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難不成你們甘願鬱鬱久居人下?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更好的主意?”
蕭何隱隱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如若連落草為寇都算不了什麽的話,那接下來的話該有多大逆不道?
他隱隱猜到了。
應該是某件大逆不道,被逮到要株連九族的大事!
理性告訴他,這個時候應該趕緊阻止劉三哥開口,然後撇清自己跟這膽大包天之人的關係。
但感性讓他繼續聽下去。
也許是這麽多年太過平淡,他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反而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始皇帝快駕崩了,沒有了他的威望壓製,屆時整個大秦將起義軍四起。”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難不成你們甘願鬱鬱久居人下?”
這一句話說出來,曹參雙腿一顫,險些驚的跌坐在地。
蕭何也同樣沒好到哪去。
雖然猜到了大逆不道,但卻怎麽也沒想到,這向來灑脫仁義的劉三哥,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天幕之外,聽到這番話,曹操的眼神有些古怪。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
這話聽起來怎麽這般耳熟?
這不是專屬於那三姓家奴的義父送葬曲嘛。
“該說不說,這李二的行事風格還真是有夠大膽的。”
劉邦也不禁失笑。
“漢高祖?你不是也已經開始挑戰了?”
曹操有些驚訝。
“沒開始呢,雖然仙人說排名不分先後,但為了方便觀賞,挑戰向來是要分個先後的。”
老朱也同樣看的津津有味。
如若換做尋常人,那肯定會盡可能的按照劉邦原本的路去走。
這般做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並且保底也能有個漢王做。
如李二這般加快進度,風險可就大了。
在這個時間節點,始皇帝將死未死,大秦這頭猛虎可還有餘威呢!
“膽子還真不小,他若是敢在寡人活著的時候謀反,定然會被第一時間鎮壓!”
嬴政也忍不住開口了。
胡亥繼位之後,大秦變成了什麽樣他都管不著。
但天幕之中,他還活著的時間點,誰敢謀反?
別說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就是那些六國餘孽的貴族們,也得乖乖跪著!
不跪,那就得死!
“李二不是什麽蠢人,他應該是想先將這幾人綁在自己的船上。”
“至於真正的起兵謀反,那應該會等到你駕崩之後。”
“畢竟隻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你始皇帝手中的大秦,跟胡亥手中的大秦,那可純純就是兩個品種了。”
“不過胡亥不是因仙人的懲罰而在各個時間點都死去了?這挑戰的世界中,他真的還能繼位嗎?”
趙匡胤表示困惑。
仙人的懲罰,眾人可都是看到的。
如若胡亥死了無法繼位,那趙高自然沒有篡改旨意的理由。
一旦扶蘇繼位,以儒家的柔和手段開始治理大秦。
那個時候再想反,可就難如登天了!
“雖然仙人沒有刻意解釋,但這應該是為了挑戰而建造出來的平行時空,這其中的胡亥應當還活著才對。”
如果胡亥提前死了,扶蘇繼位,那對於李二而言,就是真正的地獄難度!
“風險太大了,一旦消息走漏出去,此番挑戰可就直接失敗了。”
“冒這麽大的險,隻為稍微加快挑戰的進度,真的值得嗎?”
老朱不太認同李二的選擇。
或者說,他本身就是稍微保守的性子,對於這類冒險的做法,多半都是不讚同的。
“以李二的能力,冒這麽大的險,定然有他的謀劃。”
“現在還不宜言之過早,接著看下去吧。”
雖然劉邦並不知道李二的經曆,但既然能與他並列這明君榜的前四行列之內,能力便一定不會差!
天幕之中。
在聽到李二的那番話之後,蕭何等人皆麵露驚恐之色。
膽子這麽大的嗎?
“三哥,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蕭何第一個迴過神來,他打開門四處張望一番,確定周圍無人偷聽之後這才低聲吼道。
落草為寇雖然也是大罪,但還不至於吸引朝廷大軍圍剿。
而沛縣縣令是個欺軟怕硬的貨色,也絕不會有派人上山剿匪的膽量。
因此這件事對他們而言,幾乎是沒有風險的,頂多也就是迴沛縣的時候要小心著些。
可若是真的豎起反旗,那不管規模如何,朝廷都一定會抽出兵馬前來鎮壓的!
“朕當然……”
蕭何:“?”
你說啥?你剛剛自稱的啥?
好啊,你竟然是這樣的劉三哥!
好在李二的反應還算快,沒等蕭何挑刺,他便直接改口。
“當然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始皇現在還有餘威,然隻要他一死,繼位的公子可沒有他那般的手段與威望。”
“屆時大秦若還是如此的繁刑重賦,那要反的,可不止我等。”
“而且即便我等起事,短時間內朝廷也不可能知曉,若是先一步將縣令拿下,恐怕始皇帝到死,他也收不到消息!”
“蕭何,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麽才對。”
當然知道!
一旦始皇帝駕崩,那大秦將會在轉瞬之間變成個紙老虎。
或者說,現在的大秦就已經是隻病貓了。
看上去始皇帝數次東巡,讓昔日的六國貴族生不起絲毫的反意。
但身處底層的蕭何卻是能看的明白,朝廷,或者說始皇帝的旨意已經很長時間到不了各個郡縣了。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皇權不下鄉,而是皇權連郡縣都下不去!
橫掃六合看上去威風十足,功蓋千古。
可在此之後的隱患,哪怕是始皇帝也無力解決。
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那麽多基層官員可供使用!
在這個時代,讀書識字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不可能的。
雖然人人都想當官,可識字的人就隻有那麽多,即便不論文才都一概拽上來任職,各個郡縣的衙門也依舊是缺人的狀態!
哪怕嬴政隨後又赦免了大量牢獄中的官員,缺口也還是無比龐大。
這般狀況也就導致了,朝廷下達了旨意,下麵的郡縣卻無人能夠去實行。
這才是大秦所麵臨的最大問題!
不是嬴政想要皇權不下鄉,而是根本下不了鄉!
而李二想要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蕭何隱隱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如若連落草為寇都算不了什麽的話,那接下來的話該有多大逆不道?
他隱隱猜到了。
應該是某件大逆不道,被逮到要株連九族的大事!
理性告訴他,這個時候應該趕緊阻止劉三哥開口,然後撇清自己跟這膽大包天之人的關係。
但感性讓他繼續聽下去。
也許是這麽多年太過平淡,他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反而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始皇帝快駕崩了,沒有了他的威望壓製,屆時整個大秦將起義軍四起。”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難不成你們甘願鬱鬱久居人下?”
這一句話說出來,曹參雙腿一顫,險些驚的跌坐在地。
蕭何也同樣沒好到哪去。
雖然猜到了大逆不道,但卻怎麽也沒想到,這向來灑脫仁義的劉三哥,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天幕之外,聽到這番話,曹操的眼神有些古怪。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
這話聽起來怎麽這般耳熟?
這不是專屬於那三姓家奴的義父送葬曲嘛。
“該說不說,這李二的行事風格還真是有夠大膽的。”
劉邦也不禁失笑。
“漢高祖?你不是也已經開始挑戰了?”
曹操有些驚訝。
“沒開始呢,雖然仙人說排名不分先後,但為了方便觀賞,挑戰向來是要分個先後的。”
老朱也同樣看的津津有味。
如若換做尋常人,那肯定會盡可能的按照劉邦原本的路去走。
這般做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並且保底也能有個漢王做。
如李二這般加快進度,風險可就大了。
在這個時間節點,始皇帝將死未死,大秦這頭猛虎可還有餘威呢!
“膽子還真不小,他若是敢在寡人活著的時候謀反,定然會被第一時間鎮壓!”
嬴政也忍不住開口了。
胡亥繼位之後,大秦變成了什麽樣他都管不著。
但天幕之中,他還活著的時間點,誰敢謀反?
別說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就是那些六國餘孽的貴族們,也得乖乖跪著!
不跪,那就得死!
“李二不是什麽蠢人,他應該是想先將這幾人綁在自己的船上。”
“至於真正的起兵謀反,那應該會等到你駕崩之後。”
“畢竟隻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你始皇帝手中的大秦,跟胡亥手中的大秦,那可純純就是兩個品種了。”
“不過胡亥不是因仙人的懲罰而在各個時間點都死去了?這挑戰的世界中,他真的還能繼位嗎?”
趙匡胤表示困惑。
仙人的懲罰,眾人可都是看到的。
如若胡亥死了無法繼位,那趙高自然沒有篡改旨意的理由。
一旦扶蘇繼位,以儒家的柔和手段開始治理大秦。
那個時候再想反,可就難如登天了!
“雖然仙人沒有刻意解釋,但這應該是為了挑戰而建造出來的平行時空,這其中的胡亥應當還活著才對。”
如果胡亥提前死了,扶蘇繼位,那對於李二而言,就是真正的地獄難度!
“風險太大了,一旦消息走漏出去,此番挑戰可就直接失敗了。”
“冒這麽大的險,隻為稍微加快挑戰的進度,真的值得嗎?”
老朱不太認同李二的選擇。
或者說,他本身就是稍微保守的性子,對於這類冒險的做法,多半都是不讚同的。
“以李二的能力,冒這麽大的險,定然有他的謀劃。”
“現在還不宜言之過早,接著看下去吧。”
雖然劉邦並不知道李二的經曆,但既然能與他並列這明君榜的前四行列之內,能力便一定不會差!
天幕之中。
在聽到李二的那番話之後,蕭何等人皆麵露驚恐之色。
膽子這麽大的嗎?
“三哥,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蕭何第一個迴過神來,他打開門四處張望一番,確定周圍無人偷聽之後這才低聲吼道。
落草為寇雖然也是大罪,但還不至於吸引朝廷大軍圍剿。
而沛縣縣令是個欺軟怕硬的貨色,也絕不會有派人上山剿匪的膽量。
因此這件事對他們而言,幾乎是沒有風險的,頂多也就是迴沛縣的時候要小心著些。
可若是真的豎起反旗,那不管規模如何,朝廷都一定會抽出兵馬前來鎮壓的!
“朕當然……”
蕭何:“?”
你說啥?你剛剛自稱的啥?
好啊,你竟然是這樣的劉三哥!
好在李二的反應還算快,沒等蕭何挑刺,他便直接改口。
“當然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始皇現在還有餘威,然隻要他一死,繼位的公子可沒有他那般的手段與威望。”
“屆時大秦若還是如此的繁刑重賦,那要反的,可不止我等。”
“而且即便我等起事,短時間內朝廷也不可能知曉,若是先一步將縣令拿下,恐怕始皇帝到死,他也收不到消息!”
“蕭何,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麽才對。”
當然知道!
一旦始皇帝駕崩,那大秦將會在轉瞬之間變成個紙老虎。
或者說,現在的大秦就已經是隻病貓了。
看上去始皇帝數次東巡,讓昔日的六國貴族生不起絲毫的反意。
但身處底層的蕭何卻是能看的明白,朝廷,或者說始皇帝的旨意已經很長時間到不了各個郡縣了。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皇權不下鄉,而是皇權連郡縣都下不去!
橫掃六合看上去威風十足,功蓋千古。
可在此之後的隱患,哪怕是始皇帝也無力解決。
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那麽多基層官員可供使用!
在這個時代,讀書識字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不可能的。
雖然人人都想當官,可識字的人就隻有那麽多,即便不論文才都一概拽上來任職,各個郡縣的衙門也依舊是缺人的狀態!
哪怕嬴政隨後又赦免了大量牢獄中的官員,缺口也還是無比龐大。
這般狀況也就導致了,朝廷下達了旨意,下麵的郡縣卻無人能夠去實行。
這才是大秦所麵臨的最大問題!
不是嬴政想要皇權不下鄉,而是根本下不了鄉!
而李二想要利用的,就是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