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連環案件?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兇手與死者無冤無仇的話,又該從哪裏查起呢?”
麵對王茂平的問題,關縱隻能將頭又低下一些。如果連大人都不知道從何查起的話,那麽他就更加沒有思緒了。
“而且本官還有一點不明。”
雖然不知道大人哪一點不明,但關縱知道他肯定更加不明白,可即便是這樣,也得配合著搭話:
“請問大人是哪裏不明?”
“死者的屍體出現在官道附近,死亡時間距離發現屍體大概兩天左右。那麽說明什麽?”
“說明什麽?”關縱滿臉疑惑的反問了迴來。
王茂平有些無奈,合著還是他自問自答啊。是他的問題問的有些跳躍,所以對方沒有聽明白嗎?
“屍體是被移到官道附近的,而且官道附近不時有行人或車馬經過——”
“所以屍體應該是我們發現的前一天晚上運過來的。”關縱馬上反應了過來。
“那麽,你覺得,兇手為什麽要在殺死姚得百後,不及時處理屍體,反而將他運到官道附近呢?”
“是故意要讓人發現?”
“那為什麽要故意讓人發現呢?”
“為了讓官府發現?”麵對著知府大人接連不斷的問題,關縱迴答的越來越沒有底氣。
王茂平也看到了對方神情的變化,心中稍顯詫異,就是幫自己捋一捋思路而已,這怎麽肉眼可見的緊張起來了呢。迴答的不是挺好的嗎?
可即便如此,他的問題依舊沒有停下來:“那為什麽要讓官府發現呢?”
關縱不自覺的擦了擦頭上的汗珠,開始拚命的思考了起來,片刻之後,想出了一個答案:“為了傳出名聲?”
“關捕頭的迴答很有道理。”王茂平給予了局促不安的手下一個肯定。確實有這種可能性,而且可能性還不小。
兇手這麽做,有可能是不甘心於籍籍無名,不甘心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觀眾,沒有人知曉。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如果不是為了名聲的話,那麽就是為了挑釁。”
“挑釁?”
“挑釁官府,挑釁本官。”如果是這樣的話,兇手就是衝著官府或者衝著他來的。
雖然想不到什麽人,有這麽大的膽子敢挑釁大人,但關縱還是想要問一句:“大人,如今我們該從哪裏查起呢?”
是啊,該從哪裏查起呢?王茂平思考了片刻才開了口:“還是先從死者離開家後的路線開始查起吧,他大概是去找姘頭,或者真的是去收豬。”
“那麽想來是在路上出的事。所以沿著兩條路線查一下,問問有沒有人曾經看到姚得百。”
“還有,去查一下這個銅球,看有沒有人定做過。”王茂平將那個裝著紙條的銅球,拿到了桌案上。
“是!”
關縱退了下去,王茂平深吸一口氣,隨後準備繼續處理手頭的事情。奈何大腦不聽命令,也隻能作罷。
給自己倒了杯茶水之後,王茂平便坐在椅子上沉思了起來。
無論是為了出名,還是為了挑釁,其實都預示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兇手不會輕易罷手。也就是說,姚得百不是唯一的死者。
以目前得到的線索,兇手很難浮出水麵。但他寧願不增加新的線索,希望兇手就此沉寂下去,別再犯案。
即使用盡全力也抓不到兇手,成為懸案,王茂平這個做知府的雖然有愧於死者,有愧於死者的家人。但是相比之下,他更擔心再有人會被殺害。
可王茂平知道他這種想法是不可能的,兇手一定會再度犯案,而他必須盡快找到兇手。
雖然已經吩咐關縱去調查,但是王茂平並不覺得會有多大的收獲。
唉,隻可惜他不是無所不能的啊。
如今案子,隻能從兩邊著手,一邊是通過死者進行調查,一邊是通過兇手進行調查。
至今都沒有人目擊過,死者身邊有陌生人出現,熟人作案的可能也被排除。也就是說,對於兇手的樣貌身形等外在特征是沒有人注意過的,或者說沒有被目擊的。
那如果想要對兇手進行分析的話,也隻能通過兇手的行為。
王茂平暫且把兇手從選擇死者到拋屍的行為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選擇對象。為什麽是姚得百遭遇了這種事情。
那麽姚得百究竟是因為什麽被兇手盯上的呢。
第一種,就是隨機選擇,恰好死者十分不走運的落入到了兇手的眼中,隨後被殺害。
第二種,死者的經曆與行為,亦或是外貌身形與穿衣打扮中,有某一點引起了兇手的注意,從而被當做目標。
死者有姘頭,醉酒後有打人的行為,這種事情周遭的鄰裏並不知曉,隻有死者的家人知道以及姘頭所在的村子也許會有風聲。
這種事情,死者家人不會輕易提起,就連捕快都是再三詢問,才吐出口的。所以兇手如果真的是因為姚得百的行為而盯上他的話,應該不是從姚家人那裏得知的。
而如果是從姘頭所在村子那邊得到的消息,得知的應該也隻是姚得百與他人有染的行為。
所以,那個村子的村民還需要再詳細調查一番才行。
實際上,要判斷出兇手究竟是怎麽選擇殺害對象的,隻有下一個受害者出現,才能更清晰一些。可這是王茂平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長吐一口氣,王茂平試圖將心中憋悶的情緒也傾吐出來,卻沒有成功。隻能給自己灌了一杯茶水,試圖緩解一下火氣。
可能是因為都知道,知府大人不愛喝濃茶,所以如果不是有客人到訪,一般給王茂平準備的茶水,都特別清淡。
於是,喝杯茶水緩解火氣的作用基本為零。
王茂平也不得不放下茶杯,繼續思考了起來。
從兇手對死者所做的事情來看,有些像魔教妖人的做法,不禁讓他想起了黑先生也就是那個彼得。
在他遊學之時,這個彼得就企圖通過百慧神來控製魔教教眾。當時幾起命案,被害人都被挖去了眼睛。
在阜安州時,彼得又試圖以魔教為途徑,以烏香為手段控製百姓。但那些魔教妖人已經被連根拔除。
難道是有漏網之魚?
麵對王茂平的問題,關縱隻能將頭又低下一些。如果連大人都不知道從何查起的話,那麽他就更加沒有思緒了。
“而且本官還有一點不明。”
雖然不知道大人哪一點不明,但關縱知道他肯定更加不明白,可即便是這樣,也得配合著搭話:
“請問大人是哪裏不明?”
“死者的屍體出現在官道附近,死亡時間距離發現屍體大概兩天左右。那麽說明什麽?”
“說明什麽?”關縱滿臉疑惑的反問了迴來。
王茂平有些無奈,合著還是他自問自答啊。是他的問題問的有些跳躍,所以對方沒有聽明白嗎?
“屍體是被移到官道附近的,而且官道附近不時有行人或車馬經過——”
“所以屍體應該是我們發現的前一天晚上運過來的。”關縱馬上反應了過來。
“那麽,你覺得,兇手為什麽要在殺死姚得百後,不及時處理屍體,反而將他運到官道附近呢?”
“是故意要讓人發現?”
“那為什麽要故意讓人發現呢?”
“為了讓官府發現?”麵對著知府大人接連不斷的問題,關縱迴答的越來越沒有底氣。
王茂平也看到了對方神情的變化,心中稍顯詫異,就是幫自己捋一捋思路而已,這怎麽肉眼可見的緊張起來了呢。迴答的不是挺好的嗎?
可即便如此,他的問題依舊沒有停下來:“那為什麽要讓官府發現呢?”
關縱不自覺的擦了擦頭上的汗珠,開始拚命的思考了起來,片刻之後,想出了一個答案:“為了傳出名聲?”
“關捕頭的迴答很有道理。”王茂平給予了局促不安的手下一個肯定。確實有這種可能性,而且可能性還不小。
兇手這麽做,有可能是不甘心於籍籍無名,不甘心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觀眾,沒有人知曉。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如果不是為了名聲的話,那麽就是為了挑釁。”
“挑釁?”
“挑釁官府,挑釁本官。”如果是這樣的話,兇手就是衝著官府或者衝著他來的。
雖然想不到什麽人,有這麽大的膽子敢挑釁大人,但關縱還是想要問一句:“大人,如今我們該從哪裏查起呢?”
是啊,該從哪裏查起呢?王茂平思考了片刻才開了口:“還是先從死者離開家後的路線開始查起吧,他大概是去找姘頭,或者真的是去收豬。”
“那麽想來是在路上出的事。所以沿著兩條路線查一下,問問有沒有人曾經看到姚得百。”
“還有,去查一下這個銅球,看有沒有人定做過。”王茂平將那個裝著紙條的銅球,拿到了桌案上。
“是!”
關縱退了下去,王茂平深吸一口氣,隨後準備繼續處理手頭的事情。奈何大腦不聽命令,也隻能作罷。
給自己倒了杯茶水之後,王茂平便坐在椅子上沉思了起來。
無論是為了出名,還是為了挑釁,其實都預示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兇手不會輕易罷手。也就是說,姚得百不是唯一的死者。
以目前得到的線索,兇手很難浮出水麵。但他寧願不增加新的線索,希望兇手就此沉寂下去,別再犯案。
即使用盡全力也抓不到兇手,成為懸案,王茂平這個做知府的雖然有愧於死者,有愧於死者的家人。但是相比之下,他更擔心再有人會被殺害。
可王茂平知道他這種想法是不可能的,兇手一定會再度犯案,而他必須盡快找到兇手。
雖然已經吩咐關縱去調查,但是王茂平並不覺得會有多大的收獲。
唉,隻可惜他不是無所不能的啊。
如今案子,隻能從兩邊著手,一邊是通過死者進行調查,一邊是通過兇手進行調查。
至今都沒有人目擊過,死者身邊有陌生人出現,熟人作案的可能也被排除。也就是說,對於兇手的樣貌身形等外在特征是沒有人注意過的,或者說沒有被目擊的。
那如果想要對兇手進行分析的話,也隻能通過兇手的行為。
王茂平暫且把兇手從選擇死者到拋屍的行為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選擇對象。為什麽是姚得百遭遇了這種事情。
那麽姚得百究竟是因為什麽被兇手盯上的呢。
第一種,就是隨機選擇,恰好死者十分不走運的落入到了兇手的眼中,隨後被殺害。
第二種,死者的經曆與行為,亦或是外貌身形與穿衣打扮中,有某一點引起了兇手的注意,從而被當做目標。
死者有姘頭,醉酒後有打人的行為,這種事情周遭的鄰裏並不知曉,隻有死者的家人知道以及姘頭所在的村子也許會有風聲。
這種事情,死者家人不會輕易提起,就連捕快都是再三詢問,才吐出口的。所以兇手如果真的是因為姚得百的行為而盯上他的話,應該不是從姚家人那裏得知的。
而如果是從姘頭所在村子那邊得到的消息,得知的應該也隻是姚得百與他人有染的行為。
所以,那個村子的村民還需要再詳細調查一番才行。
實際上,要判斷出兇手究竟是怎麽選擇殺害對象的,隻有下一個受害者出現,才能更清晰一些。可這是王茂平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長吐一口氣,王茂平試圖將心中憋悶的情緒也傾吐出來,卻沒有成功。隻能給自己灌了一杯茶水,試圖緩解一下火氣。
可能是因為都知道,知府大人不愛喝濃茶,所以如果不是有客人到訪,一般給王茂平準備的茶水,都特別清淡。
於是,喝杯茶水緩解火氣的作用基本為零。
王茂平也不得不放下茶杯,繼續思考了起來。
從兇手對死者所做的事情來看,有些像魔教妖人的做法,不禁讓他想起了黑先生也就是那個彼得。
在他遊學之時,這個彼得就企圖通過百慧神來控製魔教教眾。當時幾起命案,被害人都被挖去了眼睛。
在阜安州時,彼得又試圖以魔教為途徑,以烏香為手段控製百姓。但那些魔教妖人已經被連根拔除。
難道是有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