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該幹正事了!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夕陽西下,
百無聊賴的李憂躺靠在草地中,嘴上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悠哉悠哉的哼著小調,愜意無比,身旁的趙雲和諸葛亮卻在原地比武,方天畫戟和龍膽亮銀槍頻頻相碰,兵器交戈之聲不絕於耳,
可這非但沒讓李憂覺得吵鬧,反而讓其更加的怡然自得,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
靜靜看著趙雲和諸葛亮比武的李憂甚至突然多了一絲割裂的感覺,
為什麽?
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他竟然下意識覺得諸葛亮和趙雲比武這件事簡直是在正常不過了,
那個在他心中鞠躬盡瘁的漢丞相諸葛亮,怎的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這副鬼樣子,
李憂不知道,
他隻知道這一切的改變都不是驟然之間發生的,而是多年來的日積月累,讓諸葛亮不知不覺間走上了和演義之中完全相左的另一條道路,
“唉!”,
李憂在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
“蜀中無大將,丞相自己上,”,
這本是後世之人的一些自我消解的玩笑話,怎麽反倒成真了?
“孔明小心!”,
趙雲警告一聲,隨即腳下抓地,重心下移,長槍橫掃,槍尖直奔諸葛亮咽喉而去,這一招銀龍擺尾若是掃中,定能將人脊椎直接砸斷!
“來的好!”,
諸葛亮一聲暴喝,絲毫不懼,方天畫戟繞肩而行,站穩馬步,隻聽鐺的一聲脆響,
竟然硬生生的把趙雲這一擊殺招硬扛了下來,
搖了搖頭,
李憂不再去看,而是抬頭望天,
其實似乎也沒什麽不好,
李憂依稀記得,即便是過了兩千年的後世,仍然有一批人由衷的希望當年那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能夠北伐成功,
李憂沒有見過那個以一己之力七次北伐的蜀漢丞相,
但他依然覺得,
現在的諸葛亮並沒有什麽不好,
現在的孔明,年方二十有二,現在的他根本就用不著鞠躬盡瘁,更談不上什麽死而後已,
他可以盡情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想去治政,平原政務廳就永遠有他諸葛孔明的一席之地,
他想去練武,平原演武場就永遠會為他諸葛孔明敞開大門,
這樣的諸葛亮到底會被後世如何評價,
李憂不知道,
他隻知道,現在這個手裏拎著方天畫戟,臉上洋溢著笑容的諸葛孔明,是真的過的開心,
人之一生,
能自由的選擇自己如何去活,
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幸福吧!
“報!”,
正當李憂胡思亂想之際,遠處陡然傳來一聲通稟,連正在比武大的趙雲和諸葛亮都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招式,
順著聲音看去,
隻見一傳令士卒匆匆而至,單膝跪地,拱手說道:“啟稟伯川先生,翼德將軍已經迴到軍帳,說是沒有完成軍令實乃事出有因,還帶來了一名姑娘作為證人,特讓卑職前來通稟!”,
“奇了怪了!”,
諸葛亮一邊將方天畫戟背在身後,一邊慢步向李憂走來,
“這三將軍難不成是腦子糊塗了,伯川先生讓他上山打獵,打不夠三四個人食量的野味不許迴來,這分明就是一句玩笑話,”,
“怎的看他的樣子反倒是當真了一般,還帶了個姑娘作證,難不成是在和我們賭氣?”,
“不應該吧......三將軍也不像是心胸狹隘之人啊?”,
“賭氣?”,
李憂冷哼一聲,當即翻了個白眼,
當李憂從那士卒口中聽到那句“帶來了一名姑娘”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白那姑娘定然就是夏侯氏無疑,那麽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自然也就被他猜出了個大概!
“咱們這三將軍可不是賭氣,”,
“他是在賭我能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呢!”,
“哦?”,
諸葛亮何等的聰慧,李憂稍一提點,立馬也看出了問題的關鍵,
“可是因為那名姑娘?”,
“當然!”,
李憂頷首點頭,
“我這三哥,定然是在打獵途中遇到了人家姑娘,心裏揣著喜歡又不能直說,所以就編出了一個奉軍令上山打獵的瞎話!”,
“要是我所料不差,估計我在這故事中也不能是什麽好人!”,
“沒準在這個故事裏,我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軍師,隻會貪圖享樂,要是他不能完成軍令,恐怕就要受我責罰,如若不然,安能騙的那姑娘與他一同迴來?”,
“你們也不是第一天認識這王八蛋,按照他那個火爆脾氣,什麽時候迴來還需要用人通稟,這孫子,是在給我遞話呢!”,
“這孫子,等荊州戰事結束以後,我非得找個理由禁他一年的酒!”,
“這......”,
諸葛亮沉吟了一會,終究還是沒有出聲,他知道,憑張飛的性子,確實有可能幹出這種事!
李憂搖了搖頭,
迴頭看向那傳令士卒說道,
“你且迴去先告訴三將軍,讓他速速迴到軍中,不得有誤!”,
“然後,待他進入軍營之後,立刻傳我軍令,”,
“三軍即刻整軍,向襄陽方向開拔,任何人不得違抗,違令者斬!”,
“諾!”,
那士卒應了一聲,便匆匆下去傳令了,
“軍師......”,
趙雲有些不解的看向李憂,
“不是要見三將軍嗎?”,
“怎的又突然下令行軍了?”,
“唉!”,
李憂攤了攤手,無奈說道,
“你那三哥到底是個不長腦子的,帶人家姑娘迴營又能怎麽樣,等誤會消除,還不是得把人恭恭敬敬的送迴家去?”,
“反正他都把這個惡人的帽子給我扣上了,那我就索性當到底,直接把這姑娘帶到荊州去!”,
“要是這樣他還搞不定人家,”,
“我非他娘的禁他一輩子酒!”,
“走吧!”,
李憂對著趙雲和諸葛亮招了招手,
“去荊州!”,
“該幹正事了!”,
......
百無聊賴的李憂躺靠在草地中,嘴上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悠哉悠哉的哼著小調,愜意無比,身旁的趙雲和諸葛亮卻在原地比武,方天畫戟和龍膽亮銀槍頻頻相碰,兵器交戈之聲不絕於耳,
可這非但沒讓李憂覺得吵鬧,反而讓其更加的怡然自得,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
靜靜看著趙雲和諸葛亮比武的李憂甚至突然多了一絲割裂的感覺,
為什麽?
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他竟然下意識覺得諸葛亮和趙雲比武這件事簡直是在正常不過了,
那個在他心中鞠躬盡瘁的漢丞相諸葛亮,怎的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這副鬼樣子,
李憂不知道,
他隻知道這一切的改變都不是驟然之間發生的,而是多年來的日積月累,讓諸葛亮不知不覺間走上了和演義之中完全相左的另一條道路,
“唉!”,
李憂在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
“蜀中無大將,丞相自己上,”,
這本是後世之人的一些自我消解的玩笑話,怎麽反倒成真了?
“孔明小心!”,
趙雲警告一聲,隨即腳下抓地,重心下移,長槍橫掃,槍尖直奔諸葛亮咽喉而去,這一招銀龍擺尾若是掃中,定能將人脊椎直接砸斷!
“來的好!”,
諸葛亮一聲暴喝,絲毫不懼,方天畫戟繞肩而行,站穩馬步,隻聽鐺的一聲脆響,
竟然硬生生的把趙雲這一擊殺招硬扛了下來,
搖了搖頭,
李憂不再去看,而是抬頭望天,
其實似乎也沒什麽不好,
李憂依稀記得,即便是過了兩千年的後世,仍然有一批人由衷的希望當年那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能夠北伐成功,
李憂沒有見過那個以一己之力七次北伐的蜀漢丞相,
但他依然覺得,
現在的諸葛亮並沒有什麽不好,
現在的孔明,年方二十有二,現在的他根本就用不著鞠躬盡瘁,更談不上什麽死而後已,
他可以盡情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想去治政,平原政務廳就永遠有他諸葛孔明的一席之地,
他想去練武,平原演武場就永遠會為他諸葛孔明敞開大門,
這樣的諸葛亮到底會被後世如何評價,
李憂不知道,
他隻知道,現在這個手裏拎著方天畫戟,臉上洋溢著笑容的諸葛孔明,是真的過的開心,
人之一生,
能自由的選擇自己如何去活,
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幸福吧!
“報!”,
正當李憂胡思亂想之際,遠處陡然傳來一聲通稟,連正在比武大的趙雲和諸葛亮都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招式,
順著聲音看去,
隻見一傳令士卒匆匆而至,單膝跪地,拱手說道:“啟稟伯川先生,翼德將軍已經迴到軍帳,說是沒有完成軍令實乃事出有因,還帶來了一名姑娘作為證人,特讓卑職前來通稟!”,
“奇了怪了!”,
諸葛亮一邊將方天畫戟背在身後,一邊慢步向李憂走來,
“這三將軍難不成是腦子糊塗了,伯川先生讓他上山打獵,打不夠三四個人食量的野味不許迴來,這分明就是一句玩笑話,”,
“怎的看他的樣子反倒是當真了一般,還帶了個姑娘作證,難不成是在和我們賭氣?”,
“不應該吧......三將軍也不像是心胸狹隘之人啊?”,
“賭氣?”,
李憂冷哼一聲,當即翻了個白眼,
當李憂從那士卒口中聽到那句“帶來了一名姑娘”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白那姑娘定然就是夏侯氏無疑,那麽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自然也就被他猜出了個大概!
“咱們這三將軍可不是賭氣,”,
“他是在賭我能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呢!”,
“哦?”,
諸葛亮何等的聰慧,李憂稍一提點,立馬也看出了問題的關鍵,
“可是因為那名姑娘?”,
“當然!”,
李憂頷首點頭,
“我這三哥,定然是在打獵途中遇到了人家姑娘,心裏揣著喜歡又不能直說,所以就編出了一個奉軍令上山打獵的瞎話!”,
“要是我所料不差,估計我在這故事中也不能是什麽好人!”,
“沒準在這個故事裏,我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軍師,隻會貪圖享樂,要是他不能完成軍令,恐怕就要受我責罰,如若不然,安能騙的那姑娘與他一同迴來?”,
“你們也不是第一天認識這王八蛋,按照他那個火爆脾氣,什麽時候迴來還需要用人通稟,這孫子,是在給我遞話呢!”,
“這孫子,等荊州戰事結束以後,我非得找個理由禁他一年的酒!”,
“這......”,
諸葛亮沉吟了一會,終究還是沒有出聲,他知道,憑張飛的性子,確實有可能幹出這種事!
李憂搖了搖頭,
迴頭看向那傳令士卒說道,
“你且迴去先告訴三將軍,讓他速速迴到軍中,不得有誤!”,
“然後,待他進入軍營之後,立刻傳我軍令,”,
“三軍即刻整軍,向襄陽方向開拔,任何人不得違抗,違令者斬!”,
“諾!”,
那士卒應了一聲,便匆匆下去傳令了,
“軍師......”,
趙雲有些不解的看向李憂,
“不是要見三將軍嗎?”,
“怎的又突然下令行軍了?”,
“唉!”,
李憂攤了攤手,無奈說道,
“你那三哥到底是個不長腦子的,帶人家姑娘迴營又能怎麽樣,等誤會消除,還不是得把人恭恭敬敬的送迴家去?”,
“反正他都把這個惡人的帽子給我扣上了,那我就索性當到底,直接把這姑娘帶到荊州去!”,
“要是這樣他還搞不定人家,”,
“我非他娘的禁他一輩子酒!”,
“走吧!”,
李憂對著趙雲和諸葛亮招了招手,
“去荊州!”,
“該幹正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