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吃飯,突出一個快字。食堂內進餐的士兵吃的隻會比餘誠更快,等餘誠飯後喝湯時,前一個連已經吃完退下,換成了營地裏另一個連。
餘誠一邊小口喝湯一邊問陳其才:“戰士們每天吃的都是這樣嗎,一點葷腥都沒有,日常訓練體力能跟上嗎?”
陳其才道:“現在隻能保證士兵能吃飽,隔個三五天才能見著點葷腥。主要是肉類有錢也買不到。”
“潛江百姓日子過得也苦,家中雞鴨牲畜養的少,肯賣的現在都已經賣了。”
“魚呢?這邊河流縱橫,沒有牲畜,魚總買得到吧?”
陳其才為難道:“現在高縣令正帶著縣城的衙役組織治理什麽血吸蟲,百姓們看了宣傳的畫冊,都怕水裏的魚也帶著什麽蟲子,既不肯補,也不肯吃,軍中士兵也是一樣。”
餘誠歎口氣表示理解,又在陳其才的陪同下視察了營房與訓練場,然後才離開軍營迴嶽家大宅。
陳其才告辭後,餘誠的臉色才陰沉下來,對李光壂說:“組織幾個賬房,查一查駐軍的賬目。”
“各團的夥食費從來沒有一次克扣,戰士們還吃得這麽差,那省下來的銀子去了哪裏,沒有落進私人的腰包吧?”
李光壂聽後急忙阻攔:“不可啊,司令!”
“司令初到潛江,具體情況了解的還不夠,此時不宜貿然行事。況且陳團長駐紮潛江這麽久,軍中是聽他的還是聽司令的,還說不準。若是有變故,司令身邊隻百十人,隻怕難以應對。”
“你是說,陳其才會反?”
“我也不知,不過自古查賬,火龍燒倉陰兵過境之事層出不窮。陳團長忠心與否,尚未可知,還是做最壞打算的好。”
餘誠從善如流,道:“康侯說得對,是我心急了。”隨後又給付應平下令道:“給警衛連傳話,外鬆內緊,加強戒備。”
“傳令陳達,帶騎兵營到潛江附近訓練,隨時聽候命令!”
吳殳道:“陳團老兵不過一個營,其餘都是補充進來的新兵,這麽短的時間料想他還不會完全掌握,司令勿憂!”
餘誠聽後笑道:“我怎麽忘了,這些新兵都是你們訓練出來的。有老教官在,穩住新兵的心不成問題!”
迴到嶽宅,餘誠放其餘人迴去休息,隻留下李光壂作陪,然後請此間宅子的主人嶽吉梧前來相見。
嶽家宅子占地有十六畝,餘誠的考察團占據了大半宅院,嶽吉梧帶著妻妾子女隻能縮在一個小院裏,期盼趕緊送走這幫殺神。
餘家軍入主潛江,有餘誠三令五申,其實軍紀一直維持的不錯。即便餘家軍比官軍軍紀還好,但在潛江百姓眼裏匪終究是匪,今天不搶,誰知道明天搶不搶,後天搶不搶?
嶽吉梧戰戰兢兢來到自己書房,發現這個據說是匪軍大首領的短發賊正坐在自己最愛的黃花梨椅子上,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草民嶽吉梧拜見大王!”
嶽吉梧小心行禮,生怕引來對方不快,給自己一家帶來無妄之災。
“嶽老爺來啦,快請坐!來人,給嶽老爺上茶。”餘誠熱情的招唿嶽吉梧坐下,將反客為主一詞展示的淋漓盡致。
茶上來了,隻聞著茶葉的香氣,嶽吉梧就知道這是自己珍藏的獅峰龍井。他不敢有絲毫不滿,隻是小心翼翼問道:“大王召小人前來,不知有何指教?”
餘誠擺擺手,“嶽老爺放輕鬆些,我又不是什麽拿人心肝下酒的魔王,不需如此小心。你也不用稱我大王,如他們一樣稱我司令便好了。”
聽餘誠說的客氣,嶽吉梧偷偷擦了擦汗,恭維道:“餘司令英雄豪氣,小人一介草民如螢火見日月,難免心虛。”
“嶽老爺自謙了。聽說嶽老爺是潛江首富,良田萬頃,家財萬貫,今日見了嶽老爺的宅院,果然名不虛傳。”
以往聽別人說自己是潛江首富,嶽吉梧都是洋洋自得,今天從這短發賊口中說出來,嶽吉梧如一盆涼水從頭潑下來,心中連連叫苦。
這短發賊真是看上自己的家業了啊!
嶽吉梧起身離座,咬牙道:“小人願出銀八千兩,以資軍費,還請司令笑納。”
“嶽老爺誤會了。”餘誠哈哈笑著說:“你以為我是來打秋風的嗎?”
八千兩還不夠?胃口真大啊!
嶽吉梧心都在滴血,正猶豫再加多少銀子時,就聽餘誠問:“餘家軍在荊州頒布的第一項政令叫做《土地管理辦法》,嶽老爺可曾聽說?”
嶽吉梧不敢說不知道,那幾個政令是縣令高起鳳親自派人送上門的。
“對這政令,嶽老爺如何看?”
我如何看?土匪啊土匪,連我家田地收多少租子都管起來了,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嶽吉梧心裏這樣想著,嘴裏哪敢說出來,隻能訥訥不言。
餘誠道:“嶽老爺但言無妨。那些普通百姓是餘家軍治下子民,嶽老爺這種豪強大戶,一樣是餘家軍治下的一份子。”
和土地聯係在一起,嶽吉梧終究還是沒忍住說:“自古以來,田裏收多少租子,朝廷都不曾管過。”
“所以那些朝廷最終都覆亡了!”
“天下動蕩的根源,在於百姓活不下去,百姓活不下去,是因為沒有飯吃。所謂民不聊生,就是如此。依我說,那叫造反有理!”
“等造反的百姓死掉一大批,像嶽老爺這樣的豪強大戶,也在動亂中被殺掉一大批,把土地空閑出來,這世間又能過兩三百年的安穩日子。”
“這種後果嶽老爺不是不知,隻是心存僥幸,總以為這屠刀落不到自己身上,對吧?”
嶽吉梧不安的扭動身體,這一瞬間他以為對方就要喊來甲士屠戮自己全家。
但餘誠並沒有,他悠哉哉喝了口茶,繼續說道:“這世間百姓,無論是食不果腹的難民還是家財萬貫的豪強,想讓口袋裏的錢更多一些,這是天性。便是本司令我,也是如此!”
“隻是這錢的來路,嶽老爺何必隻盯著地裏刨食的可憐人,你的眼光不妨更長遠些。”
“種地哪有開廠賺錢!”
餘誠一邊小口喝湯一邊問陳其才:“戰士們每天吃的都是這樣嗎,一點葷腥都沒有,日常訓練體力能跟上嗎?”
陳其才道:“現在隻能保證士兵能吃飽,隔個三五天才能見著點葷腥。主要是肉類有錢也買不到。”
“潛江百姓日子過得也苦,家中雞鴨牲畜養的少,肯賣的現在都已經賣了。”
“魚呢?這邊河流縱橫,沒有牲畜,魚總買得到吧?”
陳其才為難道:“現在高縣令正帶著縣城的衙役組織治理什麽血吸蟲,百姓們看了宣傳的畫冊,都怕水裏的魚也帶著什麽蟲子,既不肯補,也不肯吃,軍中士兵也是一樣。”
餘誠歎口氣表示理解,又在陳其才的陪同下視察了營房與訓練場,然後才離開軍營迴嶽家大宅。
陳其才告辭後,餘誠的臉色才陰沉下來,對李光壂說:“組織幾個賬房,查一查駐軍的賬目。”
“各團的夥食費從來沒有一次克扣,戰士們還吃得這麽差,那省下來的銀子去了哪裏,沒有落進私人的腰包吧?”
李光壂聽後急忙阻攔:“不可啊,司令!”
“司令初到潛江,具體情況了解的還不夠,此時不宜貿然行事。況且陳團長駐紮潛江這麽久,軍中是聽他的還是聽司令的,還說不準。若是有變故,司令身邊隻百十人,隻怕難以應對。”
“你是說,陳其才會反?”
“我也不知,不過自古查賬,火龍燒倉陰兵過境之事層出不窮。陳團長忠心與否,尚未可知,還是做最壞打算的好。”
餘誠從善如流,道:“康侯說得對,是我心急了。”隨後又給付應平下令道:“給警衛連傳話,外鬆內緊,加強戒備。”
“傳令陳達,帶騎兵營到潛江附近訓練,隨時聽候命令!”
吳殳道:“陳團老兵不過一個營,其餘都是補充進來的新兵,這麽短的時間料想他還不會完全掌握,司令勿憂!”
餘誠聽後笑道:“我怎麽忘了,這些新兵都是你們訓練出來的。有老教官在,穩住新兵的心不成問題!”
迴到嶽宅,餘誠放其餘人迴去休息,隻留下李光壂作陪,然後請此間宅子的主人嶽吉梧前來相見。
嶽家宅子占地有十六畝,餘誠的考察團占據了大半宅院,嶽吉梧帶著妻妾子女隻能縮在一個小院裏,期盼趕緊送走這幫殺神。
餘家軍入主潛江,有餘誠三令五申,其實軍紀一直維持的不錯。即便餘家軍比官軍軍紀還好,但在潛江百姓眼裏匪終究是匪,今天不搶,誰知道明天搶不搶,後天搶不搶?
嶽吉梧戰戰兢兢來到自己書房,發現這個據說是匪軍大首領的短發賊正坐在自己最愛的黃花梨椅子上,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草民嶽吉梧拜見大王!”
嶽吉梧小心行禮,生怕引來對方不快,給自己一家帶來無妄之災。
“嶽老爺來啦,快請坐!來人,給嶽老爺上茶。”餘誠熱情的招唿嶽吉梧坐下,將反客為主一詞展示的淋漓盡致。
茶上來了,隻聞著茶葉的香氣,嶽吉梧就知道這是自己珍藏的獅峰龍井。他不敢有絲毫不滿,隻是小心翼翼問道:“大王召小人前來,不知有何指教?”
餘誠擺擺手,“嶽老爺放輕鬆些,我又不是什麽拿人心肝下酒的魔王,不需如此小心。你也不用稱我大王,如他們一樣稱我司令便好了。”
聽餘誠說的客氣,嶽吉梧偷偷擦了擦汗,恭維道:“餘司令英雄豪氣,小人一介草民如螢火見日月,難免心虛。”
“嶽老爺自謙了。聽說嶽老爺是潛江首富,良田萬頃,家財萬貫,今日見了嶽老爺的宅院,果然名不虛傳。”
以往聽別人說自己是潛江首富,嶽吉梧都是洋洋自得,今天從這短發賊口中說出來,嶽吉梧如一盆涼水從頭潑下來,心中連連叫苦。
這短發賊真是看上自己的家業了啊!
嶽吉梧起身離座,咬牙道:“小人願出銀八千兩,以資軍費,還請司令笑納。”
“嶽老爺誤會了。”餘誠哈哈笑著說:“你以為我是來打秋風的嗎?”
八千兩還不夠?胃口真大啊!
嶽吉梧心都在滴血,正猶豫再加多少銀子時,就聽餘誠問:“餘家軍在荊州頒布的第一項政令叫做《土地管理辦法》,嶽老爺可曾聽說?”
嶽吉梧不敢說不知道,那幾個政令是縣令高起鳳親自派人送上門的。
“對這政令,嶽老爺如何看?”
我如何看?土匪啊土匪,連我家田地收多少租子都管起來了,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嶽吉梧心裏這樣想著,嘴裏哪敢說出來,隻能訥訥不言。
餘誠道:“嶽老爺但言無妨。那些普通百姓是餘家軍治下子民,嶽老爺這種豪強大戶,一樣是餘家軍治下的一份子。”
和土地聯係在一起,嶽吉梧終究還是沒忍住說:“自古以來,田裏收多少租子,朝廷都不曾管過。”
“所以那些朝廷最終都覆亡了!”
“天下動蕩的根源,在於百姓活不下去,百姓活不下去,是因為沒有飯吃。所謂民不聊生,就是如此。依我說,那叫造反有理!”
“等造反的百姓死掉一大批,像嶽老爺這樣的豪強大戶,也在動亂中被殺掉一大批,把土地空閑出來,這世間又能過兩三百年的安穩日子。”
“這種後果嶽老爺不是不知,隻是心存僥幸,總以為這屠刀落不到自己身上,對吧?”
嶽吉梧不安的扭動身體,這一瞬間他以為對方就要喊來甲士屠戮自己全家。
但餘誠並沒有,他悠哉哉喝了口茶,繼續說道:“這世間百姓,無論是食不果腹的難民還是家財萬貫的豪強,想讓口袋裏的錢更多一些,這是天性。便是本司令我,也是如此!”
“隻是這錢的來路,嶽老爺何必隻盯著地裏刨食的可憐人,你的眼光不妨更長遠些。”
“種地哪有開廠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