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粗鹽提純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民興奮至極。
這次三海幫動用力量,他們徐家村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不用廝殺,不用死,大家夥都很高興。
“止行,這三海幫如何退兵了?他們還會卷土重來嗎?”
“三叔,你放心,他們不會再進入徐州崖了。”
徐飄道:“不過有一事,可能還需要三叔幫忙。”
“什麽事情?”
“以後還要勞煩三叔當這徐家村村長了。”
“子行,這如何使得,三叔可沒有你的實力,萬一其他人勢力打過來,大家夥該怎麽辦?”
“三叔,這三海幫答應我會保護我們徐州崖,我留不留在村中已無大礙。”
“子行,那你是?”
“我答應了那三海幫李幫主,出崖為他效力。”
“這....”
“三叔,你不用為我擔心,其實子行也想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
天啟元年三月初。
朝鮮西北方向。
後金韃子再度肆虐朝鮮。
朝鮮方麵根本沒有預料到,韃子的探騎會將他們在宿州、楚山建造的防禦探查得一清二楚。
兵分兩路,一路繞過宿州防線,朝著鐵山、定州肆虐。
另一路繞過楚山方向,朝著江界、熙川進發。
朝鮮王國雖說在上一年,從三海幫購買了不少淘汰的鐵炮和火器。
可這些官員委實沒有多少抵抗意誌。
尤其是在韃子不攻城的情況下,都想著自保。
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夠進城。
於是就出現城上的人,看著韃子在城外肆虐。
這時候。
在陳老的主導下。
三海幫出現了,三海幫在朝鮮沿岸地區,給逃難的朝鮮老百姓發放吃的,並且還能將他接往島嶼,給他們提供活計,提供食物。
並且隻要有勞動力,還為其婦孺老幼提供吃的,還是三頓管飽。
給的工錢還不低。
於是不少朝鮮流民就跟著三海幫上了島。
三海幫收納流民,對於後金韃子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
可他們韃子高層看不慣啊,這三海幫竟然連他們也敢利用。
某一日,就在後金韃子一路劫掠追擊朝鮮百姓至鐵山一帶的時候,大量的流民瘋狂湧入三海幫在鐵山建造的流民收留點。
這後金韃子就下令繼續進攻。
要是三海幫敢阻攔,就一起給他們滅了。
數百騎的聲勢相當大。
不過三海幫可不會像那邊朝鮮官兵一樣。
沿海的數艘大型戰船,三十餘門鐵炮,外加近七百火銃衛、長弓衛。
僅僅第一輪就讓其損失七十餘騎。
這損失,比起他們進朝以來的總傷亡都還要大。
算起來,這還是他們與三海幫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型交鋒。
三海幫的火力,比大明王朝的都還要猛烈。
這指揮作戰的韃子也是第一次遭遇,被嚇得夠嗆,嚷嚷著讓三海幫等著,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狠話放完過後,就連忙下令撤退。
後金韃子不是好東西。
可朝鮮也好不到哪去,驅逐他們三海幫的心思一直都有。
所以,陳老不可能傻傻去給朝鮮當槍使。
於是命人在流民據點外三百丈,拉起了一些布條。
布條之內,誰進犯打誰,布條之外,發生什麽事情都不會管。
後金韃子體驗過三海幫的強大,三海幫又將底線放了出來,便會下意識注意三海幫布條範圍存在,輕易不會進攻。
這也算是雙方在另一種程度上的和解。
然而這種場麵可不是朝鮮希望看到的,他們很多時候都故意將一些百姓往那邊引,就是為了讓三海幫也入局。
和後金韃子幹起來。
他們能夠輕鬆一點。
可沒想到,幹是幹起來了,可就幹了一場。
“大人,後金韃子可真是沒種的一幫家夥,他們竟然主動撤退了!”
“現在三海幫和後金那邊貌似達成了一種潛在的默契。”
“布條之外歸後金管,布條之內歸三海幫管。”
“除此之外,我朝鮮百姓大量被他們誘騙上島。”
“可惡,這三海幫真是該死!”
“傳我命令,搗毀三海幫在沿岸所有的流民聚集點。”
“大人,這這這,恐怕辦不到吧,我們在城外根本沒有多少人。”
“那傳令所有流民不得前往三海幫流民聚集點,否則三年刑責。”
“大人,那城外的流民應該前往何處?其他的地方可擋不住後金的鐵蹄。”
“哼,你隻管發文傳信,其他的不用你管。告訴那些賤民,他們若是敢上島,就再也別迴來了!”
朝鮮官府這通令一發布,可謂是將西北區域城外百姓逼上了絕路。
距離近的就往南邊跑,距離遠的根本沒辦法,隻能往就近的城中湧去。
一些城池是沒事。
可鐵山城就慘了,本來就處於朝鮮西北,是第一時間被後金韃子光顧的區域。
成千上萬的人往這邊逃來。
城裏麵的不開城門,僵持之下,官兵動手打死了上百人,頓時引起了民怨。
城中官員沒有辦法,隻得打開城門讓流民進城。
可這卻是兵家大忌。
果不其然,裏麵就有混入的後金奸細。
再加上人太多,一時半會沒進晚。
後金騎兵殺至,裏應外合之外。
鐵山城淪陷,裏麵的大戶全都被洗劫一空。
後金韃子嚐到了甜頭,於是很多時候還故意將朝鮮百姓追趕至城下。
這個計策很是有效。
在韃子的推波助瀾下,民怨四起,官府開城安撫,博川、寧邊相繼城破。
朝鮮方麵損失慘重。
並且這也讓朝鮮百姓越發覺得三海幫的靠譜,隻要是在布條之內,他們就是安全的。
利益越多,韃子的胃口就越大。
整整兩個月的掠奪,直到朝鮮國方麵派出三萬的聯軍前來,他們方才退出朝鮮疆域。
三海幫收獲的同樣很大,光是朝鮮流民這一塊,就多達九萬餘人,並且其中還有不少工匠。
這些人被送往三海幫勢力下的各個島嶼,算是短時間內解決了各島人口跟不上發展的問題。
這次三海幫動用力量,他們徐家村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不用廝殺,不用死,大家夥都很高興。
“止行,這三海幫如何退兵了?他們還會卷土重來嗎?”
“三叔,你放心,他們不會再進入徐州崖了。”
徐飄道:“不過有一事,可能還需要三叔幫忙。”
“什麽事情?”
“以後還要勞煩三叔當這徐家村村長了。”
“子行,這如何使得,三叔可沒有你的實力,萬一其他人勢力打過來,大家夥該怎麽辦?”
“三叔,這三海幫答應我會保護我們徐州崖,我留不留在村中已無大礙。”
“子行,那你是?”
“我答應了那三海幫李幫主,出崖為他效力。”
“這....”
“三叔,你不用為我擔心,其實子行也想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
天啟元年三月初。
朝鮮西北方向。
後金韃子再度肆虐朝鮮。
朝鮮方麵根本沒有預料到,韃子的探騎會將他們在宿州、楚山建造的防禦探查得一清二楚。
兵分兩路,一路繞過宿州防線,朝著鐵山、定州肆虐。
另一路繞過楚山方向,朝著江界、熙川進發。
朝鮮王國雖說在上一年,從三海幫購買了不少淘汰的鐵炮和火器。
可這些官員委實沒有多少抵抗意誌。
尤其是在韃子不攻城的情況下,都想著自保。
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夠進城。
於是就出現城上的人,看著韃子在城外肆虐。
這時候。
在陳老的主導下。
三海幫出現了,三海幫在朝鮮沿岸地區,給逃難的朝鮮老百姓發放吃的,並且還能將他接往島嶼,給他們提供活計,提供食物。
並且隻要有勞動力,還為其婦孺老幼提供吃的,還是三頓管飽。
給的工錢還不低。
於是不少朝鮮流民就跟著三海幫上了島。
三海幫收納流民,對於後金韃子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
可他們韃子高層看不慣啊,這三海幫竟然連他們也敢利用。
某一日,就在後金韃子一路劫掠追擊朝鮮百姓至鐵山一帶的時候,大量的流民瘋狂湧入三海幫在鐵山建造的流民收留點。
這後金韃子就下令繼續進攻。
要是三海幫敢阻攔,就一起給他們滅了。
數百騎的聲勢相當大。
不過三海幫可不會像那邊朝鮮官兵一樣。
沿海的數艘大型戰船,三十餘門鐵炮,外加近七百火銃衛、長弓衛。
僅僅第一輪就讓其損失七十餘騎。
這損失,比起他們進朝以來的總傷亡都還要大。
算起來,這還是他們與三海幫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型交鋒。
三海幫的火力,比大明王朝的都還要猛烈。
這指揮作戰的韃子也是第一次遭遇,被嚇得夠嗆,嚷嚷著讓三海幫等著,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狠話放完過後,就連忙下令撤退。
後金韃子不是好東西。
可朝鮮也好不到哪去,驅逐他們三海幫的心思一直都有。
所以,陳老不可能傻傻去給朝鮮當槍使。
於是命人在流民據點外三百丈,拉起了一些布條。
布條之內,誰進犯打誰,布條之外,發生什麽事情都不會管。
後金韃子體驗過三海幫的強大,三海幫又將底線放了出來,便會下意識注意三海幫布條範圍存在,輕易不會進攻。
這也算是雙方在另一種程度上的和解。
然而這種場麵可不是朝鮮希望看到的,他們很多時候都故意將一些百姓往那邊引,就是為了讓三海幫也入局。
和後金韃子幹起來。
他們能夠輕鬆一點。
可沒想到,幹是幹起來了,可就幹了一場。
“大人,後金韃子可真是沒種的一幫家夥,他們竟然主動撤退了!”
“現在三海幫和後金那邊貌似達成了一種潛在的默契。”
“布條之外歸後金管,布條之內歸三海幫管。”
“除此之外,我朝鮮百姓大量被他們誘騙上島。”
“可惡,這三海幫真是該死!”
“傳我命令,搗毀三海幫在沿岸所有的流民聚集點。”
“大人,這這這,恐怕辦不到吧,我們在城外根本沒有多少人。”
“那傳令所有流民不得前往三海幫流民聚集點,否則三年刑責。”
“大人,那城外的流民應該前往何處?其他的地方可擋不住後金的鐵蹄。”
“哼,你隻管發文傳信,其他的不用你管。告訴那些賤民,他們若是敢上島,就再也別迴來了!”
朝鮮官府這通令一發布,可謂是將西北區域城外百姓逼上了絕路。
距離近的就往南邊跑,距離遠的根本沒辦法,隻能往就近的城中湧去。
一些城池是沒事。
可鐵山城就慘了,本來就處於朝鮮西北,是第一時間被後金韃子光顧的區域。
成千上萬的人往這邊逃來。
城裏麵的不開城門,僵持之下,官兵動手打死了上百人,頓時引起了民怨。
城中官員沒有辦法,隻得打開城門讓流民進城。
可這卻是兵家大忌。
果不其然,裏麵就有混入的後金奸細。
再加上人太多,一時半會沒進晚。
後金騎兵殺至,裏應外合之外。
鐵山城淪陷,裏麵的大戶全都被洗劫一空。
後金韃子嚐到了甜頭,於是很多時候還故意將朝鮮百姓追趕至城下。
這個計策很是有效。
在韃子的推波助瀾下,民怨四起,官府開城安撫,博川、寧邊相繼城破。
朝鮮方麵損失慘重。
並且這也讓朝鮮百姓越發覺得三海幫的靠譜,隻要是在布條之內,他們就是安全的。
利益越多,韃子的胃口就越大。
整整兩個月的掠奪,直到朝鮮國方麵派出三萬的聯軍前來,他們方才退出朝鮮疆域。
三海幫收獲的同樣很大,光是朝鮮流民這一塊,就多達九萬餘人,並且其中還有不少工匠。
這些人被送往三海幫勢力下的各個島嶼,算是短時間內解決了各島人口跟不上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