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天地相接!”


    “京城內外,除了皇家園林之外,如落霞園這樣的地方屈指可數!”


    “京城!”


    “當年我還在京城期間,還待在翰林院期間,許多地方也有去瞧過。”


    “落霞園的名聲,那個時候就有,一晃多年,園林還在,一些人多有變化,世事多難料。”


    “……”


    “這座園子,以鯨卿你的功勞,還是足夠的!”


    “爵位!”


    “更甚官位,比起官位更難得到。”


    “尋常的功勞,不足以封爵,也難以封爵!”


    “鯨卿你獻上的水泥方子,甚好!”


    “江蘇之地,早早就有水泥之物落下,以為修建河堤、道路、溝渠為用,耗費大大降低,堅固遠勝先前,工期還要更短一些。”


    “每一項工程落下之後,可以節省許多銀子,而效用更甚之!”


    “數年來,足以為國朝節省百萬乃至於更多的銀子,長遠來看,銀子更多了。”


    “銀子!”


    “於朝廷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好東西。”


    “朝廷有捐官之法,一個實權的四品、五品官,起碼要付出十萬兩乃至於更多的銀子為代價。”


    “縱如此,雖為實職,也不為重。”


    “水泥之法,足堪爵位,堪配之!”


    “新式穀物,雖非你引進,卻是你獻上的,穀物的產量還真是大,尤其紅薯之物,對於土地不挑,關鍵時刻可為大用。”


    “吃著,味道都不錯。”


    “此事,難在一心。”


    “而江南一些人……就倒黴了。”


    “還有其餘諸事,哈哈,說起來,將來你翰林編修功成之後,倒是可入工部觀政觀風。”


    “尤其,恆王殿下現在還領著工部諸事。”


    “益處多多。”


    “……”


    端午。


    城外。


    臨近巳時。


    虛空上下,仍舊有些陰沉沉的模樣,看似無雨,實則,沒有任何雨具在身,稍稍行走片刻,衣襟便會潮濕。


    時而,虛空的雨氣清晰許多。


    時而,蒙蒙細雨、陣雨落下。


    時而,虛空之上的烏雲仿佛稀疏許多,仿佛天候之變要化去,仿佛一輪大日要出來。


    ……


    立於落霞園落霞湖邊的小亭子內,瞧著邊際難窺的碧波浮現一道道同心的圓形漣漪,萬千碰撞,水波無形震蕩。


    雨水好像又開始落下,就是不太大。


    至於今日是否還會有大雨?


    不好說。


    畢竟,現在還不到巳時, 一日還有很長的時間。


    著一身製衣工坊出品的藍春滿園羅袍子,腰間係著一絲絲泛紫色雲霧的蘭花渦紋帶。


    長若流水的長發梳攏尋常的士子發髻,透亮之眸,身形挺秀,動靜言語,素雅綽然。


    輕捋頷下灰黑的須發,察四周落霞湖景致,林如海不住讚譽,不住讚歎。


    這個園子!


    自己早早就知道。


    惜哉,當年還在京城的時候,並沒有機緣來這裏瞧瞧,想不到如今有了機會。


    那個時候,園子的主人還是一位頗為風光的人——明光侯。


    現在,俱往矣。


    在京城這裏,多為尋常事。


    許多人家,今兒如此,明兒……難料,欲要十年、數十年、百年都沒有什麽變化,都一直那樣的榮耀、衰頹……皆難。


    落霞園的景色很不錯,雨日的景色更有江南的韻味。


    從揚州歸於京城,一晃快兩年時間了,多有想念。


    自己生於江南,長於江南,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江南,都在蘇揚之地,京城……並未停留太長時間。


    江南、北方……還是多有不同的。


    無論飲食。


    無論建築。


    無論山水。


    無論穿戴。


    ……


    都不同的。


    昔年曾在京城停留數年時間,諸事有痕,不十分陌生,還是能夠很快習慣的。


    入京近兩年的時間,多數都是忙碌的,閑暇的日子不多。


    而今,得陛下垂青,外放河南府為知府,推進陛下今歲大刀闊斧的新政。


    事情,非容易。


    但。


    自己會盡力施為的。


    今兒已經初五了,再有數日就要離開京城了,時間過得還真快,真的很快!


    上個月底,諸事了結。


    連日來,和姬妾,還有玉兒一處,城中內外也有遊逛,也有行走,許多地方都去過了。


    今兒雨勢舒緩,待在府中多可惜。


    自己倒是沒有什麽,唯有玉兒……,她昨兒就多待在府中,今兒繼續待在府中,多無聊。


    也不妥。


    便是順鯨卿相邀,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來落霞園了,此刻,玉兒她們在臨近不遠的湖邊青石道路上嬉鬧玩笑。


    姬妾她們也在旁邊,她們……想來也會喜歡落霞園的景致。


    看著玉兒此刻神情神態多不錯,林如海心中寬慰許多,也開心許多,也放心許多。


    “叔父趣言……,不過,工部,我還真比較熟悉。”


    “數年前,隨恆王殿下多有出入,許多人也都相識。”


    “我爹亦是在工部做了半輩子的官。”


    “爵位之事,於我還是突然的。”


    “本不會想到會有那樣的賞賜,陛下卻有那樣的恩賞賜下!”


    “……”


    神彩飄逸,秀色奪人。


    秦鍾在旁,含笑一禮。


    身著一件淺淺春綠拔染印花的直?長衫,搭著防風保暖的輕便風衣,立於亭中,衣角發絲多動。


    眉目炯炯有神,體態欣長,隱現一絲魁碩,更為翩然雅致深深,此刻還是熱鬧的。


    老爹今兒本來也要歇息的,衙門裏還有一些事情,大體午時左右會前來這裏。


    那時,更為熱鬧了。


    林如海。


    林叔父。


    他府上的人來了許多,落霞園這裏提前都有安排準備,當不至於諸事混亂。


    聽言一些事,亦是心緒有感。


    爵位!


    一等子。


    多突然,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不知不覺,自己現在都是一等子了。


    從禮儀而觀,位同一品文武官員的禮,當然,也隻是禮儀上是那般,真正的份量……遠遠不夠。


    也遠遠不如。


    林家。


    亦是有爵位,隻不過一代代傳下來,已經不顯,若非走科舉之道,在蘇州之地,也就比尋常人家強上一些。


    爵位!


    論來,自己這個爵位還是難得的。


    可以三代不斬,可以一代代傳下去,前提……子孫後代不要出什麽要命的差錯。


    爵位,若非上皇、郡主、公主、殿下他們,自己的爵位不會走到這一步。


    “哈哈,陛下對於有功之人是不吝嗇獎賞的。”


    “我朝的爵位,在超品爵位之下,功勞可得,一些特別的恩寵也可賜下。”


    “無軍功加身,一等子爵便是頂點了。”


    “雖有一些皇親國戚之人得封超品爵位,多為尊榮虛位。”


    “但……事情也有例外,若是為官卓越,政績非凡,於國大治,於國大功,超品爵位也是尋常。”


    “目下而觀,那樣的機會還是有的。”


    林如海頷首一笑。


    爵位。


    鯨卿的爵位是機緣,是實打實的功勞,別人羨慕也是羨慕不來的,於尋常人而言,沒有軍功的情形下,一等子便是頂點了。


    鯨卿。


    還是有機會打破那個枷鎖的。


    鯨卿早慧,處事幹練,尤其是幹才非凡,這就是打破枷鎖的必備之物,必要之力。


    非如此,將來就算有機會,也抓不住。


    更難得,鯨卿和京城一些貴人關係不錯,那些力量……關鍵時刻,亦是大用。


    隻是,欲要抓住那樣的機會,欲要做下那樣的偉業,也非輕而易舉,鯨卿……現在年弱,更有機會。


    “機會!”


    “將來的事情難說,反倒是叔父這一次外放河南地,正是大顯身手的時機。”


    文臣武將,皆有上善之功。


    勒石燕然、封狼居胥!


    運籌帷幄、周公吐哺、挽大廈於將傾……。


    叔父這個時候於自己說那些,還真是有些……太遠了,自己是有一點點小聰明,若言可以做下那樣的事情?


    自忖發虛。


    叔父對自己這麽有信心的?


    將來諸事難料,眼前的一步步走好再說,叔父接下來就要去河南府了,那裏是一處緊要之地。


    也是落實陛下今歲新鄭的重要之地,於林叔父的才學才幹,當不會很難。


    叔父對將來的自己有信心,自己對他接下來的作為有信心!


    “河南府!”


    “那裏……希望諸事順利。”


    這些日子,多有翻閱河南府的卷宗,盡可能了解河南府的一切,鯨卿所言是自己的機會,似乎……是!


    陛下讓自己前往那裏,也是對自己的信任。


    陛下對自己多期待。


    自己也不允許事情有礙。


    於鯨卿看了一笑,淺淺一笑,那些事也不好說,固然一些事情心中有數,真正處事的時候,又是一番模樣。


    “河南府!”


    “叔父,去歲北方之地大雪,還是數年來難得一見的大雪。”


    “曆來天候天象的變化相連,冬日大雪,來年春夏的雨水不會少,也不會小。”


    “河南府在黃河以南,我猜……今歲的河水怕是要上漲許多,而河南地,向來是河水泛濫最為嚴重的地方之一!”


    “叔父,不可不察!”


    “……”


    諸事順利,是願望。


    願望是否成真,需要手段和心思。


    河南府是什麽模樣,秦鍾了解的不多,不過,此刻還真想到一件事,看向身邊的林叔父,拱手一禮。美人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群芳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頓兩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頓兩饅頭並收藏紅樓群芳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