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若你是士族,那這還用選?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對司馬師敢於果斷掀桌子的舉動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這或許是在劉邦這般布局之下,能夠最快破局的手段。
也有人覺得,這不僅是將王祥為首的各路門閥逼向絕境,也同樣是將自身推向刀尖。
刀尖起舞,誰能保證自己不失誤?
做下這些事之後,往後隻要讓其他門閥找到機會,等著司馬家的定然是人死族滅!
“難道你們都覺得,這種處境對高祖不利嗎?”
“難道隻有咱覺得,司馬師一旦動手,高祖這邊的優勢隻會更大?”
看著彈幕上的褒貶不一,老朱忍不住道。
李二也總算找到了同道中人。
“事實就是這樣,司馬師用殺戮來破局,殊不知正中高祖下懷。”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場麵!”
“唯一的問題是,這件事發生的時間稍顯早了一些。”
殘忍嗜殺的司馬家,和試圖恢複周天子分封製,對待臣子無比謙虛寬厚的天子。
你是士族,你會怎麽選?
這還用選?
一旦真的開啟刀兵屠殺,那司馬家就真的走上了不歸路。
哪怕沒有劉邦插手,哪怕一切都如司馬師所料,門閥乖乖跪下,司馬昭成功受禪登基。
那也得有接連數代明君,真正做到將門閥壓的永遠不得翻身,才能抵消這般做帶來的後患!
“沒錯,這件事發生的太早,那高祖自身可能就有危險了。”
“在受禪登基之後,司馬師不可能還願意給士族留下高祖這麽個用以對比的對象。”
“連門閥士族都徹底得罪了,他們更不會介意讓一個退位的天子死於意外。”
“這種情況下,禪位對於高祖而言,就等同於死期將至啊。”
劉備眼中滿是擔憂。
局勢雖然越發明朗,可在真正翻轉之前,才是最危險的。
扛過這最後的兇險,才能真正看到完成此番挑戰的機會!
……
皇宮之中。
陳泰將眼下司馬家的打算說出之後,劉邦同樣看的出,這是自己的機會。
可他也知道,這機會之中潛藏著的兇險也是極大。
如果有的選,他寧願不想要這樣的機會,也不願這種變數打亂自己的謀劃。
“陛下,我們該怎麽做?”
見劉邦眉頭緊皺的模樣,陳泰心中發緊,不由得有些擔憂。
從前無論局勢有多絕望,哪怕是四麵楚歌,隻有他陳泰一人願意效忠天子之時,他也未從劉邦臉上看到過這般凝重的神情。
“若陛下無把握,臣可調動私兵,在司馬家動手之時,護著陛下衝出城去!”
“隻是這樣一來……”
說到這裏,陳泰也是麵露難色。
自從他被司馬師一紙詔書調迴京師之後,在外界的勢力便已跌落穀底。
他有機會憑借自身勇武,帶著劉邦衝出司馬家的封鎖,可縱使衝出城去,接下來,他便也就無能為力了。
“不必,現在衝出城去無用,毋丘儉那邊還未準備好,還不到跟司馬家撕破臉的時候。”
劉邦微微搖頭。
這句話他也是透露出了毋丘儉的存在,算是稍微安下陳泰的心。
告訴他,即便最壞的結果發生, 真的撕破臉,他也同樣有後手能夠應對。
聽了這話,陳泰的臉色也果然是好看了許多。
“如此的話,那我等就安心留在城中?”
“等著吧,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 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多做多錯,什麽都不做,無論是陳愛卿你,還是朕,反而都是最安全的。”
深深吐出一口氣後,劉邦有些無奈。
司馬家選擇對士族門閥掀桌子,這對他來說本該是件好事。
可這個時機,太早了。
也不知道王祥那老東西到底是怎麽跟司馬師談的。
這才第一次談,就逼的那瘋子動殺心。
“你且先迴去,按兵不動,兩日之後再進宮,到時朕會有安排。”
“另外,愛卿,你家中私兵可得藏好了,別被司馬師發現,他們家就以圈養死士得勢,對於這種事可是忌憚的很。”
“遵旨!”
此法進宮,陳泰也算是吃了個定心丸。
至少知道了,跟著陛下還能有毋丘儉這麽一條退路,他迴去也能跟兩個堂兄弟有個交代。
送走陳泰之後,劉邦現在迫切的想能找個能跟自己商量一番的人。
可惜,張良已經被送走,就連焦伯都忙著操練死士而不在身邊。
麵對眼下這般的情形,他能依靠的隻有自己。
事實上,若是能通知王祥,點明他現在的處境,讓他稍微收斂些自己的貪心,應該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隻要他能稍退一步,司馬昭多半都下不了那個決心。
那可是千古罵名,是真真切切的跟無數門閥士族為敵!
屆時場麵就能重新平衡下來。
可誰又能名正言順的去做這件事,且自身又不會引起懷疑呢?
劉邦清楚的知道,王祥現在多半已經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指望他自己懸崖勒馬,那基本就等同於沒的指望。
該指望誰呢……
看著宮外巡邏次數逐漸頻繁起來的禁軍,劉邦緊皺的眉頭逐漸舒緩開來。
他想到個好人選了!
如果猜測不錯的話,那也未必要提醒王祥,提醒另一個人也同樣可以!
“來人,擺駕,朕要去拜見母後!”
反正這段時間以來,他表現的就是個外表謙遜,潛心好學且重孝道的人設。
不管什麽時候去拜見太後,在旁人看來都很正常!
“嗻。”
隨著外麵的宮人應了一聲,劉邦便邁步走出宮去。
沿路他看似目不斜視,實則在暗暗觀察。
發現到不僅是自己宮中,連帶著大大小小的路邊都多了大量的禁軍之後,他越發肯定自己的猜測。
不僅城防軍有動靜,禁軍也同樣被調動了。
隻是郭德與郭建這兩兄弟多半時候都在宮中管理禁軍,哪怕是得到司馬家下的令,也很難被宮外的陳泰所察覺。
不管司馬師是出於什麽目的調動了這兩個人,太後都有充足的理由去過問這件事!
二者皆是她兄弟,且宮中巡防禁軍增加,也同樣影響到了她的生活。
待得郭公公將他領入永寧宮,還未見到人,劉邦便大唿。
“參見母後,一日不見,兒臣想死母後了,可否令這些宮人退下,兒臣心中之思念,隻想跟母後一人訴說。”
郭皇後:“?”
有人覺得,這或許是在劉邦這般布局之下,能夠最快破局的手段。
也有人覺得,這不僅是將王祥為首的各路門閥逼向絕境,也同樣是將自身推向刀尖。
刀尖起舞,誰能保證自己不失誤?
做下這些事之後,往後隻要讓其他門閥找到機會,等著司馬家的定然是人死族滅!
“難道你們都覺得,這種處境對高祖不利嗎?”
“難道隻有咱覺得,司馬師一旦動手,高祖這邊的優勢隻會更大?”
看著彈幕上的褒貶不一,老朱忍不住道。
李二也總算找到了同道中人。
“事實就是這樣,司馬師用殺戮來破局,殊不知正中高祖下懷。”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場麵!”
“唯一的問題是,這件事發生的時間稍顯早了一些。”
殘忍嗜殺的司馬家,和試圖恢複周天子分封製,對待臣子無比謙虛寬厚的天子。
你是士族,你會怎麽選?
這還用選?
一旦真的開啟刀兵屠殺,那司馬家就真的走上了不歸路。
哪怕沒有劉邦插手,哪怕一切都如司馬師所料,門閥乖乖跪下,司馬昭成功受禪登基。
那也得有接連數代明君,真正做到將門閥壓的永遠不得翻身,才能抵消這般做帶來的後患!
“沒錯,這件事發生的太早,那高祖自身可能就有危險了。”
“在受禪登基之後,司馬師不可能還願意給士族留下高祖這麽個用以對比的對象。”
“連門閥士族都徹底得罪了,他們更不會介意讓一個退位的天子死於意外。”
“這種情況下,禪位對於高祖而言,就等同於死期將至啊。”
劉備眼中滿是擔憂。
局勢雖然越發明朗,可在真正翻轉之前,才是最危險的。
扛過這最後的兇險,才能真正看到完成此番挑戰的機會!
……
皇宮之中。
陳泰將眼下司馬家的打算說出之後,劉邦同樣看的出,這是自己的機會。
可他也知道,這機會之中潛藏著的兇險也是極大。
如果有的選,他寧願不想要這樣的機會,也不願這種變數打亂自己的謀劃。
“陛下,我們該怎麽做?”
見劉邦眉頭緊皺的模樣,陳泰心中發緊,不由得有些擔憂。
從前無論局勢有多絕望,哪怕是四麵楚歌,隻有他陳泰一人願意效忠天子之時,他也未從劉邦臉上看到過這般凝重的神情。
“若陛下無把握,臣可調動私兵,在司馬家動手之時,護著陛下衝出城去!”
“隻是這樣一來……”
說到這裏,陳泰也是麵露難色。
自從他被司馬師一紙詔書調迴京師之後,在外界的勢力便已跌落穀底。
他有機會憑借自身勇武,帶著劉邦衝出司馬家的封鎖,可縱使衝出城去,接下來,他便也就無能為力了。
“不必,現在衝出城去無用,毋丘儉那邊還未準備好,還不到跟司馬家撕破臉的時候。”
劉邦微微搖頭。
這句話他也是透露出了毋丘儉的存在,算是稍微安下陳泰的心。
告訴他,即便最壞的結果發生, 真的撕破臉,他也同樣有後手能夠應對。
聽了這話,陳泰的臉色也果然是好看了許多。
“如此的話,那我等就安心留在城中?”
“等著吧,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 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多做多錯,什麽都不做,無論是陳愛卿你,還是朕,反而都是最安全的。”
深深吐出一口氣後,劉邦有些無奈。
司馬家選擇對士族門閥掀桌子,這對他來說本該是件好事。
可這個時機,太早了。
也不知道王祥那老東西到底是怎麽跟司馬師談的。
這才第一次談,就逼的那瘋子動殺心。
“你且先迴去,按兵不動,兩日之後再進宮,到時朕會有安排。”
“另外,愛卿,你家中私兵可得藏好了,別被司馬師發現,他們家就以圈養死士得勢,對於這種事可是忌憚的很。”
“遵旨!”
此法進宮,陳泰也算是吃了個定心丸。
至少知道了,跟著陛下還能有毋丘儉這麽一條退路,他迴去也能跟兩個堂兄弟有個交代。
送走陳泰之後,劉邦現在迫切的想能找個能跟自己商量一番的人。
可惜,張良已經被送走,就連焦伯都忙著操練死士而不在身邊。
麵對眼下這般的情形,他能依靠的隻有自己。
事實上,若是能通知王祥,點明他現在的處境,讓他稍微收斂些自己的貪心,應該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隻要他能稍退一步,司馬昭多半都下不了那個決心。
那可是千古罵名,是真真切切的跟無數門閥士族為敵!
屆時場麵就能重新平衡下來。
可誰又能名正言順的去做這件事,且自身又不會引起懷疑呢?
劉邦清楚的知道,王祥現在多半已經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指望他自己懸崖勒馬,那基本就等同於沒的指望。
該指望誰呢……
看著宮外巡邏次數逐漸頻繁起來的禁軍,劉邦緊皺的眉頭逐漸舒緩開來。
他想到個好人選了!
如果猜測不錯的話,那也未必要提醒王祥,提醒另一個人也同樣可以!
“來人,擺駕,朕要去拜見母後!”
反正這段時間以來,他表現的就是個外表謙遜,潛心好學且重孝道的人設。
不管什麽時候去拜見太後,在旁人看來都很正常!
“嗻。”
隨著外麵的宮人應了一聲,劉邦便邁步走出宮去。
沿路他看似目不斜視,實則在暗暗觀察。
發現到不僅是自己宮中,連帶著大大小小的路邊都多了大量的禁軍之後,他越發肯定自己的猜測。
不僅城防軍有動靜,禁軍也同樣被調動了。
隻是郭德與郭建這兩兄弟多半時候都在宮中管理禁軍,哪怕是得到司馬家下的令,也很難被宮外的陳泰所察覺。
不管司馬師是出於什麽目的調動了這兩個人,太後都有充足的理由去過問這件事!
二者皆是她兄弟,且宮中巡防禁軍增加,也同樣影響到了她的生活。
待得郭公公將他領入永寧宮,還未見到人,劉邦便大唿。
“參見母後,一日不見,兒臣想死母後了,可否令這些宮人退下,兒臣心中之思念,隻想跟母後一人訴說。”
郭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