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珍島建設計劃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議結束後。
李立又與陳翁商量的駐紮人數比。
第一批先是工匠和護島衛,以及部分島戶,人數總計定在一千三百人。
第二批總數在兩千三百人。
第三批三千四百人。
三批總共六千人,為了保證珍島的穩定,兩人最終將島戶與流民的比例定在三比七。
流民還好,對於李立來說並不用過多考慮。
但是島戶這塊,就不得不慎重起來。
畢竟是自家人,太過強勢造成影響的不好。
隨即,李立將李文和李二海召迴了海洋島。
李二海這塊負責運輸船隻的調集,船隻若是不足,可減少往朝鮮和遼東的運輸貿易。
李文則處理好島戶遷移工作。
不得不說,李文曆練了一兩年,尤其是出任大海島島主過後,成長真的很大。
僅僅兩天時間不到,李文和其下屬就將初步的遷移方案研究了出來。
島戶可整戶遷移,其有護島衛或者其他職務的,可隨行一起,就地任職。
同意遷戶者,不超過四十,不低於十六歲,可得正常大小的木屋一間,超過四十和低於十六歲的得半間,不足整間者,可補三兩銀子得一間。
並且抵達珍島後,登記在冊的島戶每人可領二兩銀子。
很快,這個建議取得了三海幫的一致同意。
然而當真正實施下去的時候,卻取得了一些相反的效果。
預料之中,島戶應該爭相報名,可事實上卻寥寥無幾。
一番打聽才知道,三海幫對於島戶的待遇很好,除開護島衛戰功多拿得多外,去年青壯島戶少的存有二三兩,多得則有四五兩,這點遷移費,跑那麽遠,還真沒有幾個人看得起。
反倒是很多新衛的流民家庭申請前去,隻希望三海幫給他們島戶名額。
自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過後,島戶的人數超過了四萬人,各島的局勢也相對穩定下來。
本著普遍就不是福利,好進就不珍惜。
所以在十二月初的時候,三海幫就頒布了新的入島戶條例。
其中新護島衛殺一人戰功五十,大勝的戰役,也會分得一些戰功,當戰功滿兩百的時候,可進行入選島戶的考察,而當滿五百的時候,可考核成為小隊長,晉升透名。
若非護島衛,這需要在島上做工兩年,或者是有什麽特殊貢獻,比如劉廠長麾下造船工匠在研製造新船有突出性功勞,經三海幫小隊長及其以上職位的人推薦後,可考察成為島戶。
隨著島戶條例的實施,很多人著急得直拍大腿,尤其是那種很早就被送上島的,原本是希望了官府打過來,看島戶笑話的,更是悔不當初。
很多人各種找關係想要入三海幫,有的甚至找到李立娘親這裏。
但規矩就是規矩,隻要不符合條件一概不許入島戶。
這個政策的實施,效果無疑是巨大了,成為島戶的家庭無比慶幸,對於三海幫的認可度更高。
.....
南麵南海。
隨著珍島被攻下後,南征艦隊便以此島往北推進,意圖平定這片海域的朝鮮海寇。
朝鮮海寇得知川海幫這老牌的海寇勢力都被人一鍋端了,哪還敢觸及黴頭。
一個個都躲得遠遠的,乃至於封島,不讓船隻外出。
這可給南征艦隊丟了一個難題。
碾壓局變成了躲貓貓局,尤其還是在這茫茫的大海上。
沒有辦法,他們隻得一邊進行緩慢掃海,搜尋島嶼,另一邊去朝鮮方麵各種打聽海寇老巢位置的消息。
幾天過後,掃海沒進展,反倒是上岸的人傳迴了消息。
他們從沿岸村落得到兩個小型海寇勢力的位置。
起初朝鮮的百姓並不相信,直到高如樓閣的船隻靠岸。
苦海寇久矣的百姓,爭著搶著為三海幫引路滅賊。
有了準確的位置。
十數艘船隻出動,同時進攻兩海寇勢力,前後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攻島戰役就結束了。
“謝方,怎麽這麽快?”
“雨哥,這兩個海寇勢力,都不過百人,咱們那麽多船隻,那麽多護島衛,要是花個幾個時辰,那才怪了。”
兩處朝鮮海寇勢力的覆滅,讓南征艦隊找到新的方向。
他們可是有不少朝鮮人和能通朝鮮語的人。
馬遠派出上島的人越來越多,打聽不到消息,就花銀子懸賞。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就這樣,前前後後又被滅了四五個,很多原本都不在南征艦隊的目標之列,畢竟有的算不上真正的海寇,隻是一些在朝鮮重賦下活不下去的人,找了一兩艘船,去打劫另一些活不下下去的人。
被三海幫俘虜後,正好幫他們脫離苦海。
隨著時間的推進,南征艦隊對於朝鮮沿海海域的掌控力越來越強。
萬曆四十八年四月底,馬遠再度書信一封,此片海域已經安全,可以進行流民和島戶的轉移。
李立又與陳翁商量的駐紮人數比。
第一批先是工匠和護島衛,以及部分島戶,人數總計定在一千三百人。
第二批總數在兩千三百人。
第三批三千四百人。
三批總共六千人,為了保證珍島的穩定,兩人最終將島戶與流民的比例定在三比七。
流民還好,對於李立來說並不用過多考慮。
但是島戶這塊,就不得不慎重起來。
畢竟是自家人,太過強勢造成影響的不好。
隨即,李立將李文和李二海召迴了海洋島。
李二海這塊負責運輸船隻的調集,船隻若是不足,可減少往朝鮮和遼東的運輸貿易。
李文則處理好島戶遷移工作。
不得不說,李文曆練了一兩年,尤其是出任大海島島主過後,成長真的很大。
僅僅兩天時間不到,李文和其下屬就將初步的遷移方案研究了出來。
島戶可整戶遷移,其有護島衛或者其他職務的,可隨行一起,就地任職。
同意遷戶者,不超過四十,不低於十六歲,可得正常大小的木屋一間,超過四十和低於十六歲的得半間,不足整間者,可補三兩銀子得一間。
並且抵達珍島後,登記在冊的島戶每人可領二兩銀子。
很快,這個建議取得了三海幫的一致同意。
然而當真正實施下去的時候,卻取得了一些相反的效果。
預料之中,島戶應該爭相報名,可事實上卻寥寥無幾。
一番打聽才知道,三海幫對於島戶的待遇很好,除開護島衛戰功多拿得多外,去年青壯島戶少的存有二三兩,多得則有四五兩,這點遷移費,跑那麽遠,還真沒有幾個人看得起。
反倒是很多新衛的流民家庭申請前去,隻希望三海幫給他們島戶名額。
自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過後,島戶的人數超過了四萬人,各島的局勢也相對穩定下來。
本著普遍就不是福利,好進就不珍惜。
所以在十二月初的時候,三海幫就頒布了新的入島戶條例。
其中新護島衛殺一人戰功五十,大勝的戰役,也會分得一些戰功,當戰功滿兩百的時候,可進行入選島戶的考察,而當滿五百的時候,可考核成為小隊長,晉升透名。
若非護島衛,這需要在島上做工兩年,或者是有什麽特殊貢獻,比如劉廠長麾下造船工匠在研製造新船有突出性功勞,經三海幫小隊長及其以上職位的人推薦後,可考察成為島戶。
隨著島戶條例的實施,很多人著急得直拍大腿,尤其是那種很早就被送上島的,原本是希望了官府打過來,看島戶笑話的,更是悔不當初。
很多人各種找關係想要入三海幫,有的甚至找到李立娘親這裏。
但規矩就是規矩,隻要不符合條件一概不許入島戶。
這個政策的實施,效果無疑是巨大了,成為島戶的家庭無比慶幸,對於三海幫的認可度更高。
.....
南麵南海。
隨著珍島被攻下後,南征艦隊便以此島往北推進,意圖平定這片海域的朝鮮海寇。
朝鮮海寇得知川海幫這老牌的海寇勢力都被人一鍋端了,哪還敢觸及黴頭。
一個個都躲得遠遠的,乃至於封島,不讓船隻外出。
這可給南征艦隊丟了一個難題。
碾壓局變成了躲貓貓局,尤其還是在這茫茫的大海上。
沒有辦法,他們隻得一邊進行緩慢掃海,搜尋島嶼,另一邊去朝鮮方麵各種打聽海寇老巢位置的消息。
幾天過後,掃海沒進展,反倒是上岸的人傳迴了消息。
他們從沿岸村落得到兩個小型海寇勢力的位置。
起初朝鮮的百姓並不相信,直到高如樓閣的船隻靠岸。
苦海寇久矣的百姓,爭著搶著為三海幫引路滅賊。
有了準確的位置。
十數艘船隻出動,同時進攻兩海寇勢力,前後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攻島戰役就結束了。
“謝方,怎麽這麽快?”
“雨哥,這兩個海寇勢力,都不過百人,咱們那麽多船隻,那麽多護島衛,要是花個幾個時辰,那才怪了。”
兩處朝鮮海寇勢力的覆滅,讓南征艦隊找到新的方向。
他們可是有不少朝鮮人和能通朝鮮語的人。
馬遠派出上島的人越來越多,打聽不到消息,就花銀子懸賞。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就這樣,前前後後又被滅了四五個,很多原本都不在南征艦隊的目標之列,畢竟有的算不上真正的海寇,隻是一些在朝鮮重賦下活不下去的人,找了一兩艘船,去打劫另一些活不下下去的人。
被三海幫俘虜後,正好幫他們脫離苦海。
隨著時間的推進,南征艦隊對於朝鮮沿海海域的掌控力越來越強。
萬曆四十八年四月底,馬遠再度書信一封,此片海域已經安全,可以進行流民和島戶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