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對於戰場的掌控力,誰能跟他媲美?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吧。”
“隻要看軍旗指揮,你們不會死,反而會立下赫赫戰功!”
“這些人前路已斷,退路也被人死守,說是喪家之犬都抬舉了他們,不過一群甕中之鱉。”
“少在這跟本帥表演什麽壯士一去兮不複還,你們是去掙軍功的,是要割下他們腦袋,給自己換前程的,不是去送死的!”
“本帥不讓你們自傲自滿,但也並非讓你們膽怯。”
“這一戰,勝的隻會是我們,爾等聽令行事,他們便會敗的更快!”
韓信明白自己先前擔憂他們驕傲自滿,純純是瞎操心了。
這些人曾經都是百姓,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滿清韃子的威脅之下。
對於關外的那些人,天然的就有一種恐懼之心。
別說傲慢,光是建立這個包圍圈,擋在滿清鐵蹄的前方,就已經耗盡了他們所有的勇氣。
一瞬間,韓信就明白了。
現在要做的不是打壓他們的傲慢,而是提振他們的信心!
“你們的霸王已經於戰場上衝殺良久,殺敵無數!”
“知道清軍原本有多少人嗎?”
“十二萬有餘!”
“而現在呢?不過區區八萬!”
“霸王與身處邊關之內的漢王裏應外合,聯手借混亂殺敵四萬餘!”
“他們兵馬加在一塊都不過萬,尚且能夠殺出這般潑天的戰功,難道你們就天生不如追隨他們的人?”
“我不信,這世上就沒有天生不如他人的事,他們能做到,難道爾等就比他們少條腿?少隻手?”
“爾等皆為我一手操練出來,他們能做到的,爾等兵馬更盛,隻會做的更好!”
“傳令,此番戰事目標,徹底圍殲多爾袞部所剩的八萬餘兵馬,割下他們的腦袋,換取你們的軍功!”
“此戰之後,將由霸王、漢王以及本帥來為爾等論功行賞,殺敵最多,戰功最高者,封侯拜將!”
……
“他又將自己跟項籍、劉邦放在同一個地位了。”
“該怎麽說呢,要說韓信不會為人處世的話,他卻硬生生憑著自己的圓滑,爬上了高祖那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置。”
“可要說他會為人處世,就單憑他方才的那一番話,不管是高祖還是項籍,估摸著都會對他不滿。”
看似將自己名字排在最後,實則就是將自己的位置擺在了與那兩位相等的地位上。
倒不是老朱小心眼挑他細節上的毛病,而是古往今來,就沒幾個人會不注重這般細節的。
伴君如伴虎,連這點細節都注重不好,死才是理所應當的!
“大概也隻有高祖那樣的人,才能容他,這兩人的確稱得上相互成全。”
“畢竟如果是在其他皇帝的手下,韓信這樣的性子應該是活不到被稱為兵仙的時候便會被處死。”
李二也同樣欣賞不來。
對於韓信的兵法他是很佩服,但問題就在於他的大唐並不缺少能征善戰之人。
恰恰相反,放眼整個朝堂,沒有滅國本事的,都沒臉稱自己是名將。
大唐並不缺少善戰之將,所以他也並不理解韓信這般的倨傲。
“你們倆還真是不知民間疾苦,不知其他朝代的苦楚啊。”
“有才能的人,傲氣些怎麽了?”
“這要是在朕的大宋,除了兵權之外,他要什麽,朕都能給什麽!”
對於那兩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趙匡胤多少有些無語。
你們麾下都不缺名帥猛將,當然能在這大放厥詞了。
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大唐還是將星如雲,到了他的大宋……
外界都傳聞他宋太祖趙匡胤忌憚麾下將軍,於是杯酒釋兵權,崇文抑武,這才導致了大宋孱弱。
可事實上呢?
那些所謂的將領沒一個比他能打的。
放到戰場,他甚至都未必能看得上!
這些人縱使讓他們領兵,又能如何?
正如趙匡胤了解他們一般,他們也同樣對自己的能力無比了解。
造趙匡胤的反?
他們還沒活夠!
自始至終,他老趙杯酒釋兵權就不是忌憚自己在世時這些將軍謀反,而是為了後世考慮,避免軍閥割據之事再發生。
至於讓那些人去地方上享受榮華富貴,也就是因為他老趙覺得這些人領兵的才能遠不如自己,用他們,還不如自己親征。
但凡要是韓信在大宋,在他的麾下。
別說言語上平起平坐,隻要他不想要兵權,不想謀反,並且在關鍵時刻能夠領兵收複河山,那就是在真正的名義上平起平坐,他都能接受!
“老趙說的也沒錯,這樣的善戰之將,也得看生的時代。”
“生在盛世,他這樣的人自然是無用處,盲目的倨傲隻會自取滅亡。”
“可在亂世,得這麽個韓信,便幾乎能夠得到爭奪江山的底蘊!”
“亂世的皇帝,誰不想要這麽個韓信輔佐?哪怕他不分尊卑。”
甚至楊堅感覺自己的話說的都過於保守了。
就如之前盤點過的那宋孝宗時期,要是能給趙昚一個韓信。
別說讓他逞個口舌之利了,隻要確定韓信能打勝仗,能驅逐韃虜,還於舊都,就是讓趙昚每日以兄長相稱,估摸著都不帶有絲毫猶豫的!
“別說亂世了,若是孤手下能有個韓信,隻要他不想謀反,別說以平輩相稱,就是讓孤以長輩稱唿他,那都不帶有絲毫猶豫的!”
下一個發言的更誇張。
李二看的眉頭一皺。
可在看到最後的那個名字之後,瞬間釋然了。
開國之君即是亡國之君,王莽!
這位倒真是。
但凡他手下有個韓信,不僅能穩固江山,甚至都有可能徹底完成他想要的變法!
“所以啊,對李二你們這樣的人來說,或者對於一般的守成之君來說,韓信可有可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該死的。”
“但在我們這些人手裏,他要是真的存在,那真是恨不得供起來啊!”
“你瞧瞧,同等兵力的包圍圈,做的滴水不漏。”
“多爾袞往哪個方向撤,怎麽撤,每天撤多少距離,每天折損多少兵馬,以及每天在哪紮營,如何提心吊膽,都是他說了算。”
“對於戰場的掌控力,誰能跟他媲美?”
“能夠對自己麾下的士卒如臂驅使並不算什麽,很多名將都能做到。”
“可韓信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對於地方將領的行動,他同樣能夠做到了如指掌!”
“隻要看軍旗指揮,你們不會死,反而會立下赫赫戰功!”
“這些人前路已斷,退路也被人死守,說是喪家之犬都抬舉了他們,不過一群甕中之鱉。”
“少在這跟本帥表演什麽壯士一去兮不複還,你們是去掙軍功的,是要割下他們腦袋,給自己換前程的,不是去送死的!”
“本帥不讓你們自傲自滿,但也並非讓你們膽怯。”
“這一戰,勝的隻會是我們,爾等聽令行事,他們便會敗的更快!”
韓信明白自己先前擔憂他們驕傲自滿,純純是瞎操心了。
這些人曾經都是百姓,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滿清韃子的威脅之下。
對於關外的那些人,天然的就有一種恐懼之心。
別說傲慢,光是建立這個包圍圈,擋在滿清鐵蹄的前方,就已經耗盡了他們所有的勇氣。
一瞬間,韓信就明白了。
現在要做的不是打壓他們的傲慢,而是提振他們的信心!
“你們的霸王已經於戰場上衝殺良久,殺敵無數!”
“知道清軍原本有多少人嗎?”
“十二萬有餘!”
“而現在呢?不過區區八萬!”
“霸王與身處邊關之內的漢王裏應外合,聯手借混亂殺敵四萬餘!”
“他們兵馬加在一塊都不過萬,尚且能夠殺出這般潑天的戰功,難道你們就天生不如追隨他們的人?”
“我不信,這世上就沒有天生不如他人的事,他們能做到,難道爾等就比他們少條腿?少隻手?”
“爾等皆為我一手操練出來,他們能做到的,爾等兵馬更盛,隻會做的更好!”
“傳令,此番戰事目標,徹底圍殲多爾袞部所剩的八萬餘兵馬,割下他們的腦袋,換取你們的軍功!”
“此戰之後,將由霸王、漢王以及本帥來為爾等論功行賞,殺敵最多,戰功最高者,封侯拜將!”
……
“他又將自己跟項籍、劉邦放在同一個地位了。”
“該怎麽說呢,要說韓信不會為人處世的話,他卻硬生生憑著自己的圓滑,爬上了高祖那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置。”
“可要說他會為人處世,就單憑他方才的那一番話,不管是高祖還是項籍,估摸著都會對他不滿。”
看似將自己名字排在最後,實則就是將自己的位置擺在了與那兩位相等的地位上。
倒不是老朱小心眼挑他細節上的毛病,而是古往今來,就沒幾個人會不注重這般細節的。
伴君如伴虎,連這點細節都注重不好,死才是理所應當的!
“大概也隻有高祖那樣的人,才能容他,這兩人的確稱得上相互成全。”
“畢竟如果是在其他皇帝的手下,韓信這樣的性子應該是活不到被稱為兵仙的時候便會被處死。”
李二也同樣欣賞不來。
對於韓信的兵法他是很佩服,但問題就在於他的大唐並不缺少能征善戰之人。
恰恰相反,放眼整個朝堂,沒有滅國本事的,都沒臉稱自己是名將。
大唐並不缺少善戰之將,所以他也並不理解韓信這般的倨傲。
“你們倆還真是不知民間疾苦,不知其他朝代的苦楚啊。”
“有才能的人,傲氣些怎麽了?”
“這要是在朕的大宋,除了兵權之外,他要什麽,朕都能給什麽!”
對於那兩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趙匡胤多少有些無語。
你們麾下都不缺名帥猛將,當然能在這大放厥詞了。
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大唐還是將星如雲,到了他的大宋……
外界都傳聞他宋太祖趙匡胤忌憚麾下將軍,於是杯酒釋兵權,崇文抑武,這才導致了大宋孱弱。
可事實上呢?
那些所謂的將領沒一個比他能打的。
放到戰場,他甚至都未必能看得上!
這些人縱使讓他們領兵,又能如何?
正如趙匡胤了解他們一般,他們也同樣對自己的能力無比了解。
造趙匡胤的反?
他們還沒活夠!
自始至終,他老趙杯酒釋兵權就不是忌憚自己在世時這些將軍謀反,而是為了後世考慮,避免軍閥割據之事再發生。
至於讓那些人去地方上享受榮華富貴,也就是因為他老趙覺得這些人領兵的才能遠不如自己,用他們,還不如自己親征。
但凡要是韓信在大宋,在他的麾下。
別說言語上平起平坐,隻要他不想要兵權,不想謀反,並且在關鍵時刻能夠領兵收複河山,那就是在真正的名義上平起平坐,他都能接受!
“老趙說的也沒錯,這樣的善戰之將,也得看生的時代。”
“生在盛世,他這樣的人自然是無用處,盲目的倨傲隻會自取滅亡。”
“可在亂世,得這麽個韓信,便幾乎能夠得到爭奪江山的底蘊!”
“亂世的皇帝,誰不想要這麽個韓信輔佐?哪怕他不分尊卑。”
甚至楊堅感覺自己的話說的都過於保守了。
就如之前盤點過的那宋孝宗時期,要是能給趙昚一個韓信。
別說讓他逞個口舌之利了,隻要確定韓信能打勝仗,能驅逐韃虜,還於舊都,就是讓趙昚每日以兄長相稱,估摸著都不帶有絲毫猶豫的!
“別說亂世了,若是孤手下能有個韓信,隻要他不想謀反,別說以平輩相稱,就是讓孤以長輩稱唿他,那都不帶有絲毫猶豫的!”
下一個發言的更誇張。
李二看的眉頭一皺。
可在看到最後的那個名字之後,瞬間釋然了。
開國之君即是亡國之君,王莽!
這位倒真是。
但凡他手下有個韓信,不僅能穩固江山,甚至都有可能徹底完成他想要的變法!
“所以啊,對李二你們這樣的人來說,或者對於一般的守成之君來說,韓信可有可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該死的。”
“但在我們這些人手裏,他要是真的存在,那真是恨不得供起來啊!”
“你瞧瞧,同等兵力的包圍圈,做的滴水不漏。”
“多爾袞往哪個方向撤,怎麽撤,每天撤多少距離,每天折損多少兵馬,以及每天在哪紮營,如何提心吊膽,都是他說了算。”
“對於戰場的掌控力,誰能跟他媲美?”
“能夠對自己麾下的士卒如臂驅使並不算什麽,很多名將都能做到。”
“可韓信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對於地方將領的行動,他同樣能夠做到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