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農莊招工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為了能夠更好的為百姓們傳達朝廷的政策,官府已經為差役們請了專門的先生,教他們識字。
說實話州衙裏識字的差役就那麽幾個,每當貼告示的時候都有點忙不過來,必須要提高他們的文化普及率才行,不要求他們會吟詩作對,做文章,隻要能夠認字,把告示上的內容給百姓們傳達清楚就可以了。
因此如今的差役散值之後可都是要上課的,每天半時辰,如果有輪值的情況,則是需要在白天將功課補迴來才行,別管多大年紀,一個都別想著偷懶。
這些人怎麽也沒有想到,小的時候沒有能讀書,如今這個年紀卻是補迴來了。而且不僅如此,先生會盡職盡責的檢查功課,一旬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也算是讓他們體驗了一下學堂生活。
至於偷懶摸魚,他們敢嗎?不論是小考、還是大考,成績可都是會呈遞給知州大人,通過了還好,不通過的話還有機會見到大人,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呢。
所以每次的考核他們都是相當的緊張,生怕一不小心,以這種方式在大人麵前露臉。
就連教書的先生都有些感慨,雖然這些差役的年齡比他之前教的學生要大了一些,甚至有幾個比他的年齡還大,但是真的很認學啊!
告示牆前,百姓們聽到晴雨計這個名字都是有些發懵,好家夥,可以預測是否會下雨,真的假的啊!
差役將具體的製作方法和圍觀的百姓們講述了一遍之後,有好奇的就準備自己動手去試一下,到底有沒有用,自己做一個親自驗證一下不就好了嘛!
不過也有一些人不想動手或者家裏沒有現成的材料,這就讓一些人嗅到了商機,也就過了一天的時間,晴雨計就開始出售,比之前差役動手做的那個還要美觀一些,價格也便宜,所以銷量還是很不錯的。
百姓們將晴雨計掛在通風處之後,就開始盼望著下雨,畢竟都想看看這東西到底靈不靈,所幸老天還算是給麵子,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
“剛才我摸了一下這上邊的紙,有些發潮,沒想到還真的下雨了啊!”
“可不,我這一天可是要看上好幾次呢!”
如今百姓們閑聊時候的開場白除了“吃了嗎!”
如今還多了一個“一會兒是不是要下雨了!”
看來,這晴雨計還是挺受百姓們歡迎的嘛!
王茂平聽到後也挺高興,以後如果再看到這些小發明小製作可以繼續給百姓們進行普及的嘛。
而另一邊田力淮已經開始走訪阜安州官田所在的農莊,力求找到一些經驗最為豐富的農人。
此時已經到了初夏,天氣開始逐漸的熱了起來,地裏的農活並不是很多,因此有很多年輕的佃戶會去到城裏打一些零工補貼家用,所以莊子裏人並不是很多。
往年佃戶們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他們租種的是官田,但需要交的租子也並不比租種一些地主家的田地少,也隻能勉強的去維持生活而已。
不過自從新任知州上任以後,官田的租金卻是減少了很多,他們的日子總算是好過了一些,以後沒準可以攢一些銀兩,買上兩塊地呢!自己可以是佃農,但總是希望自己兒子、孫子可以擺脫這樣的命運。
田力淮帶人來到官田所屬的安河莊時,莊子裏顯得有一點安靜,能看到遠處的大樹下有三四個人在聊著天。
對方看到他們的身影之後,有些局促的站了起來,緊緊的盯著他們的方向,這官府的人來這裏做什麽呢,如今也沒有到收租的時間啊。
“大人,您今天來莊子是?”看到田力淮等人已經來到了他們的麵前連忙行禮。
“今天來這裏,主要是官府需要招一些人手。”田力淮頓了頓繼續說道:“莊子裏的人呢?”
“咳,大人,那您來的不是時候,莊子裏年輕力壯的都去城裏做工了,剩下的可都是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嘍!”其中一個人開口迴答道。
官府想要招工的話,幹嘛要大老遠的跑到莊子裏來,在州城找不就好了嘛,難不成是工錢給的太少,所以沒有人做?幾個人在心裏猜測道。
找的就是你們啊,田力淮暗暗地想道“行,將莊子裏的人都叫出來吧,本官有話要說!”
看來給的工錢真的很少啊,要不然怎麽連他們這群老胳膊老腿的都不放過,雖然是心不甘情不願,但也隻能是照做。
沒一會兒,莊子裏的人就被召集了起來,內心忐忑的望著田力淮和差役的方向,剛剛過了一年多的消停日子,如今該不會又要起什麽幺蛾子吧。
“把各位召集到這裏,主要是州衙如今要招一些經驗豐富的農人!”田力淮沒有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畢竟他接下來還要去其他的莊子呢。
莊子裏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可都是莊戶人家,種了大半輩子的地,應該都算是經驗豐富的農人了吧。
不過如今都是相互對視了一眼,誰都不敢露頭,說是招工,該不會就是把他們抓過去當不要錢的苦力吧。
“有誰想要報名的嗎?”田力淮環視了一周,那些莊子裏的佃戶們,都低著頭,避開了他的目光,場麵變得有些尷尬。
“大人,請問工錢多少文一天?”最終還是有一個膽子大一些的人問出了口。
田力淮伸手筆畫了一個數字。
“二十文?”
總不可能是兩文吧,那可真的是拿不出手,和讓他們白幹活有什麽區別,不過如果是二十文的話,倒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不算少了,隻要官府不嫌棄他們老,那他們自然是願意去的。
誰知田力淮擺了擺手:“我剛才指的月錢!”
那應該是每月二百文,以他們如今的身體,能賺二百文,那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每人每月二兩銀子!”田力淮開口道。
“二,二兩銀子!”佃戶們立馬就爆發了驚訝之聲,他們剛才是不是聽錯了?
說實話州衙裏識字的差役就那麽幾個,每當貼告示的時候都有點忙不過來,必須要提高他們的文化普及率才行,不要求他們會吟詩作對,做文章,隻要能夠認字,把告示上的內容給百姓們傳達清楚就可以了。
因此如今的差役散值之後可都是要上課的,每天半時辰,如果有輪值的情況,則是需要在白天將功課補迴來才行,別管多大年紀,一個都別想著偷懶。
這些人怎麽也沒有想到,小的時候沒有能讀書,如今這個年紀卻是補迴來了。而且不僅如此,先生會盡職盡責的檢查功課,一旬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也算是讓他們體驗了一下學堂生活。
至於偷懶摸魚,他們敢嗎?不論是小考、還是大考,成績可都是會呈遞給知州大人,通過了還好,不通過的話還有機會見到大人,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呢。
所以每次的考核他們都是相當的緊張,生怕一不小心,以這種方式在大人麵前露臉。
就連教書的先生都有些感慨,雖然這些差役的年齡比他之前教的學生要大了一些,甚至有幾個比他的年齡還大,但是真的很認學啊!
告示牆前,百姓們聽到晴雨計這個名字都是有些發懵,好家夥,可以預測是否會下雨,真的假的啊!
差役將具體的製作方法和圍觀的百姓們講述了一遍之後,有好奇的就準備自己動手去試一下,到底有沒有用,自己做一個親自驗證一下不就好了嘛!
不過也有一些人不想動手或者家裏沒有現成的材料,這就讓一些人嗅到了商機,也就過了一天的時間,晴雨計就開始出售,比之前差役動手做的那個還要美觀一些,價格也便宜,所以銷量還是很不錯的。
百姓們將晴雨計掛在通風處之後,就開始盼望著下雨,畢竟都想看看這東西到底靈不靈,所幸老天還算是給麵子,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
“剛才我摸了一下這上邊的紙,有些發潮,沒想到還真的下雨了啊!”
“可不,我這一天可是要看上好幾次呢!”
如今百姓們閑聊時候的開場白除了“吃了嗎!”
如今還多了一個“一會兒是不是要下雨了!”
看來,這晴雨計還是挺受百姓們歡迎的嘛!
王茂平聽到後也挺高興,以後如果再看到這些小發明小製作可以繼續給百姓們進行普及的嘛。
而另一邊田力淮已經開始走訪阜安州官田所在的農莊,力求找到一些經驗最為豐富的農人。
此時已經到了初夏,天氣開始逐漸的熱了起來,地裏的農活並不是很多,因此有很多年輕的佃戶會去到城裏打一些零工補貼家用,所以莊子裏人並不是很多。
往年佃戶們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他們租種的是官田,但需要交的租子也並不比租種一些地主家的田地少,也隻能勉強的去維持生活而已。
不過自從新任知州上任以後,官田的租金卻是減少了很多,他們的日子總算是好過了一些,以後沒準可以攢一些銀兩,買上兩塊地呢!自己可以是佃農,但總是希望自己兒子、孫子可以擺脫這樣的命運。
田力淮帶人來到官田所屬的安河莊時,莊子裏顯得有一點安靜,能看到遠處的大樹下有三四個人在聊著天。
對方看到他們的身影之後,有些局促的站了起來,緊緊的盯著他們的方向,這官府的人來這裏做什麽呢,如今也沒有到收租的時間啊。
“大人,您今天來莊子是?”看到田力淮等人已經來到了他們的麵前連忙行禮。
“今天來這裏,主要是官府需要招一些人手。”田力淮頓了頓繼續說道:“莊子裏的人呢?”
“咳,大人,那您來的不是時候,莊子裏年輕力壯的都去城裏做工了,剩下的可都是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嘍!”其中一個人開口迴答道。
官府想要招工的話,幹嘛要大老遠的跑到莊子裏來,在州城找不就好了嘛,難不成是工錢給的太少,所以沒有人做?幾個人在心裏猜測道。
找的就是你們啊,田力淮暗暗地想道“行,將莊子裏的人都叫出來吧,本官有話要說!”
看來給的工錢真的很少啊,要不然怎麽連他們這群老胳膊老腿的都不放過,雖然是心不甘情不願,但也隻能是照做。
沒一會兒,莊子裏的人就被召集了起來,內心忐忑的望著田力淮和差役的方向,剛剛過了一年多的消停日子,如今該不會又要起什麽幺蛾子吧。
“把各位召集到這裏,主要是州衙如今要招一些經驗豐富的農人!”田力淮沒有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畢竟他接下來還要去其他的莊子呢。
莊子裏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可都是莊戶人家,種了大半輩子的地,應該都算是經驗豐富的農人了吧。
不過如今都是相互對視了一眼,誰都不敢露頭,說是招工,該不會就是把他們抓過去當不要錢的苦力吧。
“有誰想要報名的嗎?”田力淮環視了一周,那些莊子裏的佃戶們,都低著頭,避開了他的目光,場麵變得有些尷尬。
“大人,請問工錢多少文一天?”最終還是有一個膽子大一些的人問出了口。
田力淮伸手筆畫了一個數字。
“二十文?”
總不可能是兩文吧,那可真的是拿不出手,和讓他們白幹活有什麽區別,不過如果是二十文的話,倒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不算少了,隻要官府不嫌棄他們老,那他們自然是願意去的。
誰知田力淮擺了擺手:“我剛才指的月錢!”
那應該是每月二百文,以他們如今的身體,能賺二百文,那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每人每月二兩銀子!”田力淮開口道。
“二,二兩銀子!”佃戶們立馬就爆發了驚訝之聲,他們剛才是不是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