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應平帶隊押送著五花大綁的廣善一路出了荊州城,最後在江邊停下腳步,手按腰刀沉思不語。


    廣善看看四周,笑道:“這地方不賴,用來埋骨正好,動手吧!”


    付應平緩緩抽刀,道:“在開封,蒙師父傳授武藝,弟子感激不盡!”


    廣善灑然道:“也是看你根骨好,沒想到教出個反賊徒弟。”


    “不過方才交手,我看你槍法進步驚人,是又有高人傳授?”


    付應平迴答道:“軍中有一高手,名叫吳殳,武藝高強,不在師父之下。我與他一同訓練新兵,閑暇時經常切磋,所以武藝才有精進。”


    “方才我看你手下刀盾手、長槍手進退之間極有章法,招式簡潔有效,都是他教出來的嗎?”


    付應平道:“是我們司令出的主意,要我們精簡刀法槍招,創出刀法槍術各一套,刀法為十二破鋒刀,槍術名為神奪七空。”


    廣善哂笑道:“功夫怎麽樣不清楚,反正這名字起的很唬人。”


    說罷廣善閉上眼睛,道:“動手吧!”


    付應平揮刀劈下,捆住廣善的麻繩根根斷裂。


    他手下幾個警衛團士兵吃驚道:“團長,司令那邊……”


    付應平麵無表情道:“司令隻說讓我處置,並未說具體如何處置。”


    廣善恢複自由,卻不急著走,問付應平道:“你就不怕被責罰?”


    付應平唿出一口氣,道:“司令知道我隨你學藝,有師徒情分,還讓我處置你,就是給你一條活路。”


    看著付應平帶手下士兵離開的背影,廣善喊著問:“我行刺那會,有一刻心中極度不安似乎命在頃刻。我仔細迴想,那時心中警兆竟來自於你們司令,莫非他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嗎?”


    付應平腳步停了一下,隨後繼續向前,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輕輕說:“司令,有槍啊!”


    在看到餘誠用手槍將二十米外的酒壇一一打爆後,付應平就已經知道,靠著個人武藝橫衝直撞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時代不同了啊!


    小院內。


    朱若薇已經替廣善求情了大半天,餘誠依舊沒有鬆口。眼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廣善隨時都有可能人頭落地,朱若薇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終於,有護衛來報:“付團長迴來了!”


    朱若薇身體一晃,隻覺得天旋地轉,用手扶著牆壁才沒有倒下去。


    付應平沒敢進院內,他赤裸著上半身背著一捆荊條,跪在院外請罪道:“屬下有罪,我把廣善大師放了。”


    餘誠一點都不意外,問:“為什麽放了?”


    付應平道:“廣善於屬下有傳藝之恩,情同師徒。屬下不忍下手,所以就放了他。屬下有罪,甘領軍法!”


    餘誠道:“你今日救駕有功,私縱人犯,又有罪過。餘家軍中不講什麽功過相抵,有功當賞,有過必罰,你可清楚?”


    付應平拜服在地,“屬下聽憑司令處置!”


    “記:付應平救駕有功,賞寶刀一口,賞金五十元。違背軍令,私縱刺客,重責二十軍棍,革去團長職務,降為副團長,暫代團長職務。”


    付應平領罪下去後,朱若薇嫌棄的看了餘誠一眼,譏諷道:“餘司令也開始學起帝王心術了?”


    餘誠微笑著撿起地上的書,拍拍書上沾的塵土,並不迴應。


    朱若薇看到那本書,說:“聽說李自成已經將襄陽改稱襄京了。”


    餘誠點頭道:“是啊,已經改了快一個月了。”


    朱若薇困在這小院中,因為這本書的緣故近似於軟禁,消息來源有限,也是最近才聽說這件事。


    朱若薇指著那本書道:“那你是不是要和我解釋一下,這本書是什麽來曆?”


    “你給我這本書的時候,你還沒打下荊州,襄陽還在官府手中,有左良玉鎮守。然而書裏卻明明白白寫著:攻襄陽為襄京。”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還帶著陳舊感,那出書時間隻會更早。


    “難不成,你能未卜先知?”


    餘誠將書還給朱若薇,道:“那你還記得接下來闖軍會如何吧?”


    “遂主攻關中、山西,再向京城?”


    “對,等這一條應驗了,我再給你說這本書的來曆。”


    “公達別來無恙啊!”


    井澄看著闖進來的餘誠,尤其餘誠身後還跟著當初敲自己悶棍的付應平,頓時心頭火起,就想衝上去錘爛對方的腦袋。


    不過屋內屋外散布著的鐵甲衛士,讓井澄的火氣隻能憋在心裏,顯得臉色鐵青。


    當初為了奪取社兵的指揮權,餘誠指使付應平暗算了井澄,兩棍子敲暈了他。一直到闖軍進城,井澄都被捆在社兵營地裏。


    闖軍入城後事務繁雜,還發生了朱若薇被俘的事,讓餘誠忙起來忘了井澄,一連三天,險些餓死了井澄。


    還是井澄家的老仆華叔找上門來,餘誠才想起井澄來,把他放了出來。


    再之後,井澄被逼著與開封軍民一道南下,他也不肯向餘誠低頭,所以一直處於半軟禁狀態。


    今天餘誠過來,是因為收到了密營的匯報,說井澄的態度有所軟化,所以才來試探一二。


    “軍務繁忙,一時慢待了公達,公達可千萬不要怪罪。恰好今日得了兩瓶好酒,特來與公達痛飲一番。”


    有衛兵擺滿一桌酒菜,井澄雖然還黑著一張臉,但最終也沒有反對,坐下隻顧喝悶酒。


    席上餘誠滔滔不絕講起餘家軍在荊州的發展,向井澄描繪了一幅蒸蒸日上的畫卷。井澄被軟禁期間隻是不準出王城,在王城內還是可以隨意亂逛的。


    他很清楚的看到王城中那些原本無所事事的南下軍民一個接一個找到了活計,搬出了王城。大家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餘誠曾向他們描繪的未來似乎就在不遠處招手。


    全世界的人好像都有事做,隻有他井澄自己終日在混吃等死。


    餘誠講到巡查潛江時發現陳其才貪汙及吃空餉的行為,突然問道:“依公達之見,此案當如何處理?”


    井澄脫口而出道:“當明正典刑,以警示…”話已出口,井澄卻硬生生止住:“此是餘家軍軍務,我一介散人,無從置喙。”


    餘誠笑道:“迴來路上,李康侯還說公達當初在社兵中以公正嚴明聞名。若有公達擔任軍法官,定能刹住這股不正之風。”


    井澄驚訝道:“李總社…李總社也…”


    李光壂在開封時還是餘誠與井澄二人的上司,井澄對這位總社頗為推崇,沒想到他竟然已經降了!


    餘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趁熱打鐵道:“公達昂藏一丈夫,難道真要如此碌碌無為一生嗎?”


    “我欲拜公達為軍法官,整頓軍紀,還望公達出山助我。”


    井澄猶豫片刻,微微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