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阻擊漢城、楊州主力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支兵馬,正是從坡州方向大勝歸來的馬遠所部。
其實早在半個時辰之前,他們就抵達了漢城城外。
不過探哨探查到漢城城外大量的官兵調動。
再加上他們沒有暴露,馬遠認為在城外可能取得的戰果更大的一些,所以才沒有匆忙進城。
起初是南門城外兵馬,不過由於其兵馬太多,就算是偷襲,能夠取得的效果極為有限,並且還有可能被敵人反過來包圍。
馬遠沒有妄動。
直到其分兵,直到西門的兵馬全麵進攻西門。
時機已至。
馬遠所部全麵出擊。
“報......”
“稟報將軍!”
“我軍後方出現大量不明兵馬,正在朝我們而來。”
“什麽!”
正指揮著最後的登城戰役,眼看有希望拿下。
卻傳來這消息。
將軍猛然迴頭,果然看到上千群的戰兵正在衝擊他們的後方。
首當其衝的就是西門城外的那些觀戰督戰保王派。
正狼狽被追殺。
這火器.....
這聲響.....
與城中的三海幫敵寇,顯然是一路人。
該死!
漢城被他們包圍,數量這麽多的一支敵寇怎麽可能悄然無息的出現在他們後方!
要是還未攻城,或者是沒全麵攻城。
他還能調動兵馬,進行抵禦,尚可一戰。
但恰恰是這時候。
“傳我命令!”
“左右翼的騎兵撤迴,阻攔後方敵人!”
“前軍繼續進攻,務必在一刻鍾內拿下西城城門。”
馬遠自然注意到了,前方官兵的動靜。
“遠哥,這些官兵看來還是不死心,這是要死攻西城啊!”
“死拚?也要他們有這個機會!”
馬遠嘴角輕揚,要是對方這時候轉攻為守,並往南城門方向求援撤退,南城方向的官前來救援,尚有一線生機。
死攻西城,那就真的要都死在這裏。
“傳我命令,鐵甲衛長槍衛在前!”
“火銃衛一字排開,先滅敵人騎兵。”
西城城外的敵騎數量在兩百七八左右,在剛剛將軍下令全麵攻城後,他們負責監督步兵的攻城,砍殺所有後退的戰兵。
所有很是靠前。
此刻被圍,策馬應戰的範圍極其有限。
一排排的火銃響起。
不少騎兵應聲落馬,傷亡慘重。
馬遠下令繼續前攻,縮小包圍圈。
見此一幕,無論是城上廝殺,還是城下的官兵,可都慌了神。
他奶奶的,前後都有敵人,這還怎麽打。
那些將官是吃什麽的,這時候也不讓後退,這不是將他們性命當做兒戲嗎?
反觀城上黎良等人,則是士氣大振。
“是馬島主!”
“是馬島主迴來了!”
“我們的援兵迴來了,兄弟們給我殺,殺光這幫狗娘養的!”
“殺啊!”
敵弱我強。
還在雲梯之上的官兵,不顧遠方的命令,飛一般的爬下二樓。
至於城樓上的官兵,直接就懵了。
趕了一夜的路,又被逼著攻城,上了城樓,作為攻方,後繼無力,就是死期。
有的被四五個護島衛圍攻,當場身死,有的則是幹脆丟掉武器投降,還能保保小命。
至於西城城下的官兵。
同樣擋不住了馬遠所部的猛烈進攻。
其將官眼見大勢已去,在其親衛的保護下,向著南城門方向撤去。
右翼被突破。
馬遠下令中間的鐵甲衛圍攻上去,想要把缺口堵上,定要將這一支敵軍盡數圍殺在西城城外,給後麵即將到來的圍攻減輕壓力。
黎良以前就是跟在馬遠身邊做事,自然知曉其用意。
然而正當他準備,下令一邊的護衛在城樓上繼續進攻,另一邊出城前後夾擊餘下官兵的時候。
城中金瑬麾下的死士卻是前來求援。
原來是那些不知道躲在哪裏的世家,聽見有攻城的動靜,於是紛紛露頭,再加上西城這邊有官兵殺上城樓,頓時點起了他們勇氣。
紛紛出擊,死士那邊自上次一戰過後,餘下的不足一半。
根本不是這些世家的對手,步步敗退。
城中的安定可是很重要。
尤其是北門和東門,守城的護島衛並不多,可別讓他們抓住機會。
黎良想了想,暫且放棄出城圍攻城外兵馬,轉頭率領四百餘護島衛精銳,殺向城中世家。
半個時辰後。
西城城外的戰鬥結束。
由於兵力不夠的原因,最後還是讓這支官兵撕開了一道口子,約有上千的官兵逃了出去。
馬遠這邊,在將俘虜處理好後,繼續率領護島衛追擊。
連夜趕路,連續作戰很累。
但是那些官兵明顯更加疲憊。
隻要死死咬住,待到夏明等率兵前來,前後夾擊,必將這股敵軍擊破。
南城城外。
西城戰敗的消息傳了迴來。
保王派的這些人,是又驚又怒,竟然還有一支敵寇兵馬。
最為致命的是,他們在半個時辰之前,接到破城騎哨傳來的消息。
坡城兵馬被賊寇偷襲大敗,已無兵力再援助他們。
屋漏偏逢連夜雨。
數位將官麵如死灰。
前有賊寇,後有追兵。
這下子,他們真的是孤軍深入,成了甕中之鱉。
“其他方向可有援兵前來?”
“稟報將帥,距離我們最近的仁川兵馬,也要兩天之後才能抵達。”
“這些家夥,真是該死!”
臨時將帥破口大罵。
有的建議孤注一擲,全力攻城,城中還有世家,還有他們的人,隻要攻破了城,就能站穩腳跟,在城內與敵人纏鬥,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
有的則是認為後麵還有廣州城的敵軍,他們孤立無援,應當馬上撤退,有必要直接撤入右邊的大山之中,保存實力。
眼看漢城樓高,海寇火器兇猛。
一番爭執過後。
這些保王派還是決定撤退。
往仁川方向撤退,並且讓仁川立馬出兵接應他們。
命令下達,官兵撤退。
四千餘官兵向著西南方向移動。
隻是想象美好,現實卻是殘酷。
馬遠這邊在得知官兵的動向後,第一時間率領所部護島衛往仁川封鎖,及時在漢川小拗口堵住了他們。
官兵前軍數百人與馬遠所部展開遭遇戰。
由於兵力和武器的優勢,官兵的前軍很快潰敗。
馬遠所部成功占領小拗口。
由於考慮到死戰,傷亡會很大。
他下令以一大隊為一組,以小拗口,沿路每隔五百米布放,依次分段阻擊。
一旦官兵大規模進攻,則立馬撤退至下一道防線,如此往複。
其實早在半個時辰之前,他們就抵達了漢城城外。
不過探哨探查到漢城城外大量的官兵調動。
再加上他們沒有暴露,馬遠認為在城外可能取得的戰果更大的一些,所以才沒有匆忙進城。
起初是南門城外兵馬,不過由於其兵馬太多,就算是偷襲,能夠取得的效果極為有限,並且還有可能被敵人反過來包圍。
馬遠沒有妄動。
直到其分兵,直到西門的兵馬全麵進攻西門。
時機已至。
馬遠所部全麵出擊。
“報......”
“稟報將軍!”
“我軍後方出現大量不明兵馬,正在朝我們而來。”
“什麽!”
正指揮著最後的登城戰役,眼看有希望拿下。
卻傳來這消息。
將軍猛然迴頭,果然看到上千群的戰兵正在衝擊他們的後方。
首當其衝的就是西門城外的那些觀戰督戰保王派。
正狼狽被追殺。
這火器.....
這聲響.....
與城中的三海幫敵寇,顯然是一路人。
該死!
漢城被他們包圍,數量這麽多的一支敵寇怎麽可能悄然無息的出現在他們後方!
要是還未攻城,或者是沒全麵攻城。
他還能調動兵馬,進行抵禦,尚可一戰。
但恰恰是這時候。
“傳我命令!”
“左右翼的騎兵撤迴,阻攔後方敵人!”
“前軍繼續進攻,務必在一刻鍾內拿下西城城門。”
馬遠自然注意到了,前方官兵的動靜。
“遠哥,這些官兵看來還是不死心,這是要死攻西城啊!”
“死拚?也要他們有這個機會!”
馬遠嘴角輕揚,要是對方這時候轉攻為守,並往南城門方向求援撤退,南城方向的官前來救援,尚有一線生機。
死攻西城,那就真的要都死在這裏。
“傳我命令,鐵甲衛長槍衛在前!”
“火銃衛一字排開,先滅敵人騎兵。”
西城城外的敵騎數量在兩百七八左右,在剛剛將軍下令全麵攻城後,他們負責監督步兵的攻城,砍殺所有後退的戰兵。
所有很是靠前。
此刻被圍,策馬應戰的範圍極其有限。
一排排的火銃響起。
不少騎兵應聲落馬,傷亡慘重。
馬遠下令繼續前攻,縮小包圍圈。
見此一幕,無論是城上廝殺,還是城下的官兵,可都慌了神。
他奶奶的,前後都有敵人,這還怎麽打。
那些將官是吃什麽的,這時候也不讓後退,這不是將他們性命當做兒戲嗎?
反觀城上黎良等人,則是士氣大振。
“是馬島主!”
“是馬島主迴來了!”
“我們的援兵迴來了,兄弟們給我殺,殺光這幫狗娘養的!”
“殺啊!”
敵弱我強。
還在雲梯之上的官兵,不顧遠方的命令,飛一般的爬下二樓。
至於城樓上的官兵,直接就懵了。
趕了一夜的路,又被逼著攻城,上了城樓,作為攻方,後繼無力,就是死期。
有的被四五個護島衛圍攻,當場身死,有的則是幹脆丟掉武器投降,還能保保小命。
至於西城城下的官兵。
同樣擋不住了馬遠所部的猛烈進攻。
其將官眼見大勢已去,在其親衛的保護下,向著南城門方向撤去。
右翼被突破。
馬遠下令中間的鐵甲衛圍攻上去,想要把缺口堵上,定要將這一支敵軍盡數圍殺在西城城外,給後麵即將到來的圍攻減輕壓力。
黎良以前就是跟在馬遠身邊做事,自然知曉其用意。
然而正當他準備,下令一邊的護衛在城樓上繼續進攻,另一邊出城前後夾擊餘下官兵的時候。
城中金瑬麾下的死士卻是前來求援。
原來是那些不知道躲在哪裏的世家,聽見有攻城的動靜,於是紛紛露頭,再加上西城這邊有官兵殺上城樓,頓時點起了他們勇氣。
紛紛出擊,死士那邊自上次一戰過後,餘下的不足一半。
根本不是這些世家的對手,步步敗退。
城中的安定可是很重要。
尤其是北門和東門,守城的護島衛並不多,可別讓他們抓住機會。
黎良想了想,暫且放棄出城圍攻城外兵馬,轉頭率領四百餘護島衛精銳,殺向城中世家。
半個時辰後。
西城城外的戰鬥結束。
由於兵力不夠的原因,最後還是讓這支官兵撕開了一道口子,約有上千的官兵逃了出去。
馬遠這邊,在將俘虜處理好後,繼續率領護島衛追擊。
連夜趕路,連續作戰很累。
但是那些官兵明顯更加疲憊。
隻要死死咬住,待到夏明等率兵前來,前後夾擊,必將這股敵軍擊破。
南城城外。
西城戰敗的消息傳了迴來。
保王派的這些人,是又驚又怒,竟然還有一支敵寇兵馬。
最為致命的是,他們在半個時辰之前,接到破城騎哨傳來的消息。
坡城兵馬被賊寇偷襲大敗,已無兵力再援助他們。
屋漏偏逢連夜雨。
數位將官麵如死灰。
前有賊寇,後有追兵。
這下子,他們真的是孤軍深入,成了甕中之鱉。
“其他方向可有援兵前來?”
“稟報將帥,距離我們最近的仁川兵馬,也要兩天之後才能抵達。”
“這些家夥,真是該死!”
臨時將帥破口大罵。
有的建議孤注一擲,全力攻城,城中還有世家,還有他們的人,隻要攻破了城,就能站穩腳跟,在城內與敵人纏鬥,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
有的則是認為後麵還有廣州城的敵軍,他們孤立無援,應當馬上撤退,有必要直接撤入右邊的大山之中,保存實力。
眼看漢城樓高,海寇火器兇猛。
一番爭執過後。
這些保王派還是決定撤退。
往仁川方向撤退,並且讓仁川立馬出兵接應他們。
命令下達,官兵撤退。
四千餘官兵向著西南方向移動。
隻是想象美好,現實卻是殘酷。
馬遠這邊在得知官兵的動向後,第一時間率領所部護島衛往仁川封鎖,及時在漢川小拗口堵住了他們。
官兵前軍數百人與馬遠所部展開遭遇戰。
由於兵力和武器的優勢,官兵的前軍很快潰敗。
馬遠所部成功占領小拗口。
由於考慮到死戰,傷亡會很大。
他下令以一大隊為一組,以小拗口,沿路每隔五百米布放,依次分段阻擊。
一旦官兵大規模進攻,則立馬撤退至下一道防線,如此往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