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鄧六斤所在的生產小組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第一的名頭依然被三組搶了過去。鄧六斤等組員隻能酸溜溜看著三組成員圍在餘司令身邊拍什麽合影,一陣閃光過後,三組的成員被嚇得呆若木雞,直到餘誠給他們發先進小組的紀念品,他們才迴過神來。


    先進小組的紀念品並不貴重,但卻十分稀罕:每人一個搪瓷杯子,一個不鏽鋼盆,還有一包五顏六色的水果硬糖。


    鄧六斤似乎能感受到組長充滿怒火的眼神在他們之間掃來掃去,不用說,今天迴去以後組裏那幾個幹活偷懶的家夥一定要挨揍了。


    一想到這,鄧六斤也有些摩拳擦掌,就隻差那麽一點點,現在現在台上被司令發獎品的就有自己一個了。


    不過很快,他的心思就被另一則消息吸引:司令宣布,從養殖公司給農場送來兩隻羊,一頭豬,給大家吃頓好的。


    眾人立即歡唿起來。餘誠沒有留在農場吃晚飯,付應平擔心天黑以後行路有危險,每隔一會都要來勸一次。崔應朝與李光壂也是一樣的態度,此次出來護衛帶的太少,萬一有忠於朝廷的豪強突然襲擊,很可能陷入危險。


    迴城之後,餘誠讓崔李二人討論土地確權的具體行動,自己則穿越迴現代。


    沈葶的腿傷還沒好,餘誠讓沈葶的助理聯係好了造船廠,然後出發實地考察。


    下飛機後,已經有造船廠的人等著接待。按照聯係時的說法,這位大客戶將訂購十幾條各類船隻,合同總金額要上千萬。


    船廠的接待人員姓趙,叫趙海濤。將餘誠接上車後,趙海濤說:“餘總,我們已經訂好了酒店,您看是先去休息還是先到我們廠裏看看?”


    餘誠道:“先去廠裏看看吧,我時間有點緊。”


    趙海濤心中一喜,這生意有門啊!


    “您想看看什麽類型的船隻?”


    “我看過你們公司給來的資料,裏邊有種海釣船,我看著不錯。”


    “是有的,而且有好幾種型號,您說的是哪種?”


    “三十多米長的那種。”


    趙海濤立即報出船隻的參數:“您說的是那款船長35.8米,寬6.4米,型深3.1米的鋼製釣魚艇吧?”


    “這種艇有上下三層,荷載二十人,內部空間很充足,生活區休息區功能布置十分完善。舒適度相當不錯。它的前後甲板很大,尤其後甲板像籃球場一樣。”


    “全船使用沃爾沃雙800的商用機,航速可以達到19節,配了三組發電機組,全船的水冷空調,還有海水淡化、製冷係統、製冰係統、通導係統、信號係統,配置非常完備…”


    餘誠心不在焉的聽著,他對釣魚完全不感興趣,看中這種船艇,就隻對它的船體和動力係統。


    趙海濤在給餘誠介紹船上的二十個釣位,餘誠想的卻是改裝後能夠放下多少火炮。


    餘誠計劃中是訂購幾艘這樣的船作為自己水軍的主力戰船的。他目前的戰略目標是製霸內河水域,暫時還不需要到海上去。


    當時明軍水師的作戰手段,以火攻為主,其次是小型火炮和火銃,以及傳統的跳幫白刃戰。以上手段對這種戰船造不成威脅。鋼殼不懼火攻,機動性更不是風帆槳櫓可比,再配上更先進的火炮,在內河無人能敵。


    等到有朝一日到了海上,這種船也可以承擔一部分作戰力量,不至於退役落幕。


    趙海濤講了半天,也看出餘誠應該另有考慮,於是問:“對於船隻餘總您還有其他要求嗎?”


    餘誠道:“首先是船體,對於船艙布局我們另有考慮,需要你們根據我們的設計進行施工。”


    “當然當然,這是應該的。”


    “其次是航速,十九節有些慢了,我希望動力方麵進行改進,使航速能夠達到二十五節以上,最好能到三十節。”


    趙海濤皺起眉頭,隨即又舒展開。一分價錢一分貨,隻要客戶掏得起錢,讓船全身裝滿發動機都行。


    “至於船上的各種設備,除了動力機組和發電機組,還有雷達係統、海水淡化係統以及製冷製冰,其餘的都不需要安裝。”


    趙海濤張大了嘴,“啊?這樣船隻舒適性差很多,恐怕沒有幾個客人願意乘這艘船出海吧?”


    餘誠定購船隻是用作戰船的,那些花裏胡哨的裝置除了費錢並沒有其他作用,他也沒打算讓即將成立的水師官兵在船上過得多舒適,艱苦奮鬥、磨練意誌嘛!


    “沒關係,我們的目標客戶不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船隻的工期倒是能加快不少。我們公司有現成的船體,隻需要進行改造就可以達到您的要求。”


    “那當然最好,我希望你們可以盡快先完成一艘,我們進行實驗後可能還需要進行一些改進。”


    “還有船隻的相關證件及手續…”


    “這個就不需要你們關心了,我們有自己的關係渠道。”


    想來到了明朝也沒人能攔住自己的船查這些證件。


    “除掉這種船,我還需要兩種,船體分別在二十四米左右與十五米左右的船隻。”


    明朝的水道遠沒有現代的暢通,許多水路行不得這麽大的船隻,所以餘誠還需要更小一些也更靈活一些的小艇作為巡邏艇。


    趙海濤答應下來:“您說的這兩種船我們都有現貨,隻需要稍加改造就能完工。”


    很快,車輛就來到造船廠,廠長和幾位主管已經等候在那裏。餘誠在他們的陪同下參觀了船廠,參觀過後與船廠簽訂了合同。


    餘誠訂購了四艘三十六米級,六艘二十四米級以及十五艘十五米級的船艇,合同金額超三千萬。


    要不是他在合同簽訂的同時打過來五十萬訂金,船廠的人都懷疑這麽輕易就達成的合同是不是遇到騙子了。


    根據合同約定,船廠要在十天內交付一艘船隻樣品以供測試。這十天換算成明朝時間為一個月,餘誠在明朝的船塢也正好可以建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