,還是不太願意,
“成啊!”,
荀攸雙手抱懷,
“那你就說說,還有什麽人選!”
“呃......”,
李憂捏著下巴,竟然還真想了起來,
“你們看,我那嶽父已經淡出軍伍,又新著《呂子》,後世必有讚名,若是立他生祠,豈不是名正言順?”,
“我覺得也挺順!”,
荀攸點了點頭,
“一開始,我也是這麽想的,而且這事和玄德公也通過氣兒,隻不過,是你那嶽父自己不願意,說什麽讀書人雖然重名,但重的是清名,我和玄德公怎麽說也說不聽他,當然了,你要是敢拍板,咱們就直接先動工,反正到時候他生氣呢,也是抽你,隻要你能頂得住,剩下的就都不是什麽問題!”,
“呃......那我這體格可能還差點意思!”,
李憂咽了口唾沫,
“那不行就讓禪兒來,那小子已經將我一身本事學了九成,肯定能擔此重任!”,
“那不一樣嗎?”,
郭嘉嘴角抽動,無語說道,
“從奉先將軍抽你換成玄德公抽你!”,
“伯川啊,不是我說你,這種好事別人上趕著尚且難得,今日落你頭上,怎的還推三阻四,把好事當成壞事了?”,
“這......”,
李憂沉思片刻,終於認識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件事,除了他之外,確實沒有什麽更好的人選了!
“伯川先生,要我看,這事莫不如就這麽定了好!”,
一直未曾開口的徐庶突然說道,
“反正你日後也不會常在貴霜露麵,等打下貴霜之後,咱們這幫人估計也是打道迴府,眼不見心不煩!”,
“況且,留下伯川先生的生祠,也能加強一些貴霜百姓對我大漢的歸屬感,豈不是兩全其美之法?”,
“話是這麽說!”,
李憂翻了個白眼道,
“但生祠這種東西,都是人家百姓自願建的,你看人家法正,那是真正受南中子民愛戴,立下生祠,不用去管,自有感其恩德之民保祠堂香火不熄!”,
“可我在貴霜又無人感我之恩德,就直接建個祠堂,再將一個叫李憂的神像立在那讓人拜,這不扯呢嗎?”,
“哪有直接叫名字的!”,
聽到這話,荀攸歎了口氣,走過來輕拍了兩下李憂肩膀,
“我和玄德公商量了,名字呢,就直接用爵位名稱來替,顯得好聽些!”,
“爵位?”,
李憂愣了一瞬,隨即問道,
“平原侯?那和太平道不也沒什麽關係,再說這名頭,在貴霜也不好使啊?”,
“平原侯這個名字當然沒什麽關係,不過玄德公說了,憑我們現在和曹操的關係,完全可以保留你原有的食邑,然後再上請天子,給你換個侯爵名什麽的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原來如此!”,
郭嘉拍手說道,
“就像子龍的常勝侯一樣,隻要不增食邑,換個響亮些的名字,確實不是什麽難事,隻......不知名字上有沒有定論了?”,
“那倒沒有!”,
荀攸擺了擺手,
“玄德公說了,還是得看伯川自己的意願!”,
說罷,
荀攸看向李憂道,
“你看看是換個什麽名好?要不天公侯?就是狂了點,容易挨揍!”,
“滾一邊去!”,
李憂翻了個白眼,有些無語,但事已至此,他也開始明白過來,這件事,躲肯定是躲不過去了,
更何況他自己心裏也知道,
單憑周倉、廖化他們幾個,剛開始確實出不了什麽亂子,但真往後,也確實不太能出一個擔責扛鼎之人,想來想去,除了他自己,還真挑不出什麽合適的人來,
而且......,
他也確實不太想讓太平道沒個能主事的!
“唉!”,
隻見其長歎一聲道,
“天公侯實在是太扯了,這名字就算玄德公真幫我要來,我也不好意思往外說!”,
“所以你自己起一個嘛!”,
郭嘉雙手抱懷,
“我早就說了,起名這種事,還是得自己來,隻是若是要引人來拜,還是響亮些的好!”,
“放心!”,
李憂看向郭嘉道,
“太平侯!”,
“夠不夠響?”,
......
“”
李憂翻了個白眼,
在看到這群王八蛋的眼神時,他就已經知道這群人多半是衝他來的!
“雖說這個利用太平道打敗印度教的法子確實是我提出來的,但整個過程中,我已經在竭力隱去我的影子,從始至終,在前麵坑蒙......不是,是在前麵宣傳教義的,都是元儉等人,就算要立生祠,也該從他們身上著手不是?”,
“別開玩笑了!”,
荀攸直接擺了擺手,否決了李憂的提議,
“這個祠堂,和尋常的生祠可不同,說句最實際的,生祠建立後,所有信奉太平道的百姓,都會以生祠主人為榜樣!”,
“元儉將軍等人雖說也沒什麽太大的問題,但在德行上,恐怕還得修上幾年!”,
“我德行也不怎麽樣吧......”,
李憂咽了下口水,強自狡辯道,
“我這人沒事就愛偷懶,動不動就偷跑不幹活,整天就琢磨些稀奇古怪的,立生祠什麽的......還是另尋別人吧!”,
“這不正好!”,
郭嘉抬起眼瞼,輕聲說道,
“太平道和那印度教根本對立的觀點,就是在人是否應該享樂這一點上,而伯川正好是在大事上錙銖必較,小事上得過且過,豈不是正合那太平道的道義?”,
“而且就算不說德行的問題,現在太平道的影響力可不算小,這生祠,若是不立個玄德公絕對相信的人,到時候萬一有個不妥,沒準又是一個“黃巾之亂”,與其如此,還不如立個伯川的放在那,別的不說,自己看著也能放心不是?”,
“那玄德公能放心的人也不止我一個啊!”,
李憂搖了搖頭,還是不太願意,
“成啊!”,
荀攸雙手抱懷,
“那你就說說,還有什麽人選!”
“呃......”,
李憂捏著下巴,竟然還真想了起來,
“你們看,我那嶽父已經淡出軍伍,又新著《呂子》,後世必有讚名,若是立他生祠,豈不是名正言順?”,
“我覺得也挺順!”,
荀攸點了點頭,
“一開始,我也是這麽想的,而且這事和玄德公也通過氣兒,隻不過,是你那嶽父自己不願意,說什麽讀書人雖然重名,但重的是清名,我和玄德公怎麽說也說不聽他,當然了,你要是敢拍板,咱們就直接先動工,反正到時候他生氣呢,也是抽你,隻要你能頂得住,剩下的就都不是什麽問題!”,
“呃......那我這體格可能還差點意思!”,
李憂咽了口唾沫,
“那不行就讓禪兒來,那小子已經將我一身本事學了九成,肯定能擔此重任!”,
“那不一樣嗎?”,
郭嘉嘴角抽動,無語說道,
“從奉先將軍抽你換成玄德公抽你!”,
“伯川啊,不是我說你,這種好事別人上趕著尚且難得,今日落你頭上,怎的還推三阻四,把好事當成壞事了?”,
“這......”,
李憂沉思片刻,終於認識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件事,除了他之外,確實沒有什麽更好的人選了!
“伯川先生,要我看,這事莫不如就這麽定了好!”,
一直未曾開口的徐庶突然說道,
“反正你日後也不會常在貴霜露麵,等打下貴霜之後,咱們這幫人估計也是打道迴府,眼不見心不煩!”,
“況且,留下伯川先生的生祠,也能加強一些貴霜百姓對我大漢的歸屬感,豈不是兩全其美之法?”,
“話是這麽說!”,
李憂翻了個白眼道,
“但生祠這種東西,都是人家百姓自願建的,你看人家法正,那是真正受南中子民愛戴,立下生祠,不用去管,自有感其恩德之民保祠堂香火不熄!”,
“可我在貴霜又無人感我之恩德,就直接建個祠堂,再將一個叫李憂的神像立在那讓人拜,這不扯呢嗎?”,
“哪有直接叫名字的!”,
聽到這話,荀攸歎了口氣,走過來輕拍了兩下李憂肩膀,
“我和玄德公商量了,名字呢,就直接用爵位名稱來替,顯得好聽些!”,
“爵位?”,
李憂愣了一瞬,隨即問道,
“平原侯?那和太平道不也沒什麽關係,再說這名頭,在貴霜也不好使啊?”,
“平原侯這個名字當然沒什麽關係,不過玄德公說了,憑我們現在和曹操的關係,完全可以保留你原有的食邑,然後再上請天子,給你換個侯爵名什麽的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原來如此!”,
郭嘉拍手說道,
“就像子龍的常勝侯一樣,隻要不增食邑,換個響亮些的名字,確實不是什麽難事,隻......不知名字上有沒有定論了?”,
“那倒沒有!”,
荀攸擺了擺手,
“玄德公說了,還是得看伯川自己的意願!”,
說罷,
荀攸看向李憂道,
“你看看是換個什麽名好?要不天公侯?就是狂了點,容易挨揍!”,
“滾一邊去!”,
李憂翻了個白眼,有些無語,但事已至此,他也開始明白過來,這件事,躲肯定是躲不過去了,
更何況他自己心裏也知道,
單憑周倉、廖化他們幾個,剛開始確實出不了什麽亂子,但真往後,也確實不太能出一個擔責扛鼎之人,想來想去,除了他自己,還真挑不出什麽合適的人來,
而且......,
他也確實不太想讓太平道沒個能主事的!
“唉!”,
隻見其長歎一聲道,
“天公侯實在是太扯了,這名字就算玄德公真幫我要來,我也不好意思往外說!”,
“所以你自己起一個嘛!”,
郭嘉雙手抱懷,
“我早就說了,起名這種事,還是得自己來,隻是若是要引人來拜,還是響亮些的好!”,
“放心!”,
李憂看向郭嘉道,
“太平侯!”,
“夠不夠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