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若是連外敵都鎮壓不住,那又何談中原大位?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出意外的話,後來打著反清複明旗號的大部分豪紳,幾乎都參與過放任滿清入關這件事。”
“所以乃公就說,士族誤國!”
“他們向來考慮的都隻有自己!”
“這幫喜歡兩頭下注的軟骨頭,就該統統弄死!”
劉邦怒斥道。
中原王朝興衰,群雄爭霸,那都該是關上門來自己幹的。
“最好的局麵就是如大漢一般,漢末之時,縱使群雄割據,也沒有任何人說引外敵入關。”
“當然了,就那時候群雄割據的局麵,哪個外敵來了也是死路一條。”
李二感歎道。
在他看來,漢末之時的魅力,不僅僅在於蜀漢的浪漫以及曹魏的風骨。
更重要的是,甭管哪一路諸侯,就算被打出狗腦子來,那對於外敵的壓製也是絕對的。
哪怕是公孫瓚這種前期迅速退場的諸侯,對外的戰績也是無可挑剔。
在他看來,王朝末年的爭雄就該是如此。
若是連外敵都鎮壓不住,那又何談中原大位?
“李自成是個梟雄,可惜他目光終究短淺,若是能提前一步做好應對,也不至於敗的那般幹淨利落。”
“種種巧合,其中但凡有些許的差錯,都不至於釀成滿清入關的結局。”
“雖不知這李自成登上大位會做的如何,想來無論如何,也不會比滿清更差才是。”
朱由檢現在都在開始為李自成考慮了。
他承認了自己亡國之君的身份。
這大明亡在自己手,亡在李自成手的結局,他現在已經完全能夠接受了。
畢竟太祖都放話,王朝興衰更迭本就是常態。
李自成若能做的更好,那便讓他去做也罷。
至少,不能讓滿清再來當這個天下之主了!
想到這裏,他看向身旁太監王承恩。
“派出去圍剿吳三桂的大軍如何了?怎麽這些天都無戰報傳迴?”
“奴才今日去問了,有戰報傳迴,卻非捷報,吳三桂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已與滿清聯手,構建的防線一時間難以攻破,甚至我軍幾次強攻都被打了迴來,損失不小。”
“興許也正是如此,兵部的那些大人才自覺無顏麵讓陛下看到戰報。”
“但還請陛下放心,他們已經派遣大軍增援,定然能趕在各路叛軍之前,拿下吳三桂!”
王承恩低頭道。
“派遣大軍增援?朝廷如今連軍餉都發不起了,不是說已經無兵可用了?哪來的援軍?”
朱由檢狐疑的看向他。
王承恩:“……”
有些話他知道,一旦說出來,朱由檢肯定要暴怒。
但麵對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他也隻能硬著頭皮開口。
“是兵部以及其餘五部的大人們湊出來的銀兩,聽聞他們湊足了銀錢,將往年的軍餉補下去了大半,這才能夠調動大軍。”
“?”
“他們湊出來的?他們哪來的錢?”
朱由檢果然如預想一般的暴怒。
雖然先前的盤點中,天幕上的字跡已經說明了,李自成在京師中搜刮出了數千萬兩白銀。
可他還一直天真的覺得,那是京師之內的豪紳家產富裕,朝堂上的官員縱使有些家底,也不會那般有錢。
這一刻,聽到王承恩的話後,他的信念崩塌了。
“此前朕屢次放下麵子,想找他們借錢,他們是怎麽跟朕說的?”
“他們說家中清貧,著實是拿不出銀子,那一個個哭喪般的臉,朕到現在還記著呢!”
“原來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清貧?”
“朕都發不起的軍費,他們自己掏腰包就給補上了一大半?”
朱由檢覺得自己有理由懷疑,若非此番下了最後通牒,這幫人恐怕寧願看著大明亡國,也不會多掏哪怕一分錢!
刀不砍到他們身上,那他們也隻會覺得,換個王朝,換個天子沒有絲毫影響!
也就是他此番的旨意,以及天幕上對於滿清的盤點,才真正讓他們警醒。
此番,徹底動到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陛下,此時不宜問罪,還要依仗各位大人討伐吳三桂呢。”
“更何況,吳三桂之後還有逆賊李自成,等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再秋後算賬也不遲。”
看著朱由檢那一副近乎癲狂的模樣,王承恩連忙小心的勸道。
他是真怕這位天子一言不合就大開殺戒。
畢竟此前,陛下也是有過前科的。
“朕知道,朕現在都知道了。”
“朕的能力不行,需要他們輔佐才能夠完成太祖的旨意。”
“不過也僅此一次,朕已經不再寄希望於平定叛亂了,這大明已千瘡百孔,以朕的能力,也是修補不了的。”
“等解決吳三桂之後,朕便會讓位給李自成。”
“再差,不會比現在更差,也不會比滿清入關更差了。”
“大伴,自兄長那一句吾弟當為堯舜之後,朕便一日好覺都未曾睡過,朕太累了,兄長看錯了朕,朕沒那個能力。”
“朕想去當個普通人,屆時,大伴你陪朕一起走吧。”
在短暫的暴怒之後,朱由檢徹底的看開了。
他看清了自己的能力。
那就是沒有能力。
大明王朝在自己手中亡國。
也知道了自己的識人之明。
滿朝都是欺上瞞下的奸臣,然而他卻把該殺的人都留了下來。
反而真正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的,如孫傳庭等人,卻是被他一手迫害。
沒能力,沒有識人之明,沒有用人之能,這就是他。
在認清自己之後,朱由檢也就徹底的看開了。
這天下不是他的沒關係,不是老朱家的也沒關係。
反正太祖、成祖都接受了這個事實。
隻要這天下不落入滿清手中,那放在誰手裏,不管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都無所謂了。
“啊?陛下,您!?”
王承恩驚呆了。
他著實是沒想到,皇上竟然已經生出了這等念頭。
這是要將大明的社稷禪位於外人啊!
然而還沒等他勸諫,就看到天幕上,太祖皇帝老朱已經開口。
“倒也不失為一個聰明的決定。”
“自身能力不足,解決不了眼前的困境,那便將大位讓給能解決的人。”
“隻要別讓滿清那幫混賬坐上皇位,不管是誰,咱都可以接受!”
“所以乃公就說,士族誤國!”
“他們向來考慮的都隻有自己!”
“這幫喜歡兩頭下注的軟骨頭,就該統統弄死!”
劉邦怒斥道。
中原王朝興衰,群雄爭霸,那都該是關上門來自己幹的。
“最好的局麵就是如大漢一般,漢末之時,縱使群雄割據,也沒有任何人說引外敵入關。”
“當然了,就那時候群雄割據的局麵,哪個外敵來了也是死路一條。”
李二感歎道。
在他看來,漢末之時的魅力,不僅僅在於蜀漢的浪漫以及曹魏的風骨。
更重要的是,甭管哪一路諸侯,就算被打出狗腦子來,那對於外敵的壓製也是絕對的。
哪怕是公孫瓚這種前期迅速退場的諸侯,對外的戰績也是無可挑剔。
在他看來,王朝末年的爭雄就該是如此。
若是連外敵都鎮壓不住,那又何談中原大位?
“李自成是個梟雄,可惜他目光終究短淺,若是能提前一步做好應對,也不至於敗的那般幹淨利落。”
“種種巧合,其中但凡有些許的差錯,都不至於釀成滿清入關的結局。”
“雖不知這李自成登上大位會做的如何,想來無論如何,也不會比滿清更差才是。”
朱由檢現在都在開始為李自成考慮了。
他承認了自己亡國之君的身份。
這大明亡在自己手,亡在李自成手的結局,他現在已經完全能夠接受了。
畢竟太祖都放話,王朝興衰更迭本就是常態。
李自成若能做的更好,那便讓他去做也罷。
至少,不能讓滿清再來當這個天下之主了!
想到這裏,他看向身旁太監王承恩。
“派出去圍剿吳三桂的大軍如何了?怎麽這些天都無戰報傳迴?”
“奴才今日去問了,有戰報傳迴,卻非捷報,吳三桂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已與滿清聯手,構建的防線一時間難以攻破,甚至我軍幾次強攻都被打了迴來,損失不小。”
“興許也正是如此,兵部的那些大人才自覺無顏麵讓陛下看到戰報。”
“但還請陛下放心,他們已經派遣大軍增援,定然能趕在各路叛軍之前,拿下吳三桂!”
王承恩低頭道。
“派遣大軍增援?朝廷如今連軍餉都發不起了,不是說已經無兵可用了?哪來的援軍?”
朱由檢狐疑的看向他。
王承恩:“……”
有些話他知道,一旦說出來,朱由檢肯定要暴怒。
但麵對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他也隻能硬著頭皮開口。
“是兵部以及其餘五部的大人們湊出來的銀兩,聽聞他們湊足了銀錢,將往年的軍餉補下去了大半,這才能夠調動大軍。”
“?”
“他們湊出來的?他們哪來的錢?”
朱由檢果然如預想一般的暴怒。
雖然先前的盤點中,天幕上的字跡已經說明了,李自成在京師中搜刮出了數千萬兩白銀。
可他還一直天真的覺得,那是京師之內的豪紳家產富裕,朝堂上的官員縱使有些家底,也不會那般有錢。
這一刻,聽到王承恩的話後,他的信念崩塌了。
“此前朕屢次放下麵子,想找他們借錢,他們是怎麽跟朕說的?”
“他們說家中清貧,著實是拿不出銀子,那一個個哭喪般的臉,朕到現在還記著呢!”
“原來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清貧?”
“朕都發不起的軍費,他們自己掏腰包就給補上了一大半?”
朱由檢覺得自己有理由懷疑,若非此番下了最後通牒,這幫人恐怕寧願看著大明亡國,也不會多掏哪怕一分錢!
刀不砍到他們身上,那他們也隻會覺得,換個王朝,換個天子沒有絲毫影響!
也就是他此番的旨意,以及天幕上對於滿清的盤點,才真正讓他們警醒。
此番,徹底動到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陛下,此時不宜問罪,還要依仗各位大人討伐吳三桂呢。”
“更何況,吳三桂之後還有逆賊李自成,等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再秋後算賬也不遲。”
看著朱由檢那一副近乎癲狂的模樣,王承恩連忙小心的勸道。
他是真怕這位天子一言不合就大開殺戒。
畢竟此前,陛下也是有過前科的。
“朕知道,朕現在都知道了。”
“朕的能力不行,需要他們輔佐才能夠完成太祖的旨意。”
“不過也僅此一次,朕已經不再寄希望於平定叛亂了,這大明已千瘡百孔,以朕的能力,也是修補不了的。”
“等解決吳三桂之後,朕便會讓位給李自成。”
“再差,不會比現在更差,也不會比滿清入關更差了。”
“大伴,自兄長那一句吾弟當為堯舜之後,朕便一日好覺都未曾睡過,朕太累了,兄長看錯了朕,朕沒那個能力。”
“朕想去當個普通人,屆時,大伴你陪朕一起走吧。”
在短暫的暴怒之後,朱由檢徹底的看開了。
他看清了自己的能力。
那就是沒有能力。
大明王朝在自己手中亡國。
也知道了自己的識人之明。
滿朝都是欺上瞞下的奸臣,然而他卻把該殺的人都留了下來。
反而真正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的,如孫傳庭等人,卻是被他一手迫害。
沒能力,沒有識人之明,沒有用人之能,這就是他。
在認清自己之後,朱由檢也就徹底的看開了。
這天下不是他的沒關係,不是老朱家的也沒關係。
反正太祖、成祖都接受了這個事實。
隻要這天下不落入滿清手中,那放在誰手裏,不管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都無所謂了。
“啊?陛下,您!?”
王承恩驚呆了。
他著實是沒想到,皇上竟然已經生出了這等念頭。
這是要將大明的社稷禪位於外人啊!
然而還沒等他勸諫,就看到天幕上,太祖皇帝老朱已經開口。
“倒也不失為一個聰明的決定。”
“自身能力不足,解決不了眼前的困境,那便將大位讓給能解決的人。”
“隻要別讓滿清那幫混賬坐上皇位,不管是誰,咱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