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子房,這些事你早該看明白,隻是你不願明白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亡秦者,胡也!
這五個字本為盧氏盧生求取不死藥未成,揚言得了本仙書。
書中便寫著這麽一則讖語。
絕大部分人,包括始皇帝在內,看到這句話之後,都覺得其中的胡,指的是關外的匈奴。
也正是因此,始皇帝才令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戍守邊關,無召不得迴鹹陽。
包括不少立誌反秦之士也在暗戳戳的打匈奴的主意。
雖然幫助匈奴攻破邊關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讓他們給大秦製造些麻煩。
屆時若是大秦因此而亡,也算是應上了那仙書上的預言。
畢竟現在講究的都是受命於天。
對於這則預言,絕大部分人還是相當重視的。
包括張良,也同樣無法忽略!
在這則讖語傳播了數日之後,安生住在客棧中的李二便被人找上門來了。
不是朝廷的官員。
或者說,在新鄭這樣的地方,大秦的官員早已經被一心複韓的舊權貴們給拉攏了。
朝廷的耳目都被遮住,找上門來的,隻有昔日的舊權貴們。
“劉邦,沛縣泗水亭長,平日裏樂善好施,素有俠義風範。”
“久仰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二拉開門,便聽到一陣吹捧。
“捧殺就不必了,自己幾斤幾兩,我還是清楚的。”
“我知道幾位今日來所為何事,我也直接明了的與幾位說明,我此番來,隻為昔日張開地之孫張良而來。”
“讓他來見我,我便告訴你們,這句讖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對於那些恭維的話,他是連客套都欠奉。
反正誇的是劉邦,又不是他李二。
麵對他這樣的態度,來訪之人也並不惱怒。
不怕你有條件,就怕你不提條件!
亡秦者,胡也!
這句話已經流傳很久了,但這麽長時間過去,也依舊沒人能想明白其中的胡,究竟是何意。
那少數人推測的匈奴,隨著時間過去,那是越看機會越是渺茫。
蒙恬所率領的三十萬大軍不用主動進攻,隻需堅守長城。
這種情況下,別說數十萬匈奴騎兵,就是上百萬,也一樣攻不破長城!
眼下越來越多人都已經開始懷疑這預言的真實性,李二卻忽然在這個時候蹦出來了。
並且他還自稱自己知曉其中的秘密。
別說想見個張良了,就算他想見張開地,那也未必不能刨出來讓他見上一見!
“既然是劉兄的要求,那張子房不久後便會來見你。”
“但還希望你能夠信守承諾,否則我們這些人故國雖不複存在,卻也不是好糊弄的!”
這些人也同樣不拖泥帶水。
或者說,他們等這一則預言的真相,已經等的太久了。
始皇帝橫掃六合的餘威,加上昔日那老秦軍的恐怖戰鬥力。
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親自見識過的。
在他們心中,橫掃六國的始皇帝無可匹敵,老秦軍更是已經嚇破了他們的膽!
若是不靠這則預言,不靠那玄之又玄的天命所歸,他們甚至都不敢再站出來反秦,更不敢再提複國之事!
沒讓李二等太久。
在那些人離開之後的片刻,張良便匆匆而來。
對於這個自稱能夠解開箴言的秘密之人,他也同樣無比的期待。
唯有滅了暴秦,他才有機會實現心中理想,一展心中的抱負!
“良,見過泗水亭長。”
在來之前,便有人告知了張良,李二的身份。
來此之後,他拜見的禮數也是足足的。
李二兩步上前將他扶起。
“張良,你是不是在好奇,我來此的目的,以及為何要見你?”
在見到他的第一時間,張良便在小心的打量著。
不僅打量他李二,也是在打量這住處。
但李二並不在意,反而直接挑明。
“的確有些好奇,但相較於那則亡秦者的讖語,我的這點好奇心便不值一提了。”
張良點點頭,卻也連忙解釋。
“若我說這二者是同一件事呢?”
“哦?願聞其詳。”
果然,這一來一迴間,便直接將張良的好奇心給勾住了。
“你想滅秦,想複舊國,想為韓相,而我亦是如此。”
李二先是指了指張良,又指了指自己。
一句話,說的張良有些目瞪口呆。
“你也想為韓相?”
“……我想滅秦!”
李二沒好氣的道。
誰看得上你那韓相啊!
“時機很快便要到來,我希望你能幫我,成大事之後,我幫你複國,保你韓相之位,如何?”
張良:“……”
合著你來畫大餅的?
“若隻為此事的話,那我隻能說抱歉了。”
他又不是什麽沒見過世麵的貓貓狗狗,真當隨便畫個大餅就能騙走了?
“亡秦者,胡也,這其中的胡並非匈奴。”
眼見他轉身就要離開,李二一句話再度拽住了他的身形。
連番拉扯之下,張良不由得露出滿臉苦笑。
“仁兄可否一次將話說完?”
“如若真對大計有所幫助,那我等也絕不會吝嗇,可你說的讓我輔佐你,那是萬萬不可,無論怎麽說,我還是韓臣。”
這話也就等同於強硬的拒絕了李二的提議。
但李二也不著急,隻是幽幽的瞥了他一眼。
“話可別說的太早,六國留下的貴族之中,要數實力強悍,那定然是喊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楚國之人。”
“哪怕沒有什麽讖語,他們也從未放棄過亡秦複楚的大業,而你們呢?”
“將所有的希望都聚集在這麽個虛無縹緲的預言之上,即便朝廷真的亡於這則讖語,你們又憑什麽覺得,自己能分一杯羹呢?”
“子房,我知你不是什麽蠢人,這些事你早該看明白,隻是你不願明白罷了。”
他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無論這秦亡不亡,他們都是不可能成功複韓的。
到了項羽手中,項羽弄死了後來的韓王成,甚至都沒讓其就國,便直接貶為了列侯,後更是直接殺之。
至於原本曆史上的劉邦,也壓根沒有再分封異姓王的意思。
可以說從始至終,張良這個理想主義者,都從沒有過實現他理想的機會。
他本該早能夠看明白,隻是一直不願明白。
這五個字本為盧氏盧生求取不死藥未成,揚言得了本仙書。
書中便寫著這麽一則讖語。
絕大部分人,包括始皇帝在內,看到這句話之後,都覺得其中的胡,指的是關外的匈奴。
也正是因此,始皇帝才令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戍守邊關,無召不得迴鹹陽。
包括不少立誌反秦之士也在暗戳戳的打匈奴的主意。
雖然幫助匈奴攻破邊關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讓他們給大秦製造些麻煩。
屆時若是大秦因此而亡,也算是應上了那仙書上的預言。
畢竟現在講究的都是受命於天。
對於這則預言,絕大部分人還是相當重視的。
包括張良,也同樣無法忽略!
在這則讖語傳播了數日之後,安生住在客棧中的李二便被人找上門來了。
不是朝廷的官員。
或者說,在新鄭這樣的地方,大秦的官員早已經被一心複韓的舊權貴們給拉攏了。
朝廷的耳目都被遮住,找上門來的,隻有昔日的舊權貴們。
“劉邦,沛縣泗水亭長,平日裏樂善好施,素有俠義風範。”
“久仰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二拉開門,便聽到一陣吹捧。
“捧殺就不必了,自己幾斤幾兩,我還是清楚的。”
“我知道幾位今日來所為何事,我也直接明了的與幾位說明,我此番來,隻為昔日張開地之孫張良而來。”
“讓他來見我,我便告訴你們,這句讖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對於那些恭維的話,他是連客套都欠奉。
反正誇的是劉邦,又不是他李二。
麵對他這樣的態度,來訪之人也並不惱怒。
不怕你有條件,就怕你不提條件!
亡秦者,胡也!
這句話已經流傳很久了,但這麽長時間過去,也依舊沒人能想明白其中的胡,究竟是何意。
那少數人推測的匈奴,隨著時間過去,那是越看機會越是渺茫。
蒙恬所率領的三十萬大軍不用主動進攻,隻需堅守長城。
這種情況下,別說數十萬匈奴騎兵,就是上百萬,也一樣攻不破長城!
眼下越來越多人都已經開始懷疑這預言的真實性,李二卻忽然在這個時候蹦出來了。
並且他還自稱自己知曉其中的秘密。
別說想見個張良了,就算他想見張開地,那也未必不能刨出來讓他見上一見!
“既然是劉兄的要求,那張子房不久後便會來見你。”
“但還希望你能夠信守承諾,否則我們這些人故國雖不複存在,卻也不是好糊弄的!”
這些人也同樣不拖泥帶水。
或者說,他們等這一則預言的真相,已經等的太久了。
始皇帝橫掃六合的餘威,加上昔日那老秦軍的恐怖戰鬥力。
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親自見識過的。
在他們心中,橫掃六國的始皇帝無可匹敵,老秦軍更是已經嚇破了他們的膽!
若是不靠這則預言,不靠那玄之又玄的天命所歸,他們甚至都不敢再站出來反秦,更不敢再提複國之事!
沒讓李二等太久。
在那些人離開之後的片刻,張良便匆匆而來。
對於這個自稱能夠解開箴言的秘密之人,他也同樣無比的期待。
唯有滅了暴秦,他才有機會實現心中理想,一展心中的抱負!
“良,見過泗水亭長。”
在來之前,便有人告知了張良,李二的身份。
來此之後,他拜見的禮數也是足足的。
李二兩步上前將他扶起。
“張良,你是不是在好奇,我來此的目的,以及為何要見你?”
在見到他的第一時間,張良便在小心的打量著。
不僅打量他李二,也是在打量這住處。
但李二並不在意,反而直接挑明。
“的確有些好奇,但相較於那則亡秦者的讖語,我的這點好奇心便不值一提了。”
張良點點頭,卻也連忙解釋。
“若我說這二者是同一件事呢?”
“哦?願聞其詳。”
果然,這一來一迴間,便直接將張良的好奇心給勾住了。
“你想滅秦,想複舊國,想為韓相,而我亦是如此。”
李二先是指了指張良,又指了指自己。
一句話,說的張良有些目瞪口呆。
“你也想為韓相?”
“……我想滅秦!”
李二沒好氣的道。
誰看得上你那韓相啊!
“時機很快便要到來,我希望你能幫我,成大事之後,我幫你複國,保你韓相之位,如何?”
張良:“……”
合著你來畫大餅的?
“若隻為此事的話,那我隻能說抱歉了。”
他又不是什麽沒見過世麵的貓貓狗狗,真當隨便畫個大餅就能騙走了?
“亡秦者,胡也,這其中的胡並非匈奴。”
眼見他轉身就要離開,李二一句話再度拽住了他的身形。
連番拉扯之下,張良不由得露出滿臉苦笑。
“仁兄可否一次將話說完?”
“如若真對大計有所幫助,那我等也絕不會吝嗇,可你說的讓我輔佐你,那是萬萬不可,無論怎麽說,我還是韓臣。”
這話也就等同於強硬的拒絕了李二的提議。
但李二也不著急,隻是幽幽的瞥了他一眼。
“話可別說的太早,六國留下的貴族之中,要數實力強悍,那定然是喊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楚國之人。”
“哪怕沒有什麽讖語,他們也從未放棄過亡秦複楚的大業,而你們呢?”
“將所有的希望都聚集在這麽個虛無縹緲的預言之上,即便朝廷真的亡於這則讖語,你們又憑什麽覺得,自己能分一杯羹呢?”
“子房,我知你不是什麽蠢人,這些事你早該看明白,隻是你不願明白罷了。”
他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無論這秦亡不亡,他們都是不可能成功複韓的。
到了項羽手中,項羽弄死了後來的韓王成,甚至都沒讓其就國,便直接貶為了列侯,後更是直接殺之。
至於原本曆史上的劉邦,也壓根沒有再分封異姓王的意思。
可以說從始至終,張良這個理想主義者,都從沒有過實現他理想的機會。
他本該早能夠看明白,隻是一直不願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