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門內的激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陳永福指揮官軍不計傷亡的猛攻,誓要在闖軍入城前剿滅這支叛軍。
朱呈祥畢竟人少,防線隻能一退再退,最後聚攏在曹門城樓下,傾盡全力守住這最後一道防線。
這道防線一旦失守,他們就隻能龜縮進甕城內,而他們龜縮進甕城,官軍就可以關閉曹門內城門,同時從此處上城樓圍攻城牆上堅守的付應平部。
到那時朱呈祥他們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逃出城去,這也就意味著今晚的獻城之舉宣告失敗了。
不過朱呈祥收縮防線後,防守的壓力就小了許多。之前防守圈子太大,燃燒瓶消耗的速度太快,如今隻用防守以曹門為中心半徑五十米的一個半圓防線,以目前燃燒瓶的儲備至少還能再支撐一個小時。
“父親,炮運到了!”
陳德押運著兩門火炮趕到,陳永福大喜,立刻命令架起大炮轟擊叛軍防線。
這可苦了朱呈祥,防線前燃起的大火可以阻攔官軍前進的腳步,卻擋不住炮彈。簡易的工事被炮彈轟擊的千瘡百孔,躲在工事後邊的士兵也傷亡慘重。
此時付應平在城牆上搶來的兩門佛郎機炮有了用處,居高臨下與官軍對轟,極大的減輕了朱呈祥的壓力。
關鍵時刻,手下匯報說闖軍到了。朱呈祥聽後大喜,讓親信接替自己指揮,他則來到甕城內迎接。
可是看到闖軍後朱呈祥大失所望,闖軍來人不過三百,由一個小頭目率領。
“怎麽才這點人?”
小頭目答道:“我家將軍派我等前來探路,大部隊還在後邊。”
站在闖軍的角度,城內突然有人聯係說要獻城,心存疑慮也是正常。要真是守軍詐降,將闖軍引入甕城後關門打狗,那這支闖軍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闖軍隻是派了三百人前來試探虛實。
朱呈祥心裏雖然清楚闖軍有此疑慮也是正常,但理解歸理解,此時戰事激烈,闖軍少來一刻,自己就要死多少弟兄!他怒吼道:“現在可看清了?你們的人再不來,我的人就死光了!”
城門洞裏死傷枕籍,密營的探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換上死傷者的武器甲胄一隊接一隊的補上去。
闖軍頭目將戰況看在眼裏,終於確定此次獻城是真,這才向城外發出信號。
城外土堤。
田見秀站在堤上遙望開封城牆,這麽遠的距離城牆上燃燒的烈焰看起來也隻是如同篝火一般,時而響起的火炮聲讓田見秀躊躇不定,他看了看在土堤下待命的郝搖旗,猶豫著是不是要讓對方衝過去試一試。
按闖王軍令,一旦確認獻城是真,郝搖旗就率領兩千騎兵衝進曹門,為後續部隊入城打開通路,田見秀領八千步卒隨後跟上。
徐望就待在田見秀身旁,望著城頭火光心急如焚,不停勸田見秀出兵。
田見秀看了他一眼,“不急。約定的時間是子時正,還沒到呢。”
徐望待在田見秀身邊既是信使,也是人質,城門處若有不對,田見秀第一個就要斬殺了徐望。
徐望道:“提前發動,必有緣故,城內敵眾我寡,要是沒有援軍,今夜獻城之舉就要功敗垂成了。”
開封城防完備,守城將領經驗豐富,像那種偷偷打開城門,將城外敵軍神不知鬼不覺放進城的事不可能發生。在叛亂過程中被官軍察覺這種情況上到餘誠朱呈祥,下到徐望都有心理準備。
見田見秀不為所動,徐望又說道:“闖王頓兵城外已有八月,始終隻能望城興歎,今夜獻城是闖王離破城最近的一次,若是因為將軍的原因誤了此事,將軍以何麵目去見闖王?”
郝搖旗也等不住上來催促:“不如讓我衝過去試探試探,就算有埋伏,我手下都是騎兵,一下就能衝出來。”
分不清是誰的話打動了田見秀,他終於在此時下定決心,命令郝搖旗進攻。
也恰在此時,前鋒的信報傳來,郝搖旗上馬持槍,第一個騎馬衝出,在他身後兩千騎兵紛紛跟上,直奔曹門而去。
徐望在後邊大喊:“記住,臂纏紅布者是友軍!”
夜晚沒有照明,土堤至城牆間的田地裏也被挖野菜的百姓挖得坑坑窪窪,所以騎兵不敢衝得太快。即使如此,幾分鍾後,郝搖旗所率騎兵也到了曹門外的甕城。
甕城城門大開,已經由闖軍先鋒把守。郝搖旗沒有貿然衝入,而是追問道:“前邊怎麽樣了?”
“官軍反應過來了,正在猛攻曹門。”
甕城地方狹小,大隊兵馬施展不開。郝搖旗命一支百人騎兵先衝,自己將剩餘騎兵分作三隊,兩隊朝城門左右展開警戒,一隊隨自己準備衝鋒。
此時朱呈祥所部已經是強弩之末,燃燒瓶已經耗盡,隻能與官兵短兵相接。要不是前邊有殺紅了眼的城內守軍,後邊闖軍把守甕城城門堵住了退路,說不定這會他手下部眾已經都逃散了。
陳永福眼看勝利在望,隻差一步就能剿滅朱呈祥,封閉曹門。此時忽然從朱呈祥所部叛軍背後殺出一支騎兵,當麵官軍被騎兵踩臉打懵了,一股腦的潰下陣來。
陳永福一時眼前發黑,也被敗軍裹挾著往後退,直遇到增援過來的道標營才穩住陣勢。
穩住陣勢後,陳永福指揮官軍在街道上布置拒馬樁絆馬索,防止闖軍騎兵乘勝追擊。
這裏有陳永福指揮,沒有演變為潰散,但曹門東西兩側的官兵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郝搖旗前邊衝不動,便揮軍左右馳騁突擊,殺的官軍苦不堪言。
闖軍終於趕到,朱呈祥將曹門防務移交給闖軍,收拾殘部退到城樓,與付應平匯合。
點驗之後,朱呈祥手下傷亡過半,隻剩不足百人。付應平手下社兵情況好點,尚有一百二十人還有戰力。密營探子甲胄不全,傷亡更大,隻剩三十多人。
同一時間,陳永福也在清點人數,準備與闖軍展開巷戰。巷戰中,對城內街道熟悉的社兵有大用,陳永福急招社兵總巡李光壂,得來的消息卻是李光壂去往無雙閣未歸。
“好賊子!”陳永福怒火攻心,指揮陳德道:“你帶人去無雙閣,殺他個雞犬不留!”
朱呈祥畢竟人少,防線隻能一退再退,最後聚攏在曹門城樓下,傾盡全力守住這最後一道防線。
這道防線一旦失守,他們就隻能龜縮進甕城內,而他們龜縮進甕城,官軍就可以關閉曹門內城門,同時從此處上城樓圍攻城牆上堅守的付應平部。
到那時朱呈祥他們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逃出城去,這也就意味著今晚的獻城之舉宣告失敗了。
不過朱呈祥收縮防線後,防守的壓力就小了許多。之前防守圈子太大,燃燒瓶消耗的速度太快,如今隻用防守以曹門為中心半徑五十米的一個半圓防線,以目前燃燒瓶的儲備至少還能再支撐一個小時。
“父親,炮運到了!”
陳德押運著兩門火炮趕到,陳永福大喜,立刻命令架起大炮轟擊叛軍防線。
這可苦了朱呈祥,防線前燃起的大火可以阻攔官軍前進的腳步,卻擋不住炮彈。簡易的工事被炮彈轟擊的千瘡百孔,躲在工事後邊的士兵也傷亡慘重。
此時付應平在城牆上搶來的兩門佛郎機炮有了用處,居高臨下與官軍對轟,極大的減輕了朱呈祥的壓力。
關鍵時刻,手下匯報說闖軍到了。朱呈祥聽後大喜,讓親信接替自己指揮,他則來到甕城內迎接。
可是看到闖軍後朱呈祥大失所望,闖軍來人不過三百,由一個小頭目率領。
“怎麽才這點人?”
小頭目答道:“我家將軍派我等前來探路,大部隊還在後邊。”
站在闖軍的角度,城內突然有人聯係說要獻城,心存疑慮也是正常。要真是守軍詐降,將闖軍引入甕城後關門打狗,那這支闖軍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闖軍隻是派了三百人前來試探虛實。
朱呈祥心裏雖然清楚闖軍有此疑慮也是正常,但理解歸理解,此時戰事激烈,闖軍少來一刻,自己就要死多少弟兄!他怒吼道:“現在可看清了?你們的人再不來,我的人就死光了!”
城門洞裏死傷枕籍,密營的探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換上死傷者的武器甲胄一隊接一隊的補上去。
闖軍頭目將戰況看在眼裏,終於確定此次獻城是真,這才向城外發出信號。
城外土堤。
田見秀站在堤上遙望開封城牆,這麽遠的距離城牆上燃燒的烈焰看起來也隻是如同篝火一般,時而響起的火炮聲讓田見秀躊躇不定,他看了看在土堤下待命的郝搖旗,猶豫著是不是要讓對方衝過去試一試。
按闖王軍令,一旦確認獻城是真,郝搖旗就率領兩千騎兵衝進曹門,為後續部隊入城打開通路,田見秀領八千步卒隨後跟上。
徐望就待在田見秀身旁,望著城頭火光心急如焚,不停勸田見秀出兵。
田見秀看了他一眼,“不急。約定的時間是子時正,還沒到呢。”
徐望待在田見秀身邊既是信使,也是人質,城門處若有不對,田見秀第一個就要斬殺了徐望。
徐望道:“提前發動,必有緣故,城內敵眾我寡,要是沒有援軍,今夜獻城之舉就要功敗垂成了。”
開封城防完備,守城將領經驗豐富,像那種偷偷打開城門,將城外敵軍神不知鬼不覺放進城的事不可能發生。在叛亂過程中被官軍察覺這種情況上到餘誠朱呈祥,下到徐望都有心理準備。
見田見秀不為所動,徐望又說道:“闖王頓兵城外已有八月,始終隻能望城興歎,今夜獻城是闖王離破城最近的一次,若是因為將軍的原因誤了此事,將軍以何麵目去見闖王?”
郝搖旗也等不住上來催促:“不如讓我衝過去試探試探,就算有埋伏,我手下都是騎兵,一下就能衝出來。”
分不清是誰的話打動了田見秀,他終於在此時下定決心,命令郝搖旗進攻。
也恰在此時,前鋒的信報傳來,郝搖旗上馬持槍,第一個騎馬衝出,在他身後兩千騎兵紛紛跟上,直奔曹門而去。
徐望在後邊大喊:“記住,臂纏紅布者是友軍!”
夜晚沒有照明,土堤至城牆間的田地裏也被挖野菜的百姓挖得坑坑窪窪,所以騎兵不敢衝得太快。即使如此,幾分鍾後,郝搖旗所率騎兵也到了曹門外的甕城。
甕城城門大開,已經由闖軍先鋒把守。郝搖旗沒有貿然衝入,而是追問道:“前邊怎麽樣了?”
“官軍反應過來了,正在猛攻曹門。”
甕城地方狹小,大隊兵馬施展不開。郝搖旗命一支百人騎兵先衝,自己將剩餘騎兵分作三隊,兩隊朝城門左右展開警戒,一隊隨自己準備衝鋒。
此時朱呈祥所部已經是強弩之末,燃燒瓶已經耗盡,隻能與官兵短兵相接。要不是前邊有殺紅了眼的城內守軍,後邊闖軍把守甕城城門堵住了退路,說不定這會他手下部眾已經都逃散了。
陳永福眼看勝利在望,隻差一步就能剿滅朱呈祥,封閉曹門。此時忽然從朱呈祥所部叛軍背後殺出一支騎兵,當麵官軍被騎兵踩臉打懵了,一股腦的潰下陣來。
陳永福一時眼前發黑,也被敗軍裹挾著往後退,直遇到增援過來的道標營才穩住陣勢。
穩住陣勢後,陳永福指揮官軍在街道上布置拒馬樁絆馬索,防止闖軍騎兵乘勝追擊。
這裏有陳永福指揮,沒有演變為潰散,但曹門東西兩側的官兵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郝搖旗前邊衝不動,便揮軍左右馳騁突擊,殺的官軍苦不堪言。
闖軍終於趕到,朱呈祥將曹門防務移交給闖軍,收拾殘部退到城樓,與付應平匯合。
點驗之後,朱呈祥手下傷亡過半,隻剩不足百人。付應平手下社兵情況好點,尚有一百二十人還有戰力。密營探子甲胄不全,傷亡更大,隻剩三十多人。
同一時間,陳永福也在清點人數,準備與闖軍展開巷戰。巷戰中,對城內街道熟悉的社兵有大用,陳永福急招社兵總巡李光壂,得來的消息卻是李光壂去往無雙閣未歸。
“好賊子!”陳永福怒火攻心,指揮陳德道:“你帶人去無雙閣,殺他個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