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林芽子,拜見老爺!”
林芽子五體投地拜倒在餘誠麵前,誠惶誠恐的等著餘誠發話。這個跪拜的姿勢讓餘誠想起老版水滸裏宋江受招安的那一拜,不由覺得好笑。
自從餘誠是神仙的消息傳出去後,田莊百姓對餘誠感激之餘又多了一層敬畏,聽說有人在家裏管教孩子,都用“再不聽話就讓餘老爺把你變成小狗關籠子裏去”來嚇唬孩子。
林芽子餘誠見過,劉二牛考察後說他是種田的一把好手,所以餘誠就點了他做生產隊種植小組的組長,把土豆紅薯玉米的種植要點教給了他。
“怎麽,種植上有什麽問題嗎?”那些種植要點都是餘誠從網上搜來的,林芽子要是有疑惑,餘誠也隻能記下來迴去再查了。
林芽子頭重重磕在地上,“求老爺救救我媳婦!”
“救你媳婦?你媳婦怎麽了?”任命林芽子當組長的時候餘誠去他家裏走訪過,記得他老婆孩子都在,隻是有些營養不良而已。
“老爺恕罪,那娘倆隻是我在路上撿的。”說罷林芽子將事情原委和盤托出,最後不停磕頭說:“老爺是神仙,都說神仙會法術,能生死人肉白骨,求老爺救救我媳婦,小人當牛做馬報答老爺。”
起死迴生?
我要是有那本事還用得著來迴穿越賺點辛苦錢?早就成達官貴人座上賓了好不好。
“你就為這事來找我?”
得,看林芽子表情就知道答案。
“老子不會,滾下去。”將林芽子斥退,餘誠又補上一句:“自己再去刑房領上三十鞭子,十鞭子是打你欺瞞老爺,二十鞭子是打你傳播謠言。”
這就是餘誠不認自己是神仙的原因,總有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求到自己麵前。
徐記的商隊終於到了,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留在開封養傷的李河。
李河的到來讓餘誠有些緊張,還以為開封又出了什麽幺蛾子。
匆匆忙忙將糧食交付完成後打發徐記商隊離開,新入賬的黃金二百二十兩餘誠都來不及收迴現代,招來李河就問:“你怎麽來了。開封那邊又出事了嗎?”
李河道:“沒有,是小人聽說了這邊的消息,特意來向東家賀喜。”
“賀喜?”餘誠有些懵圈,“喜從何來?”
李河興奮的說:“恭喜東家,人心可用啊!”
“聽小付說田莊之內的百姓都對東家是神仙一事深信不疑。東家何不放出風聲去,定然應者雲集。到時東家隻要稍微顯示一下神通,就能讓他們死心塌地。”
“到時我們裏應外合取了開封,奪周王千萬家資為軍餉,立時便能拉起一支大軍。”
餘誠拍著腦殼,果然,李河就不是個當軍師的料,出的計策停留在想當然的程度上。
在開封外聚集數萬流民,還傳說自己是神仙要救人疾苦,是把開封城內的官府當瞎子嗎?還是覺得他們沒讀過史書,不知道張角的故事?
造反就造反,和神神鬼鬼扯在一起幹嘛?沒前途的,張角、洪秀全的下場沒看到嗎?
最重要的是,餘誠自己也不願意啊。
餘誠推開窗戶,對著李河說:“你看看外邊的這些百姓,你覺得他們能有一口飯吃,是我賞給他們的嗎?”
“不是啊,他們能有一口飯吃,是因為那是用他們的勞動換來的。如果有一天,你告訴他們如此辛勤的勞動有什麽用,隻要每天對著我拜幾下就有飯吃,那他們和貓貓狗狗有什麽區別?”
“神仙嘛,擺在廟裏享受香火就夠了,無須到此世間來。”
這也是餘誠對神仙鬼怪的一貫看法,就像後世說的那樣:左眼皮跳,我要發財;右眼皮跳,呸,封建迷信!
進了寺廟道觀教堂,可以向滿天神佛許願保佑我發財,可真要賺錢還不是要憑自己的雙手?
李河心有不甘,張角有什麽本事他不知道,可東家的這一身神通是實打實的。但是東家不願意,他也沒有什麽辦法。
送走李河,餘誠自己也考慮了半天,始終沒有什麽好辦法。穿越這種事,別說李河他們聽不懂,就是自己也搞不懂這是什麽原理。
摸著掛在胸前的穿越鑰匙,餘誠喃喃自語:“你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餘府。
楊念將已經喝空的奶瓶從嬰兒手中奪下,惹來嬰兒的一陣哭啼,直到楊念向他手中塞進一支撥浪鼓,嬰兒才轉哭為笑。
“二奶奶,您母親來看您來了。”
雖然如今府中隻有楊念一個女主人,但她是以妾的身份納進來的,所以盡管餘誠並沒有正房夫人,但隻要他沒開口,餘府其他人也隻能稱唿楊念一句“二奶奶。”
聽到母親來了,楊念開心的站起來就往出走。出了二門,果然見母親正坐在門房外的凳子上。
楊母在楊念的帶領下進了二門,來到楊念屋內坐下後,才不忿道:“念兒你是怎麽管的這些下人,我來了連門都不讓進,讓我在門房坐著等著,還要你親自來接。”
楊念道:“這是老爺親自定的規矩,後院等閑不讓別人進,想進的話隻有後院的人陪著才行。”
“這恁大得規矩。”楊母嘟囔了一句,看著女兒的臉蛋圓潤了許多,又不由開心起來。
“你孩子都懷上了,姑爺也沒說要把你扶正的話?”
楊念搖搖頭,餘誠這段時間都待在田莊那邊,連麵都見不著。
楊母將一塊紅布包著的東西偷摸遞給楊念,說:“這是娘從十二祖母廟裏求來的符,聽說可靈驗了,你把它掛在房子東南角,管保你生個大胖小子。”
楊念道:“不用了吧,他不是看中這些的人。”
楊母道:“男人嘛,嘴上就算不說,心裏也肯定還是喜歡兒子的。女兒再好,那也終究是別人家的人。”
楊母又絮絮叨叨說了半天,想起今天來的正事,說:“我聽說姑爺在城外又置辦了一處田莊,這生意是越發興旺了。你爹說姑爺在這邊無親無故的,咱們得多幫襯著些。你大哥不是閑著嗎,不如你給姑爺說說,給你大哥尋個差事。外人哪裏有自家人來的可靠。”
楊念猶豫半天,也沒敢打包票,最終勉強道:“我試著問一問。”
林芽子五體投地拜倒在餘誠麵前,誠惶誠恐的等著餘誠發話。這個跪拜的姿勢讓餘誠想起老版水滸裏宋江受招安的那一拜,不由覺得好笑。
自從餘誠是神仙的消息傳出去後,田莊百姓對餘誠感激之餘又多了一層敬畏,聽說有人在家裏管教孩子,都用“再不聽話就讓餘老爺把你變成小狗關籠子裏去”來嚇唬孩子。
林芽子餘誠見過,劉二牛考察後說他是種田的一把好手,所以餘誠就點了他做生產隊種植小組的組長,把土豆紅薯玉米的種植要點教給了他。
“怎麽,種植上有什麽問題嗎?”那些種植要點都是餘誠從網上搜來的,林芽子要是有疑惑,餘誠也隻能記下來迴去再查了。
林芽子頭重重磕在地上,“求老爺救救我媳婦!”
“救你媳婦?你媳婦怎麽了?”任命林芽子當組長的時候餘誠去他家裏走訪過,記得他老婆孩子都在,隻是有些營養不良而已。
“老爺恕罪,那娘倆隻是我在路上撿的。”說罷林芽子將事情原委和盤托出,最後不停磕頭說:“老爺是神仙,都說神仙會法術,能生死人肉白骨,求老爺救救我媳婦,小人當牛做馬報答老爺。”
起死迴生?
我要是有那本事還用得著來迴穿越賺點辛苦錢?早就成達官貴人座上賓了好不好。
“你就為這事來找我?”
得,看林芽子表情就知道答案。
“老子不會,滾下去。”將林芽子斥退,餘誠又補上一句:“自己再去刑房領上三十鞭子,十鞭子是打你欺瞞老爺,二十鞭子是打你傳播謠言。”
這就是餘誠不認自己是神仙的原因,總有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求到自己麵前。
徐記的商隊終於到了,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留在開封養傷的李河。
李河的到來讓餘誠有些緊張,還以為開封又出了什麽幺蛾子。
匆匆忙忙將糧食交付完成後打發徐記商隊離開,新入賬的黃金二百二十兩餘誠都來不及收迴現代,招來李河就問:“你怎麽來了。開封那邊又出事了嗎?”
李河道:“沒有,是小人聽說了這邊的消息,特意來向東家賀喜。”
“賀喜?”餘誠有些懵圈,“喜從何來?”
李河興奮的說:“恭喜東家,人心可用啊!”
“聽小付說田莊之內的百姓都對東家是神仙一事深信不疑。東家何不放出風聲去,定然應者雲集。到時東家隻要稍微顯示一下神通,就能讓他們死心塌地。”
“到時我們裏應外合取了開封,奪周王千萬家資為軍餉,立時便能拉起一支大軍。”
餘誠拍著腦殼,果然,李河就不是個當軍師的料,出的計策停留在想當然的程度上。
在開封外聚集數萬流民,還傳說自己是神仙要救人疾苦,是把開封城內的官府當瞎子嗎?還是覺得他們沒讀過史書,不知道張角的故事?
造反就造反,和神神鬼鬼扯在一起幹嘛?沒前途的,張角、洪秀全的下場沒看到嗎?
最重要的是,餘誠自己也不願意啊。
餘誠推開窗戶,對著李河說:“你看看外邊的這些百姓,你覺得他們能有一口飯吃,是我賞給他們的嗎?”
“不是啊,他們能有一口飯吃,是因為那是用他們的勞動換來的。如果有一天,你告訴他們如此辛勤的勞動有什麽用,隻要每天對著我拜幾下就有飯吃,那他們和貓貓狗狗有什麽區別?”
“神仙嘛,擺在廟裏享受香火就夠了,無須到此世間來。”
這也是餘誠對神仙鬼怪的一貫看法,就像後世說的那樣:左眼皮跳,我要發財;右眼皮跳,呸,封建迷信!
進了寺廟道觀教堂,可以向滿天神佛許願保佑我發財,可真要賺錢還不是要憑自己的雙手?
李河心有不甘,張角有什麽本事他不知道,可東家的這一身神通是實打實的。但是東家不願意,他也沒有什麽辦法。
送走李河,餘誠自己也考慮了半天,始終沒有什麽好辦法。穿越這種事,別說李河他們聽不懂,就是自己也搞不懂這是什麽原理。
摸著掛在胸前的穿越鑰匙,餘誠喃喃自語:“你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餘府。
楊念將已經喝空的奶瓶從嬰兒手中奪下,惹來嬰兒的一陣哭啼,直到楊念向他手中塞進一支撥浪鼓,嬰兒才轉哭為笑。
“二奶奶,您母親來看您來了。”
雖然如今府中隻有楊念一個女主人,但她是以妾的身份納進來的,所以盡管餘誠並沒有正房夫人,但隻要他沒開口,餘府其他人也隻能稱唿楊念一句“二奶奶。”
聽到母親來了,楊念開心的站起來就往出走。出了二門,果然見母親正坐在門房外的凳子上。
楊母在楊念的帶領下進了二門,來到楊念屋內坐下後,才不忿道:“念兒你是怎麽管的這些下人,我來了連門都不讓進,讓我在門房坐著等著,還要你親自來接。”
楊念道:“這是老爺親自定的規矩,後院等閑不讓別人進,想進的話隻有後院的人陪著才行。”
“這恁大得規矩。”楊母嘟囔了一句,看著女兒的臉蛋圓潤了許多,又不由開心起來。
“你孩子都懷上了,姑爺也沒說要把你扶正的話?”
楊念搖搖頭,餘誠這段時間都待在田莊那邊,連麵都見不著。
楊母將一塊紅布包著的東西偷摸遞給楊念,說:“這是娘從十二祖母廟裏求來的符,聽說可靈驗了,你把它掛在房子東南角,管保你生個大胖小子。”
楊念道:“不用了吧,他不是看中這些的人。”
楊母道:“男人嘛,嘴上就算不說,心裏也肯定還是喜歡兒子的。女兒再好,那也終究是別人家的人。”
楊母又絮絮叨叨說了半天,想起今天來的正事,說:“我聽說姑爺在城外又置辦了一處田莊,這生意是越發興旺了。你爹說姑爺在這邊無親無故的,咱們得多幫襯著些。你大哥不是閑著嗎,不如你給姑爺說說,給你大哥尋個差事。外人哪裏有自家人來的可靠。”
楊念猶豫半天,也沒敢打包票,最終勉強道:“我試著問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