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乃公就不信,他敢放棄乃公而不來救援!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努力整合兵馬,同時下令追擊圍剿劉邦大軍的多爾袞不知為何,忽然感覺到一陣寒意襲來。
就好像被什麽東西盯上了命門一般。
這種突然而來的直覺,讓他很不舒服。
難道不該是襲營的兵馬衝的太散而陷入了困境嗎?
方才第一輪襲營的攻勢,的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甚至有部分兵馬都已經開始了潰逃。
但不管怎麽說,大勢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被衝散的親兵已然開始逐步聚攏,同時手邊能夠指揮到的兵馬,也都忽略了那數十誘餌,而直接向著突襲敵軍的主力靠攏了過去。
按理來說,若是為這些誘餌停住了腳步,才是不該。
“將軍,那兩股兵馬又要匯合了!”
還未等多爾袞思索,一旁便有人提醒。
他們身在高點,能夠清楚的看到連綿的火光之中,兩股騎兵正在飛速逼近。
一旦讓這兩股兵馬再度將大營殺個對穿,那士氣頃刻間便會徹底崩塌。
到那個時候,別說圍剿他們,也別說迴頭攻打山海關了,潰不成軍的他們,多半會被逐步分而蠶食。
多爾袞清楚的知道,自己麵對的敵軍統帥是何等強大。
不給機會也就罷了,真要給了他這等絕佳的機會,己方多半是再抬不起頭來的。
“傳軍令,全力圍剿!”
“若讓這兩軍匯合,所有阻攔不力的將士皆斬,家中老小貶為奴隸!”
沒時間再多思索,甚至目光都沒機會在那數十誘餌身上多停留哪怕片刻時間。
他是真的不明白,萎靡的大明之中,怎麽會突然蹦出這麽一批精銳的兵馬。
統帥行軍布陣滴水不漏。
將軍神勇蓋世,正麵戰場幾乎無人能擋。
方才襲營的那數百人,更是個個悍不畏死,就好像就非得死在這一樣。
甚至他還親眼看到,有人直接將自己給點燃,從而撲向糧倉的。
但凡從前大明要真有這麽一支鐵血大軍,能被他屢次三番攻入關內?
能被李自成攻入京師腹地,能讓叛軍這般猖獗?
笑話!
李自成大軍若是能匹敵這般精銳,他還敢入關?
跪地稱臣都來不及!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兵馬,若不是明廷大軍,那又憑什麽會跟他們這般死磕?
難道都不為自己考慮的嗎?
有這些兵馬,隻要不在這跟他們大清死磕,甚至都有機會問鼎這天下!
但現在,再多的不解也隻能先咽下去。
首要的任務,是阻止這兩股奇襲的兵馬再度匯合。
“另外再傳令下去,殺敵一人,賞奴隸十人!”
“擊潰眼前之敵,往後這中原都將成為我等的馬場!”
“爾等目光所及的所有人,都可以搶,都可以殺!”
“此戰之後,所有人皆論功行賞!”
大棒跟蘿卜同時舉起,逼迫著滿清大軍不得不死死的頂上去。
阻攔不力所有人皆殺,甚至還要牽連家人。
相反,隻要此戰能贏,能夠將這兩股奇襲的兵馬全殲,那接下來整個中原都將向他們張開懷抱!
接下來,無論他們想要什麽,這片中原大地都能滿足。
錢財、糧食、奴隸、女人等等,近乎應有盡有!
何去何從,似乎並不需要多說。
隨著四處火光繼續蔓延,劉邦卻感覺有些艱難了起來。
戰馬衝鋒的腳步早已經被攔下,加上四周極高的溫度,以及嗆人的濃煙,加上四麵八方如潮水般湧上來的敵人。
三千騎兵精銳,放在尋常的地方或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可眼下,陷入這敵軍的包圍之中,甚至馬都隱隱成了累贅。
“漢王,先走一步!”
“陛下快走,我等為你斷後!”
“娘的,這幫人就跟殺不完似得,跟他們拚了!”
“不行,煙太大,看不清路,你們保護陛下突圍,我就不走了!”
四周無比嘈雜,已然有不少人放棄了突圍的念頭。
這燃起的熊熊烈火,不僅擾亂了敵軍,也同樣給他們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看不清路,不住的咳嗽,以及逐漸昏花的視線。
“都給乃公閉嘴!”
“既然將你們帶出來了,那乃公自然有辦法給你們活生生給帶迴去!”
“少tm在那幹些自我感動的事,都給乃公跟上,誰掉隊,迴去乃公就問誰的罪!”
這一刻,劉邦知道自己千萬不能亂。
也千萬不能助長這些人留下斷後的風氣。
他很清楚的知道,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以及項羽那江東子弟兵的剛烈。
但凡要真的是聽之任之,讓他們分批留下斷後的話。
劉邦能夠肯定,自己一定能成功突圍,但那個時候,恐怕又要變成孤家寡人了!
“衝不出去啊,陛下,敵人太多了,這濃煙也太刺眼了,我等眼睛都要睜不開了。”
“馬也跑不動,四麵還都是敵人,漢王,你再婦人之仁下去,恐怕一個人都走不脫!”
看著身邊這些人為難的神情,劉邦心下也有些無力。
這些都是跟著他們爭奪天下的百戰之兵,對於戰局的判斷不比一般的將帥差。
他們這般看法,至少也意味著,衝出去的希望渺茫。
“既然衝不出去,馬匹也跑不動,那便就地防守!”
“留部分人拖延敵軍的腳步,剩下的人跟乃公將四周的樹都給砍了!”
濃煙滾滾之下,的確很難分清方向。
盲目突圍,很大概率會在原地兜圈。
眼下他所做出的部署,就是最好的選擇。
“就地防守?那可是死路一條,漢王,你瘋了嗎!?”
漢軍埋頭苦幹,可楚軍卻是忍不住質疑道。
“別忘了,除了乃公跟項籍之外,在這戰局之中可還有韓信參與。”
“乃公就不信,他敢放棄乃公而不來救援!”
不管怎樣,他不能放棄身邊這些人!
……
“陛下還是一樣的任性。”
“此處腳步如何能停,無論我軍能否增援,這都是一步昏招。”
“砍樹這種事,可不僅會擋住敵軍的腳步,也會擋住你們自己的生路啊。”
韓信與多爾袞一般站在最高處,將下方的戰局皆收入眼底。
對於劉邦做出的決定,他很是無奈。
“救,還是不救呢。”
就好像被什麽東西盯上了命門一般。
這種突然而來的直覺,讓他很不舒服。
難道不該是襲營的兵馬衝的太散而陷入了困境嗎?
方才第一輪襲營的攻勢,的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甚至有部分兵馬都已經開始了潰逃。
但不管怎麽說,大勢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被衝散的親兵已然開始逐步聚攏,同時手邊能夠指揮到的兵馬,也都忽略了那數十誘餌,而直接向著突襲敵軍的主力靠攏了過去。
按理來說,若是為這些誘餌停住了腳步,才是不該。
“將軍,那兩股兵馬又要匯合了!”
還未等多爾袞思索,一旁便有人提醒。
他們身在高點,能夠清楚的看到連綿的火光之中,兩股騎兵正在飛速逼近。
一旦讓這兩股兵馬再度將大營殺個對穿,那士氣頃刻間便會徹底崩塌。
到那個時候,別說圍剿他們,也別說迴頭攻打山海關了,潰不成軍的他們,多半會被逐步分而蠶食。
多爾袞清楚的知道,自己麵對的敵軍統帥是何等強大。
不給機會也就罷了,真要給了他這等絕佳的機會,己方多半是再抬不起頭來的。
“傳軍令,全力圍剿!”
“若讓這兩軍匯合,所有阻攔不力的將士皆斬,家中老小貶為奴隸!”
沒時間再多思索,甚至目光都沒機會在那數十誘餌身上多停留哪怕片刻時間。
他是真的不明白,萎靡的大明之中,怎麽會突然蹦出這麽一批精銳的兵馬。
統帥行軍布陣滴水不漏。
將軍神勇蓋世,正麵戰場幾乎無人能擋。
方才襲營的那數百人,更是個個悍不畏死,就好像就非得死在這一樣。
甚至他還親眼看到,有人直接將自己給點燃,從而撲向糧倉的。
但凡從前大明要真有這麽一支鐵血大軍,能被他屢次三番攻入關內?
能被李自成攻入京師腹地,能讓叛軍這般猖獗?
笑話!
李自成大軍若是能匹敵這般精銳,他還敢入關?
跪地稱臣都來不及!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兵馬,若不是明廷大軍,那又憑什麽會跟他們這般死磕?
難道都不為自己考慮的嗎?
有這些兵馬,隻要不在這跟他們大清死磕,甚至都有機會問鼎這天下!
但現在,再多的不解也隻能先咽下去。
首要的任務,是阻止這兩股奇襲的兵馬再度匯合。
“另外再傳令下去,殺敵一人,賞奴隸十人!”
“擊潰眼前之敵,往後這中原都將成為我等的馬場!”
“爾等目光所及的所有人,都可以搶,都可以殺!”
“此戰之後,所有人皆論功行賞!”
大棒跟蘿卜同時舉起,逼迫著滿清大軍不得不死死的頂上去。
阻攔不力所有人皆殺,甚至還要牽連家人。
相反,隻要此戰能贏,能夠將這兩股奇襲的兵馬全殲,那接下來整個中原都將向他們張開懷抱!
接下來,無論他們想要什麽,這片中原大地都能滿足。
錢財、糧食、奴隸、女人等等,近乎應有盡有!
何去何從,似乎並不需要多說。
隨著四處火光繼續蔓延,劉邦卻感覺有些艱難了起來。
戰馬衝鋒的腳步早已經被攔下,加上四周極高的溫度,以及嗆人的濃煙,加上四麵八方如潮水般湧上來的敵人。
三千騎兵精銳,放在尋常的地方或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可眼下,陷入這敵軍的包圍之中,甚至馬都隱隱成了累贅。
“漢王,先走一步!”
“陛下快走,我等為你斷後!”
“娘的,這幫人就跟殺不完似得,跟他們拚了!”
“不行,煙太大,看不清路,你們保護陛下突圍,我就不走了!”
四周無比嘈雜,已然有不少人放棄了突圍的念頭。
這燃起的熊熊烈火,不僅擾亂了敵軍,也同樣給他們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看不清路,不住的咳嗽,以及逐漸昏花的視線。
“都給乃公閉嘴!”
“既然將你們帶出來了,那乃公自然有辦法給你們活生生給帶迴去!”
“少tm在那幹些自我感動的事,都給乃公跟上,誰掉隊,迴去乃公就問誰的罪!”
這一刻,劉邦知道自己千萬不能亂。
也千萬不能助長這些人留下斷後的風氣。
他很清楚的知道,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以及項羽那江東子弟兵的剛烈。
但凡要真的是聽之任之,讓他們分批留下斷後的話。
劉邦能夠肯定,自己一定能成功突圍,但那個時候,恐怕又要變成孤家寡人了!
“衝不出去啊,陛下,敵人太多了,這濃煙也太刺眼了,我等眼睛都要睜不開了。”
“馬也跑不動,四麵還都是敵人,漢王,你再婦人之仁下去,恐怕一個人都走不脫!”
看著身邊這些人為難的神情,劉邦心下也有些無力。
這些都是跟著他們爭奪天下的百戰之兵,對於戰局的判斷不比一般的將帥差。
他們這般看法,至少也意味著,衝出去的希望渺茫。
“既然衝不出去,馬匹也跑不動,那便就地防守!”
“留部分人拖延敵軍的腳步,剩下的人跟乃公將四周的樹都給砍了!”
濃煙滾滾之下,的確很難分清方向。
盲目突圍,很大概率會在原地兜圈。
眼下他所做出的部署,就是最好的選擇。
“就地防守?那可是死路一條,漢王,你瘋了嗎!?”
漢軍埋頭苦幹,可楚軍卻是忍不住質疑道。
“別忘了,除了乃公跟項籍之外,在這戰局之中可還有韓信參與。”
“乃公就不信,他敢放棄乃公而不來救援!”
不管怎樣,他不能放棄身邊這些人!
……
“陛下還是一樣的任性。”
“此處腳步如何能停,無論我軍能否增援,這都是一步昏招。”
“砍樹這種事,可不僅會擋住敵軍的腳步,也會擋住你們自己的生路啊。”
韓信與多爾袞一般站在最高處,將下方的戰局皆收入眼底。
對於劉邦做出的決定,他很是無奈。
“救,還是不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