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管怎麽說,諸葛丞相也是我大漢臣子,並且那些年中,我大漢的狀況也的確不錯。”


    劉諶沒法反駁,他隻能抓著諸葛亮是漢臣這件事。


    捫心自問,若真的將諸葛丞相從劉禪的天子生涯中剝離出去,那劉禪這個皇帝當的,的確就隻剩下平庸與昏庸了。


    沒有諸葛丞相,便也不會有往後賢良的三相,自然蜀中的情況也會急轉直下。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歎息一聲。


    還是先帝的眼光好,若非先帝托孤於諸葛丞相,怕是大漢早已經不複存在,又怎能撐的到今日。


    “朕說了,朕承認諸葛亮的能力,但現在朕問的是,劉禪自己的能力。”


    “你覺得,沒了諸葛亮,以及沒了出師表上舉薦的人才之後,劉禪做的怎麽樣?”


    “他有識人之力嗎?有半分作為天子平衡各方的能力嗎?文治武功方麵,有任何一處值得稱道的成就嗎?”


    “如果你要說,他尊重諸葛丞相,並且為之立廟這件事,那朕隻能說,這是他該做的!”


    “畢竟諸葛丞相真正是憑借一己之力扭轉了蜀中覆滅的絕境,並且為之續命數十年!”


    “如果你想說,他在位期間很少殺人,被人冠以仁君的名號,那朕告訴你,這是他作為皇帝更加不合格的地方!”


    皇權與士族,從始至終都是站在對立麵的。


    至少在實現大一統之前,雙方都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天子利用士族的力量與他國爭鋒,而士族利用天子賦予的名義與權柄發展自己的家族。


    這個時候,你退一步,士族便會進一步,直至將你手中屬於天子的權柄吞噬幹淨。


    這就是之前曹魏的狀況!


    對待士族仁慈,不殺人,施以仁政。


    名聲是好了,可結果呢?


    看看黃皓那肆無忌憚的模樣,囚禁魏使,冤殺薑維。


    但凡劉禪能稍微多些手段,他也不敢這麽幹,劉邦這麽長時間的謀劃,也不會落空!


    聽著這一聲聲的質問,劉諶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從何開始反駁。


    雖然不好聽,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都是實話。


    良久之後,他隻能不甘的低下頭顱。


    “你是贏家,你說的就是對的,我無話可說。”


    自己的父皇幹的不好,連跟敵人爭論都沒底氣!


    這一刻,他感受到了無盡的憋屈。


    “你也不用不服,若劉禪破城之前的選擇與你相同,令百官歸降,而自己去先帝廟自盡,那朕倒是也能高看他一眼。”


    “可是呢?他怎麽做的?”


    “帶著百官一同歸順,還奢望著從今往後過上平凡富家翁的日子。”


    “他是不是忘了自己身份了?他可是大漢的天子,當今天下名正言順的皇帝!”


    “他就這麽貪生怕死?”


    越說,劉邦的語氣便越是鄙夷。


    他能夠接受自己的大漢會亡。


    古往今來,也從未有過不亡國的朝代。


    明君如始皇帝,強如大秦,最終也難逃滅亡的下場。


    大漢能夠綿延數百年,劉邦已經知足。


    亡在劉備手上,他會很滿足。


    亡在劉諶手上,他也會欣慰。


    可亡在劉禪這麽個庸人手中,他隻會覺得心中不平。


    將士還在死戰,劉禪作為天子卻是先降。


    這樣的尾聲,劉邦非但無法滿意,還得吐兩口唾沫再走!


    “是,或許,你說的對。”


    又是片刻的沉默之後,劉諶緩緩點頭。


    他不想承認,但卻是句句屬實。


    “作為天子,父皇或許是不合格的。”


    “所以,這就是你選擇我的理由嗎?可……”


    “我想不明白,為何你要給我活下去的機會?縱使我答應了你的條件,你就不怕百年之後,我的子孫不甘心而重新發起叛亂?”


    “如果朕告訴你,朕原本想要將這天下還於漢室的,你信嗎?”


    深吸一口氣後,劉邦選擇坦白。


    這場挑戰已經到了尾聲,但有些話,他還是想說出來。


    不僅是說給劉諶聽,也是說給天幕外,曆朝曆代的所有人聽。


    “?”


    很顯然,這句話給劉諶的衝擊力是恐怖的。


    他緩緩打出一個問號之後,便不知該如何迴答了。


    還天下於漢室?


    這位魏帝,您是還沒睡醒嗎?


    這麽荒唐的話,您也能說得出來?


    不可能!


    絕無此種可能!


    見劉諶目瞪口呆的模樣,劉邦隨意的笑笑。


    “不敢相信吧?”


    “當初焦伯、文鴦他們得知朕這想法的時候,他們的表情比你更難以置信。”


    “他們都是陪著朕,親眼看著朕一步步鬥倒司馬家,鬥倒士族,鬥倒各路豪紳的。”


    “他們親眼看著朕付出這般多的心血,重新奪迴了屬於曹魏天子的大權,後又聽朕說,要將這天下還於漢室。”


    “可想而知,那個時候這番話對他們的衝擊有多大。”


    “但焦伯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便選擇了聽朕的話,尊重朕的選擇。”


    提到焦伯,劉邦的語氣不由得沉重了幾分。


    他能看出,在這場挑戰中,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私心。


    真正毫無私心,完全效忠於大魏的,隻有兩人。


    其中毋丘儉倒是絕對的忠臣,但他效忠的乃是明帝曹叡,反司馬家也隻是為了報曹叡的知遇之恩。


    唯有焦伯,是完完全全隻效忠於他劉邦的。


    “焦伯?是那位……死在監牢中的使臣焦大人嗎?”


    對於這個人,劉諶印象很深。


    他知道,原本魏國是想與大漢和談的。


    雖然不知魏國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在大將軍薑維死後,大漢已無將帥可用的情況下,竟然還願意與大漢和談。


    甚至還願意簽署割地盟約,堪稱恥辱求和!


    但即便他不理解,也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大漢最好的機會。


    抓住這機會,大漢便能夠消化包括京師在內的整個司州。


    可這絕佳的機會,卻隨著那位焦大人的死而一並消散。


    “是他,朕原本給他的旨意,是讓他找機會與大漢和談,先讓司州於漢室,隨後再緩緩讓出周邊郡縣,直至雙方勢力相差不多的時候,再昭告天下,還位於漢。”


    “可惜,你們拒絕了朕給的機會。”


    “或者說,試圖用一種高姿態,侮辱朕給你們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想吃個火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想吃個火鍋並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