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比什麽?比腦子嗎?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是想問,誰給他的信心?”
霍去病對劉徹還是極為了解的,看到他的表情,就猜到了他的想法。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無知。”
“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會覺得自己能夠效仿兵仙的路數。”
“說句冒犯的話,恐怕連他自己都無法完全表述自己的兵法,他的兵法本就是無定勢,無常形的。”
“對於他的兵法隻學其形,不學其神,那就是自討苦吃。”
越說,霍去病便越是不屑。
自兵仙之後,他們每一個領兵之人要做的,都是研究其兵法。
可越是研究,便越是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多的不說,單是掌控戰場上的一切這一點,就不是尋常人能夠望其項背的。
掌控己方士卒的士氣,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控,甚至對於敵軍士氣的把控以及對敵軍主帥的行動都能推測的一清二楚。
乃至於都讓人不由得懷疑,每每與敵交鋒時,韓信是不是親眼看著敵軍統帥做出的布置。
否則誰能在戰端開啟之前,就憑借蛛絲馬跡斷定敵軍的動向?
也隻有無知之人,亦或者對於韓信昔日戰績沒有深入研究的人才能覺得,他不過如此。
如他們這些深入研究過的,真要見到了人,那一個個都恨不得頂禮膜拜!
“所以在你看來,這多爾袞最後定然是要失敗的?”
隨著霍去病點頭,劉徹這才鬆了口氣。
他方才還真是為高祖捏了把汗。
如果真的被多爾袞在接下來打出了背水一戰的效果,那劉邦可就真的危險了!
“並非不能效仿兵仙,而是他連最基本的邏輯都沒能弄明白,便貿貿然的去模仿。”
“掌控士氣隻是第一步,兵仙當初也並非完全依仗著強盛的士氣而勝。”
“他料定趙軍麵對孱弱的敵人會選擇傾巢而出搶奪軍功,趁著營中守軍空虛之際,令少量騎兵突襲,直接將趙軍大營中的旗幟給換成了漢軍旗幟。”
“趙軍原本覺得,這些人是送上門來的軍功,結果迴頭卻忽然發現自己大營都易主,瞬間陣腳大亂,於此同時韓信率軍發起反攻。”
“士氣一漲一落之間,雙方將士的鬥誌被迅速拉開,這才有了背水一戰。”
“當然,這一戰之中的細節定然不隻是末將方才說的這些,兵仙從不打沒把握的仗,他應當還有其他後手,能夠確保哪怕沒有攻破趙軍軍營也能保全自身實力,但這些純屬我等自己的猜測,就不好讓陛下知曉了。”
霍去病想了想,若是說的太複雜,劉徹肯定聽不明白。
於是他幹脆便將背水一戰說了個簡化版。
“所以挑戰中的這個多爾袞,他就是隻學了個背水,卻完全沒學到最後那一戰的精髓,是吧?”
劉徹豎了個大拇指,表示他說的夠簡單明了!
“沒錯,就是這樣,所以陛下完全不用擔心。”
“他這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盲目自信,導致看不清自己的能力與處境。”
“挑戰中的這個節點,清軍屢次被項籍攻入大營,士氣已然徹底崩潰,這樣的狀態可不是過一兩天好日子能夠挽迴的。”
“這多爾袞想的太簡單,或者說,他對軍中士卒還不夠了解。”
“物質上的滿足,對軍中士卒或許重要,卻絕對算不上他們最在意的。”
“從軍之人,最渴望的從來都不是口舌之欲,而是打勝仗,立軍功,一步登天!”
“能帶他們打勝仗的將軍,才能夠掌控他們的士氣,才能讓他們有死戰的決心!”
剩下的,霍去病自然不用多說。
在遇到項羽之後,清軍幾乎連戰連敗,敗到最後,士卒幾乎都沒了精氣神。
尤其是最後被項羽領江東子弟兵衝殺的那一波,目光所及之處,無不是被嚇破了膽。
就這樣狀態的士卒,你指望讓他們好生養幾天之後,再複刻一次背水一戰?
癡人說夢!
隻是不知天幕內的韓信是否察覺到了這件事。
若他發現了對方是在效仿自己,也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的好。
“寡人差不多明白了。”
劉徹點點頭。
他是聽明白了,可此時天幕之上卻是吵翻了天。
以乾隆為首,以及少數不明事理的人都堅定的相信,多爾袞的謀劃沒有絲毫問題。
隻等韓信的大軍包圍過來,這一戰便能拉開序幕。
甚至稍微激進些的,都覺得首戰即終戰,清軍能夠一鼓作氣拿下山海關。
屆時借山海關與韓信、項羽對峙,優勢依舊能夠被清軍牢牢掌控在手中。
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覺得勝負未定,這個時候不論哪一方,都不宜半場開香檳。
少數則是抱著跟霍去病一般的看法。
背水一戰?
這分明就是在一步步斷自己的生路!
天幕之內,察覺到清軍短時間內並無攻城的打算,並且暗戳戳的在醞釀著什麽的時候,劉邦也懵逼了很久。
他最擔心的,就是清軍會在趕到城下之後,便立即不惜代價發起全麵的攻勢。
韓信要調兵遣將,逐步蠶食包圍的速度,定然是遠不及清軍撤退的速度,隻能循序漸進的來。
所以清軍越早發動攻勢,劉邦的壓力就會越大。
因此在看到清軍並未攻城,反而就地紮營之後,他那天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想明白。
兩個解釋。
要麽是敵軍統帥是蠢貨,要麽是韓信成功將臥底打入了敵軍內部!
而在過了幾天之後,劉邦逐漸琢磨出個味兒了。
給下麵將士好吃好喝的供著,同時將自身置於險境。
以逸待勞的同時,破釜沉舟?
聯想到這一點之後,他第一時間叫來了蕭何。
“你在戰場上呆過,也見識過項籍衝陣的模樣,你覺得,這清軍統帥是否能匹敵項籍?”
是否能匹敵誰?
項羽?
對於這樣的問題,蕭何眨巴著眼睛看向劉邦,眼神中隻表達出一個意思。
陛下,您是否問錯了?
這天下還有人能比擬項羽之勇嗎?
更何況,就那清軍統帥被殺的拋棄親兵守衛,頭都不敢迴的模樣。
他像是能比擬項羽的猛將?
比什麽?比腦子嗎?
霍去病對劉徹還是極為了解的,看到他的表情,就猜到了他的想法。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無知。”
“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會覺得自己能夠效仿兵仙的路數。”
“說句冒犯的話,恐怕連他自己都無法完全表述自己的兵法,他的兵法本就是無定勢,無常形的。”
“對於他的兵法隻學其形,不學其神,那就是自討苦吃。”
越說,霍去病便越是不屑。
自兵仙之後,他們每一個領兵之人要做的,都是研究其兵法。
可越是研究,便越是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多的不說,單是掌控戰場上的一切這一點,就不是尋常人能夠望其項背的。
掌控己方士卒的士氣,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控,甚至對於敵軍士氣的把控以及對敵軍主帥的行動都能推測的一清二楚。
乃至於都讓人不由得懷疑,每每與敵交鋒時,韓信是不是親眼看著敵軍統帥做出的布置。
否則誰能在戰端開啟之前,就憑借蛛絲馬跡斷定敵軍的動向?
也隻有無知之人,亦或者對於韓信昔日戰績沒有深入研究的人才能覺得,他不過如此。
如他們這些深入研究過的,真要見到了人,那一個個都恨不得頂禮膜拜!
“所以在你看來,這多爾袞最後定然是要失敗的?”
隨著霍去病點頭,劉徹這才鬆了口氣。
他方才還真是為高祖捏了把汗。
如果真的被多爾袞在接下來打出了背水一戰的效果,那劉邦可就真的危險了!
“並非不能效仿兵仙,而是他連最基本的邏輯都沒能弄明白,便貿貿然的去模仿。”
“掌控士氣隻是第一步,兵仙當初也並非完全依仗著強盛的士氣而勝。”
“他料定趙軍麵對孱弱的敵人會選擇傾巢而出搶奪軍功,趁著營中守軍空虛之際,令少量騎兵突襲,直接將趙軍大營中的旗幟給換成了漢軍旗幟。”
“趙軍原本覺得,這些人是送上門來的軍功,結果迴頭卻忽然發現自己大營都易主,瞬間陣腳大亂,於此同時韓信率軍發起反攻。”
“士氣一漲一落之間,雙方將士的鬥誌被迅速拉開,這才有了背水一戰。”
“當然,這一戰之中的細節定然不隻是末將方才說的這些,兵仙從不打沒把握的仗,他應當還有其他後手,能夠確保哪怕沒有攻破趙軍軍營也能保全自身實力,但這些純屬我等自己的猜測,就不好讓陛下知曉了。”
霍去病想了想,若是說的太複雜,劉徹肯定聽不明白。
於是他幹脆便將背水一戰說了個簡化版。
“所以挑戰中的這個多爾袞,他就是隻學了個背水,卻完全沒學到最後那一戰的精髓,是吧?”
劉徹豎了個大拇指,表示他說的夠簡單明了!
“沒錯,就是這樣,所以陛下完全不用擔心。”
“他這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盲目自信,導致看不清自己的能力與處境。”
“挑戰中的這個節點,清軍屢次被項籍攻入大營,士氣已然徹底崩潰,這樣的狀態可不是過一兩天好日子能夠挽迴的。”
“這多爾袞想的太簡單,或者說,他對軍中士卒還不夠了解。”
“物質上的滿足,對軍中士卒或許重要,卻絕對算不上他們最在意的。”
“從軍之人,最渴望的從來都不是口舌之欲,而是打勝仗,立軍功,一步登天!”
“能帶他們打勝仗的將軍,才能夠掌控他們的士氣,才能讓他們有死戰的決心!”
剩下的,霍去病自然不用多說。
在遇到項羽之後,清軍幾乎連戰連敗,敗到最後,士卒幾乎都沒了精氣神。
尤其是最後被項羽領江東子弟兵衝殺的那一波,目光所及之處,無不是被嚇破了膽。
就這樣狀態的士卒,你指望讓他們好生養幾天之後,再複刻一次背水一戰?
癡人說夢!
隻是不知天幕內的韓信是否察覺到了這件事。
若他發現了對方是在效仿自己,也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的好。
“寡人差不多明白了。”
劉徹點點頭。
他是聽明白了,可此時天幕之上卻是吵翻了天。
以乾隆為首,以及少數不明事理的人都堅定的相信,多爾袞的謀劃沒有絲毫問題。
隻等韓信的大軍包圍過來,這一戰便能拉開序幕。
甚至稍微激進些的,都覺得首戰即終戰,清軍能夠一鼓作氣拿下山海關。
屆時借山海關與韓信、項羽對峙,優勢依舊能夠被清軍牢牢掌控在手中。
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覺得勝負未定,這個時候不論哪一方,都不宜半場開香檳。
少數則是抱著跟霍去病一般的看法。
背水一戰?
這分明就是在一步步斷自己的生路!
天幕之內,察覺到清軍短時間內並無攻城的打算,並且暗戳戳的在醞釀著什麽的時候,劉邦也懵逼了很久。
他最擔心的,就是清軍會在趕到城下之後,便立即不惜代價發起全麵的攻勢。
韓信要調兵遣將,逐步蠶食包圍的速度,定然是遠不及清軍撤退的速度,隻能循序漸進的來。
所以清軍越早發動攻勢,劉邦的壓力就會越大。
因此在看到清軍並未攻城,反而就地紮營之後,他那天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想明白。
兩個解釋。
要麽是敵軍統帥是蠢貨,要麽是韓信成功將臥底打入了敵軍內部!
而在過了幾天之後,劉邦逐漸琢磨出個味兒了。
給下麵將士好吃好喝的供著,同時將自身置於險境。
以逸待勞的同時,破釜沉舟?
聯想到這一點之後,他第一時間叫來了蕭何。
“你在戰場上呆過,也見識過項籍衝陣的模樣,你覺得,這清軍統帥是否能匹敵項籍?”
是否能匹敵誰?
項羽?
對於這樣的問題,蕭何眨巴著眼睛看向劉邦,眼神中隻表達出一個意思。
陛下,您是否問錯了?
這天下還有人能比擬項羽之勇嗎?
更何況,就那清軍統帥被殺的拋棄親兵守衛,頭都不敢迴的模樣。
他像是能比擬項羽的猛將?
比什麽?比腦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