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陰險的李憂!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十三萬大軍揮師而入西域,說是氣勢恢宏也不為過,
但唯一令人不解的,
是這三十三萬大軍在行軍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城池,全部靠著自身攜帶的幹糧以及西涼的補給線,這才堪堪抵達龜茲國,
這一點,也是李憂的計算,
根據賈詡自己的老實交代,他的確在貴霜腹地也有一些暗探,但並沒有別人想象的那麽誇張,滿打滿算也到不了五十之數,究其原因,語言不通才是最大的障礙!
貴霜,也就是大月氏,其本來並沒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雖然不管是其官方通用的文字還是刻在貨幣上的文字都是希臘語,但由於他征伐了不少周遭地區的小國以及部落,其語言還包括著犍陀羅語、摩揭陀語、吐火羅語,俗梵語,總而言之,便是其語言體係十分複雜,很難融入!
能夠有五十人,已經是賈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結果了!
但正所謂有利便必然有弊,
李憂幾乎可以確定,
自己這邊也不太可能有貴霜方麵的暗探,
畢竟真說道語言的複雜性,漢語才是最為繁雜的!
培養一個說希臘語或者吐火羅語不被聽出異樣的漢人或許隻能說費時費力,但要是培養一個說漢語不被人聽出異樣的貴霜人,那可就難如登天了!
所以,
可以預見的是,貴霜方麵想要得知漢軍的實力、部署、人數這種細節的信息,唯一的可能性便是用斥候來探聽消息,
所以,
李憂在一開始,
便命趙雲將三千白馬義從全部放出去,每五人為一小隊,不用想著探聽貴霜方麵的情報,但隻要發現對方的斥候,二話不說,直接斬殺,若留活口,軍法處置!
五天左右的行軍路,
光是白馬上報所斬殺的貴霜斥候的人數,就端的有五百之數!
當然,
這其中肯定有殺錯的,畢竟肯定有一些周遭小國想著先派人探聽虛實,然後再考慮到底當哪邊的牆頭草,但這種時候,李憂可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管你是誰的斥候,隻要是斥候,當殺不論,殺錯了就算你倒黴,主打一個管殺不管埋!
這麽做的目的有二,
其一,
便是隱藏自身情報,不為敵所察,
其二,
便是在開戰之前,給貴霜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而後,
在雙方匯合之後,
立刻便展開了關於真正對敵方針的討論!
......
中軍帳內,
一眾文臣武將皆是在這兒,聽著李憂接下來的見解,當然,他們的意見並不統一,
郭嘉、荀攸、程昱等人還是更傾向於聽從李憂的見解,兵分兩路,一路順著龜茲北上討伐北匈奴,不用想著向呂布之前對付烏桓一樣考慮怎麽將對方徹底滅族,隻需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殺的北匈奴元氣大傷就行,目的就是讓他們在征討貴霜的時候後方不出亂子,
畢竟這種長線作戰,一旦他們深入貴霜,後方北匈奴突然再度來犯西域,斷了漢軍的後勤保障,別說三十萬人了,就是一百萬人也得餓死在貴霜!
但也有像劉曄這種心急的,想要先集結重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擊退貴霜,隨後在分出兩三萬人馬駐守西域,防止北匈奴來襲,
劉曄的這種做法,其實也沒什麽不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用這種辦法更加容易取得第一場大勝,但很顯然,弊端也會更大,
李憂捏了捏眉心,有些無奈的看向劉曄說道,
“子揚先生,雖然你這個謀劃也有其獨到之處,但我還是覺得,沒必要為了第一場大勝弄得這麽急切,而且,就算咱們分兵,人數上也不在劣勢啊!”,
“但那豈不是等於給敵軍以可乘之機?”,
劉曄皺了下眉頭,不解說道,
“既然能一戰而勝,為何不先站穩腳跟在說?!”,
“按照平原侯自己提供的情報來看,那貴霜的實力絕對不能小覷,如果不能一戰而勝,讓其龜縮防守,豈不麻煩?”,
“話不能這麽說!”,
聽到劉曄的想法後,李憂終於知道了對方糾結的點在哪,隻見他看向劉曄道,
“有的時候,就是越怕麻煩越麻煩!”,
“那貴霜之所以敢來犯大漢,其實並不是不怕我家主公或者你家主公,說到底,他們隻是不怕馬家罷了!”,
馬超:“?”,
聽到自己似乎被小瞧了的馬超剛想說話,就讓一旁的周瑜把嘴給捂上了,而沒被幹擾的李憂則是繼續說道,
“現在地方斥候被我方全部隔斷,一時之間肯定不知我軍身前,可一旦對方發現我們竟然能集結三十餘萬大軍,用腳指頭都能猜出來,這是我大漢最強盛的軍隊之一!”,
“到時候,輸贏倒是小事,既然他們敢把手伸到西域,估計也就做好了被反製的打算,一旦這幫王八蛋覺得西域不好搶,又將我們視作大敵,萬一真退迴蔥領之後就堵著各處山口不讓咱們過去,大家豈不是全都白玩?!”,
“這......”,
聽到這番話,劉曄才反應過來,原來李憂這麽做除了穩固後方,竟然還有示敵以弱的作用,
“是我考慮不周!”,
拱手一禮,劉曄老老實實的認錯,這種國戰層麵上的決策商議,可沒人敢作意氣之爭,大家都是老老實實的堅持自己的看法,但誰要是錯了還敢抬杠?
好!
那就做好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準備吧!
所以在劉曄意識到自己的謀劃有問題時,果斷采取了認慫的策略,
“子揚先生莫要如此客氣!”,
李憂也並不是什麽蹬鼻子上臉的人,隻見他拱手一禮,恭敬說道,
“我的想法很簡單!”,
“用不算離譜的兵力,展現強橫實力的同時逼退外敵,然後做出一副萬事大吉,不想追擊的姿態,等到貴霜大軍全部退迴蔥嶺之後!”,
“我們!”,
“悄悄地過山,出聲地不要!”,
劉曄:“......”,
........
但唯一令人不解的,
是這三十三萬大軍在行軍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城池,全部靠著自身攜帶的幹糧以及西涼的補給線,這才堪堪抵達龜茲國,
這一點,也是李憂的計算,
根據賈詡自己的老實交代,他的確在貴霜腹地也有一些暗探,但並沒有別人想象的那麽誇張,滿打滿算也到不了五十之數,究其原因,語言不通才是最大的障礙!
貴霜,也就是大月氏,其本來並沒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雖然不管是其官方通用的文字還是刻在貨幣上的文字都是希臘語,但由於他征伐了不少周遭地區的小國以及部落,其語言還包括著犍陀羅語、摩揭陀語、吐火羅語,俗梵語,總而言之,便是其語言體係十分複雜,很難融入!
能夠有五十人,已經是賈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結果了!
但正所謂有利便必然有弊,
李憂幾乎可以確定,
自己這邊也不太可能有貴霜方麵的暗探,
畢竟真說道語言的複雜性,漢語才是最為繁雜的!
培養一個說希臘語或者吐火羅語不被聽出異樣的漢人或許隻能說費時費力,但要是培養一個說漢語不被人聽出異樣的貴霜人,那可就難如登天了!
所以,
可以預見的是,貴霜方麵想要得知漢軍的實力、部署、人數這種細節的信息,唯一的可能性便是用斥候來探聽消息,
所以,
李憂在一開始,
便命趙雲將三千白馬義從全部放出去,每五人為一小隊,不用想著探聽貴霜方麵的情報,但隻要發現對方的斥候,二話不說,直接斬殺,若留活口,軍法處置!
五天左右的行軍路,
光是白馬上報所斬殺的貴霜斥候的人數,就端的有五百之數!
當然,
這其中肯定有殺錯的,畢竟肯定有一些周遭小國想著先派人探聽虛實,然後再考慮到底當哪邊的牆頭草,但這種時候,李憂可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管你是誰的斥候,隻要是斥候,當殺不論,殺錯了就算你倒黴,主打一個管殺不管埋!
這麽做的目的有二,
其一,
便是隱藏自身情報,不為敵所察,
其二,
便是在開戰之前,給貴霜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而後,
在雙方匯合之後,
立刻便展開了關於真正對敵方針的討論!
......
中軍帳內,
一眾文臣武將皆是在這兒,聽著李憂接下來的見解,當然,他們的意見並不統一,
郭嘉、荀攸、程昱等人還是更傾向於聽從李憂的見解,兵分兩路,一路順著龜茲北上討伐北匈奴,不用想著向呂布之前對付烏桓一樣考慮怎麽將對方徹底滅族,隻需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殺的北匈奴元氣大傷就行,目的就是讓他們在征討貴霜的時候後方不出亂子,
畢竟這種長線作戰,一旦他們深入貴霜,後方北匈奴突然再度來犯西域,斷了漢軍的後勤保障,別說三十萬人了,就是一百萬人也得餓死在貴霜!
但也有像劉曄這種心急的,想要先集結重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擊退貴霜,隨後在分出兩三萬人馬駐守西域,防止北匈奴來襲,
劉曄的這種做法,其實也沒什麽不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用這種辦法更加容易取得第一場大勝,但很顯然,弊端也會更大,
李憂捏了捏眉心,有些無奈的看向劉曄說道,
“子揚先生,雖然你這個謀劃也有其獨到之處,但我還是覺得,沒必要為了第一場大勝弄得這麽急切,而且,就算咱們分兵,人數上也不在劣勢啊!”,
“但那豈不是等於給敵軍以可乘之機?”,
劉曄皺了下眉頭,不解說道,
“既然能一戰而勝,為何不先站穩腳跟在說?!”,
“按照平原侯自己提供的情報來看,那貴霜的實力絕對不能小覷,如果不能一戰而勝,讓其龜縮防守,豈不麻煩?”,
“話不能這麽說!”,
聽到劉曄的想法後,李憂終於知道了對方糾結的點在哪,隻見他看向劉曄道,
“有的時候,就是越怕麻煩越麻煩!”,
“那貴霜之所以敢來犯大漢,其實並不是不怕我家主公或者你家主公,說到底,他們隻是不怕馬家罷了!”,
馬超:“?”,
聽到自己似乎被小瞧了的馬超剛想說話,就讓一旁的周瑜把嘴給捂上了,而沒被幹擾的李憂則是繼續說道,
“現在地方斥候被我方全部隔斷,一時之間肯定不知我軍身前,可一旦對方發現我們竟然能集結三十餘萬大軍,用腳指頭都能猜出來,這是我大漢最強盛的軍隊之一!”,
“到時候,輸贏倒是小事,既然他們敢把手伸到西域,估計也就做好了被反製的打算,一旦這幫王八蛋覺得西域不好搶,又將我們視作大敵,萬一真退迴蔥領之後就堵著各處山口不讓咱們過去,大家豈不是全都白玩?!”,
“這......”,
聽到這番話,劉曄才反應過來,原來李憂這麽做除了穩固後方,竟然還有示敵以弱的作用,
“是我考慮不周!”,
拱手一禮,劉曄老老實實的認錯,這種國戰層麵上的決策商議,可沒人敢作意氣之爭,大家都是老老實實的堅持自己的看法,但誰要是錯了還敢抬杠?
好!
那就做好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準備吧!
所以在劉曄意識到自己的謀劃有問題時,果斷采取了認慫的策略,
“子揚先生莫要如此客氣!”,
李憂也並不是什麽蹬鼻子上臉的人,隻見他拱手一禮,恭敬說道,
“我的想法很簡單!”,
“用不算離譜的兵力,展現強橫實力的同時逼退外敵,然後做出一副萬事大吉,不想追擊的姿態,等到貴霜大軍全部退迴蔥嶺之後!”,
“我們!”,
“悄悄地過山,出聲地不要!”,
劉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