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甕中捉鱉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聽到有賈詡的死士前來匯報其探得的江東軍秘時,諸葛亮臉上都快樂出花來了,這世上最好笑的事,莫過於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這麽形容李憂多少有些不太貼切,但是隻要能看到他露出這麽一副苦瓜臉,諸葛亮就心滿意足了,
不待多時,
隻見一名身著江東軍中甲胄的士卒匆匆進帳,單膝跪地,拱手說道,
“文和先生麾下死士,見過伯川先生、孔明將軍!”,
“快快請起!”,
跨出一步,諸葛亮立馬將那年輕士卒扶了起來,禮數那叫一個周到,態度那叫一個殷勤,直接給那名死士整不會了!
“孔明將軍......我隻是盡分內之事,實在當不得將軍如此啊!”,
“這話從何說起!”,
諸葛亮突然板著臉說道,
“你所帶來的軍機何等重要,此戰若勝,到時候論功行賞,恐怕還得輪到你坐頭功!”,
“我......”,
那士卒有些語塞,
他自然知道自己帶來的情報有多重要,但是卻怎麽也沒想到這位平原城的軍事將軍會對他小小一個死士如此熱情,確實讓他有些受寵若驚了!
“行了,沒看出來你都給人家嚇著了嗎?”,
李憂無語的白了一眼幸災樂禍的諸葛亮,自己稍微一吃癟,看他高興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根了!
扭過身來,
李憂看向那名死士,安撫說道,
“你且不用害怕,將你所知道的盡數說明即可,就像孔明說的,若情報屬實,此戰過後,定然不會忘了你的功勞!”,
“諾!”,
年輕死士定了下心神,一五一十的說道,
“啟稟伯川先生,我奉文和先生之命,安插在江東軍中已有五年,官至校尉,”,
“我們在兩個時辰前得到消息,那呂蒙已經在孱陵巷、洞庭港備下數十艘大型商船,讓我等立刻招集麾下士卒,藏匿於船內,並且給不少校尉發了便服,要是在下所料不差,其定然是想讓我們扮成商人,分批渡過江去開展奇襲!”,
“在下深知此等情報重要,一旦我隨軍進入商船之後,絕難將此等情報傳遞出來,”,
“因此在下思考再三之後,便決定立刻叛逃,前來告知!”,
“好!”,
李憂極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那死士的眼神中也多出了一絲欣賞,
別看那死士說的容易,但這其中過程的艱辛就算他不提,李憂也完全可以想象的到,
軍中要地,哪裏能隨意進出,更何況呂蒙又在謀劃白衣渡江之秘計,
所謂事以密成,以宣泄,這樣的道理呂蒙不會不知道,所以李憂可以斷定,此時江東軍中的布控定然要比平日還要嚴苛,能在這種情況下叛逃而出,這死士確實有些本事!
當然,這恐怕也和他校尉的身份有些關係,按他剛才自己所說,他已經被賈詡安插在江東軍中五年了,
五年的時間,要是說他沒給自己留下一些脫身的後手,別說李憂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信,
但即便這樣,李憂依然不覺得諸葛亮剛才對他的評價有什麽問題,
能夠在這種時候冒死將情報送出,光是這份膽色,就絕對當得起頭功,
“我有一些疑惑,當然,你也可以不說......”,
諸葛亮看向那死士,
和李憂等人不同,諸葛亮長期在軍中泡著,這些年已經鮮少來政務廳處理政務了,這麽長時間,他還是第一次和賈詡培養出的死士麵對麵交流,難免有些好奇,
“你已經在江東潛伏了五年之久,定然已經深得江東信任,你能夠叛逃而出也側麵證明了這一點!”,
“校尉之職,雖然不高,但也絕對不低,起碼保你衣食無憂絕對是綽綽有餘,我想知道,為何你已經在江東坐到了校尉的位置,還要冒死出來報信,你就沒有過任何心思?”,
“迴將軍話!”,
那人雙手作禮,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其實,小人的妻兒老小都在文和先生......”,
年輕死士話隻說了一半,但任誰都能聽出其言外之意,
諸葛亮一臉無奈的看向李憂,後者也隻能無奈的聳了聳肩,
培養死士,本來就耗費巨大,那麽多錢砸在一個人的身上,若是不能保證其忠誠,誰會做虧本的買賣?
而且雖然李憂了解的不多,但是通過跟賈詡數次交談,他也大致能明白賈詡到底是如何培養死士的,
首先,
賈詡會找到一個可以被他挾製,同時在某方麵具備一定天賦之人,加以培養,具體方式就是砸錢,
當然,
這砸錢也是一門有講究的學問,
舉個例子,
就像眼前這名死士,若是李憂所料不差,他的妻子多半就是賈詡給他安排的,而且多半還是一個讓其愛的無法自拔的美女,等到他們二人生兒育女,賈詡也會負責撫養他的孩子,
包吃包穿,還能直接安排其去平原學堂,總而言之,就是先用錢將恩情送出去,等到恩情重的差不多了,再將其妻兒老小掌控在賈詡自己手上,
賈詡本就最擅長把控人心,恩威並施之下,鮮少有人能不為其豁出性命,就算真有那等狼心狗肺之人,也難逃賈詡的眼睛!
揮了揮手,
李憂讓那死士先行退下,
這一出確實在他的意料之外,畢竟演義中白衣渡江發生時,賈詡可是和劉備八竿子打不著,更不可能為其培養什麽死士,
誰能想到會出這麽一個變故,
不過無妨,
李憂來此一行,本來就是為了萬無一失,現在雖然出現了一些變故,但總得來說還是朝好的方向發展,
想到此處,
李憂扭頭看向諸葛亮說道,
“孔明,剛才那死士說的明白,不出意外,呂蒙今天晚上就要來這麽一手白衣渡江了,你可有應對之法?”,
“用不用調些人手在江麵上好生盤查?”,
“不用!”,
諸葛亮頓了一下,
“既然他敢給咱們玩這個白衣渡江!”,
“那我們就給他來一招甕中捉鱉!”,
......
在聽到有賈詡的死士前來匯報其探得的江東軍秘時,諸葛亮臉上都快樂出花來了,這世上最好笑的事,莫過於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這麽形容李憂多少有些不太貼切,但是隻要能看到他露出這麽一副苦瓜臉,諸葛亮就心滿意足了,
不待多時,
隻見一名身著江東軍中甲胄的士卒匆匆進帳,單膝跪地,拱手說道,
“文和先生麾下死士,見過伯川先生、孔明將軍!”,
“快快請起!”,
跨出一步,諸葛亮立馬將那年輕士卒扶了起來,禮數那叫一個周到,態度那叫一個殷勤,直接給那名死士整不會了!
“孔明將軍......我隻是盡分內之事,實在當不得將軍如此啊!”,
“這話從何說起!”,
諸葛亮突然板著臉說道,
“你所帶來的軍機何等重要,此戰若勝,到時候論功行賞,恐怕還得輪到你坐頭功!”,
“我......”,
那士卒有些語塞,
他自然知道自己帶來的情報有多重要,但是卻怎麽也沒想到這位平原城的軍事將軍會對他小小一個死士如此熱情,確實讓他有些受寵若驚了!
“行了,沒看出來你都給人家嚇著了嗎?”,
李憂無語的白了一眼幸災樂禍的諸葛亮,自己稍微一吃癟,看他高興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根了!
扭過身來,
李憂看向那名死士,安撫說道,
“你且不用害怕,將你所知道的盡數說明即可,就像孔明說的,若情報屬實,此戰過後,定然不會忘了你的功勞!”,
“諾!”,
年輕死士定了下心神,一五一十的說道,
“啟稟伯川先生,我奉文和先生之命,安插在江東軍中已有五年,官至校尉,”,
“我們在兩個時辰前得到消息,那呂蒙已經在孱陵巷、洞庭港備下數十艘大型商船,讓我等立刻招集麾下士卒,藏匿於船內,並且給不少校尉發了便服,要是在下所料不差,其定然是想讓我們扮成商人,分批渡過江去開展奇襲!”,
“在下深知此等情報重要,一旦我隨軍進入商船之後,絕難將此等情報傳遞出來,”,
“因此在下思考再三之後,便決定立刻叛逃,前來告知!”,
“好!”,
李憂極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那死士的眼神中也多出了一絲欣賞,
別看那死士說的容易,但這其中過程的艱辛就算他不提,李憂也完全可以想象的到,
軍中要地,哪裏能隨意進出,更何況呂蒙又在謀劃白衣渡江之秘計,
所謂事以密成,以宣泄,這樣的道理呂蒙不會不知道,所以李憂可以斷定,此時江東軍中的布控定然要比平日還要嚴苛,能在這種情況下叛逃而出,這死士確實有些本事!
當然,這恐怕也和他校尉的身份有些關係,按他剛才自己所說,他已經被賈詡安插在江東軍中五年了,
五年的時間,要是說他沒給自己留下一些脫身的後手,別說李憂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信,
但即便這樣,李憂依然不覺得諸葛亮剛才對他的評價有什麽問題,
能夠在這種時候冒死將情報送出,光是這份膽色,就絕對當得起頭功,
“我有一些疑惑,當然,你也可以不說......”,
諸葛亮看向那死士,
和李憂等人不同,諸葛亮長期在軍中泡著,這些年已經鮮少來政務廳處理政務了,這麽長時間,他還是第一次和賈詡培養出的死士麵對麵交流,難免有些好奇,
“你已經在江東潛伏了五年之久,定然已經深得江東信任,你能夠叛逃而出也側麵證明了這一點!”,
“校尉之職,雖然不高,但也絕對不低,起碼保你衣食無憂絕對是綽綽有餘,我想知道,為何你已經在江東坐到了校尉的位置,還要冒死出來報信,你就沒有過任何心思?”,
“迴將軍話!”,
那人雙手作禮,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其實,小人的妻兒老小都在文和先生......”,
年輕死士話隻說了一半,但任誰都能聽出其言外之意,
諸葛亮一臉無奈的看向李憂,後者也隻能無奈的聳了聳肩,
培養死士,本來就耗費巨大,那麽多錢砸在一個人的身上,若是不能保證其忠誠,誰會做虧本的買賣?
而且雖然李憂了解的不多,但是通過跟賈詡數次交談,他也大致能明白賈詡到底是如何培養死士的,
首先,
賈詡會找到一個可以被他挾製,同時在某方麵具備一定天賦之人,加以培養,具體方式就是砸錢,
當然,
這砸錢也是一門有講究的學問,
舉個例子,
就像眼前這名死士,若是李憂所料不差,他的妻子多半就是賈詡給他安排的,而且多半還是一個讓其愛的無法自拔的美女,等到他們二人生兒育女,賈詡也會負責撫養他的孩子,
包吃包穿,還能直接安排其去平原學堂,總而言之,就是先用錢將恩情送出去,等到恩情重的差不多了,再將其妻兒老小掌控在賈詡自己手上,
賈詡本就最擅長把控人心,恩威並施之下,鮮少有人能不為其豁出性命,就算真有那等狼心狗肺之人,也難逃賈詡的眼睛!
揮了揮手,
李憂讓那死士先行退下,
這一出確實在他的意料之外,畢竟演義中白衣渡江發生時,賈詡可是和劉備八竿子打不著,更不可能為其培養什麽死士,
誰能想到會出這麽一個變故,
不過無妨,
李憂來此一行,本來就是為了萬無一失,現在雖然出現了一些變故,但總得來說還是朝好的方向發展,
想到此處,
李憂扭頭看向諸葛亮說道,
“孔明,剛才那死士說的明白,不出意外,呂蒙今天晚上就要來這麽一手白衣渡江了,你可有應對之法?”,
“用不用調些人手在江麵上好生盤查?”,
“不用!”,
諸葛亮頓了一下,
“既然他敢給咱們玩這個白衣渡江!”,
“那我們就給他來一招甕中捉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