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夜談(二)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有意思了......”,
呂府的耳房中,郭嘉緊閉雙眼,正在消化賈詡之前和他說過的話,
他本就是這天下間最為聰慧的一批人,賈詡能理解的,他自然也能理解,越是這樣的人,越怕自欺欺人,
“看來,我倒還真是欠了他李伯川的一條命啊!”,
“記在心裏就好了,別太在意這件事,若是你突然對他太好,憑伯川的機敏勁未必就發現不了這其中的異常!”,
“哦?”,
郭嘉有些疑惑的看向賈詡,
“這麽說來,你是不想讓伯川知道你知道這件事了?”,
“咳咳......什麽亂七八糟的!”,
賈詡一口水嗆在嗓子裏,足足咳嗽了好幾聲,
“就算你和他當麵對峙,他隻要矢口否認,你又有什麽辦法逼他就範?”,
“再說了,逼他承認,除了讓他更加坐立難安,還對咱們有什麽好處?”,
“有道理!”,
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賈詡稍微一提點,郭嘉立馬便能揣摩到其深意,
不管賈詡推斷的是真是假,李伯川都是他們的至交好友,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人後想想這其中因果也就罷了,何必要真說出來讓朋友難堪呢?
李憂不想說,他們就不問,這才是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上次郭嘉設宴試探李憂,被人家察覺後,足足半個月沒怎麽跟他說過話,這種事,太傷感情,還是少做的好!
“若是我有秘密不想告知於人,定然也會像伯川一樣,不願意他人刨根問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我還是懂的,畢竟不管咱們如何猜測,隻要知道伯川是自己人,是咱們最好的朋友,就夠了!”,
“隻不過......”,
郭嘉手裏摩挲著那半本話本,悠悠說道,
“我還是覺得這話本之論,有些缺陷,仍然不能自圓其說!”,
“哦?”,
賈詡來了興致,
他本就不是什麽孤傲之人,像郭嘉這種奇才的意見,他向來是極為願意接受的,
“奉孝有何見地,”,
“快快請講!”,
郭嘉沒有說話,而是緩緩起身,在賈詡本就不大的耳房中踱步尋找,不一會就停在了賈詡的書架之上,
上下打量一會,郭嘉直接就拿出了一本看上去就頗為厚實的話本小說,
“文和,這本你看過嗎?”,
“嗯,草草讀過,”,
賈詡頷首應道,
“講的是一個平民出身的少年一腔熱血,沙場立功,最後封侯拜相的故事,很老套,沒什麽新意,”,
“那少年叫什麽名字?”,
“梁平,”,
“那他這一路走來,結交的朋友都叫什麽名字,是什麽性格,有何本事?”,
“呃......”,
賈詡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有個叫王平的,是他的師父,武藝超凡,還有個叫李甫的,智計過人,是他的知己,再然後......我就記不太清了!”,
“你看!”,
郭嘉攤了攤手,
“這麽厚實的話本,裏麵的人物估計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憑你賈文和的記憶力,也隻能記得個大概,憑什麽你會覺得,伯川有過目不忘之能?”,
“那他確實沒有!”,
賈詡搖了搖頭,
“今天跟他說的事,他恨不得明天就忘,”,
想了一會,
賈詡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那你說有沒有可能,這是一本被他特別喜愛的話本,或者,他就是執筆之人?”,
“也不可能!”,
郭嘉搖了搖頭,
“不管他是真的喜愛,還是執筆之人,都不會像他一樣,”,
“他對玄德公的尊敬,絕對是發自內心的,別看他平日裏大大咧咧,沒什麽規矩,可我始終能感覺得出來,他對咱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尊敬的,這可做不得假!”,
“試問,你會對一本書中虛構出來的人物,或者自己創作出的人物,發自內心的尊敬嗎?”,
“恐怕不會吧!”,
賈詡張了張嘴,似乎是想反駁,可卻什麽都沒說出口,郭嘉所說的並非不無道理,哪有人會真的對自己筆下的人物尊崇有加,能夠說上一句熱愛,就已經到了極限,
“又錯了?”,
賈詡突然感覺有些煩躁,好不容易有點眉目的猜想,又被推翻,即便是沉穩如他,也難免覺得有些惆悵黯然!
可運籌帷幄者,智謀或可有缺,但心智必須堅韌如鐵,方可應對萬變,
稍微調整了下情緒,
賈詡重新變迴了那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模樣,不急不緩的問道,
“奉孝可是有別的想法?”,
郭嘉沒有迴答,反而又是像剛才一樣,問了賈詡一個問題,
“文和,你且莫急,我再問你,”,
“高祖能中原逐鹿,得位九五,麾下有哪些能人異士,你可能記得?”,
“嗯?”,
賈詡挑了挑眉,
聰明人說話沒有別的毛病,就是喜歡顧左右而言他,這對於被提問人的心性,確實有很大要求,
郭嘉要是這麽問張飛,估計早就把對麵急得罵娘了,
可賈詡自然不會,
反而是老老實實的答了起來,
“且不說留候那等智計無雙的賢才,單說數得上名的將領就多之又多,”,
“兵仙韓信就不多贅述了,除此之外,還有樊噲、彭越、英布,都是天下間難得的將領,”,
“若是說文人,還有功臣第一的蕭何蕭丞相,曹參、陳平......”,
賈詡說著說著,突然就變了臉色,
“你看!”,
郭嘉身子前傾,幾乎要貼在賈詡的身上,
隻見他兩眼幾乎放出精光,一字一頓的說道,
“你這不是記得很清楚嗎?”,
“他李伯川懂得可不是哪些庸人編纂的話本小說,”,
“他懂的,”,
“是曆史啊!”,
......
幾日過後,
劉備引兵出平原遷往荊州的路上,
“阿嚏!”,
李憂騎在馬上,重重的打了個噴嚏!
“伯川?”,
劉備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幾日怎麽一直如此,可是受了風寒?”,
“應該沒有!”,
李憂疑惑的摸了摸額頭,並沒有任何發熱的跡象,
“應該是誰念叨我了?”,
劉備點了點頭,看李憂確實無事,也就沒多放在心上,
隻有郭嘉和賈詡默默對視一眼,
抬頭望天,
一言不發!
......
呂府的耳房中,郭嘉緊閉雙眼,正在消化賈詡之前和他說過的話,
他本就是這天下間最為聰慧的一批人,賈詡能理解的,他自然也能理解,越是這樣的人,越怕自欺欺人,
“看來,我倒還真是欠了他李伯川的一條命啊!”,
“記在心裏就好了,別太在意這件事,若是你突然對他太好,憑伯川的機敏勁未必就發現不了這其中的異常!”,
“哦?”,
郭嘉有些疑惑的看向賈詡,
“這麽說來,你是不想讓伯川知道你知道這件事了?”,
“咳咳......什麽亂七八糟的!”,
賈詡一口水嗆在嗓子裏,足足咳嗽了好幾聲,
“就算你和他當麵對峙,他隻要矢口否認,你又有什麽辦法逼他就範?”,
“再說了,逼他承認,除了讓他更加坐立難安,還對咱們有什麽好處?”,
“有道理!”,
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賈詡稍微一提點,郭嘉立馬便能揣摩到其深意,
不管賈詡推斷的是真是假,李伯川都是他們的至交好友,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人後想想這其中因果也就罷了,何必要真說出來讓朋友難堪呢?
李憂不想說,他們就不問,這才是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上次郭嘉設宴試探李憂,被人家察覺後,足足半個月沒怎麽跟他說過話,這種事,太傷感情,還是少做的好!
“若是我有秘密不想告知於人,定然也會像伯川一樣,不願意他人刨根問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我還是懂的,畢竟不管咱們如何猜測,隻要知道伯川是自己人,是咱們最好的朋友,就夠了!”,
“隻不過......”,
郭嘉手裏摩挲著那半本話本,悠悠說道,
“我還是覺得這話本之論,有些缺陷,仍然不能自圓其說!”,
“哦?”,
賈詡來了興致,
他本就不是什麽孤傲之人,像郭嘉這種奇才的意見,他向來是極為願意接受的,
“奉孝有何見地,”,
“快快請講!”,
郭嘉沒有說話,而是緩緩起身,在賈詡本就不大的耳房中踱步尋找,不一會就停在了賈詡的書架之上,
上下打量一會,郭嘉直接就拿出了一本看上去就頗為厚實的話本小說,
“文和,這本你看過嗎?”,
“嗯,草草讀過,”,
賈詡頷首應道,
“講的是一個平民出身的少年一腔熱血,沙場立功,最後封侯拜相的故事,很老套,沒什麽新意,”,
“那少年叫什麽名字?”,
“梁平,”,
“那他這一路走來,結交的朋友都叫什麽名字,是什麽性格,有何本事?”,
“呃......”,
賈詡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有個叫王平的,是他的師父,武藝超凡,還有個叫李甫的,智計過人,是他的知己,再然後......我就記不太清了!”,
“你看!”,
郭嘉攤了攤手,
“這麽厚實的話本,裏麵的人物估計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憑你賈文和的記憶力,也隻能記得個大概,憑什麽你會覺得,伯川有過目不忘之能?”,
“那他確實沒有!”,
賈詡搖了搖頭,
“今天跟他說的事,他恨不得明天就忘,”,
想了一會,
賈詡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那你說有沒有可能,這是一本被他特別喜愛的話本,或者,他就是執筆之人?”,
“也不可能!”,
郭嘉搖了搖頭,
“不管他是真的喜愛,還是執筆之人,都不會像他一樣,”,
“他對玄德公的尊敬,絕對是發自內心的,別看他平日裏大大咧咧,沒什麽規矩,可我始終能感覺得出來,他對咱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尊敬的,這可做不得假!”,
“試問,你會對一本書中虛構出來的人物,或者自己創作出的人物,發自內心的尊敬嗎?”,
“恐怕不會吧!”,
賈詡張了張嘴,似乎是想反駁,可卻什麽都沒說出口,郭嘉所說的並非不無道理,哪有人會真的對自己筆下的人物尊崇有加,能夠說上一句熱愛,就已經到了極限,
“又錯了?”,
賈詡突然感覺有些煩躁,好不容易有點眉目的猜想,又被推翻,即便是沉穩如他,也難免覺得有些惆悵黯然!
可運籌帷幄者,智謀或可有缺,但心智必須堅韌如鐵,方可應對萬變,
稍微調整了下情緒,
賈詡重新變迴了那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模樣,不急不緩的問道,
“奉孝可是有別的想法?”,
郭嘉沒有迴答,反而又是像剛才一樣,問了賈詡一個問題,
“文和,你且莫急,我再問你,”,
“高祖能中原逐鹿,得位九五,麾下有哪些能人異士,你可能記得?”,
“嗯?”,
賈詡挑了挑眉,
聰明人說話沒有別的毛病,就是喜歡顧左右而言他,這對於被提問人的心性,確實有很大要求,
郭嘉要是這麽問張飛,估計早就把對麵急得罵娘了,
可賈詡自然不會,
反而是老老實實的答了起來,
“且不說留候那等智計無雙的賢才,單說數得上名的將領就多之又多,”,
“兵仙韓信就不多贅述了,除此之外,還有樊噲、彭越、英布,都是天下間難得的將領,”,
“若是說文人,還有功臣第一的蕭何蕭丞相,曹參、陳平......”,
賈詡說著說著,突然就變了臉色,
“你看!”,
郭嘉身子前傾,幾乎要貼在賈詡的身上,
隻見他兩眼幾乎放出精光,一字一頓的說道,
“你這不是記得很清楚嗎?”,
“他李伯川懂得可不是哪些庸人編纂的話本小說,”,
“他懂的,”,
“是曆史啊!”,
......
幾日過後,
劉備引兵出平原遷往荊州的路上,
“阿嚏!”,
李憂騎在馬上,重重的打了個噴嚏!
“伯川?”,
劉備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幾日怎麽一直如此,可是受了風寒?”,
“應該沒有!”,
李憂疑惑的摸了摸額頭,並沒有任何發熱的跡象,
“應該是誰念叨我了?”,
劉備點了點頭,看李憂確實無事,也就沒多放在心上,
隻有郭嘉和賈詡默默對視一眼,
抬頭望天,
一言不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