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早知道就不爭了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喝過安神湯的王茂平早早就躺了下來,不知道是不是安神湯起了作用,在床上翻了兩迴身之後,就睡了過去。
但雖然好夢留人睡,奈何打擾來的猝不及防。外間敲門聲響起,隨後安初筠的聲音傳來。
“夫君,是賀護衛的聲音。”
“嗯!”王茂平被吵醒還有一點發懵,憑借本能將衣袍穿戴整齊,走出了房間。被冷風扇在臉上,在打了一個寒顫的同時,也徹底精神了過來。
“是誰來了?”去書房的路上,王茂平問了一嘴。
“是魏掌事!”
魏蟬?上次見到此人,還是因為那些與江浩鯤有關的舉子需要自己來詢問。這次又是因為什麽呢?
該不會又有什麽活計,落在自己頭上了吧,他可是已經忙的分身乏術。可如果是皇上交代的任務,自己也沒有膽子拒絕。
唉,胡思亂想也沒有什麽意義,還是看人家怎麽說吧。
剛坐定,魏蟬的身影便出現在了書房之中。兩人寒暄了幾句,魏蟬便進入了正題,臉上的神情有些嚴肅。
“其實深夜叨擾,是想要告訴王大人一個消息。”
“消息?”能夠讓魏蟬深夜來訪,這個消息應該不小。王茂平斂容屏氣等待著他的下文,心也隱隱的提了起來。
天鼓鳴雖然已經過去,城中的百姓也已經接受了他給出結果。但如果這個時候有大事發生的話,之前的所有努力就會化為泡影。所引發的恐慌,恐怕要超過上次。
所以,此時的王茂平倒是希望,他聽到的是任務,而不是消息。
“外族那邊——”
“該不會要對林江出手吧!”
王茂平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邊軍與駐守在林江的官兵已經收到消息做好準備了嗎?
天鼓鳴,世人多言主兵戈,該不會真的要發生吧。
“應該沒有!”
“唿~”王茂平長舒一口氣,心稍稍放下了一些。看來魏蟬帶來的不是最壞的消息。
“達楞汗死了!”
“哈?死了?”王茂平聲音提高了不少,顯然被震驚到了。
“嗯。”
因為驚愕,一時間腦袋有些轉不過來,但還是下意識的問道:
“怎麽死的?”
“聽說從七十壽辰以後,達楞汗的身子就大不如前了,他的死並沒有什麽征兆,隻是睡過去就沒有再醒來而已。”
“就這樣?”王茂平已經在腦海裏做了很多種猜測,就比如被人下毒,被人刺殺,內部出現爭鬥。結果卻是一睡不醒?
“沒有遭罪,還真是便宜他了!”魏蟬的話有些冰冷。
林江近些年一直受到外族的滋擾,造成了不少麻煩。如今的罪魁禍首,就這麽沒有痛苦的死去。讓魏蟬在感到不真實的同時還感覺到了憤懣。
“魏掌事,對於達楞汗來說,死亡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一個追求半輩子長生的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死去,最後變成一堆枯骨。這何嚐不是一種諷刺呢。
“王大人說的有理。”魏蟬的神情變得平靜了下來。
“魏掌事,達楞汗是哪天死的?”
按照時間來推算,如果內行司消息及時的話,應該是幾天以前,如果不及時的話,時間還要更久一些。
“十月十一至十月十二子夜。達楞汗的侍從在早上的時候,才發現人已經死了。”
王茂平點了點頭,看來內行司的消息收到的還不算太滯後。嗯?等等?
“十月十一?”
魏蟬看他終於反應了過來,便放下手裏的茶杯:“沒錯,就是王大人你遇刺的那天晚上,達楞汗睡下後,就沒有再醒過來。”
王茂平感覺自己的額頭上好像有點冒汗:“呃,想來這兩件事,也隻是趕在一起,有點湊巧而已。”
那達楞汗的死,跟自己可沒啥關係,他可不希望,有什麽玄學的傳言,把他和那位聯係在一起。
“但民間百姓,可能會覺得太湊巧了一些。”魏蟬深深的望了王茂平一眼。
雖然知道兩件事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他現在倒是有些相信這位王知府受上天庇佑的說法了。
之前借蛇刺殺的事情,魏蟬聽手下匯報過,那樣精細歹毒的刺殺,都被王茂平發現端倪躲過去了,一方麵感慨此人心思細膩,另一方麵也感慨對方的好運氣。
這次當街刺殺,如此兇險,這位仍舊毫發無傷,運氣可不是一般的好。而且還通過這件事,將天鼓鳴所帶來的恐慌打散,讓魏蟬不得不再次感慨對方的好運氣。
可在他聽說達楞汗死亡的時間後,發覺太多巧合湊到一起,就不再能用巧合來解釋。也許就像百姓所傳言的那樣,眼前這位王知府是受上天偏愛的人。
王茂平並不知道對麵內行司的掌事已經給他貼上了“上天偏愛”的標簽,此時的他隻感覺到一陣頭痛。
以肇原府百姓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旦達楞汗死亡的消息與時間,傳到林江,傳到府城,那傳言不知會荒誕離譜成什麽樣子。
如今聽到關於自己的傳言,他都尷尬的腳趾抓地。尷尬都不需要本人到場,百姓們一向都知道該怎麽把他釘在社死牆上展示。
如果能夠迴到之前,王茂平一定將幾個外族人提前抓了,讓刺殺計劃不能成型。天鼓鳴所引發的恐慌,交給達楞汗就好了。
與自己相比,這位可是大人物。無論是百姓還是朝廷都會把天鼓鳴與這位的死亡聯係在一起。
自己以身犯險,如今看來不僅多此一舉,還為自己的社死錄又添了一筆。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唉,早知道就讓給他了!
“王大人,想來再過上一些時日,消息就會傳到林江。你可要做好準備!”魏蟬開口道。
他做好什麽準備,社死的準備嗎?
魏蟬頓了頓,接著說了下去,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心:“雖然說是巧合,但人心難測,百姓們未必認為是巧合,同樣外族也未必認為這是巧合,所以對於你來說,外族今後還會伺機動手也說不定。也許直到——”
“直到我死,或者不再是肇原知府。”
但雖然好夢留人睡,奈何打擾來的猝不及防。外間敲門聲響起,隨後安初筠的聲音傳來。
“夫君,是賀護衛的聲音。”
“嗯!”王茂平被吵醒還有一點發懵,憑借本能將衣袍穿戴整齊,走出了房間。被冷風扇在臉上,在打了一個寒顫的同時,也徹底精神了過來。
“是誰來了?”去書房的路上,王茂平問了一嘴。
“是魏掌事!”
魏蟬?上次見到此人,還是因為那些與江浩鯤有關的舉子需要自己來詢問。這次又是因為什麽呢?
該不會又有什麽活計,落在自己頭上了吧,他可是已經忙的分身乏術。可如果是皇上交代的任務,自己也沒有膽子拒絕。
唉,胡思亂想也沒有什麽意義,還是看人家怎麽說吧。
剛坐定,魏蟬的身影便出現在了書房之中。兩人寒暄了幾句,魏蟬便進入了正題,臉上的神情有些嚴肅。
“其實深夜叨擾,是想要告訴王大人一個消息。”
“消息?”能夠讓魏蟬深夜來訪,這個消息應該不小。王茂平斂容屏氣等待著他的下文,心也隱隱的提了起來。
天鼓鳴雖然已經過去,城中的百姓也已經接受了他給出結果。但如果這個時候有大事發生的話,之前的所有努力就會化為泡影。所引發的恐慌,恐怕要超過上次。
所以,此時的王茂平倒是希望,他聽到的是任務,而不是消息。
“外族那邊——”
“該不會要對林江出手吧!”
王茂平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邊軍與駐守在林江的官兵已經收到消息做好準備了嗎?
天鼓鳴,世人多言主兵戈,該不會真的要發生吧。
“應該沒有!”
“唿~”王茂平長舒一口氣,心稍稍放下了一些。看來魏蟬帶來的不是最壞的消息。
“達楞汗死了!”
“哈?死了?”王茂平聲音提高了不少,顯然被震驚到了。
“嗯。”
因為驚愕,一時間腦袋有些轉不過來,但還是下意識的問道:
“怎麽死的?”
“聽說從七十壽辰以後,達楞汗的身子就大不如前了,他的死並沒有什麽征兆,隻是睡過去就沒有再醒來而已。”
“就這樣?”王茂平已經在腦海裏做了很多種猜測,就比如被人下毒,被人刺殺,內部出現爭鬥。結果卻是一睡不醒?
“沒有遭罪,還真是便宜他了!”魏蟬的話有些冰冷。
林江近些年一直受到外族的滋擾,造成了不少麻煩。如今的罪魁禍首,就這麽沒有痛苦的死去。讓魏蟬在感到不真實的同時還感覺到了憤懣。
“魏掌事,對於達楞汗來說,死亡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一個追求半輩子長生的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死去,最後變成一堆枯骨。這何嚐不是一種諷刺呢。
“王大人說的有理。”魏蟬的神情變得平靜了下來。
“魏掌事,達楞汗是哪天死的?”
按照時間來推算,如果內行司消息及時的話,應該是幾天以前,如果不及時的話,時間還要更久一些。
“十月十一至十月十二子夜。達楞汗的侍從在早上的時候,才發現人已經死了。”
王茂平點了點頭,看來內行司的消息收到的還不算太滯後。嗯?等等?
“十月十一?”
魏蟬看他終於反應了過來,便放下手裏的茶杯:“沒錯,就是王大人你遇刺的那天晚上,達楞汗睡下後,就沒有再醒過來。”
王茂平感覺自己的額頭上好像有點冒汗:“呃,想來這兩件事,也隻是趕在一起,有點湊巧而已。”
那達楞汗的死,跟自己可沒啥關係,他可不希望,有什麽玄學的傳言,把他和那位聯係在一起。
“但民間百姓,可能會覺得太湊巧了一些。”魏蟬深深的望了王茂平一眼。
雖然知道兩件事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他現在倒是有些相信這位王知府受上天庇佑的說法了。
之前借蛇刺殺的事情,魏蟬聽手下匯報過,那樣精細歹毒的刺殺,都被王茂平發現端倪躲過去了,一方麵感慨此人心思細膩,另一方麵也感慨對方的好運氣。
這次當街刺殺,如此兇險,這位仍舊毫發無傷,運氣可不是一般的好。而且還通過這件事,將天鼓鳴所帶來的恐慌打散,讓魏蟬不得不再次感慨對方的好運氣。
可在他聽說達楞汗死亡的時間後,發覺太多巧合湊到一起,就不再能用巧合來解釋。也許就像百姓所傳言的那樣,眼前這位王知府是受上天偏愛的人。
王茂平並不知道對麵內行司的掌事已經給他貼上了“上天偏愛”的標簽,此時的他隻感覺到一陣頭痛。
以肇原府百姓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旦達楞汗死亡的消息與時間,傳到林江,傳到府城,那傳言不知會荒誕離譜成什麽樣子。
如今聽到關於自己的傳言,他都尷尬的腳趾抓地。尷尬都不需要本人到場,百姓們一向都知道該怎麽把他釘在社死牆上展示。
如果能夠迴到之前,王茂平一定將幾個外族人提前抓了,讓刺殺計劃不能成型。天鼓鳴所引發的恐慌,交給達楞汗就好了。
與自己相比,這位可是大人物。無論是百姓還是朝廷都會把天鼓鳴與這位的死亡聯係在一起。
自己以身犯險,如今看來不僅多此一舉,還為自己的社死錄又添了一筆。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唉,早知道就讓給他了!
“王大人,想來再過上一些時日,消息就會傳到林江。你可要做好準備!”魏蟬開口道。
他做好什麽準備,社死的準備嗎?
魏蟬頓了頓,接著說了下去,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心:“雖然說是巧合,但人心難測,百姓們未必認為是巧合,同樣外族也未必認為這是巧合,所以對於你來說,外族今後還會伺機動手也說不定。也許直到——”
“直到我死,或者不再是肇原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