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謀朝鮮西水師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打算是,先調集重兵攻下定州城,而後再兵分兩路。
一路前往博川城,另一路向西北,配合義州方向的官兵,攻下鐵山城。
整個大的戰局結束,餘下的便是對零星海寇進行圍殺。
第二封求援信傳至的時候,已經是深夜。
平壤統帥得到消息是第二天。
三海幫海寇主力?
主力在博川城方向?
哈哈。
要是在定州或者鐵山,或多或少還能逃走一些。
博川城,這簡直是自尋死路。
當日下午,平壤統帥下令大軍朝著博川而行。
並將騎兵沿途派了出去,謹防賊寇逃走。
本來商議的是分兩路兵馬,分數千兵馬往定州的。
可是想到一萬多海寇守城,並且其火力兇猛,沒有個三倍的兵力還真不敢攻城,於是就都朝著博川而去。
大軍抵達博川範圍的時候。
已經是八月二日。
在半道的時候,他們就收到了寧邊官兵攻入博川城的消息。
平壤主帥抵達之後,才發現已然沒有了三海幫海寇的蹤跡。
為了避免被責問謊報軍情,寧邊統戰官硬是編出了一場大戰,雙方互有傷亡,順便還將之前的戰亡加在了裏麵。
一萬海寇守城。
就靠寧邊這幾千人能打下來?
寧邊官兵的戰力幾斤幾兩,他們難道還不知道?
果然一番審查才發現。
這尼瑪那裏是大戰,分明是同嘉山城一樣,賊寇早就人去城空。
更為讓他們惱怒的是,根據城中百姓的說法。
海寇是昨日就陸陸續續離城,今早百姓一起來,城上就沒了海寇的人影。
而寧邊的官兵,足足過了兩三個時辰才發現。
磨磨蹭蹭,進城又晚了一個來時辰。
這讓平壤統帥很是生氣,直接剝奪了寧邊統戰官的官職。
都是世家的人,而且他們並不受平壤那邊的管轄。
寧邊統戰官自然不服。
要不是平壤統帥麾下戰兵多,寧邊的官兵直接被鎮壓,說不定都得打上一打。
最後還是世家的人出麵,寧邊統戰官方才被釋放,隻不過指揮權已經被剝奪。
寧川官兵並入平壤係,由統帥直接指揮。
他們派出騎兵探查海寇動向。
發現其蹤跡是在第二天,定州城周圍。
一路被捏著鼻子著。
朝鮮方麵還是有些能人,察覺到了不對。
並且提醒平壤統帥小心一些,這海寇不是普通的海寇,肯定還憋著什麽後手。
但平壤統帥依舊不在意。
總兵力五萬對一萬。
優勢在他們,隻需一路平推,收複城池是必然的,不過在於殺多少海寇罷了。
......
定州城。
黎良說道:“陳老爺子,你可真是神了。”
“數萬朝鮮官兵被我們戲耍,還小創了寧邊官兵,真是太過癮了。”
他原本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幫主,一個是馬遠。
現在得多一個。
陳老爺子。
陳翁笑著說道:“有運氣的成分,不過還是得益於這朝鮮官兵打得太保守。”
“我們這點護島衛,就算是他們同時圍攻四城都不在話下。”
“五千對四萬,l陳老爺子,反正其他人打不出這個效果來。”
“咱們已經拖了三天了,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黎良問道。
原本李立給他們的時間是拖住朝鮮官兵四天。
四天之後,四城都不要都行。
雖然這才三天,但敵人的主力目前都在博川城,趕過來都得一天多,等同於他們已然完成了拖敵的任務。
陳翁問道:“黎良,曲風,你們還想不想打?”
講真,這從未有過的體驗感。
才能被盡情釋放,不被埋沒的感覺。
縱然是他這個年紀,也有些著迷。
黎良道:“打啊,怎麽不打!”
“不打怎麽練新衛。”
這幾場戰下來,新衛的成長肉眼可見。
可以說,現在黎良麾下的護島衛,再沒一個未戰先怯的人。
隻要他一聲令下,都會嗷嗷的殺上去。
博川城一戰。
他麾下的護島衛,已經能和朝鮮官兵,正麵硬碰硬廝殺,這放在一個月前,敢想嗎?
“黎良,打倒是可以打。”
“但是千萬別莽撞,敵人兵力數萬,最重要的還有兩千餘騎兵,我麾下的私騎還好,要是你們的護島衛被纏住,那可是兇多吉少。”
徐生的話說得很直白,像博川城那樣以多打少可以。
遭遇平壤大軍隻能逃。
陳翁道:“徐老弟,你認為接下來該如何應戰?”
徐生說道:“陳老哥,估計明後日,朝鮮的大軍就會前來,我認為這定州城也是守不了的。”
“倒是可以將目光放在鐵山城方向。”
鐵山城周圍的敵軍....
“義州、宿州兵馬?”
“不錯!”
“這兩方兵馬,襲擾我三海幫已久,而且一旦將其阻擊,鐵山城西北方向,朝鮮將再無抵擋之力。”
“屆時進退皆可,或許還能拿下義州和宿州也說不定。”
“那我們該如何做?”
黎良一聽,覺得是個好計謀,迫不及待的問道:“要不要連夜啟程,北上鐵山城?”
“不能走陸路!”
徐生說道:“博川城一戰,朝鮮官兵肯定對我們有所警覺,要是走陸路,肯定會被他們的探子發現,其有所防備,戰果不會太大。”
“走海上?”
“嗯,我三海幫船大數量多,沿岸投兵能力強,我們先讓護島衛休息,私騎先行,明日再讓城裏百姓的大修城牆,表現出要死守定州城,晚上再行船至義州、宿州官兵後方,當可前後夾擊,複刻博川城一戰!”
......
博川城。
朝鮮官兵這邊本來是準備讓其五千前軍先行,拖住海寇主力。
沒想到收到三海幫海寇死守定州城的消息。
那裏可是沿海。
三海幫的海上實力強勁,他們的火炮太次,遠低於敵寇,打不了敵人的船隻。
一番商議過後。
為了盡可能殲滅三海幫的有生力量。
平壤統帥讓朝鮮西水師前來海上支援。
另外前軍變先鋒,然後大軍開拔。
朝鮮西水師得到命令。
其統帥總覺得是三海幫的誘敵之策,原因無他,最近附近海域的小船多了起來。
明顯是監視他們的。
但是沒辦法,上麵的命令,朝鮮西水師總是得執行。
十餘艘戰船,二十餘艘漁船、哨船為其探路。
一路前往博川城,另一路向西北,配合義州方向的官兵,攻下鐵山城。
整個大的戰局結束,餘下的便是對零星海寇進行圍殺。
第二封求援信傳至的時候,已經是深夜。
平壤統帥得到消息是第二天。
三海幫海寇主力?
主力在博川城方向?
哈哈。
要是在定州或者鐵山,或多或少還能逃走一些。
博川城,這簡直是自尋死路。
當日下午,平壤統帥下令大軍朝著博川而行。
並將騎兵沿途派了出去,謹防賊寇逃走。
本來商議的是分兩路兵馬,分數千兵馬往定州的。
可是想到一萬多海寇守城,並且其火力兇猛,沒有個三倍的兵力還真不敢攻城,於是就都朝著博川而去。
大軍抵達博川範圍的時候。
已經是八月二日。
在半道的時候,他們就收到了寧邊官兵攻入博川城的消息。
平壤主帥抵達之後,才發現已然沒有了三海幫海寇的蹤跡。
為了避免被責問謊報軍情,寧邊統戰官硬是編出了一場大戰,雙方互有傷亡,順便還將之前的戰亡加在了裏麵。
一萬海寇守城。
就靠寧邊這幾千人能打下來?
寧邊官兵的戰力幾斤幾兩,他們難道還不知道?
果然一番審查才發現。
這尼瑪那裏是大戰,分明是同嘉山城一樣,賊寇早就人去城空。
更為讓他們惱怒的是,根據城中百姓的說法。
海寇是昨日就陸陸續續離城,今早百姓一起來,城上就沒了海寇的人影。
而寧邊的官兵,足足過了兩三個時辰才發現。
磨磨蹭蹭,進城又晚了一個來時辰。
這讓平壤統帥很是生氣,直接剝奪了寧邊統戰官的官職。
都是世家的人,而且他們並不受平壤那邊的管轄。
寧邊統戰官自然不服。
要不是平壤統帥麾下戰兵多,寧邊的官兵直接被鎮壓,說不定都得打上一打。
最後還是世家的人出麵,寧邊統戰官方才被釋放,隻不過指揮權已經被剝奪。
寧川官兵並入平壤係,由統帥直接指揮。
他們派出騎兵探查海寇動向。
發現其蹤跡是在第二天,定州城周圍。
一路被捏著鼻子著。
朝鮮方麵還是有些能人,察覺到了不對。
並且提醒平壤統帥小心一些,這海寇不是普通的海寇,肯定還憋著什麽後手。
但平壤統帥依舊不在意。
總兵力五萬對一萬。
優勢在他們,隻需一路平推,收複城池是必然的,不過在於殺多少海寇罷了。
......
定州城。
黎良說道:“陳老爺子,你可真是神了。”
“數萬朝鮮官兵被我們戲耍,還小創了寧邊官兵,真是太過癮了。”
他原本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幫主,一個是馬遠。
現在得多一個。
陳老爺子。
陳翁笑著說道:“有運氣的成分,不過還是得益於這朝鮮官兵打得太保守。”
“我們這點護島衛,就算是他們同時圍攻四城都不在話下。”
“五千對四萬,l陳老爺子,反正其他人打不出這個效果來。”
“咱們已經拖了三天了,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黎良問道。
原本李立給他們的時間是拖住朝鮮官兵四天。
四天之後,四城都不要都行。
雖然這才三天,但敵人的主力目前都在博川城,趕過來都得一天多,等同於他們已然完成了拖敵的任務。
陳翁問道:“黎良,曲風,你們還想不想打?”
講真,這從未有過的體驗感。
才能被盡情釋放,不被埋沒的感覺。
縱然是他這個年紀,也有些著迷。
黎良道:“打啊,怎麽不打!”
“不打怎麽練新衛。”
這幾場戰下來,新衛的成長肉眼可見。
可以說,現在黎良麾下的護島衛,再沒一個未戰先怯的人。
隻要他一聲令下,都會嗷嗷的殺上去。
博川城一戰。
他麾下的護島衛,已經能和朝鮮官兵,正麵硬碰硬廝殺,這放在一個月前,敢想嗎?
“黎良,打倒是可以打。”
“但是千萬別莽撞,敵人兵力數萬,最重要的還有兩千餘騎兵,我麾下的私騎還好,要是你們的護島衛被纏住,那可是兇多吉少。”
徐生的話說得很直白,像博川城那樣以多打少可以。
遭遇平壤大軍隻能逃。
陳翁道:“徐老弟,你認為接下來該如何應戰?”
徐生說道:“陳老哥,估計明後日,朝鮮的大軍就會前來,我認為這定州城也是守不了的。”
“倒是可以將目光放在鐵山城方向。”
鐵山城周圍的敵軍....
“義州、宿州兵馬?”
“不錯!”
“這兩方兵馬,襲擾我三海幫已久,而且一旦將其阻擊,鐵山城西北方向,朝鮮將再無抵擋之力。”
“屆時進退皆可,或許還能拿下義州和宿州也說不定。”
“那我們該如何做?”
黎良一聽,覺得是個好計謀,迫不及待的問道:“要不要連夜啟程,北上鐵山城?”
“不能走陸路!”
徐生說道:“博川城一戰,朝鮮官兵肯定對我們有所警覺,要是走陸路,肯定會被他們的探子發現,其有所防備,戰果不會太大。”
“走海上?”
“嗯,我三海幫船大數量多,沿岸投兵能力強,我們先讓護島衛休息,私騎先行,明日再讓城裏百姓的大修城牆,表現出要死守定州城,晚上再行船至義州、宿州官兵後方,當可前後夾擊,複刻博川城一戰!”
......
博川城。
朝鮮官兵這邊本來是準備讓其五千前軍先行,拖住海寇主力。
沒想到收到三海幫海寇死守定州城的消息。
那裏可是沿海。
三海幫的海上實力強勁,他們的火炮太次,遠低於敵寇,打不了敵人的船隻。
一番商議過後。
為了盡可能殲滅三海幫的有生力量。
平壤統帥讓朝鮮西水師前來海上支援。
另外前軍變先鋒,然後大軍開拔。
朝鮮西水師得到命令。
其統帥總覺得是三海幫的誘敵之策,原因無他,最近附近海域的小船多了起來。
明顯是監視他們的。
但是沒辦法,上麵的命令,朝鮮西水師總是得執行。
十餘艘戰船,二十餘艘漁船、哨船為其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