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辦法》確實引起了一些波折,但現在才剛播種不久,離收成的日子還遠,所以雖然本地的豪強大戶暗地裏相互勾連,但放在表麵上也隻是叫喚幾句,都準備等秋收以後再看情況應對。


    畢竟還有好幾個月,亂世之中草頭王像走馬燈似的換,說不定下個月這勞什子餘家軍就被別的勢力吞並了呢。


    最高興的當屬那些自耕農,土地在自己手裏,隻用交一成五的稅,而且沒有人丁稅,負擔一下就輕了許多。尤其今年還是免稅,田地產出全歸自己,那簡直是做夢才有的日子。


    其次是種著王府田地的那些佃戶,主家由王府變成了餘家軍,今年隻用交三成租子,以後加上土地稅,那也還能剩超過一半的產出是自己的,這苦日子好歹能喘口氣了。


    所以這兩種人群也變成了征兵最積極的一批人,短短十日就招募了一萬一千新軍。


    餘誠從親衛營和教導大隊抽調了四百人作為教官,對這些新兵進行軍事訓練。


    因為時間緊,這次軍事訓練計劃中隻進行一個月,隨後抽調一萬人擴充野戰軍,其餘一千則要分別到各縣駐紮,到時候可以將整個江漢平原掌控在手中。


    荊州臨近長江,當地水係發達,所以土地拋荒的少。餘家軍收到手的土地隻有不到十萬畝,還都是租賃給本地佃戶耕種的。


    這些土地中餘誠挑選了兩千畝地塊比較規整的土地,成立了一家農業公司,由原田莊農業組組長林芽子擔任經理,原佃戶吸納成為雇員,嚐試種植自己從現代弄來的高產稻種。


    餘家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跟隨餘家軍南下的開封百姓百爪撓心。他們一路奔波來到荊州,還住進了王府,這是夢裏都不敢想的美事。


    但與之對應的是他們背井離鄉,徹底喪失了自己賴以謀生的基礎,以至於到現在都還在吃大鍋飯。


    王府內百姓人心思動,密營早就將情況匯報上來,餘誠怎會不知。


    不過餘誠沒有給這些百姓分田的打算,這些人中絕大多數在開封也不是務農為生,而是開封商業興盛的基石,這不就是現成的工商業人口嗎?


    會議室中幾十個掌櫃齊聚一堂,所涉行業也是五花八門。在主席位拉著一條橫幅,上邊寫著“工商懇談大會”六字。


    這些掌櫃在開封時大多隻能排在二流,那些家大業大的巨商富賈要麽在開封圍城中傾家蕩產死於非命,要麽在水淹開封後遠走他鄉,隨餘家軍南下的寥寥無幾。


    金九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開封時開有一家金銀交引鋪,富甲一方。同行們當麵叫他金九爺,背後則稱他外號金算盤。


    金九也是在開封圍城期間傾家蕩產,一家險些餓死。餘誠手下的無雙閣經常會到金九鋪子裏兌換黃金,所以兩家熟識。最後靠著無雙閣接濟的一口袋饢,金家才幸存下來。


    有這層關係在,金九的座位排在最靠前的一位,在他身邊還有幾個商賈,比如開酒樓的張相貴,開綢緞鋪的衛舍,開車馬行的陳廉等等。


    一群人坐立難安,不知道今天這什麽懇談大會要做什麽。


    隨著門外衛兵一聲“餘司令到”,幾十個掌櫃慌忙站起,對著快步走近的餘誠就要下跪行禮。


    “行了行了。”餘誠擺擺手止住他們,“餘家軍中不講這些俗禮,大家都坐。”


    眾人落座後,餘誠開門見山說出這場會議的主題:“今天叫大家來,是要對大家夥以後的生計做出安排。”


    眾人先鬆了一口氣,緊接著又把心提起來,不知道餘家軍會對他們作何安排。


    “大家應該都看過餘家軍新發的《土地管理辦法》了吧,土地分官田與私田。以後對商人也一樣,有官營和私營兩種。”


    “所謂官營,是由餘家軍出資,提供貨源與技術支持,由你們負責打理生意。賺取的利潤歸餘家軍,商行的管事拿餘家軍發的薪水,還有一部分獎金。”


    “私營則是和以前一樣,你們自己挑選行業,自主經營,隻要奉公守法按時繳稅,餘家軍不做幹涉。”


    金九壯著膽子問:“敢問餘司令,這官營商行都有哪些?”


    餘誠道:“前日成立的農業公司大家都聽說了吧?那就是官營商行的一種。”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官營工廠,以及大家更熟悉的酒樓等涉及衣食住行的商行。”


    張相貴忍不住問:“這酒樓怎麽官營?”


    餘誠道:“官營酒樓,餘家軍會提供酒樓的建築、提供一些酒菜的樣式,還有調料等日常所需。官營商行的管事都稱為經理,負責日常管理經營。”


    底下一個小掌櫃弱弱的問:“要是官營商行與私營商行發生衝突,會不會…”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是眾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同行業官營與私營肯定有競爭關係,餘家軍不會因此直接把私營商行直接關起來吧?


    餘誠知道眾人的擔心,笑著說:“官營商行與私營商行共用同一條法規,隻要在法規允許內,餘家軍一概不幹涉。”


    “真要是私營商行把官營商行擠兌倒了,那也是官營商行的經理沒本事,怪不到別人身上。”


    陳廉問:“不知這商稅征收多少?”


    “兩成!”


    眾人麵麵相覷,一掌櫃苦澀的說:“這商稅太高了呀!”


    “這兩成指的是利潤,不是營收。”餘誠說道:“商稅征收體係還在建設,估計下月才會下發規定。”


    一眾奸商眼珠子直轉,已經開始思索如何做賬了。


    金九道:“大家背井離鄉來到荊州,能糊口已經不易,經商的本錢如何出?”


    餘誠道:“餘家軍可以提供一筆低息貸款,各位掌櫃若想自己經營又缺本錢,可以申請貸款,上限兩千元,一至三年期,年利百分之十二。比如借兩千元,三年後需要還兩千七百二十元。”


    百分之十二的利息,在這個時代驢打滾的高利貸已經非常良心了。


    而金九敏銳的從中聽到一個詞:元!


    “餘司令,這元是什麽?”


    這就要說起今天會議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了,餘誠坐直身體鄭重道:“為統一市麵上雜七雜八的銀兩、銅錢,餘家軍將在荊州施行廢兩改元,推行新的貨幣體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