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他都已經這樣了,不依著他還能怎樣呢?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守城的這些人來自哪裏?
李治稍微想想便都明白了。
兩者之間的差距,的確如雲泥之別。
前者是邊關曆經百戰的精銳守軍,後者則多為士族圈養的私兵與死士。
前者忠於大魏,自然能夠招降。
而後者不忠大魏,不識天子,隻識他們自己的主子。
麵對後者,任何勸降的行為都是多餘。
“明白了嗎?”
“前者,所有皇帝站在高祖的立場上,都會毫不猶豫的招降。”
“而後者,唯有庸碌之人才會想著去多費口舌。”
非但不會有任何結果,反而容易引起暴亂,而導致引起那幫不知情的士族官員的警覺。
李治乖乖低下了頭去。
這幾乎就是在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個庸碌之人。
不過他也不在意。
反正平日裏也沒什麽存在感,庸碌就庸碌吧,他也壓根沒想過皇位。
然而就在這時,沉寂已久的孫大帝再度蹦了出來。
“殺伐果決?簡直就是愚蠢!”
“殺了這些士族的人,往後要如何才能收場?”
“這明顯是給自己往後的路留下了隱患!”
“在孤看來,就該先囚禁起來,往後也還有跟士族談判的餘地。”
眾人:“……”
“鼠輩,你那臉被打的還不夠腫嗎?還敢質疑?”
雖然項羽也看不明白劉邦的很多操作,但他明白一點。
他會罵劉邦是小人,卻絕不會罵他是庸人。
除了行軍打仗之外,在其他絕大部分的事情上,劉邦才能都要勝於他。
所以他看不懂,卻也不會去質疑。
反而孫大帝一次次貶低劉邦,讓他越發惱火。
若劉邦真是無能之人,那最終敗下陣的他,豈不更是無能?
“質疑又如何?還是說,漢太祖皇帝,就不能質疑了?他不會做錯事?”
孫大帝冷哼道。
他就不信,劉邦真就能那麽神?一次都不會錯?
“高祖隻是個人,是人就會犯錯,但至少在這裏,他做的選擇並無任何問題。”
老朱輕蔑的笑笑。
劉邦那一生中做錯過很多事。
甚至在這場挑戰中,他做的也同樣有些瑕疵。
但很顯然,孫權在這裏指出來的,沒有半分問題。
換做是他在挑戰中,也同樣會這麽做。
“嗬嗬,鼠輩,別用你那平衡各方的微末手段來看高祖。”
“他要做的,跟你想的可截然不同。”
“要麽怎麽說你是鼠輩,而他是高祖呢,你們之間的差距,說一句宛如雲泥之別,那都是在侮辱泥巴了。”
曹老板毫不掩飾自己的譏諷。
“但這麽殺下來的話,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劉備則是顯得有些擔心。
“當然會出問題!”
“曹阿瞞,看見沒有,劉玄德這一次都站在孤這邊,你還覺得自己是對的?”
孫大帝頓時滿臉得意。
聞言,劉備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
“孫權,你大抵是誤會了什麽,我說的可不是那些士族圈養出來的死士,而是他們自己。”
“這些死士不殺留著做什麽?等他們沒了主子之後反噬嗎?”
孫大帝:“……?”
什麽意思?
怎麽就成說那些士族自己了?
那些死士,又怎麽會沒主子?
他覺得自己的腦子一時間有些沒能反應過來。
“所以孫權,你不會一直覺得,寡人的父皇會留著那些士族門閥,繼續用他們來治理這天下吧?”
劉恆淡淡的笑笑。
“不然呢?他準備讓誰來管理這大魏的十二州?”
“勳貴!”
以功勳來分封官職,令新扶持起來的勳貴來取代先前士族門閥的位置。
勳貴皆因戰功而起家,往後若是有人戰功超過了他們,那取代他們的位置,絕大部分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至於朝中總覽大局的位置,也還有王氏、賈氏以及陳氏這些人來負責。
“所以孫權,你將高祖當成與你一般的鼠輩,屬實是目光短淺。”
“若換做是你,你多半是誰也不敢殺,最後依舊與士族門閥妥協,用他們來治理這天下,直至你自己,亦或者繼承之人再度變成他們的傀儡。”
“不過這樣看來的話,你不爭天下還挺有自知之明的,就你這樣的廢物,天子之位不適合你,你反而更適合當那割據一方的諸侯王,等天下爭端落幕之後,直接來接受你的投降就好了,還怪方便。”
趙匡胤的話語中也毫不掩飾鄙夷之意。
你要討論別的事,他未必感興趣,但若是聲討江東鼠輩,那甭管誰是主力,他老趙都一定幫幫場子!
“你們都是混賬,都該死!”
“都等著吧,殺伐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如劉邦這般的做法,定然會引起反噬!”
“殺士族留守京中的人很簡單,他們族中留在外麵各大州郡曆練的子弟該如何對待?”
“若不能穩住各大士族門閥分封在外的族人,天下大亂就在眼前,魏國十二州分裂成十二國也並非不可能!”
“糊塗,荒唐,荒謬!”
麵對天幕上一句句譏笑,孫大帝再一次發飆。
隻是他卻沒注意到,參與朝會的官員越來越少,稱病在家的官員越來越多。
身旁伺候的宮人反應及時後退躲避,可躲的了一刀,卻躲不過第二刀。
直至刀尖穿透一名宮人的胸膛後,孫大帝麵上的厲色才消散了些許。
“孤說的才是對的,爾等說,是也不是?”
隨著他的目光看向下麵的官員,所有人都是齊刷刷的點頭。
“陛下說的是。”
“的確就是如此,還是陛下英明。”
“陛下不用去理會他人的說法,你才是對的。”
“是啊,他們都不能理解陛下的深思熟慮!”
“沒錯,陛下說的才是對的!”
沒辦法,他都已經這樣了,不依著他還能怎樣呢?
反正都已經沒救了,與其冒著生命危險去勸,倒不如順著他。
聽了他們的恭維,孫大帝的情緒徹底平複下來。
他看著下麵的官員,眼中無比的滿意。
這才是他的好臣子!
“合該如此,隻可恨這些人,非但不聽孤的意見,反而還出言不遜。”
“最後的事實會告訴他們,孤才是對的!”
李治稍微想想便都明白了。
兩者之間的差距,的確如雲泥之別。
前者是邊關曆經百戰的精銳守軍,後者則多為士族圈養的私兵與死士。
前者忠於大魏,自然能夠招降。
而後者不忠大魏,不識天子,隻識他們自己的主子。
麵對後者,任何勸降的行為都是多餘。
“明白了嗎?”
“前者,所有皇帝站在高祖的立場上,都會毫不猶豫的招降。”
“而後者,唯有庸碌之人才會想著去多費口舌。”
非但不會有任何結果,反而容易引起暴亂,而導致引起那幫不知情的士族官員的警覺。
李治乖乖低下了頭去。
這幾乎就是在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個庸碌之人。
不過他也不在意。
反正平日裏也沒什麽存在感,庸碌就庸碌吧,他也壓根沒想過皇位。
然而就在這時,沉寂已久的孫大帝再度蹦了出來。
“殺伐果決?簡直就是愚蠢!”
“殺了這些士族的人,往後要如何才能收場?”
“這明顯是給自己往後的路留下了隱患!”
“在孤看來,就該先囚禁起來,往後也還有跟士族談判的餘地。”
眾人:“……”
“鼠輩,你那臉被打的還不夠腫嗎?還敢質疑?”
雖然項羽也看不明白劉邦的很多操作,但他明白一點。
他會罵劉邦是小人,卻絕不會罵他是庸人。
除了行軍打仗之外,在其他絕大部分的事情上,劉邦才能都要勝於他。
所以他看不懂,卻也不會去質疑。
反而孫大帝一次次貶低劉邦,讓他越發惱火。
若劉邦真是無能之人,那最終敗下陣的他,豈不更是無能?
“質疑又如何?還是說,漢太祖皇帝,就不能質疑了?他不會做錯事?”
孫大帝冷哼道。
他就不信,劉邦真就能那麽神?一次都不會錯?
“高祖隻是個人,是人就會犯錯,但至少在這裏,他做的選擇並無任何問題。”
老朱輕蔑的笑笑。
劉邦那一生中做錯過很多事。
甚至在這場挑戰中,他做的也同樣有些瑕疵。
但很顯然,孫權在這裏指出來的,沒有半分問題。
換做是他在挑戰中,也同樣會這麽做。
“嗬嗬,鼠輩,別用你那平衡各方的微末手段來看高祖。”
“他要做的,跟你想的可截然不同。”
“要麽怎麽說你是鼠輩,而他是高祖呢,你們之間的差距,說一句宛如雲泥之別,那都是在侮辱泥巴了。”
曹老板毫不掩飾自己的譏諷。
“但這麽殺下來的話,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劉備則是顯得有些擔心。
“當然會出問題!”
“曹阿瞞,看見沒有,劉玄德這一次都站在孤這邊,你還覺得自己是對的?”
孫大帝頓時滿臉得意。
聞言,劉備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
“孫權,你大抵是誤會了什麽,我說的可不是那些士族圈養出來的死士,而是他們自己。”
“這些死士不殺留著做什麽?等他們沒了主子之後反噬嗎?”
孫大帝:“……?”
什麽意思?
怎麽就成說那些士族自己了?
那些死士,又怎麽會沒主子?
他覺得自己的腦子一時間有些沒能反應過來。
“所以孫權,你不會一直覺得,寡人的父皇會留著那些士族門閥,繼續用他們來治理這天下吧?”
劉恆淡淡的笑笑。
“不然呢?他準備讓誰來管理這大魏的十二州?”
“勳貴!”
以功勳來分封官職,令新扶持起來的勳貴來取代先前士族門閥的位置。
勳貴皆因戰功而起家,往後若是有人戰功超過了他們,那取代他們的位置,絕大部分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至於朝中總覽大局的位置,也還有王氏、賈氏以及陳氏這些人來負責。
“所以孫權,你將高祖當成與你一般的鼠輩,屬實是目光短淺。”
“若換做是你,你多半是誰也不敢殺,最後依舊與士族門閥妥協,用他們來治理這天下,直至你自己,亦或者繼承之人再度變成他們的傀儡。”
“不過這樣看來的話,你不爭天下還挺有自知之明的,就你這樣的廢物,天子之位不適合你,你反而更適合當那割據一方的諸侯王,等天下爭端落幕之後,直接來接受你的投降就好了,還怪方便。”
趙匡胤的話語中也毫不掩飾鄙夷之意。
你要討論別的事,他未必感興趣,但若是聲討江東鼠輩,那甭管誰是主力,他老趙都一定幫幫場子!
“你們都是混賬,都該死!”
“都等著吧,殺伐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如劉邦這般的做法,定然會引起反噬!”
“殺士族留守京中的人很簡單,他們族中留在外麵各大州郡曆練的子弟該如何對待?”
“若不能穩住各大士族門閥分封在外的族人,天下大亂就在眼前,魏國十二州分裂成十二國也並非不可能!”
“糊塗,荒唐,荒謬!”
麵對天幕上一句句譏笑,孫大帝再一次發飆。
隻是他卻沒注意到,參與朝會的官員越來越少,稱病在家的官員越來越多。
身旁伺候的宮人反應及時後退躲避,可躲的了一刀,卻躲不過第二刀。
直至刀尖穿透一名宮人的胸膛後,孫大帝麵上的厲色才消散了些許。
“孤說的才是對的,爾等說,是也不是?”
隨著他的目光看向下麵的官員,所有人都是齊刷刷的點頭。
“陛下說的是。”
“的確就是如此,還是陛下英明。”
“陛下不用去理會他人的說法,你才是對的。”
“是啊,他們都不能理解陛下的深思熟慮!”
“沒錯,陛下說的才是對的!”
沒辦法,他都已經這樣了,不依著他還能怎樣呢?
反正都已經沒救了,與其冒著生命危險去勸,倒不如順著他。
聽了他們的恭維,孫大帝的情緒徹底平複下來。
他看著下麵的官員,眼中無比的滿意。
這才是他的好臣子!
“合該如此,隻可恨這些人,非但不聽孤的意見,反而還出言不遜。”
“最後的事實會告訴他們,孤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