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蜂窩煤大賣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安,這東西能燃燒多久?”
“陳老,兩塊大概能燃燒一個半時辰。”
“孫安,這是你研究出來的東西?”
“陳老,你可是謬讚了,我哪能研究出來,這是幫主畫的圖紙,蜂窩煤的配比也是幫主給的,我們就是依葫蘆畫瓢罷了。”
“幫主真乃天才也。”
最後這句話是孫安發至內心說出來的。
他幹了這麽多年,如此精妙之物,能從他手中製造出來,也是一種榮幸。
李立道:“可非我之功,是孫叔,還有遠島一眾工匠的努力,才將此物建造出來的。”
“陳老,你覺得此物如何?”
陳老道:“幫主,不知道此物有什麽不足之處?”
李立道:“屋不可太密閉,否則會有窒息的風險。”
密閉,一般的屋子哪有密閉可言。
陳老道:“此物小巧玲瓏,既可取暖,又能燒水,乃是禦冬良物。”
“不知幫主準備作價幾何?”
李立道:“爐子的可模仿性太低。”
“我打算第一批以五兩作價,附贈五十蜂窩煤。”
“之後爐子作價一兩,蜂窩煤一兩銀子二十塊。”
在讓孫安製作之前,李立就已經想好了。
蜂窩煤爐容易被仿製,製造福利隻能吃前麵幾波,主要還是以推銷蜂窩煤為主。
在大家都用過,覺得這玩意好之後,在適時漲價蜂窩煤。
孫安眼前一亮,目前遠島上,蜂窩煤經過一段時間的量產過後,已經有二十萬塊。
蜂窩煤爐雖然隻有一千餘,不過這玩意好弄,教教其他鐵匠鋪,一天就能夠打造不出。
如此算下來,那可就是兩萬兩。
這還隻是半月,有些生疏的產出,要是煤原料等等跟上,遠島一月還能產出更多。
發了發了。
孫安眼冒金光。
李立道:“孫安,你放心,遠島上的所有工匠,今年的年錢都翻倍。”
“你速速迴去,命人加快蜂窩煤的製作,不過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後續我會派人前來與你對接。”
“此事若是你幹好了,我升你為遠島副島主。”
“屬下明白。”
孫安欣喜若狂。
要是以前他還有些擔心,畢竟三海幫是海寇,在這裏官越大,罪越大。
可最近很多傳言都說三海幫有後台,日後朝廷會來收編,說不得就連他也能混個一官半職。
孫安離開後。
陳老方才盯著李立,方才將心中所想問了出來。
三海幫的發展模式超前,還有燧發槍,如今又是這蜂窩煤爐和蜂窩煤,很難不容易讓人亂想。
李立則是胡編亂造,想打馬虎眼,還將天工開物都編了出來。
聰明如陳老,自是不信,不過他卻是想以此為李立另謀一些特別的名聲,或者說是傳言也罷。
前有劉邦奇斬白蛇創建大漢王朝,三海幫亦未嚐不可。
李立聽後嚇了一跳。
雖說不想稱皇的穿越者不是好穿越者,可奈何三海幫如今還太過弱小。
大明正強盛,要是這樣傳出去,不是等同於找死嗎?
他還想猥瑣多發育幾年。
陳老笑著說道:“幫主多慮了。”
“老夫的意思,或以托夢的緣由將此事傳出去即可。”
“不過一定要幫主來當這個奇人。”
隻有如此,日後三海幫要是真崛起,李立的不同才能夠有跡可循。
聽了陳老的解釋,李立才放心下來,隻要不往謀亂這方麵搞,一切都無所謂。
“陳老,之前那事傳出去過後,幫內的反應如何?”
李立所說。
陳翁聽後,臉色有些不太好。
“不瞞幫主,傳出去詔安一事,反應不如你我所想。”
“流民無算,僅是島民這一塊,就有超過八成希望詔安,就連幫主你娘那塊,我也去試探性的問過,就連她也是如此。”
“就目前而言,三海幫遠沒有達到幫主所期望的。”
李立苦笑一聲。
果然大明的強大還是刻進了大家的骨子裏,就算是薩爾滸戰役的大敗也沒能夠影響多少,看來三海幫這條路還任重而道遠。
“不過.....”
“陳老,不過什麽?”
“不過,倒是十四歲以下這塊,尤其是入過學堂,在學過三海幫建幫史過後的孩童、少年,對三海幫的認可度極高,反而對於大明的信仰度不高。”
陳老繼續說道:“所以幫主,我建議日後,可以將這批人作為三海幫的重點發展對象。”
學堂一事,還是有用,李立的臉色舒緩不少,這也為日後三海幫培養人群定下了方向。
.....
泰昌元年十月中旬。
三海幫向一眾船商展示過蜂窩煤的用途和性能過後,船商在其中看到巨大的商機,如今又是正值寒冬,定能大賣。
他們紛紛向三海幫訂購蜂窩煤爐和蜂窩煤。
李立也知道饑餓營銷,而且這玩意定價也不便宜,肯定是針對大明中高層人群。
所以數千蜂窩煤爐指定不能銷往一處。
所以他規定一個區域,隻能由一個船商進行代銷,並且一次拿貨不能超過五百蜂窩煤爐及配套蜂窩煤。
拿貨價格為五兩銀子,交貨地點為大海島,至於各地定價權,則交由船商。
很快第一批五千蜂窩煤爐,還沒運達大海島,就被認購一空。
船商的渠道都很不錯,這新奇又實用的玩意,就算是不用來賣,用來送人,打點關係,效果比很多上百兩的銀子都還好使。
天津、青州、萊州等地距離近,僅僅數日過後,就有消息傳迴,蜂窩煤爐很受達官貴族的喜愛。
蜂窩煤爐有價無市,船商十兩賣出,由於緊俏,有的二手甚至被炒到了二十兩。
受益的船商紛紛前往大海島,讓李文這塊抓緊聯係,看還能不能多出一些。
效果如此之好,三海幫又售出第二批,還是配套售賣,共計一萬五千套蜂窩煤爐。
別看一萬五千套很多,但由於三海幫的營銷售賣得當,分到每個區售賣的其實不到一千餘,供大於求,甚至於覆蓋區域還沒至淮安府。
南麵黃海那邊的船商得知有這麽實用的物件,都來到義山島嶼,讓馬遠想想辦法,他們也想做蜂窩煤爐的生意。
然而不是三海幫不想做,蜂窩煤爐還好,能夠讓各島的鐵匠鋪代為製造,可蜂窩煤,李立為了技術配方不泄露,隻許在遠島製造。
而遠島那邊,就算是再開了兩條生產線,日夜不間斷,可一個月的產量也就在三十萬上下,島嶼就這麽大,已經不能再提升產量。
但想著都是護商盟的船商,李立還是答應南麵船商,十二月能夠給他們一半的分量。
“陳老,兩塊大概能燃燒一個半時辰。”
“孫安,這是你研究出來的東西?”
“陳老,你可是謬讚了,我哪能研究出來,這是幫主畫的圖紙,蜂窩煤的配比也是幫主給的,我們就是依葫蘆畫瓢罷了。”
“幫主真乃天才也。”
最後這句話是孫安發至內心說出來的。
他幹了這麽多年,如此精妙之物,能從他手中製造出來,也是一種榮幸。
李立道:“可非我之功,是孫叔,還有遠島一眾工匠的努力,才將此物建造出來的。”
“陳老,你覺得此物如何?”
陳老道:“幫主,不知道此物有什麽不足之處?”
李立道:“屋不可太密閉,否則會有窒息的風險。”
密閉,一般的屋子哪有密閉可言。
陳老道:“此物小巧玲瓏,既可取暖,又能燒水,乃是禦冬良物。”
“不知幫主準備作價幾何?”
李立道:“爐子的可模仿性太低。”
“我打算第一批以五兩作價,附贈五十蜂窩煤。”
“之後爐子作價一兩,蜂窩煤一兩銀子二十塊。”
在讓孫安製作之前,李立就已經想好了。
蜂窩煤爐容易被仿製,製造福利隻能吃前麵幾波,主要還是以推銷蜂窩煤為主。
在大家都用過,覺得這玩意好之後,在適時漲價蜂窩煤。
孫安眼前一亮,目前遠島上,蜂窩煤經過一段時間的量產過後,已經有二十萬塊。
蜂窩煤爐雖然隻有一千餘,不過這玩意好弄,教教其他鐵匠鋪,一天就能夠打造不出。
如此算下來,那可就是兩萬兩。
這還隻是半月,有些生疏的產出,要是煤原料等等跟上,遠島一月還能產出更多。
發了發了。
孫安眼冒金光。
李立道:“孫安,你放心,遠島上的所有工匠,今年的年錢都翻倍。”
“你速速迴去,命人加快蜂窩煤的製作,不過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後續我會派人前來與你對接。”
“此事若是你幹好了,我升你為遠島副島主。”
“屬下明白。”
孫安欣喜若狂。
要是以前他還有些擔心,畢竟三海幫是海寇,在這裏官越大,罪越大。
可最近很多傳言都說三海幫有後台,日後朝廷會來收編,說不得就連他也能混個一官半職。
孫安離開後。
陳老方才盯著李立,方才將心中所想問了出來。
三海幫的發展模式超前,還有燧發槍,如今又是這蜂窩煤爐和蜂窩煤,很難不容易讓人亂想。
李立則是胡編亂造,想打馬虎眼,還將天工開物都編了出來。
聰明如陳老,自是不信,不過他卻是想以此為李立另謀一些特別的名聲,或者說是傳言也罷。
前有劉邦奇斬白蛇創建大漢王朝,三海幫亦未嚐不可。
李立聽後嚇了一跳。
雖說不想稱皇的穿越者不是好穿越者,可奈何三海幫如今還太過弱小。
大明正強盛,要是這樣傳出去,不是等同於找死嗎?
他還想猥瑣多發育幾年。
陳老笑著說道:“幫主多慮了。”
“老夫的意思,或以托夢的緣由將此事傳出去即可。”
“不過一定要幫主來當這個奇人。”
隻有如此,日後三海幫要是真崛起,李立的不同才能夠有跡可循。
聽了陳老的解釋,李立才放心下來,隻要不往謀亂這方麵搞,一切都無所謂。
“陳老,之前那事傳出去過後,幫內的反應如何?”
李立所說。
陳翁聽後,臉色有些不太好。
“不瞞幫主,傳出去詔安一事,反應不如你我所想。”
“流民無算,僅是島民這一塊,就有超過八成希望詔安,就連幫主你娘那塊,我也去試探性的問過,就連她也是如此。”
“就目前而言,三海幫遠沒有達到幫主所期望的。”
李立苦笑一聲。
果然大明的強大還是刻進了大家的骨子裏,就算是薩爾滸戰役的大敗也沒能夠影響多少,看來三海幫這條路還任重而道遠。
“不過.....”
“陳老,不過什麽?”
“不過,倒是十四歲以下這塊,尤其是入過學堂,在學過三海幫建幫史過後的孩童、少年,對三海幫的認可度極高,反而對於大明的信仰度不高。”
陳老繼續說道:“所以幫主,我建議日後,可以將這批人作為三海幫的重點發展對象。”
學堂一事,還是有用,李立的臉色舒緩不少,這也為日後三海幫培養人群定下了方向。
.....
泰昌元年十月中旬。
三海幫向一眾船商展示過蜂窩煤的用途和性能過後,船商在其中看到巨大的商機,如今又是正值寒冬,定能大賣。
他們紛紛向三海幫訂購蜂窩煤爐和蜂窩煤。
李立也知道饑餓營銷,而且這玩意定價也不便宜,肯定是針對大明中高層人群。
所以數千蜂窩煤爐指定不能銷往一處。
所以他規定一個區域,隻能由一個船商進行代銷,並且一次拿貨不能超過五百蜂窩煤爐及配套蜂窩煤。
拿貨價格為五兩銀子,交貨地點為大海島,至於各地定價權,則交由船商。
很快第一批五千蜂窩煤爐,還沒運達大海島,就被認購一空。
船商的渠道都很不錯,這新奇又實用的玩意,就算是不用來賣,用來送人,打點關係,效果比很多上百兩的銀子都還好使。
天津、青州、萊州等地距離近,僅僅數日過後,就有消息傳迴,蜂窩煤爐很受達官貴族的喜愛。
蜂窩煤爐有價無市,船商十兩賣出,由於緊俏,有的二手甚至被炒到了二十兩。
受益的船商紛紛前往大海島,讓李文這塊抓緊聯係,看還能不能多出一些。
效果如此之好,三海幫又售出第二批,還是配套售賣,共計一萬五千套蜂窩煤爐。
別看一萬五千套很多,但由於三海幫的營銷售賣得當,分到每個區售賣的其實不到一千餘,供大於求,甚至於覆蓋區域還沒至淮安府。
南麵黃海那邊的船商得知有這麽實用的物件,都來到義山島嶼,讓馬遠想想辦法,他們也想做蜂窩煤爐的生意。
然而不是三海幫不想做,蜂窩煤爐還好,能夠讓各島的鐵匠鋪代為製造,可蜂窩煤,李立為了技術配方不泄露,隻許在遠島製造。
而遠島那邊,就算是再開了兩條生產線,日夜不間斷,可一個月的產量也就在三十萬上下,島嶼就這麽大,已經不能再提升產量。
但想著都是護商盟的船商,李立還是答應南麵船商,十二月能夠給他們一半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