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誰是主導?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的意思是說,包查假扮吳昆年,也許不是吳昆年本人指使的?”賀成感覺這話說起來有點兒繞嘴。
“可包查是他的下人,除非他另侍其主?”丁樂旗接過了話頭,可真的有可能嗎?
“除非有證據,否則不能將這個猜想排除。”
賀成看王茂平的眉頭一直輕皺著,好像在思考著什麽,便好奇的問道:
“大人,您是不是想到了什麽?”
這話一出,幾個護衛的目光,便都聚了過來。使得他原本在心裏捋的思路,隻能轉換成問答模式。
“如果吳昆年指使包查假扮自己,目的是什麽?”
“不露出真身,避免自己陷入到危險之中。”丁樂旗迴答道。
“那為什麽要保留吳昆年這個名字呢?本來就是一個假名,既然推出另一個人,索性換一個名字,不好嗎?”
麵對王茂平的反問,賀成思考了片刻,遲疑的開了口:“也許這個名字,有特殊的含義?或者他們隻認這個名字?”
“誰隻認這個名字?有什麽特殊含義?”
雜貨行的掌櫃,顯然認識吳昆年這個人。而莊萬,也隻是知道他在為吳昆年做事,此人是做什麽的,他根本沒有辦法過問。如果包查當時頂著其他名字,他也不會有懷疑。
麵對王茂平的問題,賀成等人,都沉默了下來,很顯然他們也想不通。
“好,我們從頭開始捋一下……”王茂平準備帶著護衛再理一遍思路,看能否找到最為合理的猜測。
首先,與吳昆年可能有關聯的是:羅家雜貨行,莊萬,許璞歸,張家。如果,包查的假扮是吳昆年命令的話,就說明他想要隱藏在幕後,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那為什麽要現身羅家雜貨行?讓包查代替自己不行嗎?”
麵對他的問題,賀成率先開了口:“也許雜貨行的掌櫃就是吳昆年的手下,而莊萬與許璞歸卻不是!”
“賀護衛講的很不錯,的確是可以解釋的通,而且很合理。”王茂平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賀成有些感慨,自己終於是和大人想到一處了。
“不過——”
一個轉折過來,讓賀成發覺,他與大人好像沒想到一起去。
“你們忘記了一個人!”
“誰?”
“白萬卓!”王茂平不是沒有想過賀成說的這種可能,但因為此人的關係被他給排除掉了。
“白萬卓?阜安州白家?”
“沒錯!那半塊金腰佩!”
既然金腰佩對吳昆年的意義重大,那麽一定是他親身佩戴,而不會交給下人。
金腰佩是那個丁薑從白家附近偷到的,那麽,出現在那裏的人,就應該是這位吳昆年。
如果此人這般謹慎,為什麽不派包查與白家接觸,而是要親自現身呢。總不會是隻在肇原府謹慎吧。
“是啊,為什麽呢?”
麵對幾臉問號,王茂平也還沒有想通這個問題。
“既然,這裏想不通,就換另一種可能!”想不通就說明,有不合理的地方,也隻能暫且放下,看看另一條路能否走得通。
如果,包查不是在吳昆年的命令下假扮的,那麽會是什麽情況呢?
也就是說,吳昆年對於許璞歸與莊萬的事情並不知情。他也就不知道許璞歸的真實身份,同時也不知道宮中那位許貴嬪是冒名頂替的。
“那他背後之人會是誰呢?”丁樂旗思考了半天也沒有什麽頭緒。
顯然自己的護衛對背後之人更為關心,於是王茂平隻能把他們重新拉迴到自己的思路之中。
“先不要想,包查背後之人會是誰,想想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目的?盯著許璞歸!”
“沒錯!”王茂平也同意這個猜測,就是為了盯著許璞歸。
“可大人,然後呢?”賀成也皺著一張臉,如今一看也推測不下去了啊!
“除了許璞歸的事情,包查還知道什麽?”
“還知道什麽?”怎麽感覺跟不上大人的思緒呢?
“他與吳昆年生活在一起,那麽吳昆年知道的事情,他會不會知道呢?會不會有人,讓他盯著吳昆年的一舉一動呢?”
王茂平說完之後,書房內幾個人的目光就都聚在了丁樂旗的身上。
“大人,屬下也不知道,包查知不知道啊!”
“我明白,這並不好確認。但如果包查真的知道的話,那麽他就是安插在吳昆年身邊的一顆釘子。”
“他能夠掌握吳昆年所知道的消息,也能掌握吳昆年所不知道的消息。而無論是許璞歸還是莊萬,所供出來的人——”
“這樣,吳昆年才是被推出來的人!”
王茂平點了點頭:“沒錯!而且我們分析了這麽久,還有一方沒有提到。”
“張家?”所有人此時都反應了過來。
“是啊,如果張家真的與包查有聯係的話——”
“也許張家就是包查的背後之人!”雖然是猜測,不過賀成說的卻有些斬釘截鐵。此時的他,越來越覺得,這個張家就是害死太子殿下的張家。
王茂平倒是不想這麽輕易的下結論,因為一個小小的吳金旺,讓他們察覺到張家與莊萬有聯係。
莊萬的上頭是包查的話,就能夠推出,張家與包查有聯係,至於二者究竟是什麽關係,還有待確認。所以——
“那就要看是誰在向誰傳遞消息,誰在向誰發布命令了。”一定是接收消息,發布命令的一方作為主導。
所以,丁樂旗發現,所有人的目光又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大人,暫時還沒有發現包查與誰碰頭。”
“包查平日裏都做些什麽?會出門嗎?”丁樂旗如果有收獲的話,肯定早就說了。
“包查平日裏所做的事情,很是固定。就是買些菜,或者去食肆酒館訂一些吃食。”
“所以說,他出門不會被吳昆年懷疑,而且還很方便與人碰頭了?”
“是,但我們暫時沒發現,他有與人碰頭的跡象。”丁樂旗迴答道。
“盯著吧。總有露出馬腳的時候!”
“大人說的是!”
丁樂旗離開之後,王茂平仍舊留在書房,目光盯著燭火,腦袋不停地思考著。是等呢,還是放餌出去呢?
“可包查是他的下人,除非他另侍其主?”丁樂旗接過了話頭,可真的有可能嗎?
“除非有證據,否則不能將這個猜想排除。”
賀成看王茂平的眉頭一直輕皺著,好像在思考著什麽,便好奇的問道:
“大人,您是不是想到了什麽?”
這話一出,幾個護衛的目光,便都聚了過來。使得他原本在心裏捋的思路,隻能轉換成問答模式。
“如果吳昆年指使包查假扮自己,目的是什麽?”
“不露出真身,避免自己陷入到危險之中。”丁樂旗迴答道。
“那為什麽要保留吳昆年這個名字呢?本來就是一個假名,既然推出另一個人,索性換一個名字,不好嗎?”
麵對王茂平的反問,賀成思考了片刻,遲疑的開了口:“也許這個名字,有特殊的含義?或者他們隻認這個名字?”
“誰隻認這個名字?有什麽特殊含義?”
雜貨行的掌櫃,顯然認識吳昆年這個人。而莊萬,也隻是知道他在為吳昆年做事,此人是做什麽的,他根本沒有辦法過問。如果包查當時頂著其他名字,他也不會有懷疑。
麵對王茂平的問題,賀成等人,都沉默了下來,很顯然他們也想不通。
“好,我們從頭開始捋一下……”王茂平準備帶著護衛再理一遍思路,看能否找到最為合理的猜測。
首先,與吳昆年可能有關聯的是:羅家雜貨行,莊萬,許璞歸,張家。如果,包查的假扮是吳昆年命令的話,就說明他想要隱藏在幕後,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那為什麽要現身羅家雜貨行?讓包查代替自己不行嗎?”
麵對他的問題,賀成率先開了口:“也許雜貨行的掌櫃就是吳昆年的手下,而莊萬與許璞歸卻不是!”
“賀護衛講的很不錯,的確是可以解釋的通,而且很合理。”王茂平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賀成有些感慨,自己終於是和大人想到一處了。
“不過——”
一個轉折過來,讓賀成發覺,他與大人好像沒想到一起去。
“你們忘記了一個人!”
“誰?”
“白萬卓!”王茂平不是沒有想過賀成說的這種可能,但因為此人的關係被他給排除掉了。
“白萬卓?阜安州白家?”
“沒錯!那半塊金腰佩!”
既然金腰佩對吳昆年的意義重大,那麽一定是他親身佩戴,而不會交給下人。
金腰佩是那個丁薑從白家附近偷到的,那麽,出現在那裏的人,就應該是這位吳昆年。
如果此人這般謹慎,為什麽不派包查與白家接觸,而是要親自現身呢。總不會是隻在肇原府謹慎吧。
“是啊,為什麽呢?”
麵對幾臉問號,王茂平也還沒有想通這個問題。
“既然,這裏想不通,就換另一種可能!”想不通就說明,有不合理的地方,也隻能暫且放下,看看另一條路能否走得通。
如果,包查不是在吳昆年的命令下假扮的,那麽會是什麽情況呢?
也就是說,吳昆年對於許璞歸與莊萬的事情並不知情。他也就不知道許璞歸的真實身份,同時也不知道宮中那位許貴嬪是冒名頂替的。
“那他背後之人會是誰呢?”丁樂旗思考了半天也沒有什麽頭緒。
顯然自己的護衛對背後之人更為關心,於是王茂平隻能把他們重新拉迴到自己的思路之中。
“先不要想,包查背後之人會是誰,想想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目的?盯著許璞歸!”
“沒錯!”王茂平也同意這個猜測,就是為了盯著許璞歸。
“可大人,然後呢?”賀成也皺著一張臉,如今一看也推測不下去了啊!
“除了許璞歸的事情,包查還知道什麽?”
“還知道什麽?”怎麽感覺跟不上大人的思緒呢?
“他與吳昆年生活在一起,那麽吳昆年知道的事情,他會不會知道呢?會不會有人,讓他盯著吳昆年的一舉一動呢?”
王茂平說完之後,書房內幾個人的目光就都聚在了丁樂旗的身上。
“大人,屬下也不知道,包查知不知道啊!”
“我明白,這並不好確認。但如果包查真的知道的話,那麽他就是安插在吳昆年身邊的一顆釘子。”
“他能夠掌握吳昆年所知道的消息,也能掌握吳昆年所不知道的消息。而無論是許璞歸還是莊萬,所供出來的人——”
“這樣,吳昆年才是被推出來的人!”
王茂平點了點頭:“沒錯!而且我們分析了這麽久,還有一方沒有提到。”
“張家?”所有人此時都反應了過來。
“是啊,如果張家真的與包查有聯係的話——”
“也許張家就是包查的背後之人!”雖然是猜測,不過賀成說的卻有些斬釘截鐵。此時的他,越來越覺得,這個張家就是害死太子殿下的張家。
王茂平倒是不想這麽輕易的下結論,因為一個小小的吳金旺,讓他們察覺到張家與莊萬有聯係。
莊萬的上頭是包查的話,就能夠推出,張家與包查有聯係,至於二者究竟是什麽關係,還有待確認。所以——
“那就要看是誰在向誰傳遞消息,誰在向誰發布命令了。”一定是接收消息,發布命令的一方作為主導。
所以,丁樂旗發現,所有人的目光又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大人,暫時還沒有發現包查與誰碰頭。”
“包查平日裏都做些什麽?會出門嗎?”丁樂旗如果有收獲的話,肯定早就說了。
“包查平日裏所做的事情,很是固定。就是買些菜,或者去食肆酒館訂一些吃食。”
“所以說,他出門不會被吳昆年懷疑,而且還很方便與人碰頭了?”
“是,但我們暫時沒發現,他有與人碰頭的跡象。”丁樂旗迴答道。
“盯著吧。總有露出馬腳的時候!”
“大人說的是!”
丁樂旗離開之後,王茂平仍舊留在書房,目光盯著燭火,腦袋不停地思考著。是等呢,還是放餌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