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五大皆歡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洋島。
隨著王家黃家經營壟斷區域,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佟芸兒所說得沒錯,兩家早在來找他之前,就已經擺平了朝鮮那邊的官員。
兩家經營得很是順利。
根據護衛船隻傳迴的消息,往往是這幾艘船剛抵達朝鮮沿岸,兩家又找到了他們,要求護送。
並且往返的時候,還帶了大量的貨物,簡直就是兩頭狂賺。
好在這兩家人情世故還是很懂的,返迴的貨物並沒有通過黃海護商盟,而是將商稅直接繳納到了海洋島。
這讓李立很是滿意。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是這海商。
很多海商得知之後,都申請前來海洋島拜訪李立。
就連蓬萊向家也不例外。
這些海商其實早就知曉了三海幫在南麵黃海的動作。
他們本以為,三海幫還會像以前那般,弄護商盟模式,可等了許久都沒有等來任何消息,經過多方打聽,才知曉原來是王家家主和黃家家主這兩小人,來了一手暗度陳倉。
竟然偷偷摸摸要來了壟斷經營權。
經商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市場。
這兩家吃獨食,簡直太過分。
“澤平,此事恐怕我辦不了。”
向澤平代表的還有三家海商:“立哥,真不能再想想辦法?”
“我們能夠每年給十一萬,利潤三成。”
李立一聽,好家夥,貌似當時是真要少了。
“澤平,這真不是銀子的事情,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誠信,我三海幫同樣如此。”
“要是真答應你,那以後別人花更多的銀子,本幫主該怎麽辦?”
“不過你們或許可以和王家家主、黃家家主商量一番。”
他們哪能沒找兩家家主商量。
似乎這一月賺得太多,兩家都的態度都很強硬。
向澤平苦笑道:“談了,他們沒有答應,這才想來找幫主,看能不能幫忙說道說道。”
“澤平,根據你的了解,你們與王家、黃家的經營商品可有不同的?”
“要不是可替代的。”
對於海商,李立還是希望他們不要太過卷,最好是良性競爭,畢竟三海幫還要靠他們發展。
向澤平道:“立哥,這自然是有的。”
李立道:“若是這樣,那我還真可以幫你們說說。”
向澤平欣喜:“謝過立哥。”
李立派人傳信給王家黃家兩位家主。
兩天過後,兩人來到了海洋島。
得知李立讓他們前來的原因,起初兩人是不答應,他們現在不做的商品,並不代表以後不做。
尤其是黃家家主,好不容易有重振黃家機會,他不想放棄掉。
無奈李立隻得給兩人分析了一番利弊。
“黃家家主,王家家主,先說明,本幫主並不會逼迫你們,完全看你們自身的意願。”
“你們隻有兩家,那邊市場太大,肯定會有人眼紅,很多人可不像向澤平他們這次明著來,暗中發力,可是防不勝防。”
“要是多有幾家家進來,屆時你們壓力會少很多。”
“本幫主還向你們承諾,十萬兩銀子不會有什麽更改。”
黃家家主與王家家主對視一眼,言說可以與向澤平等人商議。
為了此事,向澤平可呆在海洋島並沒有走。
聽到兩人鬆口過後,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向家主,不瞞你們說,為了那邊的事情,我和王家主付出的代價可不少。”
“按照本意我們是不同意的,但既然李幫主開口了,我們先說說我們的條件,你看能接受否。”
“黃叔,你請說。”
“第一,海商太多,勢必會產生內部利益衝突和其他矛盾,所以我和王家主,最多隻能接受兩家。”
“可!”
這個說法,向澤平同樣認可,朝鮮北麵市場就是這樣被搞壞的。
至於多出來的兩家,他們大可采取競價的模式剔除。
“第二,每家的貨物清單,需要簽訂協議,互不雷同。”
“李幫主,這一點,我們想要你做個見證,可否?”
三海幫可不是昔日的三海幫。
李立若是做見證,他們也不敢亂來:“小事小事,好說好說。”
“第三,每年十萬,想必你們也知道,我希望到時候另外兩家按比例平分。”
“這是自然。”
“第四,我和王家主在朝鮮那邊打點花了不少銀子,這些你們得承擔一部分,大概就是這些。”
黃家和王家的條件並不苛刻。
所以當天下午,在與其他人商議過後,就同意了下來。
黃家、王家、向家、唐家,在李立的見證下,簽訂了貿易商品協議,並協同一致,承擔以後可能應對的風險。
兩家的加入,算是五方皆大歡喜。
......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中旬。
接到馬遠密信的李立,悄悄率領一支船隊離開了海洋島。
這次李立自然是為了義山海寇和風海海寇去的,隻不過不是去海域戰場,而是去了膠澳地區,請見那宋大人。
宋大人雖然胖,但是朝中能量卻是十足。
海州水師串通兩方海寇勢力,要攻占南麵黃海,是個繞不開的坎。
李立又不想得罪死大明,畢竟三海幫無論是鐵器、糧食,還是流民人口,全靠大明輸入,一旦決裂,後果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官家的事,還是要靠官家來解決。
然而宋胖胖在得知李立抵達膠澳的時候,徑直找上了他,並且態度很是熱情,讓他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難道是這廝是知道我三海幫攻占了南麵黃海緊挨朝鮮的海域?知曉了我三海幫的強大實力?
可憑他的身份,不應該如此啊?
等等.....難道是宮裏麵那位病重了?
李立的曆史並不太好,他隻知道明神宗朱翊鈞是在薩爾滸戰役過後的次年駕崩的,至於是幾月,他還真記不清了。
隨著王家黃家經營壟斷區域,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佟芸兒所說得沒錯,兩家早在來找他之前,就已經擺平了朝鮮那邊的官員。
兩家經營得很是順利。
根據護衛船隻傳迴的消息,往往是這幾艘船剛抵達朝鮮沿岸,兩家又找到了他們,要求護送。
並且往返的時候,還帶了大量的貨物,簡直就是兩頭狂賺。
好在這兩家人情世故還是很懂的,返迴的貨物並沒有通過黃海護商盟,而是將商稅直接繳納到了海洋島。
這讓李立很是滿意。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是這海商。
很多海商得知之後,都申請前來海洋島拜訪李立。
就連蓬萊向家也不例外。
這些海商其實早就知曉了三海幫在南麵黃海的動作。
他們本以為,三海幫還會像以前那般,弄護商盟模式,可等了許久都沒有等來任何消息,經過多方打聽,才知曉原來是王家家主和黃家家主這兩小人,來了一手暗度陳倉。
竟然偷偷摸摸要來了壟斷經營權。
經商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市場。
這兩家吃獨食,簡直太過分。
“澤平,此事恐怕我辦不了。”
向澤平代表的還有三家海商:“立哥,真不能再想想辦法?”
“我們能夠每年給十一萬,利潤三成。”
李立一聽,好家夥,貌似當時是真要少了。
“澤平,這真不是銀子的事情,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誠信,我三海幫同樣如此。”
“要是真答應你,那以後別人花更多的銀子,本幫主該怎麽辦?”
“不過你們或許可以和王家家主、黃家家主商量一番。”
他們哪能沒找兩家家主商量。
似乎這一月賺得太多,兩家都的態度都很強硬。
向澤平苦笑道:“談了,他們沒有答應,這才想來找幫主,看能不能幫忙說道說道。”
“澤平,根據你的了解,你們與王家、黃家的經營商品可有不同的?”
“要不是可替代的。”
對於海商,李立還是希望他們不要太過卷,最好是良性競爭,畢竟三海幫還要靠他們發展。
向澤平道:“立哥,這自然是有的。”
李立道:“若是這樣,那我還真可以幫你們說說。”
向澤平欣喜:“謝過立哥。”
李立派人傳信給王家黃家兩位家主。
兩天過後,兩人來到了海洋島。
得知李立讓他們前來的原因,起初兩人是不答應,他們現在不做的商品,並不代表以後不做。
尤其是黃家家主,好不容易有重振黃家機會,他不想放棄掉。
無奈李立隻得給兩人分析了一番利弊。
“黃家家主,王家家主,先說明,本幫主並不會逼迫你們,完全看你們自身的意願。”
“你們隻有兩家,那邊市場太大,肯定會有人眼紅,很多人可不像向澤平他們這次明著來,暗中發力,可是防不勝防。”
“要是多有幾家家進來,屆時你們壓力會少很多。”
“本幫主還向你們承諾,十萬兩銀子不會有什麽更改。”
黃家家主與王家家主對視一眼,言說可以與向澤平等人商議。
為了此事,向澤平可呆在海洋島並沒有走。
聽到兩人鬆口過後,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向家主,不瞞你們說,為了那邊的事情,我和王家主付出的代價可不少。”
“按照本意我們是不同意的,但既然李幫主開口了,我們先說說我們的條件,你看能接受否。”
“黃叔,你請說。”
“第一,海商太多,勢必會產生內部利益衝突和其他矛盾,所以我和王家主,最多隻能接受兩家。”
“可!”
這個說法,向澤平同樣認可,朝鮮北麵市場就是這樣被搞壞的。
至於多出來的兩家,他們大可采取競價的模式剔除。
“第二,每家的貨物清單,需要簽訂協議,互不雷同。”
“李幫主,這一點,我們想要你做個見證,可否?”
三海幫可不是昔日的三海幫。
李立若是做見證,他們也不敢亂來:“小事小事,好說好說。”
“第三,每年十萬,想必你們也知道,我希望到時候另外兩家按比例平分。”
“這是自然。”
“第四,我和王家主在朝鮮那邊打點花了不少銀子,這些你們得承擔一部分,大概就是這些。”
黃家和王家的條件並不苛刻。
所以當天下午,在與其他人商議過後,就同意了下來。
黃家、王家、向家、唐家,在李立的見證下,簽訂了貿易商品協議,並協同一致,承擔以後可能應對的風險。
兩家的加入,算是五方皆大歡喜。
......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中旬。
接到馬遠密信的李立,悄悄率領一支船隊離開了海洋島。
這次李立自然是為了義山海寇和風海海寇去的,隻不過不是去海域戰場,而是去了膠澳地區,請見那宋大人。
宋大人雖然胖,但是朝中能量卻是十足。
海州水師串通兩方海寇勢力,要攻占南麵黃海,是個繞不開的坎。
李立又不想得罪死大明,畢竟三海幫無論是鐵器、糧食,還是流民人口,全靠大明輸入,一旦決裂,後果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官家的事,還是要靠官家來解決。
然而宋胖胖在得知李立抵達膠澳的時候,徑直找上了他,並且態度很是熱情,讓他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難道是這廝是知道我三海幫攻占了南麵黃海緊挨朝鮮的海域?知曉了我三海幫的強大實力?
可憑他的身份,不應該如此啊?
等等.....難道是宮裏麵那位病重了?
李立的曆史並不太好,他隻知道明神宗朱翊鈞是在薩爾滸戰役過後的次年駕崩的,至於是幾月,他還真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