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這不是鄭老實嘛,你這又是豬又是雞的,發達了呀!”
鄭老實認出對麵是韓老爺家的管家,名叫韓富。他心裏暗暗叫苦,隻能硬著頭皮上前行禮道:“管家好。”
韓富把手背在身後,麵色陰鷙:“鄭老實,你還欠著我家老爺銀子呢。讓你還錢的時候你推來推去,說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怎麽一轉頭你這連豬都置辦上了?”
鄭老實賠笑道:“這不是我買的,是從農村合作社裏賒來的。”
“賒來的?”韓富滿臉不信:“合作社是你家開的呀,說賒就賒?”
“你可還欠著老爺九兩銀子…”
“九兩?”鄭老實驚叫道:“年前才七兩六錢。”
“你也知道是年前,這一年不用算利息的嗎?”
鄭老實麵色愁苦,前年糧食歉收,糧價飛漲。一家人都快餓死,沒辦法找韓老爺借了六鬥糧食。然後這驢打滾的利息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哪怕去年全家咬緊牙關省吃儉用還了一部分,這利息依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想到這欠賬,鄭老實的背又佝僂了幾分。他哀求韓富說:“管家您行行好,這麽高的利息,我們莊稼人哪裏還的起?”
韓富鼻孔朝天:“還不起?知道還不起你別借啊!”
他看到躲在鄭老實背後瑟瑟發抖的鄭幺妹,道:“算你老小子命好,二少爺房裏缺個使喚的丫頭,我看你家妮子就挺合適。”
鄭老實大驚失色,“使不得,使不得,我這丫頭笨手笨腳的,不會伺候人。”
韓富臉一沉:“給臉不要臉,你的借據可還在賬房裏放著呢,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要麽早早還錢,要麽…哼哼!”
看著鄭老實頹廢的模樣,韓富哼了聲甩袖離開。他想到鄭老實說的從農村合作社賒來的豬仔,決定去把這消息趕緊告訴老爺,看能不能從中撈一筆。
韓老爺全名叫做韓守信,家裏有田七百多畝,還在縣裏經營著一家雜貨店,是方圓百裏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
韓富知道這個時間老爺應該在後院納涼,等他找過去,果然見到韓守信躺在樹下的藤椅上閉眼休息,旁邊石桌上擺著一壺茶,茶杯底下還壓著一張報紙。
韓守信被腳步聲驚動,抬頭看見韓富,便又躺迴去,順手拿起蒲扇扇著,問:“出什麽事了?”
韓富將剛才見到鄭老實抱著豬仔的消息講了一遍,韓守信擺擺手:“我知道,那什麽農村合作社搞出來的。”
“老爺已經知道了?”
韓守信手指在石桌上點了點,“報紙上已經說過了。”
這報紙還是韓富上次去城裏給雜貨店送貨時看到的,他看著新鮮就給韓老爺買了一份迴來。韓守信看到後也十分驚訝,聽說新開的郵局裏可以訂閱,有郵差專門送上門,便囑托韓富去訂了半年的。
韓富小心翼翼的拿起報紙,翻了個麵,果然看到有一欄講得就是這個。
“這幫泥腿子,還真趕上了好時候。這餘家軍哪來那麽多的仔豬和雞仔,這怕不得上萬頭豬仔?”
“這是小事,”韓守信道:“你先看看第一頁寫的什麽。”
韓富翻到第一頁,看到頭版的標題頓時腦袋“嗡”得一聲,他幹巴巴的念道:《關於土地管理辦法中減租減息的補充規定》。
韓富抬頭看了眼韓守信,終於知道自家老爺眉頭緊鎖是什麽原因了。
他繼續往下看,在這篇文章中詳細寫了今後餘家軍治下除地租不得超過三成以外,民間借貸年利息也不得超過兩成,同時禁止在借出本金時提前扣取利息,且借貸過程中產生的利息不得計入本金。
簡單一句話,什麽九出十三歸,什麽驢打滾的利,都是被禁止的。
規定中說自規定下發之日起執行,若有借貸都需遵守此規定。至於說以前形成的借貸關係,實際支付利息已經超出本規定的,借款人隻需償還本金。
要按這個規定走,鄭老實頂多再把當初借的六鬥糧食還給韓守信,這個賬就算了了。
韓富緊張的說:“這報紙可不敢讓那幫泥腿子看到。”
韓守信突然發起火來:“不給看報紙頂個屁用,你信不信,現在這告示肯定已經貼到城裏各處了,頂多到明天,連村口都得貼上這告示。”
韓守信說得口幹舌燥,端起茶杯將茶水喝幹,不解氣又將茶杯摔得粉碎。
“餘家軍這…這是要挖了我們的根啊!”
主人焦急,韓守信也跟著急得團團轉,他哀歎道:“這官軍到底什麽時候才能打迴來啊,真就沒人能治的了餘家軍了嗎?”
當時《土地管理辦法》剛出來的時候,這些地主縉紳們就議論紛紛,不過當時他們還想著官軍會打迴來,也就沒當迴事。現在秋收將近,官軍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餘家軍卻穩如泰山,仿佛要在荊州紮下根,這幫縉紳才急了起來。
“難啊,北邊闖賊鬧得兇,朝廷連遭敗績,東邊獻賊又占了武昌,官軍到現在還沒收複。西邊是蜀地,本也不指望官軍會來管,更何況還被餘家軍派兵封了蜀道。”
“還有江那邊,聽說新起了一夥流寇,為首的還是個女賊,頗為兇悍,已經連敗了兩支進剿的官軍。”
韓守信說到這裏,忍不住仰天長歎:“多事之秋啊!”
“過幾天糧食就該收了,難道真要按餘賊說的三成收租子?”
“可惜官府裏沒咱們的人,傳個話遞個消息都沒人。”韓守信一陣頭疼,往年縣衙裏三班六房總有能說的上話的人,可是餘家軍一來,這些胥吏多半上了絞刑架,其餘也大多革職了。
“這樣,租子還是先按往年的收,看看餘家軍的反應。還有,你拿我的帖子去拜訪一下盧員外、張舉人、還有陳老爺家,打聽一下他們都是準備怎麽應對的。”
“這餘家軍現在怎麽著都有一兩萬人,他們還說今年免稅,也不知道他們怎麽養活這麽多張嘴。”
他們不清楚餘誠可以從現代調集糧食,但隨著之下軍民越來越多,從現代調糧已經不足以滿足不斷擴大的糧食缺口了。
所以餘誠一邊命令部下從江南買糧,另一方麵則磨刀霍霍盯著這些地主劣紳。
事關土地和利益,餘誠從不相信這些家夥會老老實實聽命,膽敢反抗的,就要讓他們瞧瞧餘家軍的刀鋒不鋒利了!
鄭老實認出對麵是韓老爺家的管家,名叫韓富。他心裏暗暗叫苦,隻能硬著頭皮上前行禮道:“管家好。”
韓富把手背在身後,麵色陰鷙:“鄭老實,你還欠著我家老爺銀子呢。讓你還錢的時候你推來推去,說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怎麽一轉頭你這連豬都置辦上了?”
鄭老實賠笑道:“這不是我買的,是從農村合作社裏賒來的。”
“賒來的?”韓富滿臉不信:“合作社是你家開的呀,說賒就賒?”
“你可還欠著老爺九兩銀子…”
“九兩?”鄭老實驚叫道:“年前才七兩六錢。”
“你也知道是年前,這一年不用算利息的嗎?”
鄭老實麵色愁苦,前年糧食歉收,糧價飛漲。一家人都快餓死,沒辦法找韓老爺借了六鬥糧食。然後這驢打滾的利息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哪怕去年全家咬緊牙關省吃儉用還了一部分,這利息依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想到這欠賬,鄭老實的背又佝僂了幾分。他哀求韓富說:“管家您行行好,這麽高的利息,我們莊稼人哪裏還的起?”
韓富鼻孔朝天:“還不起?知道還不起你別借啊!”
他看到躲在鄭老實背後瑟瑟發抖的鄭幺妹,道:“算你老小子命好,二少爺房裏缺個使喚的丫頭,我看你家妮子就挺合適。”
鄭老實大驚失色,“使不得,使不得,我這丫頭笨手笨腳的,不會伺候人。”
韓富臉一沉:“給臉不要臉,你的借據可還在賬房裏放著呢,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要麽早早還錢,要麽…哼哼!”
看著鄭老實頹廢的模樣,韓富哼了聲甩袖離開。他想到鄭老實說的從農村合作社賒來的豬仔,決定去把這消息趕緊告訴老爺,看能不能從中撈一筆。
韓老爺全名叫做韓守信,家裏有田七百多畝,還在縣裏經營著一家雜貨店,是方圓百裏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
韓富知道這個時間老爺應該在後院納涼,等他找過去,果然見到韓守信躺在樹下的藤椅上閉眼休息,旁邊石桌上擺著一壺茶,茶杯底下還壓著一張報紙。
韓守信被腳步聲驚動,抬頭看見韓富,便又躺迴去,順手拿起蒲扇扇著,問:“出什麽事了?”
韓富將剛才見到鄭老實抱著豬仔的消息講了一遍,韓守信擺擺手:“我知道,那什麽農村合作社搞出來的。”
“老爺已經知道了?”
韓守信手指在石桌上點了點,“報紙上已經說過了。”
這報紙還是韓富上次去城裏給雜貨店送貨時看到的,他看著新鮮就給韓老爺買了一份迴來。韓守信看到後也十分驚訝,聽說新開的郵局裏可以訂閱,有郵差專門送上門,便囑托韓富去訂了半年的。
韓富小心翼翼的拿起報紙,翻了個麵,果然看到有一欄講得就是這個。
“這幫泥腿子,還真趕上了好時候。這餘家軍哪來那麽多的仔豬和雞仔,這怕不得上萬頭豬仔?”
“這是小事,”韓守信道:“你先看看第一頁寫的什麽。”
韓富翻到第一頁,看到頭版的標題頓時腦袋“嗡”得一聲,他幹巴巴的念道:《關於土地管理辦法中減租減息的補充規定》。
韓富抬頭看了眼韓守信,終於知道自家老爺眉頭緊鎖是什麽原因了。
他繼續往下看,在這篇文章中詳細寫了今後餘家軍治下除地租不得超過三成以外,民間借貸年利息也不得超過兩成,同時禁止在借出本金時提前扣取利息,且借貸過程中產生的利息不得計入本金。
簡單一句話,什麽九出十三歸,什麽驢打滾的利,都是被禁止的。
規定中說自規定下發之日起執行,若有借貸都需遵守此規定。至於說以前形成的借貸關係,實際支付利息已經超出本規定的,借款人隻需償還本金。
要按這個規定走,鄭老實頂多再把當初借的六鬥糧食還給韓守信,這個賬就算了了。
韓富緊張的說:“這報紙可不敢讓那幫泥腿子看到。”
韓守信突然發起火來:“不給看報紙頂個屁用,你信不信,現在這告示肯定已經貼到城裏各處了,頂多到明天,連村口都得貼上這告示。”
韓守信說得口幹舌燥,端起茶杯將茶水喝幹,不解氣又將茶杯摔得粉碎。
“餘家軍這…這是要挖了我們的根啊!”
主人焦急,韓守信也跟著急得團團轉,他哀歎道:“這官軍到底什麽時候才能打迴來啊,真就沒人能治的了餘家軍了嗎?”
當時《土地管理辦法》剛出來的時候,這些地主縉紳們就議論紛紛,不過當時他們還想著官軍會打迴來,也就沒當迴事。現在秋收將近,官軍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餘家軍卻穩如泰山,仿佛要在荊州紮下根,這幫縉紳才急了起來。
“難啊,北邊闖賊鬧得兇,朝廷連遭敗績,東邊獻賊又占了武昌,官軍到現在還沒收複。西邊是蜀地,本也不指望官軍會來管,更何況還被餘家軍派兵封了蜀道。”
“還有江那邊,聽說新起了一夥流寇,為首的還是個女賊,頗為兇悍,已經連敗了兩支進剿的官軍。”
韓守信說到這裏,忍不住仰天長歎:“多事之秋啊!”
“過幾天糧食就該收了,難道真要按餘賊說的三成收租子?”
“可惜官府裏沒咱們的人,傳個話遞個消息都沒人。”韓守信一陣頭疼,往年縣衙裏三班六房總有能說的上話的人,可是餘家軍一來,這些胥吏多半上了絞刑架,其餘也大多革職了。
“這樣,租子還是先按往年的收,看看餘家軍的反應。還有,你拿我的帖子去拜訪一下盧員外、張舉人、還有陳老爺家,打聽一下他們都是準備怎麽應對的。”
“這餘家軍現在怎麽著都有一兩萬人,他們還說今年免稅,也不知道他們怎麽養活這麽多張嘴。”
他們不清楚餘誠可以從現代調集糧食,但隨著之下軍民越來越多,從現代調糧已經不足以滿足不斷擴大的糧食缺口了。
所以餘誠一邊命令部下從江南買糧,另一方麵則磨刀霍霍盯著這些地主劣紳。
事關土地和利益,餘誠從不相信這些家夥會老老實實聽命,膽敢反抗的,就要讓他們瞧瞧餘家軍的刀鋒不鋒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