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已經感受到了官場的險惡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你看到了嗎?就這琉璃盞,按照臣的俸祿來算,約摸著不吃不喝,五年才能買得起一個!”
“而這樣的琉璃盞,從這幫官員家中,前前後後臣搜出了數十個,至於其他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
“陛下,咱們發財啦!”
一輪抄家下來,戶部尚書感覺自己總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然而還沒等他高興多久,趙昚迎麵便給他潑了盆冷水。
“朕與太尉商量了一下,八萬大軍還遠遠不夠,如今既然國庫充盈,他便準備再征兵十萬。”
“接下來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愛卿還要多多努力。”
這話一出,可憐的戶部尚書眼前一黑。
充盈的國庫,迅速又幹癟了下去。
但與之相對的,是又半年之後,十八萬各種意義上的精兵自臨安出,直奔北方而去。
整整一年下來,原本當候補官員時的俊秀小夥,成了半禿的戶部尚書。
“愛卿受苦了。”
他成了受趙昚勉勵最多的官員,在他人眼中也是最受寵的。
可這個受寵,別說給自己撈好處,他給自己算了算,一年十二個月下來,他領到俸祿的月份屈指可數。
為了趙昚的北伐大計,他真的是將能夠想到的辦法都用了個遍。
以至於現在沒有嶽飛找他要軍費,糧草也籌備齊全之後,開始輪到其他百官找他催俸祿了。
“陛下,臣能告老還鄉嗎?”
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已經感受到了官場的險惡。
趙昚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愛卿可是朕的左膀右臂,乃是朝廷棟梁之才,這般年輕,正是為國為民的好時候,怎能退縮。”
“等國庫充盈之時,朕定然給你重重的賞賜,如今還需要愛卿多多周轉。”
“太尉領兵,十八萬大軍,定讓金人知道厲害,隻等還於舊都,情況便會好轉!”
對於這樣的話,倒是沒有人懷疑。
嶽飛練兵之時並未有所遮掩。
那重新組建出來的嶽家軍,比起從前要更加強悍。
沒有後顧之憂,不論是在戰場立下軍功還是戰死沙場,身後之事都有保障。
有了這樣的前提,這支大軍無論放在哪一處戰場,無論麵對怎樣的敵人,都是勢不可擋!
天幕外,無數人是一路看過來的。
可以說,嶽飛幾乎參考了曆代軍功製度,並且又往更極端的方向改變了些許。
這種方式後續會有怎樣的缺陷暫且不論,至少在正麵戰場上,但凡指揮的統帥不是豬腦子,都不可能有失敗這兩個字。
而嶽飛這兩個字,無論如何也跟庸才掛不上鉤。
所有人都清楚一件事,從前在戰場上被金人所統治的時代,從這一刻起,已經結束了!
“不過,金人怎麽這麽長時間沒動靜?”
“按理來說,金人在臨安安插的奸細也不少才是,怎麽就眼睜睜看著嶽飛訓練精兵?”
“若金人真的帶腦子的話,不該趁著嶽家軍未能形成戰力的時候,揮軍南下嗎?”
沒人懷疑嶽飛的領兵能力,可他們卻看不明白金人的應對。
“不會都以為虞允文是吃幹飯的吧?”
“采石大捷,虞允文麵對的可是金人六十萬大軍,他的對手還是完顏亮。”
“二十萬擋六十萬,甚至還被他打成了一場大勝,兩淮也就此收迴,若非趙構從始至終都惦念著議和,同樣有機會趁勢北上。”
老朱沒好氣的道。
從始至終,他都在推崇虞允文這個文武雙全之才。
不過其他人好像並未在意。
怎麽著?
文人出身,就一定不會打仗了?
隨著畫麵的切換,場景讓所有人都看的心中一驚。
兩岸皆是血跡斑斑,數不清將士的屍首正被堆砌起來焚燒。
因為不知道這一戰還要打多久,虞允文也不敢分出人手去處理將士遺體,又怕軍中生出瘟疫,隻能如此,焚燒之後,將骨灰分於家屬。
原本在這兩岸布置的防線,加上收攏的殘兵應該有近十萬人馬。
可現在,從天幕展現的畫麵來看,宋軍剩下的將士應該已經不足四萬。
戰損過半!
防線依舊穩如泰山,甚至從畫麵中還不難看出,戰火偶爾還會蔓延至兩淮之地。
也就是說虞允文在抵擋金兵南下的過程中,偶爾還能找到機會反攻。
“這……”
麵對數倍於己方兵力的金人,虞允文還真就硬生生擋住了。
尤其是金國在得知整個大宋已然在傾盡全力的練兵之時,更是數次加碼,增加南下的兵力,一副要徹底滅亡大宋的架勢。
這一場場死戰雖然沒有在畫麵中展現出來,可看著這兩淮沿岸處處留下的血跡斑斑,以及防禦設施近乎被破壞殆盡的模樣,便不難看出,曾經此處的戰鬥究竟有多激烈。
可以說嶽飛在一年前的布防,早在前幾個月的鏖戰中便被金人毀壞殆盡。
再往後,想阻止金人的進攻,便隻能真刀真槍的在戰場上分勝負。
虞允文也就是這麽做的。
哪怕身為一個文人,他也同樣每戰必身先士卒,幾次險些死在金人手中。
乃至於嶽飛再見到他時,是在床榻之上。
身上十餘處箭傷,加上大大小小的刀傷更是無數。
虞允文硬是拖著這樣的傷勢,在嶽飛到來的前一天,還視察了軍營。
直至嶽飛領軍至兩淮,他心頭提著的那口氣才算是鬆了下去。
“鵬舉,老夫答應你的時間,可是一天都沒少。”
“若是這樣情況你都不能收複失地,不能令陛下還於舊都,那可就辜負老夫這麽大年紀還拿命拚來的機會了。”
即便躺在床榻之上,他更關心的,也還是嶽飛是否有把握擊潰金兵。
“還請放心,今日之後,我要金人聞風喪膽。”
“我已傳令下去,所有陣亡的將士,家人都有好生安置,立下戰功的,其子嗣也能夠繼承爵位。”
“此番出兵,為的不是抵擋金兵,也不是收複兩岸。”
“此番出兵,不收幽州,誓不迴轉!”
他要的,不僅僅是汴京!
昔日太祖陛下滿心想要光複的燕雲十六州,也該迴歸大宋了!
“而這樣的琉璃盞,從這幫官員家中,前前後後臣搜出了數十個,至於其他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
“陛下,咱們發財啦!”
一輪抄家下來,戶部尚書感覺自己總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然而還沒等他高興多久,趙昚迎麵便給他潑了盆冷水。
“朕與太尉商量了一下,八萬大軍還遠遠不夠,如今既然國庫充盈,他便準備再征兵十萬。”
“接下來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愛卿還要多多努力。”
這話一出,可憐的戶部尚書眼前一黑。
充盈的國庫,迅速又幹癟了下去。
但與之相對的,是又半年之後,十八萬各種意義上的精兵自臨安出,直奔北方而去。
整整一年下來,原本當候補官員時的俊秀小夥,成了半禿的戶部尚書。
“愛卿受苦了。”
他成了受趙昚勉勵最多的官員,在他人眼中也是最受寵的。
可這個受寵,別說給自己撈好處,他給自己算了算,一年十二個月下來,他領到俸祿的月份屈指可數。
為了趙昚的北伐大計,他真的是將能夠想到的辦法都用了個遍。
以至於現在沒有嶽飛找他要軍費,糧草也籌備齊全之後,開始輪到其他百官找他催俸祿了。
“陛下,臣能告老還鄉嗎?”
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已經感受到了官場的險惡。
趙昚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愛卿可是朕的左膀右臂,乃是朝廷棟梁之才,這般年輕,正是為國為民的好時候,怎能退縮。”
“等國庫充盈之時,朕定然給你重重的賞賜,如今還需要愛卿多多周轉。”
“太尉領兵,十八萬大軍,定讓金人知道厲害,隻等還於舊都,情況便會好轉!”
對於這樣的話,倒是沒有人懷疑。
嶽飛練兵之時並未有所遮掩。
那重新組建出來的嶽家軍,比起從前要更加強悍。
沒有後顧之憂,不論是在戰場立下軍功還是戰死沙場,身後之事都有保障。
有了這樣的前提,這支大軍無論放在哪一處戰場,無論麵對怎樣的敵人,都是勢不可擋!
天幕外,無數人是一路看過來的。
可以說,嶽飛幾乎參考了曆代軍功製度,並且又往更極端的方向改變了些許。
這種方式後續會有怎樣的缺陷暫且不論,至少在正麵戰場上,但凡指揮的統帥不是豬腦子,都不可能有失敗這兩個字。
而嶽飛這兩個字,無論如何也跟庸才掛不上鉤。
所有人都清楚一件事,從前在戰場上被金人所統治的時代,從這一刻起,已經結束了!
“不過,金人怎麽這麽長時間沒動靜?”
“按理來說,金人在臨安安插的奸細也不少才是,怎麽就眼睜睜看著嶽飛訓練精兵?”
“若金人真的帶腦子的話,不該趁著嶽家軍未能形成戰力的時候,揮軍南下嗎?”
沒人懷疑嶽飛的領兵能力,可他們卻看不明白金人的應對。
“不會都以為虞允文是吃幹飯的吧?”
“采石大捷,虞允文麵對的可是金人六十萬大軍,他的對手還是完顏亮。”
“二十萬擋六十萬,甚至還被他打成了一場大勝,兩淮也就此收迴,若非趙構從始至終都惦念著議和,同樣有機會趁勢北上。”
老朱沒好氣的道。
從始至終,他都在推崇虞允文這個文武雙全之才。
不過其他人好像並未在意。
怎麽著?
文人出身,就一定不會打仗了?
隨著畫麵的切換,場景讓所有人都看的心中一驚。
兩岸皆是血跡斑斑,數不清將士的屍首正被堆砌起來焚燒。
因為不知道這一戰還要打多久,虞允文也不敢分出人手去處理將士遺體,又怕軍中生出瘟疫,隻能如此,焚燒之後,將骨灰分於家屬。
原本在這兩岸布置的防線,加上收攏的殘兵應該有近十萬人馬。
可現在,從天幕展現的畫麵來看,宋軍剩下的將士應該已經不足四萬。
戰損過半!
防線依舊穩如泰山,甚至從畫麵中還不難看出,戰火偶爾還會蔓延至兩淮之地。
也就是說虞允文在抵擋金兵南下的過程中,偶爾還能找到機會反攻。
“這……”
麵對數倍於己方兵力的金人,虞允文還真就硬生生擋住了。
尤其是金國在得知整個大宋已然在傾盡全力的練兵之時,更是數次加碼,增加南下的兵力,一副要徹底滅亡大宋的架勢。
這一場場死戰雖然沒有在畫麵中展現出來,可看著這兩淮沿岸處處留下的血跡斑斑,以及防禦設施近乎被破壞殆盡的模樣,便不難看出,曾經此處的戰鬥究竟有多激烈。
可以說嶽飛在一年前的布防,早在前幾個月的鏖戰中便被金人毀壞殆盡。
再往後,想阻止金人的進攻,便隻能真刀真槍的在戰場上分勝負。
虞允文也就是這麽做的。
哪怕身為一個文人,他也同樣每戰必身先士卒,幾次險些死在金人手中。
乃至於嶽飛再見到他時,是在床榻之上。
身上十餘處箭傷,加上大大小小的刀傷更是無數。
虞允文硬是拖著這樣的傷勢,在嶽飛到來的前一天,還視察了軍營。
直至嶽飛領軍至兩淮,他心頭提著的那口氣才算是鬆了下去。
“鵬舉,老夫答應你的時間,可是一天都沒少。”
“若是這樣情況你都不能收複失地,不能令陛下還於舊都,那可就辜負老夫這麽大年紀還拿命拚來的機會了。”
即便躺在床榻之上,他更關心的,也還是嶽飛是否有把握擊潰金兵。
“還請放心,今日之後,我要金人聞風喪膽。”
“我已傳令下去,所有陣亡的將士,家人都有好生安置,立下戰功的,其子嗣也能夠繼承爵位。”
“此番出兵,為的不是抵擋金兵,也不是收複兩岸。”
“此番出兵,不收幽州,誓不迴轉!”
他要的,不僅僅是汴京!
昔日太祖陛下滿心想要光複的燕雲十六州,也該迴歸大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