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他能殺雞儆猴,卻也隻能殺雞,而不可能殺光所有的猴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希望是我想多了吧,至少目前看來,他還未表現出什麽太過妖孽的地方。”
司馬師也是點點頭,算是認同了司馬昭的說法。
曹氏的那些掌權之人,死的死,關的關,剩下的要麽依附於司馬家,要麽就隻能隱姓埋名。
可以說,曹家已經沒有了重新奪迴天下的機會。
對於那些士族來說,那小皇帝也隻剩下一層擺在明麵上的名義。
哪怕真的跟司馬家翻了臉,對他們而言重新支持另一個龐大的士族,也遠比輔佐小皇帝來的劃算。
“就是這小子崽賣爺田的態度,著實讓人牙疼!”
“這話他應該沒有對太多人說過吧?”
司馬昭使勁嘬了嘬牙花子。
“從宮中眼線匯報的情況來看,沒有,高柔應該是第一個。”
“不過高柔今日突然進宮是為了什麽?前日他與我說要進宮拜見陛下,卻並未說明原因,你派人去查查。”
司馬師陡然想起了這件事。
高柔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性格。
他絕不會莫名其妙突然要進宮麵見那小皇帝,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在其中。
隻要能夠將這其中的原因挖掘出來,應該就已經接近了真相!
“這件事馬上便派人去查!”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基本上都已經定好,兄長不必擔憂,我會處理好一切,兄長現在要做的,就是好生修養。”
司馬昭笑道。
他倒是沒太在意這件事。
在他看來,高柔突然想要麵聖的可能性有很多。
未必是他人的什麽陰謀,也可能是他高家本身就已經不甘心被司馬家牢牢壓製,他想帶著高家更進一步!
甚至於司馬昭都在懷疑,這裂土封王之說,究竟是小皇帝自己提出來,還是高柔有意引導的!
畢竟相對於高柔而言,小皇帝太年輕,也太好騙了。
不說高柔那麽個老狐狸,就是他司馬昭自己,想引導那年幼的皇帝說什麽話,也是輕輕鬆鬆!
“那便交給你了,如今我司馬家距離那大位隻差一步之遙,越是到這個時候,便越是不能掉以輕心!”
說罷,司馬師在下人的攙扶下靠倒在床上緩緩閉上眼睛。
他的眼疾真的就是他最大的弱點。
好在他還有司馬昭這個弟弟,雖能力沒有那麽強,卻也足以處理絕大部分問題。
……
深夜,皇宮之內。
“陛下,高柔已經找到了王祥,除此之外,潁川荀氏、陳氏等等頂尖士族也都在他的邀請之列。”
“不出意外的話,他是要將這件事鬧的滿城皆知,要讓所有士族都知道您要為各路功臣裂土封王。”
“屆時份量足夠的士族應該都會站出來。”
“至於份量不足的,那就要看高柔舍不舍得許給他們重利了,隻要比司馬家給的多,他們應該也不會袖手旁觀。”
謀劃進行到這一步,按理來說應該算是成功了。
至少也是成功了一大半,隻要等眾多士族聯起手來逼的司馬家妥協即可。
妥協了一次,以後就能妥協無數次。
可此時劉邦的臉色反而比起前幾日要更加凝重。
“子房,你覺得司馬師真的會這般容易妥協嗎?”
“這就像是昔日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屆時寡人的確是快項籍一步,可他會眼睜睜看著寡人坐穩關中王的寶座嗎?”
士族聯手逼迫司馬家妥協?
當初那各路諸侯都沒能逼的項羽妥協,劉邦自己灰溜溜被趕出關中的時候,甚至沒有人敢站出來替他說哪怕一句話。
自那一刻他就清楚的知道,利用人多,利用口誅筆伐,無法真正的成事。
“陛下擔憂不無道理,隻是此時與當初還有所不同。”
“關中王的位置給誰,跟當初的天下諸侯並無瓜葛,他們並無切身利益在其中,自然也不會冒然出頭。”
“可如今這裂土封王之事,乃是讓所有士族都有了綿延千百年,名留青史的希望,切身利益相關,他們會更加團結。”
“且當初的項籍若是願意,他真的能平推各路諸侯,包括懷王也一樣能殺。”
“換做司馬師,便不能這麽做,他能殺雞儆猴,卻也隻能殺雞,而不可能殺光所有的猴。”
張良一字一句的分析。
兩者之間的情況相似,又有些許不同。
“所以說到底,高柔還是會死,今日寡人算是走了一步虧到姥姥家的棋!”
看到了司馬師離開時的眼神,劉邦就知道,這高柔多半是活不下來了。
司馬家這對兄弟的難纏程度,比起先前預料的還要更大。
“陛下,司馬家既然能成功篡位,那至少也說明他們這一族是有人才的。”
“良雖然還未見過這司馬師,但從其他人口中卻也能了解一二。”
“此人心狠手辣,又心細如發,是個很難纏的對手。”
“陛下切莫小瞧這個對手,並且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也千萬不要再有什麽明顯的動作,他定然會派人關注宮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聰明人不難對付,心狠手辣的人也不難對付,手握重權,能夠隨時掀桌子的人,亦是如此。
可這三個條件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時,就得萬分小心了。
“寡人知道輕重。”
“畢竟今日,寡人是親眼見到了司馬師本人的。”
“子房,看來這場挑戰,你跟寡人還要待很長一段時間啊。”
劉邦苦笑著道。
雖然進入這場挑戰之前,他就預料到,絕不會那麽簡單。
可在見過司馬師之後,他才真切的感受到壓力。
他尚且如此,他都不知道原主曹髦到底該有多絕望。
“時間久一些也無妨,隻要能夠穩定挑戰成功,時間都不是問題。”
“陛下,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是,高柔這條線定然是要斷了,接下來又該從何人入手?”
張良對於時間並沒有太多在意。
他更在意的是這場挑戰的本身。
“接下來……”
“今日高柔離開宮中之後,第一個見的是誰?”
劉邦想了想問道。
“太常王祥,司空鄭衝!”
高柔將很多人都約到了自己府上,但準確來說,率先被通知的,就是這兩人!
司馬師也是點點頭,算是認同了司馬昭的說法。
曹氏的那些掌權之人,死的死,關的關,剩下的要麽依附於司馬家,要麽就隻能隱姓埋名。
可以說,曹家已經沒有了重新奪迴天下的機會。
對於那些士族來說,那小皇帝也隻剩下一層擺在明麵上的名義。
哪怕真的跟司馬家翻了臉,對他們而言重新支持另一個龐大的士族,也遠比輔佐小皇帝來的劃算。
“就是這小子崽賣爺田的態度,著實讓人牙疼!”
“這話他應該沒有對太多人說過吧?”
司馬昭使勁嘬了嘬牙花子。
“從宮中眼線匯報的情況來看,沒有,高柔應該是第一個。”
“不過高柔今日突然進宮是為了什麽?前日他與我說要進宮拜見陛下,卻並未說明原因,你派人去查查。”
司馬師陡然想起了這件事。
高柔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性格。
他絕不會莫名其妙突然要進宮麵見那小皇帝,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在其中。
隻要能夠將這其中的原因挖掘出來,應該就已經接近了真相!
“這件事馬上便派人去查!”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基本上都已經定好,兄長不必擔憂,我會處理好一切,兄長現在要做的,就是好生修養。”
司馬昭笑道。
他倒是沒太在意這件事。
在他看來,高柔突然想要麵聖的可能性有很多。
未必是他人的什麽陰謀,也可能是他高家本身就已經不甘心被司馬家牢牢壓製,他想帶著高家更進一步!
甚至於司馬昭都在懷疑,這裂土封王之說,究竟是小皇帝自己提出來,還是高柔有意引導的!
畢竟相對於高柔而言,小皇帝太年輕,也太好騙了。
不說高柔那麽個老狐狸,就是他司馬昭自己,想引導那年幼的皇帝說什麽話,也是輕輕鬆鬆!
“那便交給你了,如今我司馬家距離那大位隻差一步之遙,越是到這個時候,便越是不能掉以輕心!”
說罷,司馬師在下人的攙扶下靠倒在床上緩緩閉上眼睛。
他的眼疾真的就是他最大的弱點。
好在他還有司馬昭這個弟弟,雖能力沒有那麽強,卻也足以處理絕大部分問題。
……
深夜,皇宮之內。
“陛下,高柔已經找到了王祥,除此之外,潁川荀氏、陳氏等等頂尖士族也都在他的邀請之列。”
“不出意外的話,他是要將這件事鬧的滿城皆知,要讓所有士族都知道您要為各路功臣裂土封王。”
“屆時份量足夠的士族應該都會站出來。”
“至於份量不足的,那就要看高柔舍不舍得許給他們重利了,隻要比司馬家給的多,他們應該也不會袖手旁觀。”
謀劃進行到這一步,按理來說應該算是成功了。
至少也是成功了一大半,隻要等眾多士族聯起手來逼的司馬家妥協即可。
妥協了一次,以後就能妥協無數次。
可此時劉邦的臉色反而比起前幾日要更加凝重。
“子房,你覺得司馬師真的會這般容易妥協嗎?”
“這就像是昔日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屆時寡人的確是快項籍一步,可他會眼睜睜看著寡人坐穩關中王的寶座嗎?”
士族聯手逼迫司馬家妥協?
當初那各路諸侯都沒能逼的項羽妥協,劉邦自己灰溜溜被趕出關中的時候,甚至沒有人敢站出來替他說哪怕一句話。
自那一刻他就清楚的知道,利用人多,利用口誅筆伐,無法真正的成事。
“陛下擔憂不無道理,隻是此時與當初還有所不同。”
“關中王的位置給誰,跟當初的天下諸侯並無瓜葛,他們並無切身利益在其中,自然也不會冒然出頭。”
“可如今這裂土封王之事,乃是讓所有士族都有了綿延千百年,名留青史的希望,切身利益相關,他們會更加團結。”
“且當初的項籍若是願意,他真的能平推各路諸侯,包括懷王也一樣能殺。”
“換做司馬師,便不能這麽做,他能殺雞儆猴,卻也隻能殺雞,而不可能殺光所有的猴。”
張良一字一句的分析。
兩者之間的情況相似,又有些許不同。
“所以說到底,高柔還是會死,今日寡人算是走了一步虧到姥姥家的棋!”
看到了司馬師離開時的眼神,劉邦就知道,這高柔多半是活不下來了。
司馬家這對兄弟的難纏程度,比起先前預料的還要更大。
“陛下,司馬家既然能成功篡位,那至少也說明他們這一族是有人才的。”
“良雖然還未見過這司馬師,但從其他人口中卻也能了解一二。”
“此人心狠手辣,又心細如發,是個很難纏的對手。”
“陛下切莫小瞧這個對手,並且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也千萬不要再有什麽明顯的動作,他定然會派人關注宮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聰明人不難對付,心狠手辣的人也不難對付,手握重權,能夠隨時掀桌子的人,亦是如此。
可這三個條件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時,就得萬分小心了。
“寡人知道輕重。”
“畢竟今日,寡人是親眼見到了司馬師本人的。”
“子房,看來這場挑戰,你跟寡人還要待很長一段時間啊。”
劉邦苦笑著道。
雖然進入這場挑戰之前,他就預料到,絕不會那麽簡單。
可在見過司馬師之後,他才真切的感受到壓力。
他尚且如此,他都不知道原主曹髦到底該有多絕望。
“時間久一些也無妨,隻要能夠穩定挑戰成功,時間都不是問題。”
“陛下,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是,高柔這條線定然是要斷了,接下來又該從何人入手?”
張良對於時間並沒有太多在意。
他更在意的是這場挑戰的本身。
“接下來……”
“今日高柔離開宮中之後,第一個見的是誰?”
劉邦想了想問道。
“太常王祥,司空鄭衝!”
高柔將很多人都約到了自己府上,但準確來說,率先被通知的,就是這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