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哚!”
這一箭既快且沉,連帶箭靶也被震得前後晃動。可惜箭矢離著靶心還有一掌距離。
八十步外,謝明勝搖搖頭,從箭袋中又抽出一根箭來。
鼓掌聲在背後響起,隨後有人說道:“沒想到咱們的神射謝團長也有失手的時候,真是少見啊!”
謝明勝聽到聲音,急忙將弓放下,轉身抱拳行禮道:“總指揮!”
朱呈祥擺擺手,自顧自來到放弓的桌前,拿起一張複合弓,熟練的張弓搭箭,瞄準片刻後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總指揮好箭法!”
朱呈祥輕笑道:“莫要說笑,分明是這張弓好。”
“要說使刀弄槍,我自信還有幾分手段,要說弓箭,那我就真是班門弄斧了。也不知道司令從哪裏弄來的這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這弓不但拉起來省力,就算沒用過弓的漢子把玩幾天,也能射得有模有樣。”
“可惜箭術已經不重要了。”朱呈祥毫不客氣的指出:“要培養出一個箭手,哪怕隻有你三成的功底,也得一兩年。可是一個步槍手隻用一個月的訓練,就能用夏式步槍打爛那塊靶子。”
謝明勝臉色黯然,自己引以為傲的本事終究還是落伍了啊。
從第一支夏式步槍裝備到自己團裏,謝明勝就有這個感覺。那天他一個人在靶場待了一整天,拿著一支夏式步槍不停的上膛、擊發,直到靶子中心被他打出一個拳頭大小的窟窿,才喪氣的得出這麽一個結論。
“武器會過時,人卻不會。”朱呈祥拍著謝明勝的肩膀,笑道:“不然司令怎麽會讓你去講武堂當步兵教官呢?”
謝明勝苦笑道:“司令真是難為我,我一個大老粗,實在是不會教學生啊!”
餘誠籌劃已久的講武堂終於建成,現在隻等著教官與學員進駐了。謝明勝就接到餘誠的命令,將團長一職交給副團長暫代,前往荊州擔任講武堂步兵科教官。
朱呈祥拔出手槍,對準靶子,連開三槍。不過這個距離對於手槍來說還是有些遠了,三槍中有一發脫靶,另外兩發離著靶心也還遠。
謝明勝笑道:“總指揮這是終於不心疼子彈了?”
朱呈祥笑著說:“不心疼,不心疼。聽說軍工廠新來了個牛人,和司令一樣短發短衫,不但步槍產量提高了許多,就連子彈生產的也比以前好了。”
朱呈祥又透露出一條消息:“我聽司令說,到了明年,軍隊擴充完成後,就要編成三個旅。”
潛江巡視結束後,餘誠發現軍伍中閑暇時間娛樂項目太少,所以為軍中提供了一批球類及棋牌遊戲。
軍棋就是其中一項,透過這一遊戲,所有人都已經清楚餘家軍的編製以後將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排、連、營、團、旅、師、軍,區別隻是司令的棋子被換成了節度使,迷信的餘誠擔心士兵們玩習慣了這個棋,會有當了軍長以後就能將司令取而代之的想法。
三個旅,就意味著會有三個旅長,如今這麽多團長,會有誰脫穎而出?
謝明勝自然也有這個想法,再聯想到這次出任講武堂的教官,從履曆上來說當然比其他人好看許多。
想到這裏謝明勝滿心火熱,對於即將到來的職務也不由得期待起來。
荊州。
講武堂並未建在城內,而是位於城外東北角。這一方麵是因為軍事訓練所需場地太大,城內施展不開;另一方麵也是要讓學員們安心學習,免得被城內的繁華迷了眼。
講武堂占地有兩百多畝,目前建成的有一棟三層的教學樓,一個能容納五百人的大禮堂,以及兩棟兩層的宿舍樓。
作為餘家軍的第一所軍事學校,講武堂開辦有四個學科,分別為步兵、騎兵、炮兵以及輜重。餘誠很想再加一個參謀科,可是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教官,隻能等以後再成立了。
其中步兵科教官為謝明勝、騎兵科教官為李汝珪、炮兵科教官為鄭雄、輜重科教官為李光壂。餘誠親自擔任講武堂的校長,以示對講武堂的看重。
學校的學員有七成是從餘家軍各部中選取的立過軍功的戰士,從士兵到班排長都有。另外三成是對外招募的,這三成主要是為炮兵科與輜重科招募的,因為這兩科對學員的文化要求比較高,從現有軍隊中還真抽不出這麽多文化達標的戰士。
學校分期舉辦,第一期學員共有兩百一十六人。這一批學員的學製隻有三個月,算是速成班,畢業後將擔任低級軍官,已有職務的戰士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晉升。
等到以後攤子大了,人才豐富了,講武堂還會開辦麵向中層軍官與高級軍官的訓練班。
謝明勝從荊門返迴後,第一時間就去拜見餘誠,向餘誠求教自己應該給這些學員教些什麽東西。
餘誠屬於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結合後世資料給謝明勝講了自己的想法。
這次招收的學員雖然大多從軍隊中選拔出來的,但畢竟還有些沒當過兵的書生,所以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進行隊列隊形及軍人儀態訓練。
此外還有體能訓練,步兵科尤其看重體能,這不是為了鍛煉他們的身體,而是要讓他們進入基層以後更容易錘煉新兵。
此外除了識圖製圖這些所有學員都要學習的大眾科目外,就到了各個科目教官自身的發揮時間。
麵對謝明勝的討教,餘誠問道:“你當年在邊軍當夜不收時,是誰教的你?”
想起當初的經曆,謝明勝就有些心酸,說道:“哪有人教啊?上了戰場打兩仗,全憑自己運氣好才活了下來。上官看我使得一手好弓箭,就把我派去當了夜不收。”
“到了夜不收後,請一個老軍喝了幾頓酒,才給我講了幾個竅門,後來有一次碰到韃子,那老軍也死了。我也是不知道多少次死裏逃生,才有了些心得。”
餘誠道:“這不就得了?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這些心得教給徒弟們。從行軍如何省力,如何紮營,如何追蹤敵軍,再到野外如何判斷距離、方向,甚至廝殺時如何能讓自己有最大活下去的可能,不都是可以教的嗎?”
謝明勝茅塞頓開,道:“司令放心,我明白了!”
這一箭既快且沉,連帶箭靶也被震得前後晃動。可惜箭矢離著靶心還有一掌距離。
八十步外,謝明勝搖搖頭,從箭袋中又抽出一根箭來。
鼓掌聲在背後響起,隨後有人說道:“沒想到咱們的神射謝團長也有失手的時候,真是少見啊!”
謝明勝聽到聲音,急忙將弓放下,轉身抱拳行禮道:“總指揮!”
朱呈祥擺擺手,自顧自來到放弓的桌前,拿起一張複合弓,熟練的張弓搭箭,瞄準片刻後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總指揮好箭法!”
朱呈祥輕笑道:“莫要說笑,分明是這張弓好。”
“要說使刀弄槍,我自信還有幾分手段,要說弓箭,那我就真是班門弄斧了。也不知道司令從哪裏弄來的這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這弓不但拉起來省力,就算沒用過弓的漢子把玩幾天,也能射得有模有樣。”
“可惜箭術已經不重要了。”朱呈祥毫不客氣的指出:“要培養出一個箭手,哪怕隻有你三成的功底,也得一兩年。可是一個步槍手隻用一個月的訓練,就能用夏式步槍打爛那塊靶子。”
謝明勝臉色黯然,自己引以為傲的本事終究還是落伍了啊。
從第一支夏式步槍裝備到自己團裏,謝明勝就有這個感覺。那天他一個人在靶場待了一整天,拿著一支夏式步槍不停的上膛、擊發,直到靶子中心被他打出一個拳頭大小的窟窿,才喪氣的得出這麽一個結論。
“武器會過時,人卻不會。”朱呈祥拍著謝明勝的肩膀,笑道:“不然司令怎麽會讓你去講武堂當步兵教官呢?”
謝明勝苦笑道:“司令真是難為我,我一個大老粗,實在是不會教學生啊!”
餘誠籌劃已久的講武堂終於建成,現在隻等著教官與學員進駐了。謝明勝就接到餘誠的命令,將團長一職交給副團長暫代,前往荊州擔任講武堂步兵科教官。
朱呈祥拔出手槍,對準靶子,連開三槍。不過這個距離對於手槍來說還是有些遠了,三槍中有一發脫靶,另外兩發離著靶心也還遠。
謝明勝笑道:“總指揮這是終於不心疼子彈了?”
朱呈祥笑著說:“不心疼,不心疼。聽說軍工廠新來了個牛人,和司令一樣短發短衫,不但步槍產量提高了許多,就連子彈生產的也比以前好了。”
朱呈祥又透露出一條消息:“我聽司令說,到了明年,軍隊擴充完成後,就要編成三個旅。”
潛江巡視結束後,餘誠發現軍伍中閑暇時間娛樂項目太少,所以為軍中提供了一批球類及棋牌遊戲。
軍棋就是其中一項,透過這一遊戲,所有人都已經清楚餘家軍的編製以後將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排、連、營、團、旅、師、軍,區別隻是司令的棋子被換成了節度使,迷信的餘誠擔心士兵們玩習慣了這個棋,會有當了軍長以後就能將司令取而代之的想法。
三個旅,就意味著會有三個旅長,如今這麽多團長,會有誰脫穎而出?
謝明勝自然也有這個想法,再聯想到這次出任講武堂的教官,從履曆上來說當然比其他人好看許多。
想到這裏謝明勝滿心火熱,對於即將到來的職務也不由得期待起來。
荊州。
講武堂並未建在城內,而是位於城外東北角。這一方麵是因為軍事訓練所需場地太大,城內施展不開;另一方麵也是要讓學員們安心學習,免得被城內的繁華迷了眼。
講武堂占地有兩百多畝,目前建成的有一棟三層的教學樓,一個能容納五百人的大禮堂,以及兩棟兩層的宿舍樓。
作為餘家軍的第一所軍事學校,講武堂開辦有四個學科,分別為步兵、騎兵、炮兵以及輜重。餘誠很想再加一個參謀科,可是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教官,隻能等以後再成立了。
其中步兵科教官為謝明勝、騎兵科教官為李汝珪、炮兵科教官為鄭雄、輜重科教官為李光壂。餘誠親自擔任講武堂的校長,以示對講武堂的看重。
學校的學員有七成是從餘家軍各部中選取的立過軍功的戰士,從士兵到班排長都有。另外三成是對外招募的,這三成主要是為炮兵科與輜重科招募的,因為這兩科對學員的文化要求比較高,從現有軍隊中還真抽不出這麽多文化達標的戰士。
學校分期舉辦,第一期學員共有兩百一十六人。這一批學員的學製隻有三個月,算是速成班,畢業後將擔任低級軍官,已有職務的戰士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晉升。
等到以後攤子大了,人才豐富了,講武堂還會開辦麵向中層軍官與高級軍官的訓練班。
謝明勝從荊門返迴後,第一時間就去拜見餘誠,向餘誠求教自己應該給這些學員教些什麽東西。
餘誠屬於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結合後世資料給謝明勝講了自己的想法。
這次招收的學員雖然大多從軍隊中選拔出來的,但畢竟還有些沒當過兵的書生,所以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進行隊列隊形及軍人儀態訓練。
此外還有體能訓練,步兵科尤其看重體能,這不是為了鍛煉他們的身體,而是要讓他們進入基層以後更容易錘煉新兵。
此外除了識圖製圖這些所有學員都要學習的大眾科目外,就到了各個科目教官自身的發揮時間。
麵對謝明勝的討教,餘誠問道:“你當年在邊軍當夜不收時,是誰教的你?”
想起當初的經曆,謝明勝就有些心酸,說道:“哪有人教啊?上了戰場打兩仗,全憑自己運氣好才活了下來。上官看我使得一手好弓箭,就把我派去當了夜不收。”
“到了夜不收後,請一個老軍喝了幾頓酒,才給我講了幾個竅門,後來有一次碰到韃子,那老軍也死了。我也是不知道多少次死裏逃生,才有了些心得。”
餘誠道:“這不就得了?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這些心得教給徒弟們。從行軍如何省力,如何紮營,如何追蹤敵軍,再到野外如何判斷距離、方向,甚至廝殺時如何能讓自己有最大活下去的可能,不都是可以教的嗎?”
謝明勝茅塞頓開,道:“司令放心,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