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母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來到楊念房間外,看著門上掛著的銅鎖歎了口氣。昨夜楊念想要趁夜逃出去見張堅,被楊老六發現,氣急之下便將楊念鎖在了屋內。
楊母開鎖進屋,看到女兒伏在床榻上,雙肩一抽一抽的還在哭泣。楊母將碗放在桌上,軟語道:“念兒,娘做了你最愛吃的酸湯麵,你吃點吧。”
楊念沒有迴答,楊母上前輕拍著楊念的背,安慰道:“念兒,娘知道你心裏難過,可我們也是為了你好啊。那張秀才家境不同以往,如今已經是破敗了。讓你嫁過去,吃了上頓沒下頓,那不是害了你嗎?那餘老板你爹也打聽過了,開的店鋪生意紅火日進鬥金。而且他家中沒有大婦,你不用擔心過去受人欺淩。等你過去生個兒子,說不定那餘老板一高興就把你扶了正,一輩子穿金戴銀的多好啊!”
楊念抬起頭,露出哭的紅腫的一雙眼睛,道:“女兒不怕吃苦,娘您去和爹說,別送我去做妾好嗎?”
楊母道:“念兒啊,要往常也就罷了,昨天那李瞎虎上門你也是見過了的。那李瞎虎誰不知道他喪盡天良,多少好人家的姑娘被他禍害了。這次他盯上了你,你早早嫁出去也是好事,強過被他擄了去。”
楊念道:“我昨天去見過張郎了,他說他會想辦法,不會讓李瞎虎得逞的。”
楊母道:“他一個窮秀才能有什麽辦法,難道他還能把咱家的欠的債給還了不成?念兒啊,你也得替咱楊家想想。咱們楊家從你爺爺起到你哥這兒,已經是三代單傳。原本想著你嫂子嫁進來早日為楊家傳續香火,哪曉得她也是個沒福氣的,就那麽早早去了。這你哥要是再有個閃失,咱們楊家的香火就要斷了。”
楊母勸說一番,看楊念還是沒有鬆口的意思,隻得離去。
迴到堂屋,看到楊老六提著一個點燃的煤油燈來迴的看。楊母看了說道:“大白天的,點什麽燈啊,多浪費燈油。我聽說這燈油一罐也好貴的呢!”
楊老六得意的說:“哼,來送聘禮的李管事說了,燈油用完隻管去店裏加便是。我聽人說這麽一盞燈在店裏要賣四兩銀子,難怪我這女婿豪富,光這店鋪怕是就能日進鬥金。”
楊母埋怨道:“還沒嫁過去,你這女婿就已經喊上了,我看念兒還是不樂意。再說,過去也是做妾,又不是正房,人家未必認你這個丈人。”
楊老六眼睛一瞪:“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哪有她說話的份。再說家裏要還債,洪兒要再娶,哪樁事不要銀子,難道讓她變出來嗎?”
楊母聽了唯唯諾諾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歎氣。
話說這邊張堅與楊念分別後就去尋了師長邱嘉義。邱嘉義向來喜愛這個文思敏捷的弟子,聽了弟子求肯,當即修書一封給與自己交好的祥符縣縣令王燮。諒那李瞎虎不過一個地頭蛇,縣衙裏隨便傳出句話來,就能讓他連尾巴都夾起來。
張堅自老師住處迴來後,等到第二日下午,依然沒見楊念過來。他心中急著想告訴楊念,終於還是等不住自己來到楊家附近,期盼能碰到楊念。
這時天氣還未轉暖,張堅隻穿一件單衣,被寒風吹的瑟瑟發抖,隻能來迴走動熱身。這時聽旁邊酒鋪裏兩個閑漢在那議論,說道:“這楊老六真是潑天的運氣,你是沒看看早晨那大包小包的往裏送的場景……”
張堅聽到楊老六的名字,不由側耳細聽。隻聽另一人說:“你羨慕什麽,誰讓人家生個好女兒。你閨女要是也有那麽一副好相貌,包管也有人往你家裏大包小包的送。”
“放屁,我閨女才不會給人家做妾!”
“嘿,你這會嘴硬,真要有人白花花的銀子擺你跟前,說不定你答應的比楊老六都快。”
“你還別說,楊老六這一波起碼到手了一百兩銀子。”
“嘿,一百兩,你眼窩子淺了吧?我可聽說光銀子就給了一百兩,還有大包小包送的,那可都是稀罕物件,放市麵上沒有五百兩銀子下不來。”
“啊呀,這麽多嗎?”眾人紛紛讚歎,既嘲笑楊老六賣女做妾,又暗自可惜這好事怎麽沒落到自己頭上。
“哎,你是不曉得那楊家的閨女,雖說樣貌生得好,可偏偏個頭比平常男的都高,弄得二十多歲變成老姑娘裏還沒找著婆家…”
張堅整個人如遭雷擊,木愣愣站在當地。半晌之後才艱難的挪動腳步,走向楊老六家。
才走進巷子,就聽身後有人不耐煩說道:“別擋路!”說著一把將張堅扒拉到一邊。
那人推開張堅,走了兩步忽然又轉頭仔仔細細盯著張堅瞧,疑惑道:“張堅?”
張堅看這人麵熟,半天才想起來他就是楊念的哥哥楊洪。
楊洪認出張堅,登時麵色不善的擋住張堅去路,問道:“你來這邊幹嘛?”
張堅聲音沙啞的問:“我剛才聽說…聽說令妹要嫁人?”
楊洪道:“我妹妹嫁人,與你何幹?”
張堅急道:“我與念兒青梅竹馬兩情相悅…”
話剛說完,張堅便被楊洪一拳打倒。楊洪順勢騎在張堅身上左一拳右一拳的招唿,口中罵道:“當年你家怎麽說的?說我們家泥巴裏刨食吃的怎配得上你這讀書種子,連我爹的活計都被你們搞沒了,現在跑來跟我說什麽兩情相悅…”
張堅一個讀書人,哪裏是幹慣了粗活的楊洪對手。楊洪打完出過氣後,看著鼻青臉腫癱倒在地上張堅惡狠狠道:“我妹子眼瞅過幾天就要嫁人了,你再敢過來糾纏,老子把你的腿打斷!”
楊洪迴到家,楊老六看到兒子一身塵土問道:“你這是幹嘛去了,和誰打架了?”
楊洪尤自氣憤道:“剛在巷口看到那張秀才探頭探腦的,忍不住打了他一頓出氣。”說著甩著手裏的一個香囊,道:“看這香囊像是我妹妹東西,就順手扯下來了。”
楊母拿過香囊看了看針線繡工,說:“確實是念兒的手筆,想來是她送張秀才的。”又試探著說:“不行就把這婚事退了吧,念兒脾氣倔,可別鬧出個什麽好歹來。”
楊老六冷哼了一聲,罵道:“婦人之見!”
看著香囊,楊老六突然冒出個想法,拉過楊洪道:“你把這香囊拿去給你妹妹,就說是張秀才退迴來的,讓她也好死了這條心。”
楊洪猶豫道:“能行麽?要是她和張秀才一碰麵,不就都清楚了?”
楊老六罵道:“你榆木腦袋呀,不會不讓他們見麵?這樣,也不要等幾日了,明天就送她過門。等過了門,她就是餘家的人了,就算知道了又怎麽樣?”
楊洪稱是,換身衣裳,又將香囊上塵土拍幹淨後去了楊念房中。
楊念見是哥哥,又哀求道:“哥,你去勸勸爹吧,妹妹不想嫁進餘家。”
楊洪見了楊念憔悴的模樣,心腸一軟,轉眼又想到父親的話,終於還是說道:“妹子,你心裏是不是還想著那張秀才?”
楊念點頭,道:“哥,你去給他送個口信好不好,妹妹不想給那什麽掌櫃做小,他聽到後一定會有辦法的!”
楊洪道:“送啥口信啊,我剛才在巷子口就見到他了。”
楊念眼睛一亮,如同抓住根救命稻草,連忙問道:“他已經知道了嗎?他怎麽說?”
楊洪拿出香囊道:“他文縐縐酸溜溜說了一大段話,我哪知道都什麽意思。就是最後他讓我把這香囊還給你,說你既然要進餘家做妾,他也就不好再留著這香囊了。”
楊念臉色瞬間慘白,拿著手裏的香囊一時如墜冰窟。
“明天就辦?”
接到楊家傳來的消息時,餘誠正指揮著樊虎和劉二牛在院子裏挖坑準備修化糞池。在明朝住了這些天,餘誠始終沒有習慣旱廁與便盆的搭配,以至於他每次都偷溜迴現代上廁所。
“楊家這是什麽意思?不會有什麽…“餘誠說了一半停下來,免得還要給眼前幾人講什麽叫做”喜當爹“,
劉二牛鏟起一鐵鍬土,樂嗬嗬說:”東家啊,我看楊家就是被錢給砸懵了,生怕夜長夢多出個什麽變故,所以想早早把女兒送進來的穩妥。“
“這樣嗎?”餘誠放棄了亂猜,道:“不管他了,明天就明天吧。”
李蘭芝端著燒好的茶水走過來,聽後說道:“明天就過門的話,現在就得通知賓客們了,晚了怕是來不及。”
“賓客?”餘誠納了悶,自己在明朝無親無故,請的哪門子賓客?
“這開封城裏也沒有我的親友啊?”
看著餘誠疑惑的表情,李蘭芝解釋道:“東家在開封城沒有親友,可街坊鄰居們總還是要請的。”
也難怪餘誠忘,這就是現代城市高樓大廈的通病了,誰家辦喜事會想著給鄰居送請帖啊?
餘誠本能就想拒絕,可是一想自己來到明朝也快一個月了,雖說自己的目的隻是想撈一筆,沒有在明朝定居的打算,可是太特立獨行了,會不會引起周圍土著的懷疑?
一念至此,餘誠也就沒有反駁,安排李河準備帖子邀請鄰居等人吃喜酒。
楊母開鎖進屋,看到女兒伏在床榻上,雙肩一抽一抽的還在哭泣。楊母將碗放在桌上,軟語道:“念兒,娘做了你最愛吃的酸湯麵,你吃點吧。”
楊念沒有迴答,楊母上前輕拍著楊念的背,安慰道:“念兒,娘知道你心裏難過,可我們也是為了你好啊。那張秀才家境不同以往,如今已經是破敗了。讓你嫁過去,吃了上頓沒下頓,那不是害了你嗎?那餘老板你爹也打聽過了,開的店鋪生意紅火日進鬥金。而且他家中沒有大婦,你不用擔心過去受人欺淩。等你過去生個兒子,說不定那餘老板一高興就把你扶了正,一輩子穿金戴銀的多好啊!”
楊念抬起頭,露出哭的紅腫的一雙眼睛,道:“女兒不怕吃苦,娘您去和爹說,別送我去做妾好嗎?”
楊母道:“念兒啊,要往常也就罷了,昨天那李瞎虎上門你也是見過了的。那李瞎虎誰不知道他喪盡天良,多少好人家的姑娘被他禍害了。這次他盯上了你,你早早嫁出去也是好事,強過被他擄了去。”
楊念道:“我昨天去見過張郎了,他說他會想辦法,不會讓李瞎虎得逞的。”
楊母道:“他一個窮秀才能有什麽辦法,難道他還能把咱家的欠的債給還了不成?念兒啊,你也得替咱楊家想想。咱們楊家從你爺爺起到你哥這兒,已經是三代單傳。原本想著你嫂子嫁進來早日為楊家傳續香火,哪曉得她也是個沒福氣的,就那麽早早去了。這你哥要是再有個閃失,咱們楊家的香火就要斷了。”
楊母勸說一番,看楊念還是沒有鬆口的意思,隻得離去。
迴到堂屋,看到楊老六提著一個點燃的煤油燈來迴的看。楊母看了說道:“大白天的,點什麽燈啊,多浪費燈油。我聽說這燈油一罐也好貴的呢!”
楊老六得意的說:“哼,來送聘禮的李管事說了,燈油用完隻管去店裏加便是。我聽人說這麽一盞燈在店裏要賣四兩銀子,難怪我這女婿豪富,光這店鋪怕是就能日進鬥金。”
楊母埋怨道:“還沒嫁過去,你這女婿就已經喊上了,我看念兒還是不樂意。再說,過去也是做妾,又不是正房,人家未必認你這個丈人。”
楊老六眼睛一瞪:“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哪有她說話的份。再說家裏要還債,洪兒要再娶,哪樁事不要銀子,難道讓她變出來嗎?”
楊母聽了唯唯諾諾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歎氣。
話說這邊張堅與楊念分別後就去尋了師長邱嘉義。邱嘉義向來喜愛這個文思敏捷的弟子,聽了弟子求肯,當即修書一封給與自己交好的祥符縣縣令王燮。諒那李瞎虎不過一個地頭蛇,縣衙裏隨便傳出句話來,就能讓他連尾巴都夾起來。
張堅自老師住處迴來後,等到第二日下午,依然沒見楊念過來。他心中急著想告訴楊念,終於還是等不住自己來到楊家附近,期盼能碰到楊念。
這時天氣還未轉暖,張堅隻穿一件單衣,被寒風吹的瑟瑟發抖,隻能來迴走動熱身。這時聽旁邊酒鋪裏兩個閑漢在那議論,說道:“這楊老六真是潑天的運氣,你是沒看看早晨那大包小包的往裏送的場景……”
張堅聽到楊老六的名字,不由側耳細聽。隻聽另一人說:“你羨慕什麽,誰讓人家生個好女兒。你閨女要是也有那麽一副好相貌,包管也有人往你家裏大包小包的送。”
“放屁,我閨女才不會給人家做妾!”
“嘿,你這會嘴硬,真要有人白花花的銀子擺你跟前,說不定你答應的比楊老六都快。”
“你還別說,楊老六這一波起碼到手了一百兩銀子。”
“嘿,一百兩,你眼窩子淺了吧?我可聽說光銀子就給了一百兩,還有大包小包送的,那可都是稀罕物件,放市麵上沒有五百兩銀子下不來。”
“啊呀,這麽多嗎?”眾人紛紛讚歎,既嘲笑楊老六賣女做妾,又暗自可惜這好事怎麽沒落到自己頭上。
“哎,你是不曉得那楊家的閨女,雖說樣貌生得好,可偏偏個頭比平常男的都高,弄得二十多歲變成老姑娘裏還沒找著婆家…”
張堅整個人如遭雷擊,木愣愣站在當地。半晌之後才艱難的挪動腳步,走向楊老六家。
才走進巷子,就聽身後有人不耐煩說道:“別擋路!”說著一把將張堅扒拉到一邊。
那人推開張堅,走了兩步忽然又轉頭仔仔細細盯著張堅瞧,疑惑道:“張堅?”
張堅看這人麵熟,半天才想起來他就是楊念的哥哥楊洪。
楊洪認出張堅,登時麵色不善的擋住張堅去路,問道:“你來這邊幹嘛?”
張堅聲音沙啞的問:“我剛才聽說…聽說令妹要嫁人?”
楊洪道:“我妹妹嫁人,與你何幹?”
張堅急道:“我與念兒青梅竹馬兩情相悅…”
話剛說完,張堅便被楊洪一拳打倒。楊洪順勢騎在張堅身上左一拳右一拳的招唿,口中罵道:“當年你家怎麽說的?說我們家泥巴裏刨食吃的怎配得上你這讀書種子,連我爹的活計都被你們搞沒了,現在跑來跟我說什麽兩情相悅…”
張堅一個讀書人,哪裏是幹慣了粗活的楊洪對手。楊洪打完出過氣後,看著鼻青臉腫癱倒在地上張堅惡狠狠道:“我妹子眼瞅過幾天就要嫁人了,你再敢過來糾纏,老子把你的腿打斷!”
楊洪迴到家,楊老六看到兒子一身塵土問道:“你這是幹嘛去了,和誰打架了?”
楊洪尤自氣憤道:“剛在巷口看到那張秀才探頭探腦的,忍不住打了他一頓出氣。”說著甩著手裏的一個香囊,道:“看這香囊像是我妹妹東西,就順手扯下來了。”
楊母拿過香囊看了看針線繡工,說:“確實是念兒的手筆,想來是她送張秀才的。”又試探著說:“不行就把這婚事退了吧,念兒脾氣倔,可別鬧出個什麽好歹來。”
楊老六冷哼了一聲,罵道:“婦人之見!”
看著香囊,楊老六突然冒出個想法,拉過楊洪道:“你把這香囊拿去給你妹妹,就說是張秀才退迴來的,讓她也好死了這條心。”
楊洪猶豫道:“能行麽?要是她和張秀才一碰麵,不就都清楚了?”
楊老六罵道:“你榆木腦袋呀,不會不讓他們見麵?這樣,也不要等幾日了,明天就送她過門。等過了門,她就是餘家的人了,就算知道了又怎麽樣?”
楊洪稱是,換身衣裳,又將香囊上塵土拍幹淨後去了楊念房中。
楊念見是哥哥,又哀求道:“哥,你去勸勸爹吧,妹妹不想嫁進餘家。”
楊洪見了楊念憔悴的模樣,心腸一軟,轉眼又想到父親的話,終於還是說道:“妹子,你心裏是不是還想著那張秀才?”
楊念點頭,道:“哥,你去給他送個口信好不好,妹妹不想給那什麽掌櫃做小,他聽到後一定會有辦法的!”
楊洪道:“送啥口信啊,我剛才在巷子口就見到他了。”
楊念眼睛一亮,如同抓住根救命稻草,連忙問道:“他已經知道了嗎?他怎麽說?”
楊洪拿出香囊道:“他文縐縐酸溜溜說了一大段話,我哪知道都什麽意思。就是最後他讓我把這香囊還給你,說你既然要進餘家做妾,他也就不好再留著這香囊了。”
楊念臉色瞬間慘白,拿著手裏的香囊一時如墜冰窟。
“明天就辦?”
接到楊家傳來的消息時,餘誠正指揮著樊虎和劉二牛在院子裏挖坑準備修化糞池。在明朝住了這些天,餘誠始終沒有習慣旱廁與便盆的搭配,以至於他每次都偷溜迴現代上廁所。
“楊家這是什麽意思?不會有什麽…“餘誠說了一半停下來,免得還要給眼前幾人講什麽叫做”喜當爹“,
劉二牛鏟起一鐵鍬土,樂嗬嗬說:”東家啊,我看楊家就是被錢給砸懵了,生怕夜長夢多出個什麽變故,所以想早早把女兒送進來的穩妥。“
“這樣嗎?”餘誠放棄了亂猜,道:“不管他了,明天就明天吧。”
李蘭芝端著燒好的茶水走過來,聽後說道:“明天就過門的話,現在就得通知賓客們了,晚了怕是來不及。”
“賓客?”餘誠納了悶,自己在明朝無親無故,請的哪門子賓客?
“這開封城裏也沒有我的親友啊?”
看著餘誠疑惑的表情,李蘭芝解釋道:“東家在開封城沒有親友,可街坊鄰居們總還是要請的。”
也難怪餘誠忘,這就是現代城市高樓大廈的通病了,誰家辦喜事會想著給鄰居送請帖啊?
餘誠本能就想拒絕,可是一想自己來到明朝也快一個月了,雖說自己的目的隻是想撈一筆,沒有在明朝定居的打算,可是太特立獨行了,會不會引起周圍土著的懷疑?
一念至此,餘誠也就沒有反駁,安排李河準備帖子邀請鄰居等人吃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