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日月所照,風雨所至,皆為漢土,莫不從服!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該怎麽說呢……”
“這就讓乃公很難評了。”
得到解答後,劉邦的神情便有些複雜了。
使者不能,至少從禮節上而言不該這麽囂張吧!
你來出使也就罷了,雙方議和的階段,你莫名其妙要抓人老母獻給皇帝。
最後失敗被匈奴拘留,你要自盡還被匈奴搶救迴來了。
這話傳迴去,劉徹也沒臉去出這個兵吧!
別說師出有名了,就是匈奴反攻,那都算他們師出有名的!
這大漢的使者,怎麽感覺到了劉徹手中就變了個味呢?
劉邦幽幽的看向一旁不久前被傳召迴來的劉恆。
臭小子,你孫子還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劉恆眼觀鼻鼻觀心,表示自己什麽也不知道。
畫麵跳轉,來到張勝想綁匈奴單於之母事發之後。
麵對上千名匈奴騎兵的包圍,蘇武就隻是冷冷的提劍站在那看著步步逼近的單於。
“爾等意欲掀起叛亂,如今被我察覺,叛黨已盡數誅殺,留在你麵前的,隻有投降。”
“降了,我保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如何?”
令天幕之外的人震驚的是,哪怕蘇武等人試圖綁單於老媽,他依舊沒有直接下殺手,反而試圖招攬。
可惜他麵對的是蘇武。
“參與叛亂的是副官,與本官又有何幹係?”
原本張勝協助匈奴內部叛亂之事,便沒有跟蘇武商量過。
當然即便商量了,結果可能也是一樣的。
現在蘇武最好的選擇,便是脫清幹係,將消息帶迴大漢之後,再想辦法去救張勝等人。
可匈奴單於也不是傻子。
他舉起手中長劍直指蘇武。
“副官有罪,主官自然該要連坐,或者說,我又如何知曉你是否參與其中呢?”
可麵對他的威脅,蘇武卻是嗤之以鼻。
“若是你不敢殺我,那便放下劍,礙眼。”
“你真當我不敢殺你?”
單於頓時大怒。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懸北闕,衛滿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我不降,今日就在這,倒要看看你敢不敢殺我,倒要看看,你敢不敢讓匈奴成為下一個衛滿!”
蘇武非但不懼,反而一步步走上前,好似是要以自己的脖頸去試單於手中寶劍的鋒芒。
眼見他竟然真這般悍不畏死,反而是單於慌了神,將寶劍收迴。
“你……”
正要放兩句狠話,就看到蘇武反倒舉劍橫於胸前。
看著他嘴角那抹笑意,單於忽然感到一陣毛骨悚然。
“匈奴單於,你倒是說說看,今日我就是不降,你又能奈我何!”
說話間,蘇武那劍竟然直接往脖子上抹去。
“阻止他!”
可旁人的動作,哪有蘇武來的快。
匈奴又怎敢真的讓蘇武這樣赴死!
一時間,附近所有能尋到的大夫被找都來了……
畫麵至此戛然而止。
劉邦看的目瞪口呆。
這真的還是寡人的大漢嗎?
都能以開戰滅國來威脅匈奴辣?
這話說出來怎麽有些玄幻呢?
【諸如此類之事,比比皆是。】
字幕顯現後,再度消失。
至此,天幕中沒有畫麵出現,隻有一聲聲讓人熱血沸騰的或呐喊,或威脅的聲音從中傳出。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銅柱折,則交趾滅,爾等好自為之!”
“日月所照,風雨所至,皆為漢土,莫不從服!”
“從今往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劉徹最後的那句話,又一次響徹在了每一個人心頭。
他真正做到了他所說的話!
“他或許真的窮兵黷武,但誰也不能說他做錯了。”
李二微微歎息一聲。
從前很多人都覺得,漢武帝就是個窮兵黷武的暴君。
哪怕他們看過部分史料記載。
可若是結合前後所發生的一切來看,結合大漢在漢武帝手中擴大近一倍的領土來看。
哪怕窮兵黷武真的有罪,那也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臭小子,你還真有個好孫兒。”
劉邦看向身後的劉恆笑道。
“就憑他讓我大漢這般的硬氣,哪怕仙人說他毀譽參半,寡人也原諒他的過錯了。”
“這話可別急著說啊,漢高祖。”
“漢武前半生的確是有功,可他後半生犯的錯也同樣不少。”
老朱忍不住道。
“犯錯?犯多大錯?”
劉邦不以為意。
能犯多大錯,才能掩蓋他前半生的光芒?
真正實現大一統,以及將大漢的骨氣徹底打了出來!
就這兩項功績,什麽錯不能原諒?
“你覺得,他如果不是晚年昏聵,以這般的功績,能隻排在第五嗎?”
李二淡淡的開口。
也就在這時,天幕重新恢複光明,字跡也同時浮現。
【前半生的漢武,勵精圖治。
對內,頒布推恩令,實現大一統。
對外主動出擊,滅十餘國,餘者要麽臣服,要麽退避。
相比文景帝的領土,漢武帝足足擴大了一倍的疆土!
可晚年的武帝,犯了不少明君的通病。
暴虐,多疑,好大喜功,他幾乎都占了。】
“……寡人收迴之前的話,有些錯,還是要罵的。”
劉邦知道,如果剛才說的是功,那從現在開始,要講的多半就是過了。
他決定看完再做評價!
【連年戰爭帶來的結果,是財政虧空。
為了湊足軍費,賣官鬻爵便是從他開始。
可他非但沒有絲毫節儉的念頭,生活反而越發奢靡。
加上他癡迷神仙之說,不知何時便熱衷上了封禪與郊祀,耗費了無數銀錢去做這毫無意義之事。
重用宦官,雖在一定程度上抗衡了文官勳貴集團,卻也為之後的禍根埋下伏筆。
並且在位後期,對於下麵的狀況充耳不聞,流民數量暴增,單是關東便高達二百萬!
連年的賦稅讓百姓起義四起。
而朝廷內部的爭鬥也更加激烈。
最後釀成巫蠱之禍,直接導致太子劉據被冤枉,隻得自殺以證清白,太子一脈也多數被殺,餘者皆入天牢。】
劉邦:“……”
“這個混賬東西!”
“昏庸起來還真是連自己的三族都不放過啊!”
“劉恆!”
“你這孫子呢,趕緊拎出來讓寡人打兩巴掌!”
“這就讓乃公很難評了。”
得到解答後,劉邦的神情便有些複雜了。
使者不能,至少從禮節上而言不該這麽囂張吧!
你來出使也就罷了,雙方議和的階段,你莫名其妙要抓人老母獻給皇帝。
最後失敗被匈奴拘留,你要自盡還被匈奴搶救迴來了。
這話傳迴去,劉徹也沒臉去出這個兵吧!
別說師出有名了,就是匈奴反攻,那都算他們師出有名的!
這大漢的使者,怎麽感覺到了劉徹手中就變了個味呢?
劉邦幽幽的看向一旁不久前被傳召迴來的劉恆。
臭小子,你孫子還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劉恆眼觀鼻鼻觀心,表示自己什麽也不知道。
畫麵跳轉,來到張勝想綁匈奴單於之母事發之後。
麵對上千名匈奴騎兵的包圍,蘇武就隻是冷冷的提劍站在那看著步步逼近的單於。
“爾等意欲掀起叛亂,如今被我察覺,叛黨已盡數誅殺,留在你麵前的,隻有投降。”
“降了,我保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如何?”
令天幕之外的人震驚的是,哪怕蘇武等人試圖綁單於老媽,他依舊沒有直接下殺手,反而試圖招攬。
可惜他麵對的是蘇武。
“參與叛亂的是副官,與本官又有何幹係?”
原本張勝協助匈奴內部叛亂之事,便沒有跟蘇武商量過。
當然即便商量了,結果可能也是一樣的。
現在蘇武最好的選擇,便是脫清幹係,將消息帶迴大漢之後,再想辦法去救張勝等人。
可匈奴單於也不是傻子。
他舉起手中長劍直指蘇武。
“副官有罪,主官自然該要連坐,或者說,我又如何知曉你是否參與其中呢?”
可麵對他的威脅,蘇武卻是嗤之以鼻。
“若是你不敢殺我,那便放下劍,礙眼。”
“你真當我不敢殺你?”
單於頓時大怒。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懸北闕,衛滿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我不降,今日就在這,倒要看看你敢不敢殺我,倒要看看,你敢不敢讓匈奴成為下一個衛滿!”
蘇武非但不懼,反而一步步走上前,好似是要以自己的脖頸去試單於手中寶劍的鋒芒。
眼見他竟然真這般悍不畏死,反而是單於慌了神,將寶劍收迴。
“你……”
正要放兩句狠話,就看到蘇武反倒舉劍橫於胸前。
看著他嘴角那抹笑意,單於忽然感到一陣毛骨悚然。
“匈奴單於,你倒是說說看,今日我就是不降,你又能奈我何!”
說話間,蘇武那劍竟然直接往脖子上抹去。
“阻止他!”
可旁人的動作,哪有蘇武來的快。
匈奴又怎敢真的讓蘇武這樣赴死!
一時間,附近所有能尋到的大夫被找都來了……
畫麵至此戛然而止。
劉邦看的目瞪口呆。
這真的還是寡人的大漢嗎?
都能以開戰滅國來威脅匈奴辣?
這話說出來怎麽有些玄幻呢?
【諸如此類之事,比比皆是。】
字幕顯現後,再度消失。
至此,天幕中沒有畫麵出現,隻有一聲聲讓人熱血沸騰的或呐喊,或威脅的聲音從中傳出。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銅柱折,則交趾滅,爾等好自為之!”
“日月所照,風雨所至,皆為漢土,莫不從服!”
“從今往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劉徹最後的那句話,又一次響徹在了每一個人心頭。
他真正做到了他所說的話!
“他或許真的窮兵黷武,但誰也不能說他做錯了。”
李二微微歎息一聲。
從前很多人都覺得,漢武帝就是個窮兵黷武的暴君。
哪怕他們看過部分史料記載。
可若是結合前後所發生的一切來看,結合大漢在漢武帝手中擴大近一倍的領土來看。
哪怕窮兵黷武真的有罪,那也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臭小子,你還真有個好孫兒。”
劉邦看向身後的劉恆笑道。
“就憑他讓我大漢這般的硬氣,哪怕仙人說他毀譽參半,寡人也原諒他的過錯了。”
“這話可別急著說啊,漢高祖。”
“漢武前半生的確是有功,可他後半生犯的錯也同樣不少。”
老朱忍不住道。
“犯錯?犯多大錯?”
劉邦不以為意。
能犯多大錯,才能掩蓋他前半生的光芒?
真正實現大一統,以及將大漢的骨氣徹底打了出來!
就這兩項功績,什麽錯不能原諒?
“你覺得,他如果不是晚年昏聵,以這般的功績,能隻排在第五嗎?”
李二淡淡的開口。
也就在這時,天幕重新恢複光明,字跡也同時浮現。
【前半生的漢武,勵精圖治。
對內,頒布推恩令,實現大一統。
對外主動出擊,滅十餘國,餘者要麽臣服,要麽退避。
相比文景帝的領土,漢武帝足足擴大了一倍的疆土!
可晚年的武帝,犯了不少明君的通病。
暴虐,多疑,好大喜功,他幾乎都占了。】
“……寡人收迴之前的話,有些錯,還是要罵的。”
劉邦知道,如果剛才說的是功,那從現在開始,要講的多半就是過了。
他決定看完再做評價!
【連年戰爭帶來的結果,是財政虧空。
為了湊足軍費,賣官鬻爵便是從他開始。
可他非但沒有絲毫節儉的念頭,生活反而越發奢靡。
加上他癡迷神仙之說,不知何時便熱衷上了封禪與郊祀,耗費了無數銀錢去做這毫無意義之事。
重用宦官,雖在一定程度上抗衡了文官勳貴集團,卻也為之後的禍根埋下伏筆。
並且在位後期,對於下麵的狀況充耳不聞,流民數量暴增,單是關東便高達二百萬!
連年的賦稅讓百姓起義四起。
而朝廷內部的爭鬥也更加激烈。
最後釀成巫蠱之禍,直接導致太子劉據被冤枉,隻得自殺以證清白,太子一脈也多數被殺,餘者皆入天牢。】
劉邦:“……”
“這個混賬東西!”
“昏庸起來還真是連自己的三族都不放過啊!”
“劉恆!”
“你這孫子呢,趕緊拎出來讓寡人打兩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