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被先遣連送迴來的吳又可,餘誠高興非常,問道:“又可兄你不是在關中治瘟疫嗎?怎麽到這兒來了?”
“都一年了,能治好的治好了,治不好的死掉了,還待那兒幹嘛?要不是跑得快,就要被抓進軍營裏當軍醫了。”吳又可有些忿忿不平的說。
隻聽了吳又可的這句牢騷,餘誠就明白了:果然,孫傳庭坐不住,要出潼關與李自成開戰了。
還好吳又可跑得快,不然他怕是要命喪亂軍之中了。
餘誠看向與吳又可同行的幾人,一個帶著男童的頗有些書卷氣的婦女,還有一個身上帶傷英武不凡的青年。
“這是我恩師的女兒,咳咳,北方這兵荒馬亂的,我帶她一起迴江南。”
被餘誠探究的眼神看著,吳又可老臉微紅,隻當沒有看見,又介紹青年道:“這是吳殳吳修齡,是我同鄉。我和雲舒返鄉路上遇到的,要沒有修齡,我們都走不到此處。”
吳殳?不會是那個吳殳吧?
餘誠看向吳殳手中長槍,有三米多長,前細後粗,槍根處粗如手腕,槍尖處隻比拇指略粗。槍纓顏色暗紅,那是被血浸透後的緣故。
隨侍在側的付應平看到這槍形製也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這是石家槍?”
聽到付應平脫口喊出“石家槍”的名字,吳殳也來了興趣。眉毛一挑:“你也懂槍?”
付應平點頭,看著吳殳手中大槍躍躍欲試,吳殳也是手癢難耐,道:“來試兩手?”
付應平看向餘誠,得了餘誠的準許後才持長槍與吳殳來到空地,擺出槍架子。
兩個槍術好手對陣,餘誠偷偷拿出手機錄像,隻看到兩人相隔十步,擺出架勢鬥在一起。付應平槍身長,身隨腳走,臂隨其身,一槍刺出不中,便即倒退重組攻勢。吳殳則雙腕控槍,刺擊又重又快。
兩人交手數合,吳殳突然動了。他讓過付應平刺出的一槍,以十字步追擊。付應平槍尖來不及收迴,便以槍為棍橫擊吳殳,吳殳以硬槍隔開,槍尖順勢停在付應平胸前,將付應平驚出一身冷汗。
餘誠鼓掌道:“好槍法!不知石電石敬岩是你什麽人?”
“敬岩公是我恩師!”
果然,此人便是寫下《手臂錄》的明末清初奇人,吳殳,沒想到他竟然是吳又可的同鄉。
付應平初出茅廬,比槍就輸給了廣善。跟著廣善學了這麽久,再鬥槍又敗給了吳殳,一時有些悶悶不樂。
月刀年棍一輩子槍,付應平畢竟年紀還小,等在槍法上多浸淫幾年…唔,估計也還是打不贏吳殳。
不過槍法再好又怎樣?吳殳的師父石敬岩槍法更高,不還是噶在農民軍手裏!
此時已到下午,餘誠下令就地紮營,在自己軍帳內宴請吳又可一行。
席上餘誠問起吳又可在關中治疫見聞,吳又可道:“還要多虧你提供的藥方,在關中救活了無數百姓。”
餘誠笑道:“說起這個藥方,我可真是被你害慘了。”
吳又可疑惑道:“為何?”
“當時闖軍正在朱仙鎮與官軍對壘,圍困開封的兵馬好不容易被調走。那麽好的機會呀,我正準備帶家人逃離開封,結果吳兄你一封討要藥方的信,讓我被官府軟禁起來,逃離開封的想法就此泡湯了。”
吳又可聽後舉杯:“此事我著實沒有想到,該罰,該罰!”
罰酒三杯後,吳又可道:“開封在闖軍圍困下堅守數月,威名遠揚,比之睢陽之戰亦不遑多讓。”
餘誠冷笑:“是啊,若非城破得早,滿城百姓入他人腹中為食,確實與睢陽城一般無二。”
一旁吳殳問:“開封城是如何被破的?”
餘誠坦然道:“是我打開了城門,放闖軍入城!”
此言一出,吳又可停杯投箸,吳殳麵容森冷。他二人隻知道開封堅守數月後最終被闖軍攻陷,具體是怎麽個攻陷法卻不知曉。
“你…你…你,怎能做下如此糊塗事!”
吳殳更是攥緊手中筷子,怒斥道:“亂臣賊子!”
若非付應平扶刀在側,帳外又全是餘誠親兵,隻怕吳殳已經撲了上來。
餘誠道:“我若不放闖軍入城,那圍城最終結果是什麽呢?”
“滿城百姓餓死殆盡,官兵掘開河堤,讓開封城淹沒於洪水之下嗎?”
“胡說八道!”吳殳道:“開封守軍被圍困在城內,怎可能出城掘堤?”
“開封守軍出不去,河對岸可還有朝廷的援軍在。一封書信過去,要掘河還不簡單?”
“營內這數萬百姓你們也看到了,他們是從哪來的?就是從開封來的!”
“闖軍入城後,朝廷掘開河堤,放黃河水淹城。要不是春季水少,這些百姓都要葬身魚腹。”
“若說亂臣賊子,是我餘誠一人,滿城百姓何辜,竟遭此劫?”
朝廷掘堤淹城,這個消息也是兩人第一次聽說,一時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評價。
“你們說我是亂臣賊子,開封出來的那些士人罵我是無恥小人,我都不在乎。能讓開封城二十餘萬百姓存活,我餘誠受些罵名又有何妨?”
吳又可與吳殳相顧無言。開封城破,是餘誠打開城門,城內百姓並未參與。而且圍城期間,百姓們眾誌成城,協助官軍抵禦闖軍,功勞苦勞都不少。朝廷不分青紅皂白掘開河堤,想讓滿城軍民與城同殉,其中狠辣難以言表。
即使吳又可與吳殳都能歸到保皇黨,對朝廷掘堤淹城之舉也實在辯無可辯。
最後吳殳說道:“李闖到底是流寇,這許多百姓到他治下,難道就有好日子過?”
餘誠自信道:“百姓們是到我治下,不是到李闖治下。兩位若有閑暇,可隨我南下盤桓數月,看我如何施政。”
吳殳意有所動,吳又可卻有些猶豫,他想帶師妹南下去過幾天安穩日子,跟著餘誠走,那還有安穩可言嗎?
看出吳又可的疑慮,餘誠果斷拋出誘餌:“又可兄,正巧我這裏有一本醫書,可以請你研究研究,提些意見。”
“醫書?”吳又可來了興趣:“不知是哪位前賢所著?”
餘誠笑著招招手,一個護衛捧著一本書上前放在桌上,書皮上六個大字:《赤腳醫生手冊》!
“都一年了,能治好的治好了,治不好的死掉了,還待那兒幹嘛?要不是跑得快,就要被抓進軍營裏當軍醫了。”吳又可有些忿忿不平的說。
隻聽了吳又可的這句牢騷,餘誠就明白了:果然,孫傳庭坐不住,要出潼關與李自成開戰了。
還好吳又可跑得快,不然他怕是要命喪亂軍之中了。
餘誠看向與吳又可同行的幾人,一個帶著男童的頗有些書卷氣的婦女,還有一個身上帶傷英武不凡的青年。
“這是我恩師的女兒,咳咳,北方這兵荒馬亂的,我帶她一起迴江南。”
被餘誠探究的眼神看著,吳又可老臉微紅,隻當沒有看見,又介紹青年道:“這是吳殳吳修齡,是我同鄉。我和雲舒返鄉路上遇到的,要沒有修齡,我們都走不到此處。”
吳殳?不會是那個吳殳吧?
餘誠看向吳殳手中長槍,有三米多長,前細後粗,槍根處粗如手腕,槍尖處隻比拇指略粗。槍纓顏色暗紅,那是被血浸透後的緣故。
隨侍在側的付應平看到這槍形製也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這是石家槍?”
聽到付應平脫口喊出“石家槍”的名字,吳殳也來了興趣。眉毛一挑:“你也懂槍?”
付應平點頭,看著吳殳手中大槍躍躍欲試,吳殳也是手癢難耐,道:“來試兩手?”
付應平看向餘誠,得了餘誠的準許後才持長槍與吳殳來到空地,擺出槍架子。
兩個槍術好手對陣,餘誠偷偷拿出手機錄像,隻看到兩人相隔十步,擺出架勢鬥在一起。付應平槍身長,身隨腳走,臂隨其身,一槍刺出不中,便即倒退重組攻勢。吳殳則雙腕控槍,刺擊又重又快。
兩人交手數合,吳殳突然動了。他讓過付應平刺出的一槍,以十字步追擊。付應平槍尖來不及收迴,便以槍為棍橫擊吳殳,吳殳以硬槍隔開,槍尖順勢停在付應平胸前,將付應平驚出一身冷汗。
餘誠鼓掌道:“好槍法!不知石電石敬岩是你什麽人?”
“敬岩公是我恩師!”
果然,此人便是寫下《手臂錄》的明末清初奇人,吳殳,沒想到他竟然是吳又可的同鄉。
付應平初出茅廬,比槍就輸給了廣善。跟著廣善學了這麽久,再鬥槍又敗給了吳殳,一時有些悶悶不樂。
月刀年棍一輩子槍,付應平畢竟年紀還小,等在槍法上多浸淫幾年…唔,估計也還是打不贏吳殳。
不過槍法再好又怎樣?吳殳的師父石敬岩槍法更高,不還是噶在農民軍手裏!
此時已到下午,餘誠下令就地紮營,在自己軍帳內宴請吳又可一行。
席上餘誠問起吳又可在關中治疫見聞,吳又可道:“還要多虧你提供的藥方,在關中救活了無數百姓。”
餘誠笑道:“說起這個藥方,我可真是被你害慘了。”
吳又可疑惑道:“為何?”
“當時闖軍正在朱仙鎮與官軍對壘,圍困開封的兵馬好不容易被調走。那麽好的機會呀,我正準備帶家人逃離開封,結果吳兄你一封討要藥方的信,讓我被官府軟禁起來,逃離開封的想法就此泡湯了。”
吳又可聽後舉杯:“此事我著實沒有想到,該罰,該罰!”
罰酒三杯後,吳又可道:“開封在闖軍圍困下堅守數月,威名遠揚,比之睢陽之戰亦不遑多讓。”
餘誠冷笑:“是啊,若非城破得早,滿城百姓入他人腹中為食,確實與睢陽城一般無二。”
一旁吳殳問:“開封城是如何被破的?”
餘誠坦然道:“是我打開了城門,放闖軍入城!”
此言一出,吳又可停杯投箸,吳殳麵容森冷。他二人隻知道開封堅守數月後最終被闖軍攻陷,具體是怎麽個攻陷法卻不知曉。
“你…你…你,怎能做下如此糊塗事!”
吳殳更是攥緊手中筷子,怒斥道:“亂臣賊子!”
若非付應平扶刀在側,帳外又全是餘誠親兵,隻怕吳殳已經撲了上來。
餘誠道:“我若不放闖軍入城,那圍城最終結果是什麽呢?”
“滿城百姓餓死殆盡,官兵掘開河堤,讓開封城淹沒於洪水之下嗎?”
“胡說八道!”吳殳道:“開封守軍被圍困在城內,怎可能出城掘堤?”
“開封守軍出不去,河對岸可還有朝廷的援軍在。一封書信過去,要掘河還不簡單?”
“營內這數萬百姓你們也看到了,他們是從哪來的?就是從開封來的!”
“闖軍入城後,朝廷掘開河堤,放黃河水淹城。要不是春季水少,這些百姓都要葬身魚腹。”
“若說亂臣賊子,是我餘誠一人,滿城百姓何辜,竟遭此劫?”
朝廷掘堤淹城,這個消息也是兩人第一次聽說,一時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評價。
“你們說我是亂臣賊子,開封出來的那些士人罵我是無恥小人,我都不在乎。能讓開封城二十餘萬百姓存活,我餘誠受些罵名又有何妨?”
吳又可與吳殳相顧無言。開封城破,是餘誠打開城門,城內百姓並未參與。而且圍城期間,百姓們眾誌成城,協助官軍抵禦闖軍,功勞苦勞都不少。朝廷不分青紅皂白掘開河堤,想讓滿城軍民與城同殉,其中狠辣難以言表。
即使吳又可與吳殳都能歸到保皇黨,對朝廷掘堤淹城之舉也實在辯無可辯。
最後吳殳說道:“李闖到底是流寇,這許多百姓到他治下,難道就有好日子過?”
餘誠自信道:“百姓們是到我治下,不是到李闖治下。兩位若有閑暇,可隨我南下盤桓數月,看我如何施政。”
吳殳意有所動,吳又可卻有些猶豫,他想帶師妹南下去過幾天安穩日子,跟著餘誠走,那還有安穩可言嗎?
看出吳又可的疑慮,餘誠果斷拋出誘餌:“又可兄,正巧我這裏有一本醫書,可以請你研究研究,提些意見。”
“醫書?”吳又可來了興趣:“不知是哪位前賢所著?”
餘誠笑著招招手,一個護衛捧著一本書上前放在桌上,書皮上六個大字:《赤腳醫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