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次來往,其貨物從淮安向周圍擴散。


    那些原地的大商發現後,聯合官府進行打壓。


    可之前隻有三成的利益,現在漲價過後變成了一倍有餘。


    小商前仆後繼,明的暗的,他們根本抑製不住。


    原本想著靠著高物價,陸運雖然更加費錢,倒勉強能夠與之前持平,但現在淮安的貨物衝擊,價格下跌,導致他們盈利下跌,有些成本高的大商,甚至出現虧損。


    這哪行?


    於是這些大商聯合起來,向淮安官府施壓。


    可淮安那邊當官的表麵上和和氣氣的答應,可對於向家唐家的商船根本沒有采取一點措施。


    來來去去好幾次,他們終於確定淮安的官府與這兩家是穿一條褲子。


    官麵上不行,那就私底下來。


    起初這些大商想找一些海寇幫派,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方圓兩百海裏的海寇幫派,這段時間,被三海幫地毯式的搜索清楚,根本沒有可以勝任打劫兩家商船的海寇勢力。


    沒辦法,他們隻得又出人又出錢。


    可誰曾想,三海幫的船隻就混在其中,臨時組建,又不擅長海戰,三艘船隻,被三海幫混在其中的兩艘戰船壓著打。


    擊沉一艘,攻占一艘,還有一艘跑得快,不然得全滅。


    俘虜七十餘人,全是青壯,三海幫可正缺船奴,這不就送來了。


    真是折了夫人還賠兵。


    南麵黃海的大商叫苦不已,有的又在商議請水師,可水師那邊同樣不好受,被三海幫南征艦隊盯得死死的,關鍵打還打不過,他們是又怒又痛恨上麵的不作為,當然更加痛恨請他們來,自己卻沒了的海州水師。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向家和唐家運往淮安的貨物越來越多。


    原本船上構建的商網一點點破碎。


    最先瓦解的是揚州府、徐州一帶的中小型商販,這裏距離淮安府相對近很多,他們原本是從大商那裏拿貨物,可船運改為陸運之後,成本大大增加,不如淮安府這邊貨價。


    而他們也是最先賺錢的一批。


    揚州府、徐州的大商在得到被背刺的消息後,痛罵這些商販,並且斷了其供貨來威脅。


    從商,本來就看重利益,大商的一番操作,算是徹底將他們推向了向家、唐家。


    拿貨的越來越多,根本就不愁賣,還有三海幫作為保護。


    向家這邊增加了三艘大型商船,唐家更是果斷,增加了五艘。


    海周商會那邊的訂單也增加了一倍有餘,短短一個來月,僅淮安府一處的貨物,掙得快趕上他們去年半年的盈利。


    當然,三海幫這邊,兩家可不敢忘了,整整三萬兩。


    饒是李立在得知後,也是小小的吃驚一番,他知道船商找錢,但沒想到會這麽找錢。


    要是每個月都如此,那僅是南麵黃海這一處,三海幫都會有超過三十萬的收入,如此一來,至少南麵黃海這邊勢力發展不會再缺銀子。


    當然,也是想想,兩家可是近一半的利潤都拿了出來,要是正常貿易,不會有這麽多。


    不過算得上是南麵黃海護商盟的第一波收益,有了好頭,後麵應該不會太差。


    .......


    就在兩家如火如荼的抓緊商運的時候。


    京城那邊卻是再度發生了大事。


    泰昌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明光宗駕崩。


    朝廷一片嘩然,有的傳言說是好酒色服用紅丸春藥,縱欲過度死亡,有的傳言則是說太過勞累,熬夜過度而死。


    反正這位曆史上的“月皇帝”是沒了。


    明光宗駕崩後寵妃李選侍想要挾持皇長子登基,自己垂簾聽政,擴張自己的權力。


    皇宮再度動蕩。


    為了皇權安穩,王安利用自己的勢力,在連同楊漣,終於將皇長子搶了出來,並輔助其登基。


    同年9月。


    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年號天啟。


    曆經三朝,又是輔助新皇登基有力大臣。


    王安、魏忠賢等人得以重用,宋胖胖一派的勢力再上一層樓。


    ......


    京城的變故傳出消息,已經是十月底。


    兩個來月的時間,南麵黃海這邊動靜不小,向家、唐家就算是再隱瞞,遼東的其他家族也都聞著味過來了。


    虎口奪食,兩家肯定不願意。


    三海幫這邊拿人手短,還要靠人做事,自然不好說什麽。


    但王家和黃家找到李立的時候,他還是出麵了。


    一來,光靠向家、唐家貨物輸出,瓦解南麵黃海大商的腳步還是太慢,中間太容易出現什麽差錯,越早拿下越好。


    二來,王家和黃家,三海幫起步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李立有意扶持。


    再則,他是考慮到上次朝鮮壟斷經商一事,向家算是欠了兩家人情。


    這一次,倒是可以彌補迴來。


    有李立作中間人,唐家家主就算是有些介意,可他也不敢說明,隻能在心中暗發牢騷。


    四方的協議很快達成。


    並且李立答應四家,往後這一塊區域的貨物,向家、唐家合三成,王家、黃家各一成,每一成護商盟費用是兩萬五千兩,另分成其純收入的三成。


    隨著越來越多的貨物湧入淮南。


    周圍的貨價是越來越低,物價低,百姓的怨言少了很多。


    南麵黃海大商本就是海運轉陸運,成本翻了一倍不止,可以說每賣出一樣東西,都是在虧錢。


    可拱手將市場讓給北方的船商,他們又心不甘情不願。


    青州府的邢家率先向三海幫發起投誠信,表示願意加入護商盟,與眾商一起分享南麵黃海的商路。


    有了第一家,第二家陸續前來。


    在三海幫刻意的宣傳下,南麵黃海的船商算是徹底坐不住了。


    紛紛前往義山島嶼,與三海幫進行會話。


    起初在聽到三海幫已經將五成的商物都分出去過後,兩三家怒氣衝衝的質問,還有的想要討價還價,多是想要恢複到以前。


    可馬遠可不慣著他們,這些家夥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真是分不清局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上蛋炒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上蛋炒飯並收藏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