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東吳究竟是誰說了算?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魏帝要的就是這效果?
看他隱忍認慫,然後讓吳主趁機招攬群臣架空他?
他一旦忍了下去,反而正中下懷?
若是不忍,魏國軍隊也支撐不了兩線作戰,他隻需要以迅雷之勢廢帝,吳國內亂便能塵埃落定!
在鍾會循循善誘之下,原本下定決心要忍下去的孫綝動搖了。
這一動搖,再看孫亮真的趁機拉攏了不少朝臣。
雖然對他而言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可誰又能保證,接下來不會有門閥心動呢?
畢竟是從龍之功啊!
隔壁的魏國已經印證了,如陳氏、王氏等扶持大魏天子的,如今都已經立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這麽個標杆在前,誰又能說自己沒有絲毫的心動呢?
縱使不少門閥都在第一時間來向他孫綝表忠心,其中又有多少人說的是真話呢?
捫心自問後,孫綝又見了鍾會一麵。
“你確定,魏國真的抽不出兵力來管吳國的事?”
他現在隻擔憂這一點。
隻要魏國不出兵,他廢孫亮不過輕而易舉!
“大將軍,若你身處大魏,你覺得是吳國的威脅大,還是占據天水,並且還在持續不斷向外擴張的薑維威脅大?”
顯而易見的,這都算不上一個問題。
而這個答案,孫綝自己也同樣清楚。
今日再問鍾會一遍,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更加放心些許。
“你說的道理,我自然是明白的,但毋丘儉的威脅也不得不防。”
“我信不過陸抗,信不過他們陸家人,我給你一道手諭,你去接手,至少也是監視邊防軍!”
鍾會:“?”
不是,哥們,我還在想著要怎麽挑撥呢,你就直接把餡餅又塞我嘴裏了?
等等,我為什麽要說又?
他現在忽然想迴去看看黃曆。
這日子,這任務,過的未免也太順了吧?
先是在被押迴魏國的時候,司馬昭得了個死緩的下場,賈充得了個族誅的下場。
按理來說,他跟賈充的身份很相似,不出意外的話,兩人下場也該理所應當的相同才是。
可結果呢?
他非但沒有如賈充一般牽連族人,反而還得到了天子的青睞,分派給他這麽個沒有半分難度的任務。
天子對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將信件親手交到孫綝手上。
若能真正取信於孫綝,那便留在其身邊伺機行事。
若不能取信,那便隨時可迴大魏,他依舊是功臣。
原本鍾會想的是,士為知己者死。
天子這般賞識自己,非但赦免了自己的罪行,還讓他獨自擔此大任。
就算要死在東吳,他也要替天子多做些事情!
可現在。
這一切完成的未免也太輕鬆了吧?
天上掉餡餅?這分明已經是老天爺追著把飯喂到嘴裏了!
“士季?你是不願?還是怕了?”
“若你怕了,隻需說一聲,我換其他人前往邊關亦可,隻是這樣一來,可就要讓旁人看低你鍾氏一眼了。”
見鍾會一時間沒有答應下來,孫綝還怕他不願前往,還用上了激將法。
鍾會:“……”
知道了知道了,我吃餅還不行嗎?
“大將軍相信在下,那在下自然也是義不容辭,隻是我在江東勢單力薄,加上陸家勢力深厚,就怕拿著大將軍的手諭也未必能夠服眾啊。”
意思很明顯。
若拿著你的手諭去了,他們依舊不買賬,該怎麽辦?
“這一點士季你大可以放心,我會派千名心腹死忠與你一同趕赴邊關。”
“若陸氏之人願意乖乖交出兵權,那自是最好,若他不願,我的心腹會配合你奪權,緊急時刻,我許你先斬後奏!”
嘖嘖嘖。
聽著孫綝隨口許下的先斬後奏之權,鍾會暗暗感歎。
這般的權柄,很難不讓他想起曾經大魏的大將軍司馬師。
可惜那位大將軍毫無懸念的敗亡在了天子手中,眼下這個,下場應該也不會好太多。
心中如此想著,麵上卻沒有絲毫表現出來,反而滿是又驚又喜。
“鍾會領命,必不讓大將軍失望!”
“士季,當下東吳的可用之人不多,而你既然願意在此時舍棄大魏來投我,那我也定然不會辜負你。”
“將來我成了大業,定然許你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聽著他畫的大餅,鍾會直唿吃不下。
同樣的餅,司馬師畫完換司馬昭,司馬昭畫完換你孫綝了是吧?
好家夥,你孫綝跟天子之位的距離,可比司馬師兄弟遠多了吧!
就這你也敢畫這種餅,真當其他人都沒長腦子是吧?
心中吐槽之時,明麵上卻滿是感激。
“那便希望大將軍往後多加栽培,鍾會以及鍾氏,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
“大將軍,真要培養他?”
鍾會前腳離開將軍府,後腳便有孫綝的心腹迫不及待的問道。
“培養?我東吳的能人那麽多,你們跟了我這麽多年,能力也都不差,本將軍又怎麽會栽培他?”
孫綝冷冷一笑。
栽培?
這可不是栽培一個人的流程。
不論怎樣的緣由,不論怎樣的說法,將人調往邊關,那都叫發配邊疆!
說的再冠冕堂皇,也改變不了這一本質!
“那……大將軍為何將您的心腹都交給了他?”
“用以監視他,以及在陸家不願交出兵權之時,將陸抗與他一並砍死!”
到時候,傳迴京師的消息就會變成,陸家不服管教,仗著手中有邊關大軍的兵權意欲謀反。
派去監察的欽差被叛賊斬殺,為了給欽差報仇,大將軍派兵將陸氏滿門盡數斬殺,順勢接手鎮守邊關的重擔。
“當然了,陸家如果真有那麽乖,看到本將軍的手諭之後便乖乖交出了兵權,那便當便宜他了。”
“但即便如此,應該也當不上栽培一說吧?這件事給你們,你們誰願意去做?”
別說還要冒著生命的危險,縱使沒有絲毫危險,他們也得掂量掂量是否願意為了些許自由的權力而被發配邊疆。
“既然都不願,那還囉嗦什麽?”
“也就是這鍾會來的正是時候,不僅解決了發配邊疆人選的問題,還順帶著將這證據送到了本將軍手裏。”
“嗬嗬,孫亮他以為抱上了毋丘儉,抱上了曹魏的大腿就能高枕無憂了?”
“本將軍非得讓他知道一件事,東吳究竟是誰說了算!”
魏帝要的就是這效果?
看他隱忍認慫,然後讓吳主趁機招攬群臣架空他?
他一旦忍了下去,反而正中下懷?
若是不忍,魏國軍隊也支撐不了兩線作戰,他隻需要以迅雷之勢廢帝,吳國內亂便能塵埃落定!
在鍾會循循善誘之下,原本下定決心要忍下去的孫綝動搖了。
這一動搖,再看孫亮真的趁機拉攏了不少朝臣。
雖然對他而言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可誰又能保證,接下來不會有門閥心動呢?
畢竟是從龍之功啊!
隔壁的魏國已經印證了,如陳氏、王氏等扶持大魏天子的,如今都已經立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這麽個標杆在前,誰又能說自己沒有絲毫的心動呢?
縱使不少門閥都在第一時間來向他孫綝表忠心,其中又有多少人說的是真話呢?
捫心自問後,孫綝又見了鍾會一麵。
“你確定,魏國真的抽不出兵力來管吳國的事?”
他現在隻擔憂這一點。
隻要魏國不出兵,他廢孫亮不過輕而易舉!
“大將軍,若你身處大魏,你覺得是吳國的威脅大,還是占據天水,並且還在持續不斷向外擴張的薑維威脅大?”
顯而易見的,這都算不上一個問題。
而這個答案,孫綝自己也同樣清楚。
今日再問鍾會一遍,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更加放心些許。
“你說的道理,我自然是明白的,但毋丘儉的威脅也不得不防。”
“我信不過陸抗,信不過他們陸家人,我給你一道手諭,你去接手,至少也是監視邊防軍!”
鍾會:“?”
不是,哥們,我還在想著要怎麽挑撥呢,你就直接把餡餅又塞我嘴裏了?
等等,我為什麽要說又?
他現在忽然想迴去看看黃曆。
這日子,這任務,過的未免也太順了吧?
先是在被押迴魏國的時候,司馬昭得了個死緩的下場,賈充得了個族誅的下場。
按理來說,他跟賈充的身份很相似,不出意外的話,兩人下場也該理所應當的相同才是。
可結果呢?
他非但沒有如賈充一般牽連族人,反而還得到了天子的青睞,分派給他這麽個沒有半分難度的任務。
天子對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將信件親手交到孫綝手上。
若能真正取信於孫綝,那便留在其身邊伺機行事。
若不能取信,那便隨時可迴大魏,他依舊是功臣。
原本鍾會想的是,士為知己者死。
天子這般賞識自己,非但赦免了自己的罪行,還讓他獨自擔此大任。
就算要死在東吳,他也要替天子多做些事情!
可現在。
這一切完成的未免也太輕鬆了吧?
天上掉餡餅?這分明已經是老天爺追著把飯喂到嘴裏了!
“士季?你是不願?還是怕了?”
“若你怕了,隻需說一聲,我換其他人前往邊關亦可,隻是這樣一來,可就要讓旁人看低你鍾氏一眼了。”
見鍾會一時間沒有答應下來,孫綝還怕他不願前往,還用上了激將法。
鍾會:“……”
知道了知道了,我吃餅還不行嗎?
“大將軍相信在下,那在下自然也是義不容辭,隻是我在江東勢單力薄,加上陸家勢力深厚,就怕拿著大將軍的手諭也未必能夠服眾啊。”
意思很明顯。
若拿著你的手諭去了,他們依舊不買賬,該怎麽辦?
“這一點士季你大可以放心,我會派千名心腹死忠與你一同趕赴邊關。”
“若陸氏之人願意乖乖交出兵權,那自是最好,若他不願,我的心腹會配合你奪權,緊急時刻,我許你先斬後奏!”
嘖嘖嘖。
聽著孫綝隨口許下的先斬後奏之權,鍾會暗暗感歎。
這般的權柄,很難不讓他想起曾經大魏的大將軍司馬師。
可惜那位大將軍毫無懸念的敗亡在了天子手中,眼下這個,下場應該也不會好太多。
心中如此想著,麵上卻沒有絲毫表現出來,反而滿是又驚又喜。
“鍾會領命,必不讓大將軍失望!”
“士季,當下東吳的可用之人不多,而你既然願意在此時舍棄大魏來投我,那我也定然不會辜負你。”
“將來我成了大業,定然許你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聽著他畫的大餅,鍾會直唿吃不下。
同樣的餅,司馬師畫完換司馬昭,司馬昭畫完換你孫綝了是吧?
好家夥,你孫綝跟天子之位的距離,可比司馬師兄弟遠多了吧!
就這你也敢畫這種餅,真當其他人都沒長腦子是吧?
心中吐槽之時,明麵上卻滿是感激。
“那便希望大將軍往後多加栽培,鍾會以及鍾氏,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
“大將軍,真要培養他?”
鍾會前腳離開將軍府,後腳便有孫綝的心腹迫不及待的問道。
“培養?我東吳的能人那麽多,你們跟了我這麽多年,能力也都不差,本將軍又怎麽會栽培他?”
孫綝冷冷一笑。
栽培?
這可不是栽培一個人的流程。
不論怎樣的緣由,不論怎樣的說法,將人調往邊關,那都叫發配邊疆!
說的再冠冕堂皇,也改變不了這一本質!
“那……大將軍為何將您的心腹都交給了他?”
“用以監視他,以及在陸家不願交出兵權之時,將陸抗與他一並砍死!”
到時候,傳迴京師的消息就會變成,陸家不服管教,仗著手中有邊關大軍的兵權意欲謀反。
派去監察的欽差被叛賊斬殺,為了給欽差報仇,大將軍派兵將陸氏滿門盡數斬殺,順勢接手鎮守邊關的重擔。
“當然了,陸家如果真有那麽乖,看到本將軍的手諭之後便乖乖交出了兵權,那便當便宜他了。”
“但即便如此,應該也當不上栽培一說吧?這件事給你們,你們誰願意去做?”
別說還要冒著生命的危險,縱使沒有絲毫危險,他們也得掂量掂量是否願意為了些許自由的權力而被發配邊疆。
“既然都不願,那還囉嗦什麽?”
“也就是這鍾會來的正是時候,不僅解決了發配邊疆人選的問題,還順帶著將這證據送到了本將軍手裏。”
“嗬嗬,孫亮他以為抱上了毋丘儉,抱上了曹魏的大腿就能高枕無憂了?”
“本將軍非得讓他知道一件事,東吳究竟是誰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