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瑞騎在馬上,透過望遠鏡看著遠處城牆上如臨大敵的明朝官兵。
高大寬闊的城牆上被水侵蝕的痕跡十分明顯,城牆底部已經被淤泥填滿,再不見往日威嚴景象。
李河收起望遠鏡,歎氣道:“這就是困了司令大半年的開封城,假使當初司令有如此力量,便可奪了此城,哪還用得著南下尋找棲身之地?”
此時他們就策馬立在開封城外的土堤上遙望開封城。
去年這個時候,餘誠打開城門放李自成入城,救了開封城二十餘萬百姓。然而隨著官軍掘開黃河大堤,致使開封城浸泡在黃河水中。
餘誠率開封軍民南下後,城內依然還有些不願離開的居民,苦苦守著自己家業。
短短一年時間裏,黃河水順著當初掘開的黃河大堤數次湧入開封城內,直到黃河本身帶的泥沙和被衝來的淤泥自動堵塞了大堤潰口,開封城才免於徹底淹沒在水底。
如此一座已經失去了價值的城池,最後還是巡按禦史蘇京派了千餘官兵進駐開封,在朝廷那裏得了個收複之功。
李河率北上支隊來到黃河岸邊,尋找合適地點渡河。此地距離開封故城不遠,他便帶著騎兵排過來偵察。
北上支隊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餘誠特批從騎兵營調了一個排歸李河指揮,負責沿途偵察任務。
騎兵排長林雲瑞是剛從講武堂畢業的,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熱情,恨不能現在直接帶著他的騎兵排衝擊開封城。
不過他注定失望了,李河來此不過是緬懷而已。看過之後,便帶著騎兵排一路往東,迴到了北上支隊駐地。
與離開荊州時相比,北上支隊的規模非但沒有變小,反而顯得臃腫許多。
都怪沿途的城池太過“熱情”,北上支隊攜帶的物資損耗沒有多少,而且還多了近兩百匹騾馬,以及幾十輛大車的糧食。
李河路過的時候看到士兵正在嚐試將一輛陷在泥坑裏的板車推出來,於是指揮道:“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今天晚餐全部解決掉。車子拆了,好歹是木頭的,修浮橋用得上。”
“早知道出來時應該帶點輪子,橡膠車胎的輪子不比這笨重得要死的木頭車輪好使?”
兩千多人的隊伍,還有沉重的火炮以及攜帶的各種物資,用船是沒指望了。
李河派了兩個連在黃河上架浮橋,以備大軍過河。
黃河岸邊,一艘小船載了十幾個客人剛剛到岸,就被餘家軍給圍了起來。
船夫嚇得跪下求饒,剛剛下船的客人也大都麵如土色,戰戰兢兢生怕遭到這夥士兵的劫掠。
領頭的班長扶起船夫,道:“莫要慌張,我們是餘家軍的隊伍,你這艘船我們先征用了…”
話沒說完,船夫已經開始討饒:“軍爺開恩呀,老頭我就指著這條船打魚,順便擺渡些過路客人養家。船要是沒了。小老兒一家都得餓肚子呀!”
“你莫慌,就兩天時間,而且也不白征用你的。你這艘船一天能賺幾兩銀子?”
船夫一時有些糾結,錢數報多了怕這幫殺才不給,報少了又著實覺得不甘心。
餘家軍為首的班長掏出錢袋,從裏邊數出兩枚銀元,道:“兩塊銀元,征用你這艘小船兩天,如何?”
沉甸甸的銀元拿在手裏,船夫才相信眼前這幫當兵的沒有誆他。這銀元製造精美,每枚大約有一兩重,就相當於二兩銀子,頂他忙活一兩個月了
十幾名過路客商膽戰心驚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直到這場交易完成,兩名士兵跳上船,給船夫指路操船往上遊而去。
一名客商拿出一顆銀錁子往餘家軍帶隊班長手裏塞:“軍爺,我們就是過路的客人,還請行個方便!”
這枚銀錁子仿佛燙手一樣,被餘家軍的班長原塞迴到客商手裏:“你幹嘛?想害我?”
客商愣神道:“草民不敢,一點小心意,請幾位軍爺喝酒!”
“請我們喝酒?怕是想請我們脫了這身軍裝吧?”
客商趕忙解釋:“軍爺不要誤會,隻是小人怕家中父母擔憂,著急迴家。還請軍爺開恩,放我離開。”
“放你離開?也沒說要把你們留下來啊?”
“您的意思是…”
“我們要找的是船家,你們一個個留在這兒不走,還想等我請你們吃飯嗎?”
“趕緊滾蛋!”
麵前這幾個當兵的說話雖然不好聽,但透露出來的作風卻讓這些過路客人驚訝。
敢情都是自己胡亂腦補,人家壓根就沒想著為難他們這夥人。
也不怪他們多想,剛剛上岸就被十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圍起來,寒光閃閃的刺刀就在他們眼皮底下晃來晃去,換誰不得以為是遇到了攔路搶劫?
這群客商鬆了口氣,腳步飛快得離開,生怕遲了一步就被這群士兵給強行留下。直到走出百十米後,看這幫餘家軍士兵沒有追來的意思,這群客商才撒丫子逃跑。
唯有一個清瘦的男子並不急著逃跑,而是一步三迴頭,頻頻迴望還守在碼頭邊的餘家軍士兵,似乎有一肚子話想問。
男子還帶著兩名仆人,此刻逃脫虎口,心中滿是慶幸,一個勁勸男子說:“老爺,快走吧。要是被他們發現老爺的身份,咱就走不了了!”
另一個隨從也說道:“是啊,老爺身背重任,萬不能以身涉險。剛才我還以為咱們要被他們綁了去。”
“烏鴉嘴!是老爺吉人自有天相,才沒有遭此劫難!”
兩人護著的中年男子大約四十多歲,兩鬢已然微白,他沒有聽兩個隨從說話,而是目有憂色:“聽說荊州被一股號稱餘家軍的賊人占據,就是這夥賊人嗎?”
一個隨從說:“這餘家軍的賊人也真夠奇怪的,給銀子都不要,搶了船家的船竟然還給錢。要不是那身古怪軍服,我都以為他們是官軍了。”
另一人插口道:“胡說八道,官軍沒把船家的那點銅錢搶光就不錯了,你還指望他們給錢呢!”
兩人這樣說笑著,忽然覺得氣氛不對,轉頭就看到自家老爺陰沉的麵容。
兩人頓時覺得不對,立刻跪下一邊掌嘴一邊請罪:“老爺恕罪,是小的口不擇言。”
中年男子下定決心,吩咐隨從道:“轉道去荊州,我要親自去看看!”
高大寬闊的城牆上被水侵蝕的痕跡十分明顯,城牆底部已經被淤泥填滿,再不見往日威嚴景象。
李河收起望遠鏡,歎氣道:“這就是困了司令大半年的開封城,假使當初司令有如此力量,便可奪了此城,哪還用得著南下尋找棲身之地?”
此時他們就策馬立在開封城外的土堤上遙望開封城。
去年這個時候,餘誠打開城門放李自成入城,救了開封城二十餘萬百姓。然而隨著官軍掘開黃河大堤,致使開封城浸泡在黃河水中。
餘誠率開封軍民南下後,城內依然還有些不願離開的居民,苦苦守著自己家業。
短短一年時間裏,黃河水順著當初掘開的黃河大堤數次湧入開封城內,直到黃河本身帶的泥沙和被衝來的淤泥自動堵塞了大堤潰口,開封城才免於徹底淹沒在水底。
如此一座已經失去了價值的城池,最後還是巡按禦史蘇京派了千餘官兵進駐開封,在朝廷那裏得了個收複之功。
李河率北上支隊來到黃河岸邊,尋找合適地點渡河。此地距離開封故城不遠,他便帶著騎兵排過來偵察。
北上支隊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餘誠特批從騎兵營調了一個排歸李河指揮,負責沿途偵察任務。
騎兵排長林雲瑞是剛從講武堂畢業的,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熱情,恨不能現在直接帶著他的騎兵排衝擊開封城。
不過他注定失望了,李河來此不過是緬懷而已。看過之後,便帶著騎兵排一路往東,迴到了北上支隊駐地。
與離開荊州時相比,北上支隊的規模非但沒有變小,反而顯得臃腫許多。
都怪沿途的城池太過“熱情”,北上支隊攜帶的物資損耗沒有多少,而且還多了近兩百匹騾馬,以及幾十輛大車的糧食。
李河路過的時候看到士兵正在嚐試將一輛陷在泥坑裏的板車推出來,於是指揮道:“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今天晚餐全部解決掉。車子拆了,好歹是木頭的,修浮橋用得上。”
“早知道出來時應該帶點輪子,橡膠車胎的輪子不比這笨重得要死的木頭車輪好使?”
兩千多人的隊伍,還有沉重的火炮以及攜帶的各種物資,用船是沒指望了。
李河派了兩個連在黃河上架浮橋,以備大軍過河。
黃河岸邊,一艘小船載了十幾個客人剛剛到岸,就被餘家軍給圍了起來。
船夫嚇得跪下求饒,剛剛下船的客人也大都麵如土色,戰戰兢兢生怕遭到這夥士兵的劫掠。
領頭的班長扶起船夫,道:“莫要慌張,我們是餘家軍的隊伍,你這艘船我們先征用了…”
話沒說完,船夫已經開始討饒:“軍爺開恩呀,老頭我就指著這條船打魚,順便擺渡些過路客人養家。船要是沒了。小老兒一家都得餓肚子呀!”
“你莫慌,就兩天時間,而且也不白征用你的。你這艘船一天能賺幾兩銀子?”
船夫一時有些糾結,錢數報多了怕這幫殺才不給,報少了又著實覺得不甘心。
餘家軍為首的班長掏出錢袋,從裏邊數出兩枚銀元,道:“兩塊銀元,征用你這艘小船兩天,如何?”
沉甸甸的銀元拿在手裏,船夫才相信眼前這幫當兵的沒有誆他。這銀元製造精美,每枚大約有一兩重,就相當於二兩銀子,頂他忙活一兩個月了
十幾名過路客商膽戰心驚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直到這場交易完成,兩名士兵跳上船,給船夫指路操船往上遊而去。
一名客商拿出一顆銀錁子往餘家軍帶隊班長手裏塞:“軍爺,我們就是過路的客人,還請行個方便!”
這枚銀錁子仿佛燙手一樣,被餘家軍的班長原塞迴到客商手裏:“你幹嘛?想害我?”
客商愣神道:“草民不敢,一點小心意,請幾位軍爺喝酒!”
“請我們喝酒?怕是想請我們脫了這身軍裝吧?”
客商趕忙解釋:“軍爺不要誤會,隻是小人怕家中父母擔憂,著急迴家。還請軍爺開恩,放我離開。”
“放你離開?也沒說要把你們留下來啊?”
“您的意思是…”
“我們要找的是船家,你們一個個留在這兒不走,還想等我請你們吃飯嗎?”
“趕緊滾蛋!”
麵前這幾個當兵的說話雖然不好聽,但透露出來的作風卻讓這些過路客人驚訝。
敢情都是自己胡亂腦補,人家壓根就沒想著為難他們這夥人。
也不怪他們多想,剛剛上岸就被十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圍起來,寒光閃閃的刺刀就在他們眼皮底下晃來晃去,換誰不得以為是遇到了攔路搶劫?
這群客商鬆了口氣,腳步飛快得離開,生怕遲了一步就被這群士兵給強行留下。直到走出百十米後,看這幫餘家軍士兵沒有追來的意思,這群客商才撒丫子逃跑。
唯有一個清瘦的男子並不急著逃跑,而是一步三迴頭,頻頻迴望還守在碼頭邊的餘家軍士兵,似乎有一肚子話想問。
男子還帶著兩名仆人,此刻逃脫虎口,心中滿是慶幸,一個勁勸男子說:“老爺,快走吧。要是被他們發現老爺的身份,咱就走不了了!”
另一個隨從也說道:“是啊,老爺身背重任,萬不能以身涉險。剛才我還以為咱們要被他們綁了去。”
“烏鴉嘴!是老爺吉人自有天相,才沒有遭此劫難!”
兩人護著的中年男子大約四十多歲,兩鬢已然微白,他沒有聽兩個隨從說話,而是目有憂色:“聽說荊州被一股號稱餘家軍的賊人占據,就是這夥賊人嗎?”
一個隨從說:“這餘家軍的賊人也真夠奇怪的,給銀子都不要,搶了船家的船竟然還給錢。要不是那身古怪軍服,我都以為他們是官軍了。”
另一人插口道:“胡說八道,官軍沒把船家的那點銅錢搶光就不錯了,你還指望他們給錢呢!”
兩人這樣說笑著,忽然覺得氣氛不對,轉頭就看到自家老爺陰沉的麵容。
兩人頓時覺得不對,立刻跪下一邊掌嘴一邊請罪:“老爺恕罪,是小的口不擇言。”
中年男子下定決心,吩咐隨從道:“轉道去荊州,我要親自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