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感覺自己的心裏跟有貓在撓似得。


    科舉製!


    為寒門出身的人才開啟了出頭的路。


    這也就意味著,若是能夠好生扶持的話,寒門出身的人便會自發的對抗士族!


    隻要操作得當,便能夠讓這兩方勢同水火!


    這樣一支牽製士族門閥的勢力,絕對比勳貴集團好用!


    畢竟勳貴還有做大掌控整個朝堂的可能性,但寒門出身的那些人,卻絕無半分機會!


    能夠自寒門中一步步崛起爬到高位的,都是天生的孤臣!


    但很可惜,天幕上的字跡似乎並沒有給劉邦解惑的想法。


    隨著最後字跡緩緩消散。


    再度湧現出字跡之時,看清上麵所言是何,楊堅直接黑了臉。


    【大抵是皇帝都逃不過晚年昏聵的結局。


    楊堅年輕之時便多疑,好猜忌。


    到了晚年更是變得容易聽信讒言,濫殺大臣。


    數名功臣後人先後被殺。


    並且法製也越發的嚴苛,刑法之苛刻,百姓聽了都覺惶恐!


    加上他晚年對於繼承人的選擇上,也同樣出了大問題。


    最終楊勇被廢,而楊廣則趁機上位。


    這樣的決定,也為大隋滅亡而埋下了禍根。】


    楊堅:“……”


    晚年昏聵這件事他倒是不難理解。


    畢竟不少皇帝都有這樣的毛病。


    任憑是誰也阻止不了自己老年癡呆的趨勢。


    眼下仙人既然提點了出來,他年紀大了之後稍微注意些也就是了。


    可後麵的幾句話才是重點。


    對於繼承人的選擇上出了大問題。


    以及廢楊勇的儲君之位,讓楊廣上位為大隋的滅亡而埋下禍根。


    再加上李二明裏暗裏的說過,與他有親戚關係,甚至還稱唿他為姨爺爺過。


    這tm的就不難推測了。


    大隋與大秦一般無二,皆是二世而亡,且就亡在楊廣手中!


    “楊廣,你這混賬東西給朕滾出來!”


    “哪怕朕晚年確實昏聵,但不管怎樣,大隋的根基也依舊深厚,尤其是朕早年便決定與民休養生息,你到底幹了什麽,才讓朕的大隋與大秦一般二世而亡?”


    “你亡了我大隋,tm為什麽沒上昏君榜!”


    越說越氣,說到最後,楊堅幹脆直接破口大罵。


    作為開國皇帝,忽然得知自己的王朝二世而亡,換做是誰多半都是冷靜不下來的。


    楊廣此時哪敢吭聲啊。


    他也不知道自己幹了些什麽,為什麽亡國,又為什麽沒上昏君榜。


    好在李二猜到了。


    仙人沒有將楊廣這亡大隋的罪魁禍首排上昏君榜,隻可能有一個原因。


    “多半是仙人覺得大隋雖然是在楊廣手中而亡,但他所行之事也算有利有弊吧。”


    “哪怕短時間內弊大於利,卻也有功在千秋,所以法外開恩,沒讓他登上昏君榜。”


    參與過滅陳之戰,加上三征高句麗以及開科取士,加上修大運河。


    即便每一項成就都有著極大的副作用,甚至於大隋就是亡在這一項項成就之上。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有意義的。


    “朕就說,朕所作所為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朕都做這麽多事了,享樂一番怎麽了!”


    “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若是有良心的話,就不該反朕!”


    楊廣頓時揚眉吐氣了。


    在他看來,叛賊李二都幫他說話,難道還不能說明他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可惜,接下來不管是老朱還是趙匡胤,對他的評價都是貶義。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別給自己臉上貼金了,三征高句麗隻能說明你好大喜功。”


    “至於隋朝的大運河,那修建的本意也隻是為了能夠更方便你自己享樂。”


    “你的確有罪在當代,但所謂的功在千秋,更多的不過是湊巧罷了!”


    老朱絲毫沒給他留麵子。


    隋朝大運河能夠有用的前提是,大唐也一直沒有放棄這項工程。


    否則就楊廣修建的那點玩意,早八百年前就被堵上了!


    可以說,若非大唐一直在維持運河的運轉,那隋朝為了修建大運河而死的無數百姓,可就真的白死了!


    “李二,你給昏君的評價可別帶個人主觀因素啊,就算是你親戚,該罵也還是要罵的。”


    “說實話,楊堅給楊廣留下的底蘊不可謂不深厚,就這都給他敗光了,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昏庸!”


    趙匡胤的嘴下也同樣沒留情。


    二世而亡的皇帝,不管做了什麽,都絕對不是洗白的理由!


    兩人一席話,將楊廣說的滿臉通紅。


    可他卻不知該如何反駁這兩人。


    畢竟這兩人對他的事跡一清二楚,而他反而對那兩人沒有半分了解。


    就在楊堅下定決心,太子之位絕不能給楊廣之際,天幕上的字跡也開始了最後一次變化。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大隋文皇帝。


    結束了南北朝長達數百年的混亂,繼西晉之後,再度完成了大一統的偉業!


    在位二十四年,統一貨幣,整頓戶籍,推行均田製,與民休養生息。


    改九品中正製為五省六曹製,首次開創科舉。


    分裂並收服突厥。


    前半生勵精圖治,事必躬親,政績卓著。


    哪怕晚年昏聵,卻也瑕不掩瑜。


    上下數千年曆史中,明君榜之上當有其名。】


    瑕不掩瑜!


    看到仙人最後的評價,楊堅已經心滿意足了。


    上下數千年!


    該有多少位皇帝?


    能夠在這般多的人之中脫穎而出,位列前十明君之列!


    不管是分裂東西突厥,並且將其收服,還是開創開皇盛世的改革,加上實現大一統之功勞。


    哪怕隻是缺少其中之一,他都有可能被人擠下去。


    第十啊!


    這個位置太過驚險了!


    一個不慎,便是榜上無名!


    更別提據仙人所說,他晚年還無比昏庸!


    在繼承人的選擇上遊離不定,廢長立幼,導致了大隋二世而亡!


    若是真要論起來,這責任將有半數要算在他頭上!


    這種情況下,他竟然還能排上前十,除卻是年輕之時做出了一番大事業之外,更多的可能也還是仙人看在他大一統的功績之下法外開恩了。


    否則他多半要成為第一個沒能上明君榜的開國之君……


    想想這丟臉丟到古今中外的後果。


    雖然已經上榜,但楊堅背後也早已經被冷汗浸濕。


    好在,仙人開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想吃個火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想吃個火鍋並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