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哪來的黃巾!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輪攻城足足持續了四個時辰,
直到月亮高懸,雙方都筋疲力盡之時,曹操才下令鳴金收兵,
這一場攻城戰,
用慘烈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守城一方損傷慘重,光是第一天,便死傷了將近四千的將士,對於僅有一萬士卒的霍峻來說,第一天便折損了將近一半的人馬,絕對算不上什麽好消息,
但對於攻城的一方來說,則是更加的不好過,
從四麵城牆圍攻的曹操在統計戰損過後,竟然得出了一個一萬一千的數字,想必霍峻,曹操的受損完全是其三倍有餘,
尤其是東門,
管亥憑借一己之力,硬生生的率軍斬殺五千餘眾,這種戰績,即便他本部傷亡過半,也足以給他記上一個頭功了,
深夜,
小沛城,
中軍帳內,
而如此寬闊的中軍大帳中,卻隻有霍峻和管亥二人而已,
此時的管亥正赤膊上身,大咧咧的坐在一旁的側位上,其肩膀上綁著厚厚的繃帶,仔細看去,上方還有鮮紅的血漬滲了出來,
沒辦法,
管亥到底也不是三頭六臂,麵對如此兇猛的攻勢,並殺出了如此耀眼的戰績,若是還絲毫沒有受傷,那這個戰績,未免有些太離奇了!
隻見其手中握著他之前曾纏在額頭的那條黃巾,隻不過,現在這條巾布早就已經被敵軍的鮮血染紅,與其說是黃巾,倒是不如用紅巾來形容更貼切些!
深吸了一口氣,管亥有些不適的動了動肩膀,隨後立刻痛的呲牙咧嘴,
“諾!”,
管亥抬起眼瞼,正看見霍峻朝他推來一個酒盞,端起來聞了聞,一股醇鬱的酒香撲鼻而來,
有些錯愕的管涵看向霍峻,
不解問道,
“仲邈將軍......戰時飲酒,不合軍法吧?”,
“沒要緊的!”,
霍峻搖了搖頭,歎息說道,
“正所謂法理之外無外乎人情,將軍肩上有傷,我們又不多喝,隻喝上一杯來,暫且壓一壓疼痛,總比硬挺著要強得多,今日將軍死守東門,率眾斬殺曹軍將近四千之數,這種時候,我若還是用軍法壓人,未免也太過不近人情了!”,
“哈哈哈!!”,
聽聞這話,管亥頓時笑出了聲,
也不矯情,
隻見管亥伸出手來,一把端起酒盞,一飲而盡,隨後長出一口氣,
“可惜如今我已經負傷,那曹操雖說傷亡遠超我們,但畢竟其兵卒數量在那擺著,按照這個傷亡率,再耗上幾天,我們就快要到無兵可用的地步了!”,
“理論上確實如此!”,
霍峻笑了笑,繼續解釋道,
“但這天底下,再也沒有比攻城戰更加消磨雙方士氣了!”,
“今日打出了這種傷亡比,雙方的士氣都可謂被消磨了大半,到了明日,雙方死傷的人數或許就要減半,但傷亡比卻很可能繼續保持原樣,”,
“而且......攻城一方的士氣勢必會比咱們守城一方降的更快,這也就意味著,曹操想要攻下小沛,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更多士卒的性命,”,
“可是......”,
管亥不解的看向霍峻問道,
“打仗本就是這樣的,不管曹操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隻要其能打下小沛,他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霍峻定聲說道,
“曹操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攻下小沛,而是占據整個徐州,徹底切斷平原和荊州之間的關聯!”,
“要知道,我們在下邳可還有兩萬人馬,若是一個小沛就讓其損耗如此之大,那麽下邳又當如何呢?”,
聳了聳肩,
霍峻頓了一下,
不緊不慢的繼續說道,
“要知道,小沛和下邳相隔可不算遠,南邊又正好是曹操部署中的薄弱去,若是再其攻城之時,下邳的兩萬精兵殺到,對曹操又是一大威脅!”,
“但曹操精通軍略,在內部和外部都有威脅的情況下,他應當幹不出來分散兵力,四麵圍城之事,所以,對他來說,現階段最好的方法,恐怕就是先出兵攻占彭城,然後再徐徐圖之,畢竟一旦占下彭城 ,我方就切實的不可能有任何援軍了!”,
“原來如此!”,
管亥若有所悟的應了一聲,
“若是這樣,那還真就一切都向著將軍預想的方向發展了!”,
“是啊!”,
霍峻點了點頭道,
“那曹操是個聰明人,如果一味在小沛上浪費時間,那麽隨著他投入的越來越多,那麽想要撤出去,就沒有那麽容易了,到時候,說句不吉利的,就算計劃有變,你我二人都守城而死,曹操也沒那個餘力繼續攻打下邳,那樣,我們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曹操不會那麽做 ,死上那麽多人,就換一座城池,實在太虧了!”,
“確實是這個道理!”,
管亥抿了抿嘴,有些擔憂的問道,
“隻是我們現在也沒什麽別的辦法,隻能期盼其中計了!”
“就這兩天,應該就會有消息!”
“若是時間拖長......就算他曹操自己有那個魄力能夠為了大局舍下小沛,其麾下的士卒可未必有他的大局觀,他們隻知道自己的兄弟死了那麽多,結果城池還沒打下來,這對士氣的打擊可就太大了!”,
“不過......”,
霍峻微微一笑,淡然說道,
“現在曹操他們,應該正對我們今日為何能展現出如此的守城毅力而困擾吧!”,
.......
小沛城北十五裏處,
曹操大軍,
中軍帳內,
一眾人等竟然真如霍峻所說,一個個皺眉苦思,滿臉都寫著不解,
隻不過霍峻猜錯的是,
曹操等人還真不是在困惑為什麽霍峻所部能有如此之毅力,
隻見程昱咬了下嘴唇,
一臉不解的說道,
“不應該啊!”,
“都到了如今這個年月了!”,
“到底是哪來的黃巾呢?!”,
......
直到月亮高懸,雙方都筋疲力盡之時,曹操才下令鳴金收兵,
這一場攻城戰,
用慘烈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守城一方損傷慘重,光是第一天,便死傷了將近四千的將士,對於僅有一萬士卒的霍峻來說,第一天便折損了將近一半的人馬,絕對算不上什麽好消息,
但對於攻城的一方來說,則是更加的不好過,
從四麵城牆圍攻的曹操在統計戰損過後,竟然得出了一個一萬一千的數字,想必霍峻,曹操的受損完全是其三倍有餘,
尤其是東門,
管亥憑借一己之力,硬生生的率軍斬殺五千餘眾,這種戰績,即便他本部傷亡過半,也足以給他記上一個頭功了,
深夜,
小沛城,
中軍帳內,
而如此寬闊的中軍大帳中,卻隻有霍峻和管亥二人而已,
此時的管亥正赤膊上身,大咧咧的坐在一旁的側位上,其肩膀上綁著厚厚的繃帶,仔細看去,上方還有鮮紅的血漬滲了出來,
沒辦法,
管亥到底也不是三頭六臂,麵對如此兇猛的攻勢,並殺出了如此耀眼的戰績,若是還絲毫沒有受傷,那這個戰績,未免有些太離奇了!
隻見其手中握著他之前曾纏在額頭的那條黃巾,隻不過,現在這條巾布早就已經被敵軍的鮮血染紅,與其說是黃巾,倒是不如用紅巾來形容更貼切些!
深吸了一口氣,管亥有些不適的動了動肩膀,隨後立刻痛的呲牙咧嘴,
“諾!”,
管亥抬起眼瞼,正看見霍峻朝他推來一個酒盞,端起來聞了聞,一股醇鬱的酒香撲鼻而來,
有些錯愕的管涵看向霍峻,
不解問道,
“仲邈將軍......戰時飲酒,不合軍法吧?”,
“沒要緊的!”,
霍峻搖了搖頭,歎息說道,
“正所謂法理之外無外乎人情,將軍肩上有傷,我們又不多喝,隻喝上一杯來,暫且壓一壓疼痛,總比硬挺著要強得多,今日將軍死守東門,率眾斬殺曹軍將近四千之數,這種時候,我若還是用軍法壓人,未免也太過不近人情了!”,
“哈哈哈!!”,
聽聞這話,管亥頓時笑出了聲,
也不矯情,
隻見管亥伸出手來,一把端起酒盞,一飲而盡,隨後長出一口氣,
“可惜如今我已經負傷,那曹操雖說傷亡遠超我們,但畢竟其兵卒數量在那擺著,按照這個傷亡率,再耗上幾天,我們就快要到無兵可用的地步了!”,
“理論上確實如此!”,
霍峻笑了笑,繼續解釋道,
“但這天底下,再也沒有比攻城戰更加消磨雙方士氣了!”,
“今日打出了這種傷亡比,雙方的士氣都可謂被消磨了大半,到了明日,雙方死傷的人數或許就要減半,但傷亡比卻很可能繼續保持原樣,”,
“而且......攻城一方的士氣勢必會比咱們守城一方降的更快,這也就意味著,曹操想要攻下小沛,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更多士卒的性命,”,
“可是......”,
管亥不解的看向霍峻問道,
“打仗本就是這樣的,不管曹操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隻要其能打下小沛,他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霍峻定聲說道,
“曹操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攻下小沛,而是占據整個徐州,徹底切斷平原和荊州之間的關聯!”,
“要知道,我們在下邳可還有兩萬人馬,若是一個小沛就讓其損耗如此之大,那麽下邳又當如何呢?”,
聳了聳肩,
霍峻頓了一下,
不緊不慢的繼續說道,
“要知道,小沛和下邳相隔可不算遠,南邊又正好是曹操部署中的薄弱去,若是再其攻城之時,下邳的兩萬精兵殺到,對曹操又是一大威脅!”,
“但曹操精通軍略,在內部和外部都有威脅的情況下,他應當幹不出來分散兵力,四麵圍城之事,所以,對他來說,現階段最好的方法,恐怕就是先出兵攻占彭城,然後再徐徐圖之,畢竟一旦占下彭城 ,我方就切實的不可能有任何援軍了!”,
“原來如此!”,
管亥若有所悟的應了一聲,
“若是這樣,那還真就一切都向著將軍預想的方向發展了!”,
“是啊!”,
霍峻點了點頭道,
“那曹操是個聰明人,如果一味在小沛上浪費時間,那麽隨著他投入的越來越多,那麽想要撤出去,就沒有那麽容易了,到時候,說句不吉利的,就算計劃有變,你我二人都守城而死,曹操也沒那個餘力繼續攻打下邳,那樣,我們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曹操不會那麽做 ,死上那麽多人,就換一座城池,實在太虧了!”,
“確實是這個道理!”,
管亥抿了抿嘴,有些擔憂的問道,
“隻是我們現在也沒什麽別的辦法,隻能期盼其中計了!”
“就這兩天,應該就會有消息!”
“若是時間拖長......就算他曹操自己有那個魄力能夠為了大局舍下小沛,其麾下的士卒可未必有他的大局觀,他們隻知道自己的兄弟死了那麽多,結果城池還沒打下來,這對士氣的打擊可就太大了!”,
“不過......”,
霍峻微微一笑,淡然說道,
“現在曹操他們,應該正對我們今日為何能展現出如此的守城毅力而困擾吧!”,
.......
小沛城北十五裏處,
曹操大軍,
中軍帳內,
一眾人等竟然真如霍峻所說,一個個皺眉苦思,滿臉都寫著不解,
隻不過霍峻猜錯的是,
曹操等人還真不是在困惑為什麽霍峻所部能有如此之毅力,
隻見程昱咬了下嘴唇,
一臉不解的說道,
“不應該啊!”,
“都到了如今這個年月了!”,
“到底是哪來的黃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