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蜀中投降的百官能殺,那投降的皇帝,也一樣能殺!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了個乖乖。”
“文鴦還真夠虎的,陛下您看到沒,若非劉禪躲的快,他那第一槍都已經將其斬於馬下了。”
“天子歸降,結果卻被屠戮。”
“若這種事真的發生,那可比單純的殺降要嚴重的多。”
張良擦了擦腦門上滲出的冷汗。
雖然說此番之戰就是為了複仇,為了九泉之下的焦伯。
但若是在正麵戰場上也就罷了,在人家歸降的時候,直接突襲斬殺歸降的國君。
他甚至都有些不敢想,史官究竟會如何記載這一段。
“有什麽好擔心的?”
“他既然選擇了投降,那便已不是天子了。”
“既然不是天子,那與百官,與百姓有何區別?沒殺也無所謂,若是殺了,那也便殺了。”
“他這樣的子孫,乃公還真瞧不上!”
劉邦沒好氣的道。
投降就不能殺了?
蜀中投降的百官能殺,那投降的皇帝,也一樣能殺!
“很難想象,天幕外的人對這一戰究竟會是怎樣的評價。”
看著京師城外發生的這一幕,張良很難評價。
雖然心中也同樣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麵,也同樣想要替焦伯討個公道。
可他卻不知這麽做是對是錯。
多年以來所學的禮節告訴他,這麽做是不對的。
然而現實卻是,若是不這麽做,那蜀中的這些官員,甚至包括黃皓,都未必能夠得到他們應有的懲罰。
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
國家興亡隻與國君有關,隻與百姓有關,隻與底層將士有關。
對於他們這些士大夫而言,戰敗甚至亡國都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想要討迴公道,就隻有將他們一視同仁,公平的給予每一個人屠殺。
“乃公才不管他們如何評價,重要的是,子房,看到了嗎?”
“這些官員之前的嘴臉,以及現在的嘴臉。”
“先前在出城投降之時,他們臉上也多為滿不在意,甚至有些人還有所期待。”
“他們在期待什麽?豈不就是在期待來大魏做官麽?”
“投降,亡國,對於他們壓根就算不得半分懲罰,他們絕大部分人也都不在意這件事。”
“所以外人如何評價,乃公不管,乃公首要的,是讓自己心裏痛快了!”
他劉邦從不是在意他人目光的人。
哪怕想要三造大漢,為的也不過是自己心中的執念,而非他人的崇拜。
如今也是一樣。
他想殺人,為的是讓自己心念通達,為此,他也不會在意其他任何人的看法。
……
“嘖嘖嘖,下手真狠!”
“先前咱還覺得,高祖這是心疼自己的後世子孫,這才想要為大漢續命。”
“卻是沒想到,真正撕破臉,他殺起子孫來,還真絲毫都不帶留情的!”
看著天幕上的畫麵,老朱不由得嘖了兩聲。
不得不承認,看著屬實是解氣!
就該如此!
“好像朕之前也的確看錯他了,他在乎的不是親情,也非是天幕之外千百世的虛名。”
“他好像真的就是,單純的想任性一次,想那麽做,所以便那麽做了。”
見劉邦對投降之臣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李二確定了一件事。
他在乎的,不是什麽萬世虛名。
想來也是,能往儒士帽子裏撒尿的,那就不可能是個在意名聲的主!
既然不是為了名聲,對劉禪又沒有留情,自然也不會是為了親情。
那就隻能是任性。
為了讓自己想做,而去做的任性。
“還真是有夠任性的,不過反而這樣的高祖更真實了。”
“雖然最後三造大漢這件事還是給搞砸了,但在搞砸之後,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平推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倒是也不算太差。”
“至少,那堪稱恥辱的盟約也終究未曾簽訂,不是麽?”
趙匡胤點點頭道。
他從前一直覺得,古之明君都是如記載那般的聖人。
尤其是漢太祖高皇帝,那就得是完美無缺,算無遺策,同時又極其得民心的一個人!
而在這一場挑戰中,的確是讓他認識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劉邦。
任性,肆意妄為,卻又能力強悍。
能闖禍,能出錯,卻也永遠都能將自己犯的錯給收迴來。
這才是真正的劉邦!
在無數人的討論之中,大漢被徹底平推。
這過程當中最大的阻礙,反倒是薑維冤死監牢之前布置的各方防線。
他用的是最為節約兵力的布置,將防線收縮到了極致,幾乎能夠保證,任何一方收到攻勢,都有至少兩方兵馬能夠同時派遣增援。
也正是因為這一道道的布置,不管是陳泰還是文欽,都花了整整十天的時間,才來到京師之外。
“陛下,老臣真的已經盡力了,隻是那薑維布置的防守著實精妙,若非文將軍到來,我們兩方兵馬同時發動進攻,恐怕現在都未必能夠趕到。”
雖然承認敵軍的無能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
但對於薑維,陳泰也依舊選擇了如實相告。
沒有往自己臉上貼金,也沒有給薑維臉上抹黑。
“哦?文將軍,是這樣嗎?”
“怎麽朕與文鴦突破虎牢之時,並沒有感覺有多困難啊?”
劉邦看向另一邊同樣請罪的文欽。
“虎牢關隘堅固,反而成了敵將薑維布置的守備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僅需據城而守,沒有其他更多精妙的布置。”
“相反,因知曉京師乃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因此敵將刻意為這京師布置了守軍。”
“末將也不是什麽長他人誌氣的性子,隻是薑維這個人,能力的確出眾!”
“蜀中曾有傳聞,他是大漢諸葛丞相的傳人,若是他的話,或許還真有這個資格!”
文欽也同樣是老老實實的答道。
“如若要老臣說的話,他不想是諸葛丞相的傳人,而像是整個大漢最後一位有骨氣,有匡扶漢室之心的將軍。”
“諸葛丞相人力難以勝天,最終無奈魂歸五丈原。”
“而薑維,他更像是老天安排給蜀漢最後體麵的退場。”
“此人,能力當真是不差,唯一可惜的是,死在了他們自己人的內鬥之中。”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險些都將薑維給捧到天上去了。
“薑維,真有那麽神?”
劉邦眨了眨眼。
“算不上很神,但能力是有的,而且很厲害。”
在此前陳泰便與薑維交過手,還不止一次,他有更大的發言權。
“朕喜歡這位末路英雄,想為他追封名號,依你們看來,該給他封個什麽樣的名號?”
劉邦順勢問道。
“若真的要封,名號陛下可自己決定,但若是想要他在九泉之下心甘情願的接受,那恐怕就隻能是……漢將軍!”
“他是真正的大漢將軍,也可能是大漢的最後一位將軍!”
“文鴦還真夠虎的,陛下您看到沒,若非劉禪躲的快,他那第一槍都已經將其斬於馬下了。”
“天子歸降,結果卻被屠戮。”
“若這種事真的發生,那可比單純的殺降要嚴重的多。”
張良擦了擦腦門上滲出的冷汗。
雖然說此番之戰就是為了複仇,為了九泉之下的焦伯。
但若是在正麵戰場上也就罷了,在人家歸降的時候,直接突襲斬殺歸降的國君。
他甚至都有些不敢想,史官究竟會如何記載這一段。
“有什麽好擔心的?”
“他既然選擇了投降,那便已不是天子了。”
“既然不是天子,那與百官,與百姓有何區別?沒殺也無所謂,若是殺了,那也便殺了。”
“他這樣的子孫,乃公還真瞧不上!”
劉邦沒好氣的道。
投降就不能殺了?
蜀中投降的百官能殺,那投降的皇帝,也一樣能殺!
“很難想象,天幕外的人對這一戰究竟會是怎樣的評價。”
看著京師城外發生的這一幕,張良很難評價。
雖然心中也同樣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麵,也同樣想要替焦伯討個公道。
可他卻不知這麽做是對是錯。
多年以來所學的禮節告訴他,這麽做是不對的。
然而現實卻是,若是不這麽做,那蜀中的這些官員,甚至包括黃皓,都未必能夠得到他們應有的懲罰。
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
國家興亡隻與國君有關,隻與百姓有關,隻與底層將士有關。
對於他們這些士大夫而言,戰敗甚至亡國都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想要討迴公道,就隻有將他們一視同仁,公平的給予每一個人屠殺。
“乃公才不管他們如何評價,重要的是,子房,看到了嗎?”
“這些官員之前的嘴臉,以及現在的嘴臉。”
“先前在出城投降之時,他們臉上也多為滿不在意,甚至有些人還有所期待。”
“他們在期待什麽?豈不就是在期待來大魏做官麽?”
“投降,亡國,對於他們壓根就算不得半分懲罰,他們絕大部分人也都不在意這件事。”
“所以外人如何評價,乃公不管,乃公首要的,是讓自己心裏痛快了!”
他劉邦從不是在意他人目光的人。
哪怕想要三造大漢,為的也不過是自己心中的執念,而非他人的崇拜。
如今也是一樣。
他想殺人,為的是讓自己心念通達,為此,他也不會在意其他任何人的看法。
……
“嘖嘖嘖,下手真狠!”
“先前咱還覺得,高祖這是心疼自己的後世子孫,這才想要為大漢續命。”
“卻是沒想到,真正撕破臉,他殺起子孫來,還真絲毫都不帶留情的!”
看著天幕上的畫麵,老朱不由得嘖了兩聲。
不得不承認,看著屬實是解氣!
就該如此!
“好像朕之前也的確看錯他了,他在乎的不是親情,也非是天幕之外千百世的虛名。”
“他好像真的就是,單純的想任性一次,想那麽做,所以便那麽做了。”
見劉邦對投降之臣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李二確定了一件事。
他在乎的,不是什麽萬世虛名。
想來也是,能往儒士帽子裏撒尿的,那就不可能是個在意名聲的主!
既然不是為了名聲,對劉禪又沒有留情,自然也不會是為了親情。
那就隻能是任性。
為了讓自己想做,而去做的任性。
“還真是有夠任性的,不過反而這樣的高祖更真實了。”
“雖然最後三造大漢這件事還是給搞砸了,但在搞砸之後,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平推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倒是也不算太差。”
“至少,那堪稱恥辱的盟約也終究未曾簽訂,不是麽?”
趙匡胤點點頭道。
他從前一直覺得,古之明君都是如記載那般的聖人。
尤其是漢太祖高皇帝,那就得是完美無缺,算無遺策,同時又極其得民心的一個人!
而在這一場挑戰中,的確是讓他認識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劉邦。
任性,肆意妄為,卻又能力強悍。
能闖禍,能出錯,卻也永遠都能將自己犯的錯給收迴來。
這才是真正的劉邦!
在無數人的討論之中,大漢被徹底平推。
這過程當中最大的阻礙,反倒是薑維冤死監牢之前布置的各方防線。
他用的是最為節約兵力的布置,將防線收縮到了極致,幾乎能夠保證,任何一方收到攻勢,都有至少兩方兵馬能夠同時派遣增援。
也正是因為這一道道的布置,不管是陳泰還是文欽,都花了整整十天的時間,才來到京師之外。
“陛下,老臣真的已經盡力了,隻是那薑維布置的防守著實精妙,若非文將軍到來,我們兩方兵馬同時發動進攻,恐怕現在都未必能夠趕到。”
雖然承認敵軍的無能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
但對於薑維,陳泰也依舊選擇了如實相告。
沒有往自己臉上貼金,也沒有給薑維臉上抹黑。
“哦?文將軍,是這樣嗎?”
“怎麽朕與文鴦突破虎牢之時,並沒有感覺有多困難啊?”
劉邦看向另一邊同樣請罪的文欽。
“虎牢關隘堅固,反而成了敵將薑維布置的守備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僅需據城而守,沒有其他更多精妙的布置。”
“相反,因知曉京師乃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因此敵將刻意為這京師布置了守軍。”
“末將也不是什麽長他人誌氣的性子,隻是薑維這個人,能力的確出眾!”
“蜀中曾有傳聞,他是大漢諸葛丞相的傳人,若是他的話,或許還真有這個資格!”
文欽也同樣是老老實實的答道。
“如若要老臣說的話,他不想是諸葛丞相的傳人,而像是整個大漢最後一位有骨氣,有匡扶漢室之心的將軍。”
“諸葛丞相人力難以勝天,最終無奈魂歸五丈原。”
“而薑維,他更像是老天安排給蜀漢最後體麵的退場。”
“此人,能力當真是不差,唯一可惜的是,死在了他們自己人的內鬥之中。”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險些都將薑維給捧到天上去了。
“薑維,真有那麽神?”
劉邦眨了眨眼。
“算不上很神,但能力是有的,而且很厲害。”
在此前陳泰便與薑維交過手,還不止一次,他有更大的發言權。
“朕喜歡這位末路英雄,想為他追封名號,依你們看來,該給他封個什麽樣的名號?”
劉邦順勢問道。
“若真的要封,名號陛下可自己決定,但若是想要他在九泉之下心甘情願的接受,那恐怕就隻能是……漢將軍!”
“他是真正的大漢將軍,也可能是大漢的最後一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