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希望是安靜一些的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看著小家夥又跑了出去,夫妻倆無奈之中又帶著一絲好笑。王茂平還沒有忍心告訴她,即使做了姐姐,該讀的書也是要讀的,該蹲的馬步也是要蹲的。
不過,有人陪著一起,心裏應該能夠好受一些。
“夫君,你說這會是男孩還是女孩呢?”安初筠的手輕輕護在小腹之上。
王茂平的手附在她的手上,眼神看向她:“希望是個安靜一些的孩子。”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好,隻希望別又是一個愛鬧騰的娃。如今隻王曦年一個,這三口之家就已經熱鬧的夠嗆了,這要是再來一個——
王茂平感覺耳朵已經嗡嗡作響了,還是來一個安靜的吧,一動一靜正好互補啊!
“對了,最好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
再多一個要求不過分吧。這也算是他的執念了。真的很想知道,有一個愛學習的孩子是怎麽樣的體驗。
一個安靜愛讀書的孩子,王茂平感覺自己做夢都能夠笑醒。
所以說,自己每天除了給王曦年講課之外,如今又要重新拾起以前所讀的文章了?不過現在時間對於他來說,可不像在阜安州時那麽充裕了。
經過王茂平一秒鍾思考後決定,那就兩個孩子的課,一起上好了。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處,但聊勝於無嘛!
“大白,站住!”
“別跑!”
“嘎嘎~~”
院子裏又是一陣鳥飛狐狸跳,還伴隨著王曦年的喊聲。把原本沉浸在又要做父親喜悅中的王茂平,一下子拽了出來。
讓他下意識的又摸了摸安初筠還很平坦的小腹,小家夥,你千萬不要向你姐學習啊!
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晚,王茂平就夢到了自己這個素未謀麵的孩子。雖然看不清長相,但舉著文章讓他欣賞,使王茂平不禁笑出了聲。
“爹,燉大鵝!”
一場美夢,因為王曦年的入畫,而戛然而止。
果然還是他想的太美了一些!
安初筠再度有了身孕,讓整個內院的氣氛都變得輕鬆不少。
馮媽終於是不再暗地裏唉聲歎氣,順便琢磨各種寓意吉祥的吃食。下人們也因為主家的喜事而得到了賞錢。
小家夥更是把什麽時候燉大鵝和弟弟什麽時候能來,這兩個問題並列。
王茂平除了關心這第二個孩子的性格之外,更加關心自家媳婦的狀態。看她一切如常,胃口也不錯,這才放心了下來。
但工作還是要繼續的。
在褚旻與那兩位千戶白天再次碰頭了之後,兩人來到了書房之中。
“褚先生,土柳村那邊,跟蹤的士兵還沒有迴來?”
褚旻搖了搖頭:“想來路途不近啊!”
王茂平點了點頭,他倒是不覺得跟蹤的士兵會出什麽意外。畢竟他推測那些貨物是要運到土孛默部的,所以路途本身就要遠一些。如今也是間接的驗證了他們的猜想。
“不過,那些鹽已經運了出來!”褚旻繼續說道。
“運去了哪裏?”會不會又牽出一條線來呢!
“那些鹽被裝在了糧袋之中,看起來是要運出肇原府。”
也就是說將裝鹽的袋子,放在了糧袋之中,這樣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發現問題的。王茂平還以為在車上做一些偽裝,將那些鹽壓在下麵就運走了呢。
不愧是嚴定懷,無論做什麽事情都相當的謹慎。
“那些運送的人——”
“就是土柳村的那些!”褚旻迴答道。
那些多出來的人,即使離開村子,也不會被察覺,畢竟對於外人和官府來說,那些人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又怎麽會注意到呢。
“那他們有沒有經過洛歸鎮或者南霧鎮?”王茂平說的都是那些私販的貨物曾經停留過的鎮子。
“沒有!相反,他們好像是特意要避開一樣。”
聽到褚旻的迴答,王茂平可以確定,這條運鹽的路線是相對獨立,不與其他路線有所牽扯的。
如今想來,嚴定懷就是想要做到每條路線都相對獨立,這樣即使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能夠將影響降到最低。避免被順藤摸瓜。
同時也能夠確定,那些鹽不會到私販貨物的商人手中,所以他們收到的大概率還是銀錢。
那麽,那些鹽又會被運往何處呢?也隻能是拭目以待了!
“這嚴家真的是不容小覷啊!”嚴家無疑給了褚旻不小的震撼。
“是啊,隻可惜還不到甕中捉鱉的時候!”
王茂平之前盯上嚴家的時候,也隻以為,是私販貨物的其中一個,卻沒有想到,這通過興賀山的路線就掌握在嚴家的手中。
而且不僅僅是私販貨物到外族,還將外族的鹽運送過來進行販賣。
不得不承認,當時的他有一些小瞧了嚴定懷。
“有什麽關係呢,到底已經是咱們的囊中之物。”褚旻以為,王茂平為遲遲不能對嚴家出手感到心急,於是出言安慰道。
之前褚旻也因為遲遲不能動手而感到惱火。但如今的他倒是轉變了想法。他想要看一看,這個嚴家究竟還隱藏著什麽。
“囊中之物啊,褚先生說的不錯!”嚴家遲早是要付出代價的。
“對了,褚先生!”王茂平起身將一個木匣遞給了褚旻。
林危毅已經離開肇原府有十多天的時間。而他這幾天,也出了兩次府衙,為的就是營造出一點與別人見麵的假象。
現在,也是時候借著褚旻的手,將東西交給巡撫蘇溢誠了。
“這是?”
原本討論完嚴家的事情,褚旻都準備離開書房了,結果卻遞過來一個木匣。難不成是送給他的?不過為什麽會平白無故的送禮給他呢!
好家夥,這個禮單!看的褚旻都有一些心驚肉跳。先不說,王茂平傍上了多大的靠山,才能夠拿出這樣的重禮,就是真的能拿出來,他也不敢收啊!
太嚇人了一些!
等等,這個時間?啟元十三年?褚旻又看向下一張禮單,啟元十四年?所以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如今可已經是啟元三十六年了!這是二十多年前的禮單?
況且並沒有署名?
不過,有人陪著一起,心裏應該能夠好受一些。
“夫君,你說這會是男孩還是女孩呢?”安初筠的手輕輕護在小腹之上。
王茂平的手附在她的手上,眼神看向她:“希望是個安靜一些的孩子。”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好,隻希望別又是一個愛鬧騰的娃。如今隻王曦年一個,這三口之家就已經熱鬧的夠嗆了,這要是再來一個——
王茂平感覺耳朵已經嗡嗡作響了,還是來一個安靜的吧,一動一靜正好互補啊!
“對了,最好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
再多一個要求不過分吧。這也算是他的執念了。真的很想知道,有一個愛學習的孩子是怎麽樣的體驗。
一個安靜愛讀書的孩子,王茂平感覺自己做夢都能夠笑醒。
所以說,自己每天除了給王曦年講課之外,如今又要重新拾起以前所讀的文章了?不過現在時間對於他來說,可不像在阜安州時那麽充裕了。
經過王茂平一秒鍾思考後決定,那就兩個孩子的課,一起上好了。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處,但聊勝於無嘛!
“大白,站住!”
“別跑!”
“嘎嘎~~”
院子裏又是一陣鳥飛狐狸跳,還伴隨著王曦年的喊聲。把原本沉浸在又要做父親喜悅中的王茂平,一下子拽了出來。
讓他下意識的又摸了摸安初筠還很平坦的小腹,小家夥,你千萬不要向你姐學習啊!
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晚,王茂平就夢到了自己這個素未謀麵的孩子。雖然看不清長相,但舉著文章讓他欣賞,使王茂平不禁笑出了聲。
“爹,燉大鵝!”
一場美夢,因為王曦年的入畫,而戛然而止。
果然還是他想的太美了一些!
安初筠再度有了身孕,讓整個內院的氣氛都變得輕鬆不少。
馮媽終於是不再暗地裏唉聲歎氣,順便琢磨各種寓意吉祥的吃食。下人們也因為主家的喜事而得到了賞錢。
小家夥更是把什麽時候燉大鵝和弟弟什麽時候能來,這兩個問題並列。
王茂平除了關心這第二個孩子的性格之外,更加關心自家媳婦的狀態。看她一切如常,胃口也不錯,這才放心了下來。
但工作還是要繼續的。
在褚旻與那兩位千戶白天再次碰頭了之後,兩人來到了書房之中。
“褚先生,土柳村那邊,跟蹤的士兵還沒有迴來?”
褚旻搖了搖頭:“想來路途不近啊!”
王茂平點了點頭,他倒是不覺得跟蹤的士兵會出什麽意外。畢竟他推測那些貨物是要運到土孛默部的,所以路途本身就要遠一些。如今也是間接的驗證了他們的猜想。
“不過,那些鹽已經運了出來!”褚旻繼續說道。
“運去了哪裏?”會不會又牽出一條線來呢!
“那些鹽被裝在了糧袋之中,看起來是要運出肇原府。”
也就是說將裝鹽的袋子,放在了糧袋之中,這樣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發現問題的。王茂平還以為在車上做一些偽裝,將那些鹽壓在下麵就運走了呢。
不愧是嚴定懷,無論做什麽事情都相當的謹慎。
“那些運送的人——”
“就是土柳村的那些!”褚旻迴答道。
那些多出來的人,即使離開村子,也不會被察覺,畢竟對於外人和官府來說,那些人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又怎麽會注意到呢。
“那他們有沒有經過洛歸鎮或者南霧鎮?”王茂平說的都是那些私販的貨物曾經停留過的鎮子。
“沒有!相反,他們好像是特意要避開一樣。”
聽到褚旻的迴答,王茂平可以確定,這條運鹽的路線是相對獨立,不與其他路線有所牽扯的。
如今想來,嚴定懷就是想要做到每條路線都相對獨立,這樣即使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能夠將影響降到最低。避免被順藤摸瓜。
同時也能夠確定,那些鹽不會到私販貨物的商人手中,所以他們收到的大概率還是銀錢。
那麽,那些鹽又會被運往何處呢?也隻能是拭目以待了!
“這嚴家真的是不容小覷啊!”嚴家無疑給了褚旻不小的震撼。
“是啊,隻可惜還不到甕中捉鱉的時候!”
王茂平之前盯上嚴家的時候,也隻以為,是私販貨物的其中一個,卻沒有想到,這通過興賀山的路線就掌握在嚴家的手中。
而且不僅僅是私販貨物到外族,還將外族的鹽運送過來進行販賣。
不得不承認,當時的他有一些小瞧了嚴定懷。
“有什麽關係呢,到底已經是咱們的囊中之物。”褚旻以為,王茂平為遲遲不能對嚴家出手感到心急,於是出言安慰道。
之前褚旻也因為遲遲不能動手而感到惱火。但如今的他倒是轉變了想法。他想要看一看,這個嚴家究竟還隱藏著什麽。
“囊中之物啊,褚先生說的不錯!”嚴家遲早是要付出代價的。
“對了,褚先生!”王茂平起身將一個木匣遞給了褚旻。
林危毅已經離開肇原府有十多天的時間。而他這幾天,也出了兩次府衙,為的就是營造出一點與別人見麵的假象。
現在,也是時候借著褚旻的手,將東西交給巡撫蘇溢誠了。
“這是?”
原本討論完嚴家的事情,褚旻都準備離開書房了,結果卻遞過來一個木匣。難不成是送給他的?不過為什麽會平白無故的送禮給他呢!
好家夥,這個禮單!看的褚旻都有一些心驚肉跳。先不說,王茂平傍上了多大的靠山,才能夠拿出這樣的重禮,就是真的能拿出來,他也不敢收啊!
太嚇人了一些!
等等,這個時間?啟元十三年?褚旻又看向下一張禮單,啟元十四年?所以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如今可已經是啟元三十六年了!這是二十多年前的禮單?
況且並沒有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