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船商損失慘重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鮮西水師心都在滴血。
以往倒罷了,可如今朝鮮西邊的造船廠都被三海幫毀了。
損失一艘是少一艘,根本得不到補充。
至於朝鮮東麵船隻支援,前前後後至少也得兩月的時間。
照這樣下去,西水師能堅持這麽久嗎?
朝鮮西水師統戰官不知道,他隻能頂住上麵的壓力盡量拖,同時加強西水師周邊渡口和碼頭的防禦,防止三海幫偷襲。
......
海洋島。
西朝鮮灣海寇勢力覆滅,西水師實力有限,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蓬萊水師在得知三海幫東進大勝過後,根本不敢有任何動作,生怕惹怒了李立
三海幫,遼東海域核心島嶼迎來了難得的穩定發育期。
七月下旬。
經曆近兩月的時間。
烏蟒島造船廠、長山列島造船廠新建的兩艘海級戰船,立海艦和虎海艦正式下水。
又增加兩艘海級戰艦,本該高興的李立,確實愁了起來。
原因無他。
無論是大將軍炮,還是紅夷大炮,都布放完畢,就連五磅的小炮都才幾門空閑。
李立倒是想買,隻可惜宋胖胖那邊的存貨都被他們買完了,島上的鐵匠鋪又不給力。
空有大船,根本形成不了戰力。
擱誰誰也愁。
李立巡視完各島嶼,再度將劉廠長招了過來。
自上個月三海幫彈藥、鐵炮短缺過後。
他就下令擴建各島嶼鐵匠鋪。
海洋島擴建的規模最大,已經正式改名海洋島武器廠。
劉鐵匠搖身一變,成了劉廠長。
不過這劉廠長水分實在太大了。
上個月長山列島鐵匠鋪造出鐵炮三門,火銃七十餘支,鐵彈鉛彈三百餘枚。
大海島鐵匠鋪鐵炮四門,火銃八十餘支,鉛彈若幹。
烏蟒島更厲害,鐵炮五門,火銃一百十三十餘支,鐵彈鉛彈四百餘枚。
而海洋島武器廠,鐵炮五門,火銃才九十餘支,鐵彈鉛彈五百餘枚,除開彈藥,比烏蟒島的數據都還要差上一些。
簡直丟盡了海洋島的臉。
“劉鐵匠,這是各島傳迴的數據,你好好看看!”
基礎常見的字,劉鐵建識得。
看到紙上的內容。
一張老臉憋得通紅,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兩個字來。
“海洋島武器廠,不論是人數,還是材料,三海幫可都是優先供應。”
“劉廠長,你要不要解釋一下?”
“不然,本幫主覺得還是劉鐵匠更適合你!”
這是要將他貶為那些揮汗如雨的小鐵匠啊!
劉鐵匠都快哭著說道:“幫主,這哪能這般比較。”
“其他造船廠,都是按我們設定好的流程,去打造五磅或者更小的鐵炮銅炮,以及火器彈藥。”
“而島上武器廠,你一會要求我們生產紅夷大炮,一會兒又讓我們研究新式火器。”
“這些可都是新東西,我得把一流鐵匠都抽出來,才能研究得明白。”
“武器彈藥產量,肯定上不去。”
李立道:“那你倒是說說,讓你研究紅夷大炮和新式火器有什麽進展?”
劉鐵匠迴答道:“紅夷大炮還好,有現成的,武器廠已經拆開研究得差不多了。”
“但是幫主你說的那種不用點火的自發火銃,大家夥都沒見過,也不知道從何下手。”
三海幫如今護島衛手上的火器,就算是先進的掣電銃,也屬於火繩槍,都需要手動點火才能擊發。
而李立讓武器廠研究的是燧發槍,靠擊打燧石起火擊發,方便快捷。
以前隻有海洋島的時候,考慮到地盤太小,實力不足,研究出來很有可能被其他勢力竊取,從而研究出來,成為三海幫發展的阻力,所以那時他直接把這個想法否了。
而現在三海幫有了基本盤,要是搶先一步研發製作出來,再保密製造。
對周圍勢力,可有數年乃至十數年的裝備優勢。
“幫主,你看那些洋鬼子有的話,能不能搞幾支讓大家夥拆開看看?”
其實這個時候的西方早就有了燧發槍,並有一定的普及,他也向劉鐵匠等人提起過。
李立倒是想搞一批,可這時候的洋人差不多都活躍在黃海一帶,相距一兩千裏,他怎麽搞?
要不是他也是個想象派,高地要具體實操一下。
“劉廠長,大將軍炮,你們能造出,紅夷大炮搞幾門來你們也造得出。”
“掣電銃有了,你們依葫蘆畫瓢也能造得出。”
“但我不希望三海幫的武器廠,永遠是一個隻會仿製的小作坊。”
“我希望你們有一定的創造能力。”
“自發火銃都攔住了你們,後麵會開花的炸彈又怎麽辦?”
“燧石我再讓人給你們打造一批。”
“曲風在朝鮮俘虜的高級鐵匠都可以給你們。”
“你們要有敢於失敗一千次,一萬次的決心。”
“若是你劉鐵匠沒有,那就換其他人來。”
鐵匠再度刺痛著他的心。
他很清楚,幫主這一次說得是真的。
劉廠長眼神堅定:“幫主放心,劉鐵匠哪怕是不睡覺,也要將會自動點火的火銃給造出來。”
.......
朝鮮方麵。
隨著三海幫西朝鮮海護商盟的成立。
由於沒了海寇的威脅,加入的家族是越來越多。
前往朝鮮方麵的大商船一艘接著一艘,就連海周商會方麵都新招收了三百餘名船夫。
大家都似乎要將遼東的方麵的水師,全從朝鮮補迴來。
起初隻是沿海方麵受影響。
可隨著超量的商品湧入朝鮮市場,就連其內陸很多城市都受到衝擊。
朝鮮本土的大家族大商人肯定不願意了。
再加上此時大明拒絕了朝鮮的出兵的請求,關係逐漸惡化。
沒有了顧忌。
於是他們便買通,聯合官府,以勾結三海幫,盜取各地村落、船廠、城市的位置信息為罪名。
逮捕了各大家族、船商在朝鮮的人。
僅1619年八月,就抓了超過四百人進監獄。
向家、王家等大家族同樣損失慘重。
就連他們派去協談的核心人員也不例外,統統被抓了起來。
這時候的朝鮮大家族,就像一群餓狼,逮誰咬誰,也正因為沒收了大明船商、家族的資產,很多朝鮮本土勢力狠狠地迴了一波血。
有的朝鮮勢力,還不滿足於此,他們利用這次機會,還大肆打壓敵對勢力。
一時間,朝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少百姓因此遭受了無妄之災,朝鮮動蕩。
以往倒罷了,可如今朝鮮西邊的造船廠都被三海幫毀了。
損失一艘是少一艘,根本得不到補充。
至於朝鮮東麵船隻支援,前前後後至少也得兩月的時間。
照這樣下去,西水師能堅持這麽久嗎?
朝鮮西水師統戰官不知道,他隻能頂住上麵的壓力盡量拖,同時加強西水師周邊渡口和碼頭的防禦,防止三海幫偷襲。
......
海洋島。
西朝鮮灣海寇勢力覆滅,西水師實力有限,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蓬萊水師在得知三海幫東進大勝過後,根本不敢有任何動作,生怕惹怒了李立
三海幫,遼東海域核心島嶼迎來了難得的穩定發育期。
七月下旬。
經曆近兩月的時間。
烏蟒島造船廠、長山列島造船廠新建的兩艘海級戰船,立海艦和虎海艦正式下水。
又增加兩艘海級戰艦,本該高興的李立,確實愁了起來。
原因無他。
無論是大將軍炮,還是紅夷大炮,都布放完畢,就連五磅的小炮都才幾門空閑。
李立倒是想買,隻可惜宋胖胖那邊的存貨都被他們買完了,島上的鐵匠鋪又不給力。
空有大船,根本形成不了戰力。
擱誰誰也愁。
李立巡視完各島嶼,再度將劉廠長招了過來。
自上個月三海幫彈藥、鐵炮短缺過後。
他就下令擴建各島嶼鐵匠鋪。
海洋島擴建的規模最大,已經正式改名海洋島武器廠。
劉鐵匠搖身一變,成了劉廠長。
不過這劉廠長水分實在太大了。
上個月長山列島鐵匠鋪造出鐵炮三門,火銃七十餘支,鐵彈鉛彈三百餘枚。
大海島鐵匠鋪鐵炮四門,火銃八十餘支,鉛彈若幹。
烏蟒島更厲害,鐵炮五門,火銃一百十三十餘支,鐵彈鉛彈四百餘枚。
而海洋島武器廠,鐵炮五門,火銃才九十餘支,鐵彈鉛彈五百餘枚,除開彈藥,比烏蟒島的數據都還要差上一些。
簡直丟盡了海洋島的臉。
“劉鐵匠,這是各島傳迴的數據,你好好看看!”
基礎常見的字,劉鐵建識得。
看到紙上的內容。
一張老臉憋得通紅,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兩個字來。
“海洋島武器廠,不論是人數,還是材料,三海幫可都是優先供應。”
“劉廠長,你要不要解釋一下?”
“不然,本幫主覺得還是劉鐵匠更適合你!”
這是要將他貶為那些揮汗如雨的小鐵匠啊!
劉鐵匠都快哭著說道:“幫主,這哪能這般比較。”
“其他造船廠,都是按我們設定好的流程,去打造五磅或者更小的鐵炮銅炮,以及火器彈藥。”
“而島上武器廠,你一會要求我們生產紅夷大炮,一會兒又讓我們研究新式火器。”
“這些可都是新東西,我得把一流鐵匠都抽出來,才能研究得明白。”
“武器彈藥產量,肯定上不去。”
李立道:“那你倒是說說,讓你研究紅夷大炮和新式火器有什麽進展?”
劉鐵匠迴答道:“紅夷大炮還好,有現成的,武器廠已經拆開研究得差不多了。”
“但是幫主你說的那種不用點火的自發火銃,大家夥都沒見過,也不知道從何下手。”
三海幫如今護島衛手上的火器,就算是先進的掣電銃,也屬於火繩槍,都需要手動點火才能擊發。
而李立讓武器廠研究的是燧發槍,靠擊打燧石起火擊發,方便快捷。
以前隻有海洋島的時候,考慮到地盤太小,實力不足,研究出來很有可能被其他勢力竊取,從而研究出來,成為三海幫發展的阻力,所以那時他直接把這個想法否了。
而現在三海幫有了基本盤,要是搶先一步研發製作出來,再保密製造。
對周圍勢力,可有數年乃至十數年的裝備優勢。
“幫主,你看那些洋鬼子有的話,能不能搞幾支讓大家夥拆開看看?”
其實這個時候的西方早就有了燧發槍,並有一定的普及,他也向劉鐵匠等人提起過。
李立倒是想搞一批,可這時候的洋人差不多都活躍在黃海一帶,相距一兩千裏,他怎麽搞?
要不是他也是個想象派,高地要具體實操一下。
“劉廠長,大將軍炮,你們能造出,紅夷大炮搞幾門來你們也造得出。”
“掣電銃有了,你們依葫蘆畫瓢也能造得出。”
“但我不希望三海幫的武器廠,永遠是一個隻會仿製的小作坊。”
“我希望你們有一定的創造能力。”
“自發火銃都攔住了你們,後麵會開花的炸彈又怎麽辦?”
“燧石我再讓人給你們打造一批。”
“曲風在朝鮮俘虜的高級鐵匠都可以給你們。”
“你們要有敢於失敗一千次,一萬次的決心。”
“若是你劉鐵匠沒有,那就換其他人來。”
鐵匠再度刺痛著他的心。
他很清楚,幫主這一次說得是真的。
劉廠長眼神堅定:“幫主放心,劉鐵匠哪怕是不睡覺,也要將會自動點火的火銃給造出來。”
.......
朝鮮方麵。
隨著三海幫西朝鮮海護商盟的成立。
由於沒了海寇的威脅,加入的家族是越來越多。
前往朝鮮方麵的大商船一艘接著一艘,就連海周商會方麵都新招收了三百餘名船夫。
大家都似乎要將遼東的方麵的水師,全從朝鮮補迴來。
起初隻是沿海方麵受影響。
可隨著超量的商品湧入朝鮮市場,就連其內陸很多城市都受到衝擊。
朝鮮本土的大家族大商人肯定不願意了。
再加上此時大明拒絕了朝鮮的出兵的請求,關係逐漸惡化。
沒有了顧忌。
於是他們便買通,聯合官府,以勾結三海幫,盜取各地村落、船廠、城市的位置信息為罪名。
逮捕了各大家族、船商在朝鮮的人。
僅1619年八月,就抓了超過四百人進監獄。
向家、王家等大家族同樣損失慘重。
就連他們派去協談的核心人員也不例外,統統被抓了起來。
這時候的朝鮮大家族,就像一群餓狼,逮誰咬誰,也正因為沒收了大明船商、家族的資產,很多朝鮮本土勢力狠狠地迴了一波血。
有的朝鮮勢力,還不滿足於此,他們利用這次機會,還大肆打壓敵對勢力。
一時間,朝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少百姓因此遭受了無妄之災,朝鮮動蕩。