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益州使臣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軍揮進,
一切正如李憂等人所料,在綿竹失守後,張任便果斷的放棄了雒城,迴軍成都,準備與曹操等人展開一場鏖戰,
隻不過李憂依然不看好他們就是了!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這就是益州如今的現狀,就算加上一個魯肅也無濟於事,
且不說劉璋本就懦弱多疑,極難聽從魯肅的建議,更何況魯肅本身就代表著江東,就算魯肅如何為人坦蕩,孫權也不會真下令讓其幫助劉璋和曹操死磕!
同理,
李憂也不會!
別說劉備和劉璋同屬漢室宗親了,這年頭,就算是親生父子也會反目成仇,何況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同宗之誼?
或許劉備在此倒是會竭力相助以戰曹操,但李憂可不會,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此時李憂真和曹操拚個你死我活將其擊退,最後占便宜的也絕不會是劉璋,而是那個一直伺機而動的魯肅!
己不能,外力助之無用,
這就是李憂一直奉行的準則,也是整個平原一直奉行的準則!
沒有錢,就改革商法,沒有人才,便開設學堂,勢微之時,當然可以尋求外力,但也必須接受被外力反噬!
就像現在的益州,退一萬步,曹操就算真的退兵了,難道江東也會退兵?李憂自己也會退兵?
不可能的,
當劉璋向天下展示了自己的無能之後,益州,就必然是能者得之了!
雒城被放棄之後,曹洪等人很快就進駐了雒城,可出乎李憂等人預料,曹洪在進駐雒城後並沒有直接和曹操匯合,反而是繼續屯兵雒城,並且據暗探迴報,曹洪不斷的在城上堆積落石滾木一類的防城器具,似乎真有死守城池的意思,這可把李憂等人給坑壞了,
無奈之下,
李憂等人隻能現在城外傍山處紮營下寨,商議謀劃,
中軍大帳內,
隻見李憂等人一臉凝重的審視著西川的地形圖,這份地形圖,經過法正的修正,已經比之前全是錯漏的地形圖已經好上很多了,
“你說這曹洪......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李憂撓著後腦說道,
“曹操已經將綿竹城徹底攻下,他不去與曹操兵合一處進攻成都,反而在這跟我們耗著,難不成這曹洪腦子抽了?”,
“恐怕不會......”,
徐庶有些擔憂的說道,
“司馬懿已經與曹洪重新合軍,現在的主意八成就是司馬懿的安排,與其說是敵軍犯傻,我倒是更願意相信此舉必有深意,隻是現在我們還沒推算出來罷了!”,
“確實......”,
李憂喃喃說道,
“司馬懿確實不應該做這種蠢事,可曹操已經突破了益州的防線,繼續在此地拖延時間到底又有什麽意義呢?”,
“這......”,
法正有麵色陰沉,有些遲疑的說道,
“我似乎有些猜到司馬懿的謀算了,”,
“哦?”,
李憂驚疑一聲,看向法正,
“孝直何須如此拘謹,還請速速言明啊!”,
“好!”,
法正點了點頭,
在坐的眾人中,他無疑是最了解劉璋本性的人,
“諸位先生請看!”,
“眼下綿竹被破,雒城也被曹洪死守,我們又不可能真和曹操死磕,勢必要在此僵持下來!”,
“按照我之前的謀劃,若是我們支援及時,雒城、綿竹都能守住,曹操的日子勢必會變得不太好過,我們也可以放心的在益州爭奪利益,可現在的問題是,綿竹被破,曹操已經兵臨成都,隻要曹洪將我們拖延在雒城,劉璋勢必要對我們產生意見!”,
“劉璋這人,本就懦弱多疑,身旁又有不少鼠目寸光之人左右其判斷,加上成都被圍,劉璋必然急躁,時間長了,肯定會懷疑我們出工不出力啊!”,
法正頓了頓,伸手在地形圖上重重點了兩下,
“咱們軍中的糧草輸送,一部分要指著荊州供給,另一部分則要靠著益州補足,而荊州運來的糧草勢必要先經過永安和江州的地界,才能如數到達,”,
“而雲長將軍正在和徐晃以及曹昂的虎豹騎鏖戰,本就抽不出什麽精力顧霞益州,我們目前多數的糧草,還是要靠江州、永安兩成的儲備,可一旦劉璋對我們產生懷疑,覺得先生等人心懷不軌,那我軍的糧草恐怕就......”,
法正的話說了一半,隨後便閉口不言,可即便如此,在場的所有人還是聽了個清楚明白,
尤其是李憂,
了解曆史的他無疑是除了法正外最清楚劉璋秉性的人,這樣的家夥,一旦開始懷疑他們,事情的走向一定會像法正說的那樣,開始變得麻煩起來,
“報!”,
正當眾人商討對策之際,帳外突然跑進一名傳令士卒,
隻見其單膝跪地,拱手說道:“啟稟諸位先生,帳外有一人,自稱益州使臣張鬆,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前來求見諸位先生!”,
“張鬆?”,
法正眉頭一皺,立刻扭身對李憂說道,
“伯川先生,此人來的正好!”,
“他與我相識多年,乃吾好友,雖然位高於我,但私下裏也曾吐露過對劉璋的不滿,今日他雖為名益州使臣,但定然不與益州齊心,若是利用得當,則危局可解矣!”,
“原來如此!”,
李憂輕輕點頭,瞬間便有了定論,
或許別人還會對法正這番話的真實性有所保留,但李憂卻一定堅信不疑,
在後世,張鬆獻圖的故事,即便是不曾學過曆史之人也必然通曉一二,此人才華橫溢,隻可惜生的身材短小又不拘小節,一直覺得劉璋暗弱不似明主,這才有先獻圖於曹操,又內應引劉備的舉動,
此番來訪,
必然有其深意,想到此處,李憂當即大手一揮,命人將張鬆引入,
不多一會,
隻見一人低頭走入,
那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神情確實不卑不亢,這個感覺,竟然與平原城的那個龐士元有七八分相似,
不是那張鬆張子喬,
又是何人?
......
一切正如李憂等人所料,在綿竹失守後,張任便果斷的放棄了雒城,迴軍成都,準備與曹操等人展開一場鏖戰,
隻不過李憂依然不看好他們就是了!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這就是益州如今的現狀,就算加上一個魯肅也無濟於事,
且不說劉璋本就懦弱多疑,極難聽從魯肅的建議,更何況魯肅本身就代表著江東,就算魯肅如何為人坦蕩,孫權也不會真下令讓其幫助劉璋和曹操死磕!
同理,
李憂也不會!
別說劉備和劉璋同屬漢室宗親了,這年頭,就算是親生父子也會反目成仇,何況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同宗之誼?
或許劉備在此倒是會竭力相助以戰曹操,但李憂可不會,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此時李憂真和曹操拚個你死我活將其擊退,最後占便宜的也絕不會是劉璋,而是那個一直伺機而動的魯肅!
己不能,外力助之無用,
這就是李憂一直奉行的準則,也是整個平原一直奉行的準則!
沒有錢,就改革商法,沒有人才,便開設學堂,勢微之時,當然可以尋求外力,但也必須接受被外力反噬!
就像現在的益州,退一萬步,曹操就算真的退兵了,難道江東也會退兵?李憂自己也會退兵?
不可能的,
當劉璋向天下展示了自己的無能之後,益州,就必然是能者得之了!
雒城被放棄之後,曹洪等人很快就進駐了雒城,可出乎李憂等人預料,曹洪在進駐雒城後並沒有直接和曹操匯合,反而是繼續屯兵雒城,並且據暗探迴報,曹洪不斷的在城上堆積落石滾木一類的防城器具,似乎真有死守城池的意思,這可把李憂等人給坑壞了,
無奈之下,
李憂等人隻能現在城外傍山處紮營下寨,商議謀劃,
中軍大帳內,
隻見李憂等人一臉凝重的審視著西川的地形圖,這份地形圖,經過法正的修正,已經比之前全是錯漏的地形圖已經好上很多了,
“你說這曹洪......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李憂撓著後腦說道,
“曹操已經將綿竹城徹底攻下,他不去與曹操兵合一處進攻成都,反而在這跟我們耗著,難不成這曹洪腦子抽了?”,
“恐怕不會......”,
徐庶有些擔憂的說道,
“司馬懿已經與曹洪重新合軍,現在的主意八成就是司馬懿的安排,與其說是敵軍犯傻,我倒是更願意相信此舉必有深意,隻是現在我們還沒推算出來罷了!”,
“確實......”,
李憂喃喃說道,
“司馬懿確實不應該做這種蠢事,可曹操已經突破了益州的防線,繼續在此地拖延時間到底又有什麽意義呢?”,
“這......”,
法正有麵色陰沉,有些遲疑的說道,
“我似乎有些猜到司馬懿的謀算了,”,
“哦?”,
李憂驚疑一聲,看向法正,
“孝直何須如此拘謹,還請速速言明啊!”,
“好!”,
法正點了點頭,
在坐的眾人中,他無疑是最了解劉璋本性的人,
“諸位先生請看!”,
“眼下綿竹被破,雒城也被曹洪死守,我們又不可能真和曹操死磕,勢必要在此僵持下來!”,
“按照我之前的謀劃,若是我們支援及時,雒城、綿竹都能守住,曹操的日子勢必會變得不太好過,我們也可以放心的在益州爭奪利益,可現在的問題是,綿竹被破,曹操已經兵臨成都,隻要曹洪將我們拖延在雒城,劉璋勢必要對我們產生意見!”,
“劉璋這人,本就懦弱多疑,身旁又有不少鼠目寸光之人左右其判斷,加上成都被圍,劉璋必然急躁,時間長了,肯定會懷疑我們出工不出力啊!”,
法正頓了頓,伸手在地形圖上重重點了兩下,
“咱們軍中的糧草輸送,一部分要指著荊州供給,另一部分則要靠著益州補足,而荊州運來的糧草勢必要先經過永安和江州的地界,才能如數到達,”,
“而雲長將軍正在和徐晃以及曹昂的虎豹騎鏖戰,本就抽不出什麽精力顧霞益州,我們目前多數的糧草,還是要靠江州、永安兩成的儲備,可一旦劉璋對我們產生懷疑,覺得先生等人心懷不軌,那我軍的糧草恐怕就......”,
法正的話說了一半,隨後便閉口不言,可即便如此,在場的所有人還是聽了個清楚明白,
尤其是李憂,
了解曆史的他無疑是除了法正外最清楚劉璋秉性的人,這樣的家夥,一旦開始懷疑他們,事情的走向一定會像法正說的那樣,開始變得麻煩起來,
“報!”,
正當眾人商討對策之際,帳外突然跑進一名傳令士卒,
隻見其單膝跪地,拱手說道:“啟稟諸位先生,帳外有一人,自稱益州使臣張鬆,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前來求見諸位先生!”,
“張鬆?”,
法正眉頭一皺,立刻扭身對李憂說道,
“伯川先生,此人來的正好!”,
“他與我相識多年,乃吾好友,雖然位高於我,但私下裏也曾吐露過對劉璋的不滿,今日他雖為名益州使臣,但定然不與益州齊心,若是利用得當,則危局可解矣!”,
“原來如此!”,
李憂輕輕點頭,瞬間便有了定論,
或許別人還會對法正這番話的真實性有所保留,但李憂卻一定堅信不疑,
在後世,張鬆獻圖的故事,即便是不曾學過曆史之人也必然通曉一二,此人才華橫溢,隻可惜生的身材短小又不拘小節,一直覺得劉璋暗弱不似明主,這才有先獻圖於曹操,又內應引劉備的舉動,
此番來訪,
必然有其深意,想到此處,李憂當即大手一揮,命人將張鬆引入,
不多一會,
隻見一人低頭走入,
那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神情確實不卑不亢,這個感覺,竟然與平原城的那個龐士元有七八分相似,
不是那張鬆張子喬,
又是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