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丘山居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兩天怎麽沒有看到策兒啊。”陳疏清也就是陳巡按有些好奇的詢問妻子高氏。自己這個小孫子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在房間裏待不住,以往這個時候都肯定是圍在自己身邊打轉,這兩天竟然沒有看到他。
“還不是你帶迴那麽多新奇的玩物,這兩天他的心思可都在那些東西上麵,連飯都沒有好好吃。”高氏有些埋怨的說道。
“小孩子嘛,都這樣,過兩天等他的新鮮勁兒過了就好了。”陳疏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可事情並不像他們猜想的這樣,陳疏清發現自己的小孫子這幾天每次都是吃過飯就迴到房間,和平時精力充沛,一刻也不得閑的樣子截然不同。
陳疏清有些納悶的向孫子的房間走去。一進門就看到孫子坐在桌前不知要拚搭著什麽,周圍的桌上,地上也淩亂的放著木條,零件之類的東西。
“房間怎麽會這麽亂,你們是怎麽收拾的?”陳疏清有些惱火。
“老爺,孫少爺不讓我們動這些東西。”下人們也很委屈。
“算了,你們下去吧!”陳疏清擺了擺手讓下人們都退下。
“策兒這是在做什麽?”陳疏清輕聲地問道。
“爺爺,我在拚搭丘山居。”陳策還在聚精會神的拚搭著。
“丘山居?”陳疏清拿起桌子上的紙,上麵赫然的寫著丘山居三個字,旁邊還有具體的拚搭圖紙。圖紙畫的很細致,對於小孩子來說還有些複雜,沒想到自己的孫子這麽好動的性格竟然會喜歡。
“策兒很喜歡?”
“嗯,這個比以前的那些玩物有趣多了。”陳策點頭說道。
“爺爺,等我將這個丘山居拚搭完成後,就將它送給爺爺。”陳策接著說道。
陳疏清有些好笑,把我送的東西再送迴來是什麽道理。“哦?為什麽要將它送給爺爺?”
“因為這裏有爺爺最喜歡的詩句。”陳策指著圖紙上的一行小字說道。
陳疏清拿起圖紙仔細一看,上麵一個很不起眼的位置寫著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確是他最喜歡的詩句,想必畫丘山居的初衷也是向往悠閑恬淡的生活吧。
“好,爺爺就等著你的禮物。”陳疏清慈愛的說道。
這天陳疏清終於有時間邀請幾位好友來家裏小聚一下。
“怎麽沒看到策兒,以前他可是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你身邊,趕都趕不走。”其中一個好友笑著問道。
“那個小東西這些天一直在忙著拚積木,可沒時間圍著我這個老頭子。”陳疏清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個積木到底是什麽東西,我家那個臭小子上次從你家迴來,就一直嚷嚷著要我去給他買積木,我讓下人去打聽了,都沒有聽說過啊。”
“對,我家那個小孫子也是三天兩頭往你家跑,說是要和策兒拚積木,今天還要過來,被我給攔迴去了,現在肯定生我的氣呢!”好友們都好奇的問道。
“就是我從東營府帶迴來的小玩意兒——”還沒等陳疏清說完,就看到自己的小孫子跑了過來。
陳策看到爺爺的好友們都來了趕緊行禮問好。
“今天怎麽想起爺爺了?”陳疏清打趣的問道。
“爺爺,我的丘山居完成了!”陳策一臉興奮的說道。
“丘山居?”周圍的好友都一頭霧水。
“你們剛才不是問我積木到底是什麽東西嗎?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說罷便領著好友們向陳策的房間走去。
幾個人走進陳策的房間就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個縮小版的古樸,清幽的小院。感覺放大後就是正常能住的院子。
“這個就是積木?”
“這個是丘山居,是我用積木一塊一塊的拚搭出來的喲。”陳策一臉自豪的說道。
幾個好友都對著丘山居仔細觀察,這個丘山居雖然不大,但木條粗略的估計也要三四百塊,沒想到自己好友的小孫子這麽有耐心,對著陳策連連誇讚。
陳策聽到大人們的誇獎,更是高興的不得了,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麽,連忙說道“啊,我忘了,這個丘山居還差最後一步,才能真正的完成。”
幾個人又仔細看了一遍,挺完美的,沒感覺缺什麽呀。
“策兒,還差什麽?”陳疏清問道。
“蓮花!”陳策指著小院裏的小池塘說道。
“蓮花?策兒,不說這冬天哪裏來的蓮花,就是有蓮花,你這個小池塘連一朵也裝不下啊!”大人們都覺的有些好笑。
陳策但是沒有理會大人們的打趣,從盒子裏翻找起來,然後拿著兩個蓮子走了過來,將蓮子放在小池塘內,然後用茶壺向池塘裏倒了些熱水,又將茶壺蓋蓋在了小池塘上。
“策兒,這是在做什麽?”陳疏清有些疑惑的問道。
“種蓮花呀!”陳策迴答道。
陳疏清一臉無奈的說道:“策兒,這樣是種不出蓮花的。”
“能種出來的,這上麵說過一炷香的時間就可以種出來。”說罷看時間差不多了,便將池塘上的茶壺蓋拿開。
“這,這怎麽可能?”
“真的開花了?”
“這,我眼睛沒看錯吧!”
“太不可思議了!”
幾個人都目瞪口呆,隻見小小的池塘上開了兩朵顏色鮮豔的蓮花。
“我就說嘛,肯定能種出來的。”陳策一臉得意的說道。
幾個大人湊近了仔細的觀察起來,剛才太過震驚,現在仔細一看,這蓮花要比普通的蓮花小太多。拿手指輕輕的觸碰一下,又伸手將蓮子殼取了出來,上麵還係著一根細線。
“是假的!”
幾個人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是真的蓮花那可真的是神跡了,幸好是騙人的小把戲,不過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策兒,還有蓮子嗎?”陳疏清問道。
“還有。”說罷從盒子裏又取出一顆蓮子遞了過來。
幾個人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了些端倪。這蓮子要比普通的蓮子大了一些,應該是之前被一分為二過,因為仔細看還能夠看到粘合在一起的痕跡。看來秘密就藏在蓮子裏。
“還不是你帶迴那麽多新奇的玩物,這兩天他的心思可都在那些東西上麵,連飯都沒有好好吃。”高氏有些埋怨的說道。
“小孩子嘛,都這樣,過兩天等他的新鮮勁兒過了就好了。”陳疏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可事情並不像他們猜想的這樣,陳疏清發現自己的小孫子這幾天每次都是吃過飯就迴到房間,和平時精力充沛,一刻也不得閑的樣子截然不同。
陳疏清有些納悶的向孫子的房間走去。一進門就看到孫子坐在桌前不知要拚搭著什麽,周圍的桌上,地上也淩亂的放著木條,零件之類的東西。
“房間怎麽會這麽亂,你們是怎麽收拾的?”陳疏清有些惱火。
“老爺,孫少爺不讓我們動這些東西。”下人們也很委屈。
“算了,你們下去吧!”陳疏清擺了擺手讓下人們都退下。
“策兒這是在做什麽?”陳疏清輕聲地問道。
“爺爺,我在拚搭丘山居。”陳策還在聚精會神的拚搭著。
“丘山居?”陳疏清拿起桌子上的紙,上麵赫然的寫著丘山居三個字,旁邊還有具體的拚搭圖紙。圖紙畫的很細致,對於小孩子來說還有些複雜,沒想到自己的孫子這麽好動的性格竟然會喜歡。
“策兒很喜歡?”
“嗯,這個比以前的那些玩物有趣多了。”陳策點頭說道。
“爺爺,等我將這個丘山居拚搭完成後,就將它送給爺爺。”陳策接著說道。
陳疏清有些好笑,把我送的東西再送迴來是什麽道理。“哦?為什麽要將它送給爺爺?”
“因為這裏有爺爺最喜歡的詩句。”陳策指著圖紙上的一行小字說道。
陳疏清拿起圖紙仔細一看,上麵一個很不起眼的位置寫著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確是他最喜歡的詩句,想必畫丘山居的初衷也是向往悠閑恬淡的生活吧。
“好,爺爺就等著你的禮物。”陳疏清慈愛的說道。
這天陳疏清終於有時間邀請幾位好友來家裏小聚一下。
“怎麽沒看到策兒,以前他可是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你身邊,趕都趕不走。”其中一個好友笑著問道。
“那個小東西這些天一直在忙著拚積木,可沒時間圍著我這個老頭子。”陳疏清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個積木到底是什麽東西,我家那個臭小子上次從你家迴來,就一直嚷嚷著要我去給他買積木,我讓下人去打聽了,都沒有聽說過啊。”
“對,我家那個小孫子也是三天兩頭往你家跑,說是要和策兒拚積木,今天還要過來,被我給攔迴去了,現在肯定生我的氣呢!”好友們都好奇的問道。
“就是我從東營府帶迴來的小玩意兒——”還沒等陳疏清說完,就看到自己的小孫子跑了過來。
陳策看到爺爺的好友們都來了趕緊行禮問好。
“今天怎麽想起爺爺了?”陳疏清打趣的問道。
“爺爺,我的丘山居完成了!”陳策一臉興奮的說道。
“丘山居?”周圍的好友都一頭霧水。
“你們剛才不是問我積木到底是什麽東西嗎?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說罷便領著好友們向陳策的房間走去。
幾個人走進陳策的房間就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個縮小版的古樸,清幽的小院。感覺放大後就是正常能住的院子。
“這個就是積木?”
“這個是丘山居,是我用積木一塊一塊的拚搭出來的喲。”陳策一臉自豪的說道。
幾個好友都對著丘山居仔細觀察,這個丘山居雖然不大,但木條粗略的估計也要三四百塊,沒想到自己好友的小孫子這麽有耐心,對著陳策連連誇讚。
陳策聽到大人們的誇獎,更是高興的不得了,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麽,連忙說道“啊,我忘了,這個丘山居還差最後一步,才能真正的完成。”
幾個人又仔細看了一遍,挺完美的,沒感覺缺什麽呀。
“策兒,還差什麽?”陳疏清問道。
“蓮花!”陳策指著小院裏的小池塘說道。
“蓮花?策兒,不說這冬天哪裏來的蓮花,就是有蓮花,你這個小池塘連一朵也裝不下啊!”大人們都覺的有些好笑。
陳策但是沒有理會大人們的打趣,從盒子裏翻找起來,然後拿著兩個蓮子走了過來,將蓮子放在小池塘內,然後用茶壺向池塘裏倒了些熱水,又將茶壺蓋蓋在了小池塘上。
“策兒,這是在做什麽?”陳疏清有些疑惑的問道。
“種蓮花呀!”陳策迴答道。
陳疏清一臉無奈的說道:“策兒,這樣是種不出蓮花的。”
“能種出來的,這上麵說過一炷香的時間就可以種出來。”說罷看時間差不多了,便將池塘上的茶壺蓋拿開。
“這,這怎麽可能?”
“真的開花了?”
“這,我眼睛沒看錯吧!”
“太不可思議了!”
幾個人都目瞪口呆,隻見小小的池塘上開了兩朵顏色鮮豔的蓮花。
“我就說嘛,肯定能種出來的。”陳策一臉得意的說道。
幾個大人湊近了仔細的觀察起來,剛才太過震驚,現在仔細一看,這蓮花要比普通的蓮花小太多。拿手指輕輕的觸碰一下,又伸手將蓮子殼取了出來,上麵還係著一根細線。
“是假的!”
幾個人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是真的蓮花那可真的是神跡了,幸好是騙人的小把戲,不過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策兒,還有蓮子嗎?”陳疏清問道。
“還有。”說罷從盒子裏又取出一顆蓮子遞了過來。
幾個人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了些端倪。這蓮子要比普通的蓮子大了一些,應該是之前被一分為二過,因為仔細看還能夠看到粘合在一起的痕跡。看來秘密就藏在蓮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